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要学好语文,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应该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其次应该注重积累,学会积累;再次,应该学会总结归纳各种语文学习的方法;再次,应该努力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全神贯注的听讲;再次;要正视语感,不要神话语感。应该努力通过各种途径培养语感。  相似文献   

2.
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就应该加强系统训练。教师应该钻教学大纲和语文教材,把握语文教材体系,在教学中加以体现。  相似文献   

3.
这篇也许不能算作小说的东西,没有华丽的语言,更没有动人的情节,但它记录了一个语文学习者的心路历程,字里行间蕴含着一个青年语文老师在语文教学中的点滴感悟。意在抛砖引玉,引发广大语文教师和关心语文教学的人们对语文学习、语文教学更深层次的思考:我们到底应该怎样教语文,应该怎样让我们的学生轻松学语文?  相似文献   

4.
语文作业是贯穿语文课堂内外的一个枢纽。在中职语文教学中,语文作业的布置应该发挥其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主动探索文本价值、积极投入课堂思辨、提升语文学习能力的优势,促进学生尽快适应自己的角色定位,投入职业生涯的发展。并且,语文作业应该是前置作业、课堂作业、课后作业三者共同作用,连接课堂教学内外。  相似文献   

5.
张洪柱 《山东教育》2005,(25):24-24
语文课堂教学是广阔无边的草原 新理念下的语文教学应该是广阔无边的草原,草原有多辽阔,语文就有多宽广。生活处处皆语文,语文空间无处不在,在新课标下,应提倡大语文教育。就语文课堂教学而言,语文课堂教学应该是以教材每一课为原点,形成辐射状的所有子集的集合。在每一个子集中,辐射范围越广,学生视野就越开阔。语文是文化的积淀,积淀越多,语文素养越高。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应该有语文的味道。语文是一门基础课,在听说读写上是它的擅长,在现代媒体的运用上也是它的擅长,教出语文特点,让学生品出语文的味道,才能学好语文。  相似文献   

7.
尹姝 《吉林教育》2006,(12):35-36
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涌和很强的实践性。我们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和教学内容价值取向,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应该让学生在广泛的语文实践中学语文、用语文,逐步掌握语言文字的规律。那么怎样实现这一教学目标呢?我认为语文的课堂教学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8.
多媒体设备的使用能够优化小学语文教学,这是一个公认的事实。的确,多媒体声、像、图、文并茂,可以突破时空限制,为学生奉上视听盛宴。但是我们也应该认识到,小学语文学科特点鲜明,利用多媒体的同时也应该遵循小学语文的教学目标与学科特点,只有充分考虑这些,才能使小学语文多媒体教学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9.
三点导读     
语文特级教师于漪说:“语文教育不应该仅仅是一个读书写字的工具,更应该是工具和人文教育的统一。”本文拟就语文教学如何以文载道,以美育人、以情感人等方面来探讨语文教学中人文性的体现。  相似文献   

10.
吕赟 《天津教育》2009,(6):47-47
前不久,笔者参加了一次语文课评优活动。在听课过程中笔者发现,几乎所有的参赛选手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课堂的教学语言(评价语言、教学环节的过渡语言、教师的独白语言)都很华丽,简直就是古诗词、名言警句、成语的大拼盘。排比的修辞手法更是无处不在。在之后的评课过程中,笔者就这一现象和参赛选手进行了交流,得到的答案惊人地相似:语文课就应该有“语文味”,语文教师也应该有“语文味”,语文教师的语言自然也就应该有“语文味”了。为此,  相似文献   

11.
语言水平决定语文水平,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是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语言的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语文教学应该正本清源,教师应该紧紧扣住语言教学这一重要环节,牢固确立语言教学在语文课教学中的核心地位和作用。在语文课上如何进行语言教学呢?  相似文献   

12.
语文教学内容是语文教学活动的材料,主要解决“教学什么”的问题。“教学什么”在语文教学设计(实施)中至关重要,它关系到语文教学目标能否达成,语文教学是否有效。一节好的语文课,应该具有恰当的语文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13.
按新课程标准的界说,语文教育的特点,一是人文性,二是实践性。三是民族性。语文的实践性特点,决定这门课程应该在生活实践中学习。语文实践的基本方式是听、说、读、写,要让学生在听说读写的实践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语文实践又不能仅仅理解为书面语言训练,而应该让学生接触丰富的语文学习资源,重视生活中各种语文学习实践的机会。以下这则在生活中学习语文的案例,或许会对同仁们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4.
语文能力与语文教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文能力的特点是编写语文教材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语文能力的非传递性决定语文教材应该围绕语文实践活动,安排和组织教学内容;语文能力的内在发展机制要求语文教材与学生已有的心理发展水平既有一定的联系,又要高于学生现有的发展水平;语文能力的综合性决定了语文教材的序列安排应该是一种整体推进的形式。  相似文献   

15.
二年级语文复习浅见浙江章师亚关于二年级的语文复习,本文想谈两个问题:一是二年级语文应该复习些什么,二是复习时应该注意些什么问题。一、二年级应该重点复习的内容1.26个大、小写字母;平、翘舌音;声调;易浸淆的韵母,如an-ian,an-uan,ang-...  相似文献   

16.
新的课程标准、新的语文教材对作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么,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应该为学生的写作做点什么实实在在的工作呢?这是每一个语文教师都值得反思的问题。我认为,语文教师应该扮演好写作活动的四种角色,即引领者、示范者、点拨者和举荐者。  相似文献   

17.
新课程标准在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中强调: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的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应该说,多元解读体现的是语文教学最为本质的一面,是语文特性和人文要求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18.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先后多次提到语文教学要重视语感的培养,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该继续关注学生的语言积累以及语感和思维的发展,帮助学生在阅读和鉴赏、表达与交流的实践中,掌握学习语文的方法,增强语文应用能力,培养审美能力、探究能力”,“语文教学应该注意汉语言文字的特点,重视培养语感和整体把握能力”,从而使语文教学真正回归语文本体。[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小学语文教改的重要意义,应该是通过研究教学实践形成良好的教学体系,疏通教学渠道,更新教学手段,使儿童能够把祖国的语言文字学好,从而健全和谐地发展。小学语文是基础工具课,它的基本任务是引导学生逐步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培养语文基本能力,教学始终都应该注意抓好“双基”,包括在课程改革的各项活动中。  相似文献   

20.
弘扬国学意义深远,学生们应该学习国学,但在中小学搞读经运动不太合适.我们也许更应该强调师范大学中文系的学生——未来的语文教师和正在中学任教的语文教师学习国学,而他们的学习,应该有学者——大学教师的指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