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夏夜钓鲶     
一、探营与准备 要想钓有所获,探营摸底是最为重要的一环。钓前要沿河、湖边进行采点,寻找鲶鱼的踪迹,一是要寻找水下有乱石、树干能使鲶鱼藏身的地方,或选择涵洞、暗沟鲶鱼喜欢栖息的地方;二是要寻找水深在两米以上能存住鱼的地方,如塘的深潭,排灌站的机塘,湖泊、水库的闸塘闸口。夜钓的当天,要做好出钓前的准备工作,如检查车辆加足油、备好钓具和生活用品等。  相似文献   

2.
江南水乡水田密布,中小型水库较多,几乎所有的水库都有鲶鱼生活。水库水面宽广,鱼的密度较低,水也不肥,一般人都认为在水库垂钓得鱼比较困难。如果想在水库钓鲶鱼,有必要了解一下鲶鱼的习性:鲶鱼又名鲇鱼,无鳞,大口大腹,体形平扁,性情凶猛,常以小鱼小虾为食,是害鱼类。鲶鱼为底层鱼,常栖居于水草丛生处和洞穴中,白天一般活动较少,黄昏和夜间很活跃。鲶鱼产卵在江南一般为4至6月。鲶鱼春夏秋三季都摄食不停,冬天进入水库深水的杂物丛和洞穴中冬眠,这时便很难钓到鲶鱼了。 要垂钓鲶鱼,就季节来看,一般春、夏、秋三季均可垂钓到,春夏季比秋季好钧一些,春夏之交,  相似文献   

3.
松花江岸边的防波堤很多是用铁丝编的石头笼子修建的,石头笼子有很多石头空隙形成了人工石洞。鲶鱼喜欢穴居,这些石洞是鲶鱼栖息的好地方。天长日久,石头笼子上长出了许多藻类和水生的小虫,这些食物引来了无数的小鱼虾,这些小鱼虾又是鲶鱼喜欢的可口美味。石头笼子附近有鲶鱼爱吃的食物又有栖息的洞穴,自然是鲶鱼聚集生活的理想乐园。  相似文献   

4.
初冬钧鲶     
关鸿文 《中国钓鱼》2000,(11):15-16
鲶鱼对气象变化反应十分敏感,所以在出去钓鱼之前要观气象,看风向测风力,把握住最佳时机.否则是钓不到鲶鱼的。一般说,阴天多云比晴天无云好;漾漾细雨比滂沱大雨好;有风比无风好:小风比大风好;北风比南风好;日出卯时比正当午时好;上午比下午好。另外注意不钓狂风,不钓暴雨,不钓雷鸣闪电,不钓浓雾冰雪天。  相似文献   

5.
陈钢 《钓鱼》2004,(12):25-25
乌云翻滚,风儿阵阵,大雨即将来临。对钓鱼迷来说,夏秋季节这样的天气,预示着又一个钓鲶鱼机会来了。假如钓友们有兴趣的话,也可对山洪入口处钓鲶鱼做个尝试,不过得需要掌握好以下三个基本步骤。  相似文献   

6.
初冬钓鲶     
一、择候出钓 鲶鱼对气象变化反应十分敏感,所以在出去钓鱼之前要观气象,看风向测风力,把握住最佳时机,否则是钓不到鲶鱼的。一般说,阴天多云比晴天无云好;细雨比滂沱大雨好;有风比无风好;小风比大风好;北风比南风好;日出卯时比正当午时好;上午比下午好。另外注意不钓狂风,不钓暴雨,不钓雷鸣闪电,不钓浓雾冰雪天。 二、选好钓位 鲶鱼喜群居杂草丛生和水下有盘根错节的树根枯枝下,特别喜欢生息在石砬子、乱石堆、护岸石丁字坝、墙根基石边沿及缝隙之中;喜走水急流与缓流交汇处,静水平底的陡坎、凹凸部、浅水域的深坑、深水…  相似文献   

7.
养心     
鲶鱼畏光,喜黑暗,又喜欢污染之臭水,水上的障碍物木竹排,正是它们大量聚集的地方。这是因为:①木、竹排覆盖住水面,而且下边黑暗,鲶鱼待得住;②木、竹排经水沤,有许多黏液渗出.鲶鱼爱食;③木、竹排下,小鱼、小虾、小虫多。鲶鱼不需操劳寻食,张口便来。所以欲多获鲶鱼,春日选木、竹排下钓之。具体做好四点:  相似文献   

8.
鲶鱼畏光,喜黑暗,又喜欢污染之臭水,水上的障碍物木竹排,正是它们大量聚集的地方。这是因为:①木、竹排覆盖住水面,而且下边黑暗,鲶鱼待得住;②木、竹排经水沤,有许多黏液渗出,鲶鱼爱食;③木、竹排下,小鱼、小虾、小虫多,鲶鱼不需操劳寻食,张口便来。所以欲多获鲶  相似文献   

9.
忆钓永宁河     
今年暑假,我回到了阔别多年的故乡——永宁河畔的一个小山村。第二天,我就手持钓竿来到河边重温那儿时的旧梦。当钩线入水,浮漂静静地躺在水中时,我忆起了那遥远的年代…… 在我记忆中,这条发源于川黔交界处崇山峻岭中,向北流经叙永、纳溪两县而注入长江的永宁河,水源富足,水流湍急,礁石险滩、湾沱岩穴甚多,正是水族栖息繁衍的好地方,鱼类资源极其丰富。小时候听大人讲,夏天把水牛牵到河里洗澡,水牛竟发疯似地往岸上冲,它的尾巴上却拖出一条大鲶鱼来。原来那牛尾巴在水中摆动,竟被鲶鱼当成了食物一口咬住不放而被拽上岸来。可见当时鲶鱼之多!那供鲶鱼捕  相似文献   

10.
夏夜钓鲶鱼     
鲶鱼是夜光眼,习性是昼伏夜出。尤其在夏季水温高时,鲶鱼白天潜伏在深水中,到了晚间,便出来到处游荡,觅食犹如饿狼。鲶鱼最喜欢藏在水上有障碍物如木、竹排下,捕食虫、虾、小鱼。所以木、竹排下是钓鲶鱼的好钓点,钓者常在夜间在这里获得丰收。  相似文献   

11.
话钓鲶鱼     
鲶鱼,又名鲶胡子、土鲶、河鲶等,也写作鲇鱼。它身体细长,前部平扁、后部侧扁,最长可达1米以上,可能是它浑身布满粘液的缘故,所以才有了鲶鱼这一名称。鲶鱼的视力不佳,羞于见光,多于一早一晚和夜间活动。在水深、水浑的地方,它白天也爱外出,所以在这些地方白天也容易钓到它。它的自然食性为小鱼小虾和一些无脊椎动物,为克服其视力差的缺陷,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便使得它的对声音和味觉的感觉器官——侧线和胡须比较发达,能够敏锐地对水域内的声源和饵食的方位作出判断和定位。我们在垂钓时,时有鱼钩挂着鲶鱼胡子的现象出现,这一方面说明鱼钩…  相似文献   

12.
鲶鱼有三大,即嘴大、头大、肚子大。其色别有两种:一种是青灰色,一种是牙黄色,牙黄色的鲶鱼身上有花斑。一到寒冬腊月就藏在石缝里,沟河底淤泥烂草里,及边沿洞里冬眠,如果没有什么东西去侵动,它一般不游动。鲶鱼适宜生活在水温20-25℃水域。  相似文献   

13.
在华南地区,广泛分布着奇丽 的喀斯特地貌。其间,奇峰异洞融于一体,地下更分布着不可胜数的暗河,这些暗河往往通过一个个悬挂着钟乳石的山洞与河溪相连。在这些静谧的洞内水体及附近河溪中栖息着一种凶猛的“水中小霸王”──山鲶鱼。山鲶鱼和我们钓友都很熟悉的鲶鱼是同一种鱼,只是由于长期栖息于幽暗的山洞中,其身体一般呈青黛色,并且索饵更疯狂,呈现出一种无所顾忌的“霸气”。 一、山鲶鱼的生活习性 山鲶鱼羞光怕响,喜暗爱静,白天一般都藏身于幽暗静谧的山洞中,黄昏时开始游出洞外到河溪觅食,清晨日出前又游回洞内休息。鲶…  相似文献   

14.
本文简述了公路涵洞的类型、型式选择、功能等一些基本常识的同时,对一般公路涵洞的设计及设置方法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以期望与各位同行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5.
老汉钓鱼     
长沙市沿湘江岸边由客运码头往北到新河口,以及浏阳河、捞刀河与湘江交汇处的一段河流,都是夜钓鲶鱼的好钓点。每年端午节将至,天气暖和,鲶鱼四处觅食。恰巧这时树上的“大青虫”膘肥体壮.正是钓鲶的好饵料。逢无风雨天气的夜晚,带上钓具.择个好钓位,抛竿下钩,耐心守候。此时夜阑人静,晚风习习.将白日的疲劳、忧思.城市的嘈杂喧嚣,消散得干干净净.顿觉心旷神怡。乍闻铃声,提竿收线,一条活蹦乱跳的鲶鱼被提出水面,夜色朦胧中,乍隐乍现,那个乐趣,与白天垂钓不可同语,更何况第二天餐桌上又添鲜美鲶鱼佳肴。  相似文献   

16.
今年7月13日早晨,我独自乘中巴车来到距郴州市10余公里的仙岭水库,选择紧靠水库的107国道护坡下的一个涵洞口钓鲈鱼。该涵洞已被水淹没,是鲈鱼觅食和藏身的好地方。 和往日一样,我使用的是一支6米玻璃钢长节手竿、直径0.28毫米齐竿线和9号伊势尼单钩,以活青虾作饵,采用半水钓法。下竿后约几分钟,浮漂下沉,我果断扬竿,手感沉重,根据以往的经验,  相似文献   

17.
笨钓 《垂钓》2012,(7):18-19
假如有这样一个地方,一条小河顺着山根曲曲弯弯地流进水库,河底凸凹不平地布满了石头。夏天涨水的时候,山根的柳树、蒿草一丛丛地被淹没在水中,吸引来成群结队的小鱼小虾在里面快乐地徜徉。那么此处一个个自然形成的回水湾是不是就是最理想的天然钓位?是,肯定是,尤其适合钓鲶鱼,对吧?  相似文献   

18.
洪峰 《中国钓鱼》2004,(12):11-11
鲶鱼属底栖肉食性鱼类。特点是嘴大、肚大、吃荤不吃素,昼伏夜出。到了冬天,当其他鱼种处于冬眠状态,很少摄食的情况下,只要钓法得当,同样能钓上鲶鱼,甚至收获颇丰。钓手在垂钓时,主要把握这样一些要领:  相似文献   

19.
在阳湖畔的南昌九江等地有着广大的江钓钓友,每年夏天直到冬初,南方江河边的夜晚总有许多钓友耐心的守鲶鱼的上钩。可总有大部分钓友空手而归,这是为什么呢?通过几年的实践我发现问题主要出在钓饵上。南方钓鲶鱼最好的钓饵是大青虫,可青虫长在什么树上,钓鱼的效果是决然不同的。比如拿江西来说最早出现在樟树上的青虫,鲶鱼是怎么也不会去咬一口,在6月份出现在冬青树(有的地方叫万年青树)上的青虫就必须养红后使用效果比较好。当然这种青虫非常容易养红和保管,只要把树枝连叶带回家插在有水的花瓶或瓶子里,下面放个盆,青虫长红…  相似文献   

20.
今年2月28日,晴天,气温10~18℃。上午我和钓友杨长生前往简阳灵仙梨儿园水库垂钓,从上午9时至下午1时,共钓获鲫鱼十多条。午饭后我移位到水库抽水站涵洞边,用5.4米自制车盘“大鬼”手竿、直径0.205毫米“竞技”强力线、伊势尼9号钩挂羊肝守钓鲶鱼。 下午2时20分左右,浮漂点了几下后下沉,车盘慢转出线。我急忙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