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奥林匹克主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奥林匹克主义(美)康拉德·杜兰特兹奥林匹克主义,根据《奥林匹克宪章》第二条基本原则,是“增强体质、意志和精神并使之全面发展的一种生活哲学。奥林匹克主义谋求把体育运动与文化和教育融合起来,创造一种在努力中求欢乐、发挥良好榜样的教育价值并尊重基本公德原则...  相似文献   

2.
1.对奥林匹克主义的解读“奥林匹克主义”一词是奥林匹克运动的先驱者顾拜旦男爵首先使用的,他在不同的时间和场合对之有不同的表述。1991年,国际奥委会在《奥林匹克宪章》中对奥林匹克主义有了一个权威性的定义──奥林匹克主义是增强体质、意志和精神并使之全面发展的一种生活哲学;奥林匹克主义谋求把体育运动与文化和教育融合起来,创造一种在努力中求欢乐、发挥良好榜样的教育价值并尊重基本公德原则的生活方式;奥林匹克主义的宗旨是使体育运动处处为人的和谐发展服务,以促进建立一个维护人的尊严的、和平的社会。国内外学者对此还有很多…  相似文献   

3.
高校开展奥林匹克教育的价值归属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奥林匹克宪章》中明确提出:“奥林匹克主义是增强体质、意志和精神并使之全面发展的一种生活哲学。奥林匹克主义谋求把体育运动与文化和教育融合起来,创造一种在努力中求欢乐、发挥良好榜样的教育价值并尊重基本公德原则的生活方式。”作为一种人生哲学,奥林匹克以直观的身体运动,散发着竞技体育的无穷魅力。人的健全发展是它不懈的追求,其深刻隽永的思想内涵,带给我们诸多有益的启示。北京申奥的成功,激发了国人对奥运空前的热情。在国家大力倡导奥运精神、宣扬“人文奥运”理念的今天,高校体育应当看到奥林匹克运动对于学校体育…  相似文献   

4.
奥林匹克的精髓是教育。《奥林匹克宪章》指出:“奥林匹克主义是增强体质、意志和精神并使之全面发展的一种生活哲学,奥林匹克主义谋求把体育运动与文化和教育融合起来,创造一种在努力中求欢乐、发挥良好榜样的教育价值并尊重基本公德原则为基础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5.
1991年出版的《奥林匹克宪章》中首次正式使用“奥林匹克主义”这一名词,并作了明确的界定。奥林匹克主义是世界体育发展的精神结晶,是时代的要求,不但是主宰体育的最高纲领,而且是一种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生活哲学。大力弘扬奥林匹克主义,对坚持体育运动的正确方向,促进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奥林匹克运动中的文化与教育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18  
《奥林匹克宪章》中明确提出:“奥林匹克主义是增强体质、意志和精神并使之全面发展的一种生活哲学。奥林匹克主义谋求把体育运动与文化和教育融合起来,创造一种以乐于付出努力、发挥良好榜样的教育价值并尊重基本公德原则为基础的生活方式。”它开宗明义地指出,奥林匹克主义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体育活动,它是一种“人生哲学”、一种“生活方式”,或者说在某种程度上是一个“社会运动”。它提倡的是通过体育和文化及教育相结合,培养身心和谐发展的人,建立公平的、互相尊重的社会,创造更加美好的和平的世界。所以,概括地说,“奥林匹克…  相似文献   

7.
奥林匹克主义是一种“人生哲学”,旨在促进人的全面、和谐的发展。新世纪赋予了奥林匹克主义新的内容:弘扬奥林匹克主义,就是要弘扬绿色体育精神,构建绿色体育文明,大力发展大众体育和强化体育的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8.
第四讲 什么是奥林匹克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在《奥林匹克宪章》中明确指出:“现代奥林匹克主义是皮埃尔·德·顾拜旦提出的”,并指出“由国际奥委会领导的奥林匹克运动来源于现代奥林匹克主义”。因此,我们只有了解什么是奥林匹克主义,才能更好地理解奥林匹克运动。 所谓奥林匹克主义既是一种学术主张,又是一种指导思想和行动纲领。《宪章》对奥林匹克主义是这  相似文献   

9.
试论奥林匹克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顾拜旦复兴奥林匹克活动的本意,是想通过动员和组织人们参加体育运动,接受奥林匹克主义完善人生的教育,形成一支全球性的类似宗教性的社会力量,进而改造社会,这是一种实质上属于改良主义的社会理想和运动。由于种种矛盾,后来嬗变为一种世界性的竞技运动活动,即奥林匹克运动会,变成了建立和发展以竞争原则为指导的世界性统一大赛场的理论和实践。我们从其社会本意进行学术性的研讨,有助于对其本质、功能的认识,利于对策的抉择。  相似文献   

10.
论奥林匹克主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奥林匹克主义是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经验总结和理论体系,是奥林匹克运动的指导思想。文章从奥林匹克主义的提出、奥林匹克主义的概念、奥林匹克主义的形成和奥林匹克主义的发展等四个方面阐述了什么是奥林匹克主义,并提出奥林匹克主义的新概念。  相似文献   

11.
当代人文学者不应忽视的奥林匹克主义问题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奥林匹克主义是人类在从事奥林匹克运动中人的生物属性的精神升华 ,它的意识形态就是奥林匹克精神。虽然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创始人皮埃尔·德·顾拜旦 ,最初把它定格为一种哲学派别 ,但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 ,已经成为人们的一种思想信仰和信仰的维度。从这种意义上说 ,它是当代人文主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 4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分析 :教育在奥林匹克主义中的核心地位 ;奥林匹克主义哲学体系的形成和新发展 ;奥林匹克文化艺术的世界性与民族性的统一 ;科学与人文的融合对奥林匹克运动发展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2.
奥林匹克主义、奥林匹克运动和奥运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试图简要概括奥林匹克主义的基本原则,并探讨奥林匹克主义、奥林匹克运动和奥运会三者之间的关系。 奥林匹克理想是皮埃尔·德·顾拜旦以其特有的信心和热情在众多声明。讲演、文章及书中明确提出的。 顾拜旦出身子一个法国贵族家庭,为了将一种充满活力和有意义的新教育体系介绍给祖国,青少年时期便潜心历史研  相似文献   

13.
论奥林匹克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为数甚多的奥林匹克术语中,“奥林匹克主义”①对我国广大热心奥林匹克运动的读者而言,还是较为陌生的。由于该术语在奥林匹克运动中极为重要,因而有必要作些介绍和分析。 奥林匹克主义是奥林匹克运动、奥运会的指导思想,它规定着它们的性质和发展方向。因此,在有关奥林匹克问题的种  相似文献   

14.
"人文奥运"与奥林匹克教育多元化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鹏飞 《辽宁体育科技》2006,28(2):26-27,29
教育是奥林匹克主义的核心内容“。人文奥运”理念是北京奥运会的核心理念“。人文奥运”汲取了奥林匹克教育的丰富内涵“,人文奥运”促进了奥林匹克教育向多元化发展。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身体本体论哲学的解读,寻求身体本体论哲学与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中的奥林匹克主义概念的内在联系,提出奥林匹克主义是一种身体本体论哲学的结论。奥林匹克主义这种身体本体论哲学从人的身体的和谐发展出发,具有完美社会理想的认识论意义和在健康、教育等方面的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16.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奥林匹克教育进行梳理分析:作为组织实施过奥林匹克教育计划的国家,我国当前的奥林匹克教育需要在继承原有奥林匹克教育遗产的基础上,形成符合时代需求的教育理念和价值特征。“寓教于体”的奥林匹克价值观教育计划突出;奥林匹克主义、社会责任、技能发展、情感表达、幸福健康的生活方式,这些主题要素注重促进人的能力和完善人的发展,是对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具体凝练,使学校体育的“康体”、“塑魂”、“明德”功能有了立体的呈现,为深化学校体育“立德树人”提供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17.
现代奥林匹克精神实质寻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奥林匹克运动的口号、格言、宗旨、主义、会旗以及奥林匹克宪章等都对奥林匹克精神作出了某种程度或某一方面的阐述。而其中“参加比取胜更重要”一口号中所提倡的“参与”精神和意识则更贴近奥林匹克精神的核心。“参与”意识使全世界五大洲的运动员相聚五环旗下;“参与”意识使和平、友谊、进步的奥林匹克宗旨得以充分的体现;“参与”意识使每个运动员在奥林匹克运动都体验到“更快、更高、更强”的喜悦,奥林匹克运动发展至今天之辉煌,“参与”精神和意识在其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奥林匹克文化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奥林匹克文化是体育运动和文化、教育相融合的产物,是具有多元的、世界先进文化特点的庞大的文化体系.奥林匹克文化的形成有一个历史的过程.从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到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从体育竞技,到体育教育,甚而人类历史上推动社会进步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为奥林匹克文化的兴起和发展施加了巨大的影响,为其日益完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第29届北京夏季奥运会的成功举办.更为奥林匹克文化的发展留下了一份独特的遗产.  相似文献   

19.
奥林匹克教育与精神文明建设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奥林匹克运动是人类社会创造的文明成果,具有重大的教育价值。奥林匹克教育是奥林匹克运动的核心,也是奥林匹克运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它体现了体育的本质功能,是一种特殊性和广泛性的教育方式。作为一种教育体系,它包含奥林匹克知识教育、奥林匹克理想教育和奥林匹克精神教育,是一种符合时代精神、催人向上、可以为我所用的教育内容。奥林匹克精神融教育、竞争、参与、公平、团结和民主于一体,是一种意识形态。奥林匹克主义所追求的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公平竞争、遵守纪律、艰苦奋斗、知难而上的精神,与中央六中全会《决议》所提出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任务与内容是相符合的。我们可以利用开展奥林匹克教育来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20.
奥林匹克教育与生活方式的改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奥林匹克教育是北京奥运会筹办的一项重要内容,要使奥林匹克教育在我国青少年中取得实效,应将其与生活方式的改善结合起来,以促进广大青少年纠正不良的生活行为,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通过奥林匹克教育改善青少年的生活方式,需要在观念上培养关爱生命、和谐发展的人本观,在操作中全面开发体育运动的教育潜能,同时在体育运动的实践中加深以奥林匹克价值观念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