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生化实验教学改革中老师与学生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介绍近年来该院生化实验教学改革中提出的"小老师"制度,论述了"小老师"制度中老师与学生作用的三重涵义,即老师与学生的多角色作用,"小老师"是老师与学生的桥梁与纽带,"小老师"制度中老师与学生的作用的影响;同时介绍了"小老师"制度的一些具体做法及部分成效,其可操作性对实验教学改革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
开心果     
《小读者》2008,(8)
比星星小的是什么老师问一个小学生。老师:"用肉眼来看,太阳小还是月亮小?"学生:"月亮小。"老师:"比月亮小的呢?"学生:"星星。"老师:"比星星小的呢?"学生:"比星星小?这个……不知道。"另一个学生举手说:"老师,我知道!"老师:"那你来说吧!"学生:"比星星(猩猩)小的是猴子。  相似文献   

3.
在日常小学美术课堂中老师给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机会,把老师教学生学转变成学生教老师和同学一起学,让学生在美术课堂中当"小老师",成为美术课堂上的"主角"。通过美术课堂中的"小老师"教学提高学生自我学习能力、自我发展能力和评价能力,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4.
《当代教师教育》2016,(3):39-44
"好老师"生长于学生心中。从学生的视角探寻"好老师"的特质,探究"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的形象,显得尤其必要。通过对一部分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的生活体验资料的收集与分析,建构了教师评价的三个维度,形成了"‘好老师’的形象与人格"、"‘好老师’的课程与教学智慧"、"‘好老师’的师生关系"等"好老师"的评价框架。  相似文献   

5.
黄胜 《中小学电教》2010,(10):73-73
<正>长期以来,我国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出现了种种弊端,教师只顾"教什么",不研究"怎么教",教学过程中不是教师的"教"服务于学生的"学",而是学生的"学"服务于教师的"教",学生一切围着老师转。老师讲,学生听;老师问,学生答;老师写,学生抄;老师考,学生背。一切都得服从于老师,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没有取得真正的主  相似文献   

6.
正著名教师魏书生常说:"我是个懒老师。""我上课时有个想法:老师不替学生说学生自己能说的话,不替学生做自己能做的事,学生能讲明白的知识尽可能让学生讲。"这就是魏老师对"懒"老师作  相似文献   

7.
正读完于老师的"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这本书,也终于明白了于老师的学生为什么都喜欢他这个老师。这样的老师,连我这个老师也喜欢。一本书看完,并没有轰轰烈烈的伟大事迹,我看到的是一个和蔼可亲的于老师,在和学生相处过程中的一点一滴的平凡小事。但是,就是这看似一件件的"小事"铸就了于老师的人格魅力,实现了每一个老师的"大目标"——成为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在于老师的身上我学到了很多为师之道。  相似文献   

8.
《辅导员》2012,(9):3
"在这里没有教不好的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做适合学生的课堂教学":"能把好学生教好的老师是合格的老师,能把后进生教好的老师是优秀的老师":这些话语出自一位校长之口。他,十年磨一剑,将一所无人问津的薄弱学校打  相似文献   

9.
童言无忌     
在一家农村私塾里,老师教一个小学生读《百家姓》. 老师:你姓什么? 学生:我姓赵. 老师:"赵"字就是你的姓. 老师:你口袋里有钱吗? 学生:有. 老师:"钱"姓就是"有钱"的"钱".你是爷爷的什么人? 学生:孙子. 老师:"孙"姓就是"孙子"的"孙".我的名字你知道吗? 学生:知道,"李光年". 老师:"李"字就是我的姓.好,现在你连起来念. 学生:"我姓赵,我有钱,我的孙子李光年!"  相似文献   

10.
幽默     
<正>自称老师告诉学生:"以后写文章,不要自称笔者,因为现在没有人用笔。"学生问:"那应该叫什么?"老师说:"叫键人。"学生又问:"哦,那些只用鼠标的呢?"老师说:"叫鼠辈。"学生再问:"可是,现在大家都用智能手机了,都是触摸式的,那应该叫什么呢?"老师说:"叫触生!"绝对有一个学生上物理课睡觉,被罗老师看到。罗老师:这位睡觉的学生,请问,"游西湖,提锡  相似文献   

11.
有这么一则小故事:一次,老师和学生到郊外春游,满树的花儿争妍斗艳,成群的蝴蝶上下飞舞,老师问学生:"花儿会变成什么?"学生说:"蝴蝶."老师说:"不对,应该是果实."作文课上,老师让学生形容并组合有关花的句子,大部分学生说:"春天来了,百花齐放,万紫千红."一个女生怯怯地说:"春天花亮了,秋天花灭了,花是灯."老师评:"大多数同学很好,那个女生不及格,花是灯,那电是什么?"老师又让学生组句:"雪化以后变成什么"?大多数同学说:"变成水."那个女生又说:"变成春天."老师批点:"那个学生跳着走路,莫名其妙!"  相似文献   

12.
抽象画     
《考试》2005,(3)
向美术教师交作业时,一位学生只交了一张白纸。老师问:"画呢?"学生答:"这儿。"他指着白纸说。老师:"你画的是什么?"学生:"牛吃草。"老师:"草呢?"学生:"牛吃光了。"老师:"牛呢?"学生:"草吃光了,牛还站在那里干什么?"  相似文献   

13.
学生"打小报告",指的是学生在背后向老师反映其他学生的不是,向老师反映某些学生的问题.有许多学生看到某些学生做错了事,讲错了话,觉得向老师"打小报告",是一件很光荣的事,而且很有可能受到老师的表扬.在一般老师的眼里,都易把学生向老师"打小报告"看成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是一件微不足道的事.其实不然.学生向老师"打小报告",这是一个很值得深思的问题.正确引导和妥善处理学生"打小报告"的现象,对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笔者经过多年的实践,在如何正确对待和妥善处理学生"小报告"的现象,作了一些研究和探讨,现提出一些看法,供广大教师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4.
《小学生》2007,(10)
惯性老师在讲惯性这一课,一个学生在下面讲废话。老师暗示了他一眼,可他仍我行我素。老师:"我刚才讲了什么内容?"学生:"惯性。"老师:"请你举个实例。"学生:"刚才我在下面讲话,虽然您  相似文献   

15.
快乐“派”     
"聪明"的解释学生:"老师,你的头怎么秃了?"老师:"那是绝顶聪明。"学生:"那我也把头剃光算了。"老师:"那是自作聪明。"  相似文献   

16.
常常会碰到这种情况,你要学生背诵课文,有学生会说:"老师,你先背一遍给我们听听。"你布置学生写作文,有学生会说:"老师,你写一篇让我们学习学习。"总之,我们要学生做到的,学生都希望老师能起到榜样示范作用。学生的要求,有时弄得老师很尴尬。但平心  相似文献   

17.
对"老师好"和"老师再见"这样的学生问候语,我们已经司空见惯。在教师眼里,学生向老师问好是天经地义、理所当然。然而,面对学生的主动问候,有的老师或简单敷衍,或匆匆而过,少有热情的回应,更不用说主动向学生问好了。我们也不难发现一个现象,越是低年级,学生的嘴巴越甜,见到老师老远就行见面礼,主动问好。越是到高年级,学生就越少向老师主动问好,甚至会躲着老师走。难道是学生越大就越腼腆吗?我认为不然。  相似文献   

18.
课堂是老师和学生"正面交锋"的场所,它不仅主导着老师"教"与学生"学"的范畴,更会直接影响着学生课后的学习。因此课堂上老师的教学策略将会对学生的学产生更直接的影响。本文从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针对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上的授课策略的"诱导性"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19.
<正>许多老师都有相同的烦恼,那就是一个字——累。这让我想起了《人民教育》上的一句话:"如果你是一个忙碌的老师,你的学生也是忙碌的学生,那你就不是一个优秀的老师。"做一个有智慧的"懒"老师,不光可以解放自己,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怎样做一个有智慧的"懒"老师?一、课堂教学中的"懒"我们目前的语文课堂存在的最大问题是老师讲得多,学生听得多。这样的结果是老师累,学生被动。我们何不偷偷懒?把课堂还给学生,能说的让学生说,能想的让  相似文献   

20.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韩愈对老师职责的界定。我们该怎样做老师?该做怎样的老师?从学生的角度去理解老师,从老师的角度去揣摩学生,相信也只有在完成了这两个角色的互换后才能明白,老师与学生的关系竟是如此微妙,教与学的关系总是在交融互动中显露真意。教育的艺术在于"激励"和"唤醒"。教师的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一个示意、一个手势,都是对学生心灵的关注,我们给学生的一次赞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