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以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一举粉碎了“四人帮”反党集团,我国文艺界得到了第二次解放。被“四人帮”的“文艺黑线专政论”压抑得濒于窒息的文艺界又重新活跃起来了,文学艺术的创作日趋丰富和繁荣,一个百花争妍,万紫千红的春天即将来临。上海工人业余作者宗福先同志创作的话剧《于无声处》,可以说是文艺界报春的一声“惊雷”。话剧《于无声处》的创作和演出,轰动了上海,在全国引起了巨大的反响,这不是没有道理的。作者用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准确地抓住了现  相似文献   

2.
以“新经济体制”为题材的苏联话剧《外来的人》登台上演以后,苏修文艺界立即声誉鹊起,引起了一阵不小的骚动。又是拍电影,又是发奖金,评论文章连篇累牍,报刊杂志争相捧场,一片喧嚣,煞是热闹。苏修文艺界大小头目纷纷亲自出马为剧本叫好。他们宣称这  相似文献   

3.
胡风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是一个颇有影响的文艺理论家。多年来,由于文艺界的种种原因,胡风及其文艺思想一直被人们当成错误典型加以批判。近年来,随着党对文艺政策的好转,胡风一案得以平反,文艺界的许多理论评论家,又开始了对于胡风文艺思想的探讨研究。  相似文献   

4.
《毛主席给陈毅同志谈诗的一封信》公开发表,是整个文艺界和我国文化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毛主席的这封信,不仅对文艺界,而且对中学语文教学,都具有极其深远和重大的意义。毛主席在信中,总结了我国历代诗歌创作的丰富经验,阐明了诗歌创作以及各种文艺样式的艺术规律,指明了新诗的发展方向和道路,内容十分丰富。这里我们简要地谈谈我国诗  相似文献   

5.
1928年,鲁迅与创造社、太阳社发生了革命文学论争,这场论争给双方乃至整个左翼文艺界留下了深刻的教训,但“异中求同”使双方实现了“人和”。使左翼文艺界内部的原动力被激活,使左翼文艺界实现了“优胜劣汰”,使进步知识界明确、认同了无产阶级文艺和文化的存在合理性,进而为中国左翼文学的发生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相应的舆论准备。  相似文献   

6.
汤国元 《韶关大学学报》1992,13(1):0001-0008
本文紧密结合当前文艺界的现状,论述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毛泽东文艺思想对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重大指导意义,批判了几年来文艺界存在的种种非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潮。  相似文献   

7.
抗战初期,延安文艺界的部分文学创作出现了以下三种偏向:第一,以牺牲艺术真实为代价,凭空捏造一些惊险离奇的情节,借以吸引读者。第二,试图把文学创作的主题囿于某种思想、某一主义的范围之内。第三,过于强调主题的思想性、题材的时代性,相对忽略了作品本身的艺术品格。经过延安文艺界的努力纠正,上述倾向得到不同程度的克服。  相似文献   

8.
一、“文协”简况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简称“文协”,1983年成立于汉口,被看作是文艺界抗日民族统一占线最终形成的标志。它的任务是“团结一切不愿做日本帝国主义者底奴隶的文艺作家,从文艺的道路上参加这个光荣的民族事业。”它提出了“文章下乡”,“文章入伍”的口号,组织了作家战地访问团,帮助作家深入前线和民间,以描写抗战现实。它的会刊是《抗战文艺》,这是抗战时期坚持得最久的刊物之一。1939年到1940年是它最活跃的时期,抗战胜利后,它更名为中华全国文艺界协会。  相似文献   

9.
一、“文协”简况 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简称“文协”,1983年成立于汉口,被看作是文艺界抗日民族统一占线最终形成的标志。它的任务是“团结一切不愿做日本帝国主义者底奴隶的文艺作家,从文艺的道路上参加这个光荣的民族事业。”它提出了“文章下乡”,“文章入伍”的口号,组织了作家战地访问团,帮助作家深入前线和民间,以描写抗战现实。它的会刊是《抗战文艺》,这是抗战时期坚持得最久的刊物之一。1939年到1940年是它最活跃的时期。抗战胜利后,它更名为中华全国文艺界协会。  相似文献   

10.
王庆环 《成才之路》2009,(4):I0002-I0002
“小沈阳表态永远超不过师傅”的消息,春节之后在网上挂了很长一段时间。本来是文艺界的事,可能自有文艺界的理儿,但由此联想到当前国人苦苦追求的创新精神,却觉得“永远超不过师傅”的说法,不值得提倡。  相似文献   

11.
这是一张过去没有发表过的老照片。虽然已经发黄了,但它却记录了我国教育界和文艺界一段大起大落的历史,勾起了我对往事的难忘回忆……  相似文献   

12.
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开展的新民歌运动,文艺界也参与其中。从收集、整理民歌,协助各地出版民歌集,到研究、赞美民歌的艺术价值,展开关于民歌创作手法和诗歌发展道路的两次大讨论,再到参与新民歌的创作、发表许多“民歌体”的作品,文艺界在这场诗歌运动中偏离了健康的轨道。这一段历史告诉我们,只有真正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才能实现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相似文献   

13.
藏头诗览胜     
20世纪80年代初,《文学报》发表了一位著名作家这样一首诗:“呼朋引伴踏莎行,唤君同喝满江红。知友何时满庭芳,音信千里雨霖铃。”这首诗赢得了文艺界各方人士的赞同。原来这是一首藏头诗,意思是“呼唤知音”,它道出了文艺界各方人士深埋在心底的呼唤,大快人心。藏头诗是有意在每句诗的开头嵌上一个预先设定的字,把这几个字连起来可联缀成章,表达一个明白的意思。可孤立地看每句诗,不易发现,一经点破,恍然大悟,使人感到妙趣横  相似文献   

14.
新友 《学习之友》2009,(3):50-50
1942年,延安整风运动即将向文艺界进军的时候,3月7日的《解放日报》上发表了两篇杂文,一篇是王实味的《野百合花》,一篇就是丁玲的《三八节有感》。  相似文献   

15.
作为延安作家了解、熟悉边区生活的重要途径之一,前期延安文艺界的下乡入伍运动对作家的生存状态与文学创作产生了持久的、深刻的影响。由于下乡入伍运动本身存在的一些问题与延安作家自身的不足,前期延安文艺界的创作活动与现实生活存在着某种程度的脱节现象。  相似文献   

16.
18世纪在清宫长期任职作画师的意大利画家郎世宁,在当代中国已成为一个空前的热点人物:史学界、美术界、文艺界乃至于商界都对这个早已几乎被遗忘了的传教士画家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美术界不但大量展出他的作品,还对他进行了纯学术的研究。文艺界则用小说和电视剧的形式表现了他奇特的一生。他的画作更是进入了拍卖行,成为画家、收藏家和商人追捧的对象。这成为20世纪后期以来中国文化界、学术界一种奇异的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17.
李颖 《初中生》2018,(5):44-46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唐]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有这么一个人,在1200多年前的文艺界红透了半边天.他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与白居易合称“刘白”——总之,哪里他都要插上一杠子,好像没有他,整个文艺界就黯然失色了.  相似文献   

18.
林老长期担任文艺界的领导工作,是一位有影响的著名文艺理论家.他畅谈了毛泽东对他人生道路的影响,使人感受到他们那一代人的追寻,那一代人的奔腾……  相似文献   

19.
后现代主义思潮自20世纪80年代引入中国,对整个文艺界产生了不小的冲击,影响可说是泥沙俱下,一方面得益于其怀疑与否定精神的洗礼,文艺界的面貌焕然一新;另一方面对这种精神的运用失范也导致当下文学作品缺失精神背景的恶果,由此使得文学艺术中表现“性”、丑陋事物的泛滥,艺术作品的整体质量有所下降,一些人对文学的前景十分忧虑。本文论述了当下文学中对这种怀疑与否定精神的运用失范,驳斥了艺术消亡论,认为重建精神写作背景是当下文学走出困境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忠诚的马克思主义文艺战士阳翰笙同志辞世后,党内外不少人撰文缅怀他70年革命征程中的丰功伟绩,特别盛赞他对文化、文艺界统战工作的杰出贡献。正如新华社悼唁中称:“中国新文化的先驱者之一和文艺界卓越的领导人阳翰笙同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