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为了解台湾加入WTO前后出版业所发生的变化,以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主持工作副所长余敏为团长,所长助理魏玉山、研究人员徐升国为团员的中国出版科研所访台团一行三人,于2001年12月27日至2002年1月5日对台湾出版业进行了考察研究。 本次考察的主题是:台湾出版业对外开放以后,外国资本在台湾的发展情况、运营状况,对台湾出版业的影响,对传统的民族文化的影响;台湾出版业走向世界的做法。此外,课题组还对台湾出版业集团化建设,台湾发行业连锁经营情况,台湾期刊市场现状等方面进行了考察。  相似文献   

2.
台湾的有声出版业近10年有了很大发展。1976年台湾从事有声出版业者只有138家,而到1994年5月,有声出版业者已达1131家。台湾的有声出版业已成为出版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1993年台湾共出版各类有声出版品2439种,主要包括激光唱片、影碟、录音带和录像带等几大类。各类有声出版品每种平均售价为:激光唱片337元(新台币,下同),影碟1500元,录音带220元,录像带404元。 台湾有声出版品的主要出口国家或地区为:日本、香港、新加坡、澳洲、美国等。其中最大出口地为香港,1993年出口额为12440万元;以下依次为美国3380万元,新加坡2580万元,日本2220万  相似文献   

3.
正为何有一些资深台湾出版人会对两岸服务贸易协定发出强烈的反对声音?笔者认为,真正原因是过去十年,台湾出版业进军大陆,普遍遭到挫败,而且被大陆出版业在质和量上不断超越。台湾业者在大陆市场既然发展不起来,自然害怕大陆出版业者反过来进入台湾市场,到时台湾出版业者连自己的地盘都守不住。这点颇值得探讨,笔者对大陆出版业的腾飞有很深刻的体会。十多年前笔者认识了一些大陆朋友,如今都在大陆出版界雄据一方,以今天人文科学出版最夯的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总编辑刘瑞琳为例,前一阵子她还跟笔者说:"十年前我到台湾还是抱着学习的心理,现在觉得台湾没什么好学的,反而是他们要来跟我们学习。""以前台湾出版业都是端着架子来大陆的……"  相似文献   

4.
文章分析了台湾读者不愿为电子书付费的原因,并指出数字出版并非造成台湾出版业销售下滑的原因,最后指明官方的资金支持和出版业真正走出去参与竞争才是出版业健康发展的必然之路。  相似文献   

5.
90年代香港出版业,以惊人的速度迅猛发展。 我在90年代初期曾经讲过,90年代香港的出版业,表现出三个特点: (一)中文出版业的市场整合逐渐形成和完善:中国大陆改革开放后,出版业发展极其迅速。台湾出版业在这几年也有相当程度的发展,同时台湾当局的封闭政策有一定的改变。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台湾出版业遭遇困境,这也让业者开始重新审视主管机关的能动作用。周边地区出版业在政府机关的大力支持下发展壮大,也让他们开始思考台湾出版业未来的发展基础。据台湾图书出版协会秘书长陈恩泉介绍,往年主管机关对文化发展(其中包括广播、电视、数字科技、出版等)的预算策略是8年800亿,而近年则调整为5年200亿元台币,经过分摊,用于推动出版产业发展的可谓少之又少。据了解,台湾“新闻局”2006年辅助出版产业的预算为1.07亿元台币,将比往年大幅删减,这引起业界极大反响。由“新闻局”编列的2006年出版总预算,日前在“立法院”教育及…  相似文献   

7.
台湾出版业在经济不景气中度过了2001年,出版业持续不减的萧条景象,使得业内人士不安,为探讨台湾地区出版业下一步的应对措施,金石堂2002年《出版情报》特刊特以“抢救台湾出版产业大作战”为题,邀请业内资深入士共同寻求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8.
台湾的图书推销●杨林青台湾四周环海,面积不大,岛上出版业最大的障碍是销售空间狭窄,购买力有限。然而几十年来全岛出版机构的数量不断增加,显示出台湾出版业越来越强劲的发展势头。这种长时期的快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社会、出版机构和书店三方在图书推销上相互...  相似文献   

9.
六、少儿出版业少儿出版不仅是台湾出版业中举足轻重的部分,也是光复后,台湾中文图书出版业的开端。自游弥坚创办东方出版社,接收日本人的新高堂书店,在重庆南路开张营业起,到今天拥有近百家以出版少儿图书为主的出版社,台湾的少儿出版已走过了50多年的历程。台湾的少儿出版可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即起步发展阶段、高速增长阶段与竞争繁荣阶段。  相似文献   

10.
台湾出版史概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台湾出版史是中国出版史的组成部分,而且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说其重要,最主要的是因其特殊的历史与地位所致。1895年甲午战争后,台湾被迫割让给日本50年;光复后不久,国民党败退到台湾,台湾又开始实施与祖国大陆完全不同的政治制度。这两个因素,使得台湾出版业在过去的100多年中呈现出了诸多与大陆出版业完全不同的特色。同时,台湾又是现今中国出版业少数最发达的地区之一。截至1998年底,台湾有图书出版社6380家、杂志社5884家、有声出版社1939家、报社360家、通讯社238家(台湾《1999年出版年鉴》)。…  相似文献   

11.
由台湾出版年鉴编辑委员会编辑、台“行政院新闻局”印行的1994年版台湾《出版年鉴》已出版发行。该版年鉴收录1993年台湾地区出版业的资料,共分11篇:(一)大事记;(二)专题探讨(三)图书出版业;(四)杂志出版业;(五)有声出版业;(六)新闻出版业;(七)统计;(八)其他;(九)社团;(十)奖助活动;(十一)法规。  相似文献   

12.
业界动向     
台湾图书读者少竞争强业者苦台湾业者指出,台湾图书出版量太多,50%的书销不出去,纸价又上涨,消费者买书意愿又下降,形成出版业者无序竞争的恶性循环。台湾出版业产值一年达到580亿元新台币,全台出版社多达6000多家,但实际一年出书四本以上的不过900家;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来,中国纺织出版社与台湾众多出版机构一直保持着密切的合作关系,双方出版人在积极探索一条整合海峡两岸出版资源、实现持续成长的合作模式。为了加强中国纺织出版社与台湾相关图书出版公司进一步开展图书出版业务以及图书版权引进等实质性合作计划的完成,受其邀请,本人于2006年6月26日至7月5日赴台湾进行了为期10天的访问。此次访问,让我们更加深刻地感受到海峡两岸出版业的合作空间及互动还有潜力可挖。一、台湾出版业对中文出版市场有良好的借鉴作用大陆与台湾是世界中文出版的两大基地,各有各的优势和特色。台湾出版业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14.
笔者曾应台湾图书发行协进会的邀请,赴台湾与台湾的出版发行业同仁进行了研讨、交流活动,并参观了台湾出版发行业较具代表性的连锁书店及物流基地、出版公司、报业集团。同为中国人,台湾图书出版业的发展和现状对大陆有很好的参考和借鉴作用。一、台湾的出版物流基地、发行公司和书店从行业的总体情况看,台湾出版业无论是总体发展水平还是出版、发行中如营销策划、图书装帧、物流配送等环节都高于大陆平均发展水准,无论是出版社、连锁书店还是图书物流配送公司,有许多我们可以借鉴与学习的经验。中国时报1950年成立,是台湾同行业中第一家上…  相似文献   

15.
一近年我国大陆开展了读书活动,对出版事业的发展有一定的推动。在台湾,开展了一种叫做“书香社会”的活动,其实主要也是读书活动,对台湾出版业的发展却是影响颇大。台湾开展“书香社会”活动,首先是在出版业中创立了“金鼎奖”,奖励作者,奖励出版者,向  相似文献   

16.
对于刚刚过去的2008年的台湾出版业,台湾资深出版人陈颖青用一个"关"字来总结.他文中说,年关难过,是第一个景象.台湾出版业今年可谓流年不利,市场萎缩,经济大风暴,然后又面临产业媒体的"典范转移"正在发生.  相似文献   

17.
王思迅 《出版参考》2007,(10X):26-28
苏拾平作为台湾资深出版人,对台湾出版业近年的衰退有着自己深刻的体会与看法,本刊10月上旬刊,其对台湾目前出版业的发展状况做了介绍,本期将进一步探讨出版产业各种结账制度的演变过程与未来的愿望。[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到大陆去! 2002年5月份台湾《光华》杂志有一篇报道,题目是“台湾出版业者各显神通抢占大陆市场”。该文显示,近期台湾出版业兴起的一股进入大陆市场的风潮,也受到了台湾媒体的高度关注。这一现象,对大陆出版人来说,同样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19.
台湾出版集团发展状况 集团化是出版业国际化竞争的必然结果,是市场规模化之必需.上个世纪80年代末起,随着台湾出版业的空前繁荣,台湾图书出版产业面临了市场的转变,主要有以下四种经营模式:并购集团、联盟集团、大型综合分化专业链公司与小型出版社.  相似文献   

20.
台湾出版业最近强烈呼吁希望有关部门能及早制定“出版产业发展条例”,将出版政策具体法律化,以提供并营造有利的出版环境,扶植出版业的发展,提升文化水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