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厚江提出的“本色语文”强调“语文本原”“语文本真”和“语文本位”.其中,“语文本原”是目标和任务;“语文本真”是规律和途径;“语文本位”是方法和效果.“本色语文”揭示的语文教学最本质的规律是:追求实实在在地完成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追求智慧而充实的课堂对话;追求朴素的语文课堂教学常态.  相似文献   

2.
守住“语文味”,是语文教学的重任。发挥教学设计功能,完整语文教学元素,紧贴语文“本味”;借助潜入语境功能和图式建构功能,激发语文“趣味”;在善用资源中悟“巧”,在品析语言中会“巧”,体验语文“巧味”;读出真感,写出真情,审出真美,践行语文“真味”。  相似文献   

3.
周世恩 《师道》2024,(2):19-21
<正>考究字源,《汉语大词典》这样定义“语文”:语文是“语文”和“文学”的简称,语文是“语言”和“文字”的组合。作为一门学科课程,《语文课程标准》这样描述语文: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定义语文,以“语言”也好,“交际工具”也罢,  相似文献   

4.
“语史教学科学化”包含两个层面的意思:一是“求知”层面的语文教学特质的规律探求;二是“求实”层面的语文教学最优化的实践追寻。语文教学从属于“科学世界”语文教育,而非“生活世界”语文教育;语文教育是“交往教育”的主体和核心——宏观架构起了语文教学  相似文献   

5.
论享受语文     
学语文是一种享受,传统语文只教学生苦读,得到语文,不教学生乐读,享受语文,是一种片面的语文教育,所以遭致“少、慢、差、废”的责难。怎样享受语文呢?一、情感,“天鹅、梭子鱼和虾”语文是什么?早在50多年前叶圣陶先生就下了定论,事实上,语文是情、意、形的集合体,这个“情”指思想感情;“意”指意思,即表达的内容;“形”指语言文字表达形式。“语”和“文”只不过是表达的方式不同罢了。语文的“语”是用口头流动出来的,语文的“文”是由笔端书写出来的。“语”的“情”是显性的,“形”是隐性的;“文”的“情”是隐性的,“形”是显性的。…  相似文献   

6.
一堂成功的语文课,其评价的首要标准是它是否具有“语文味”。“语文味”是语文课堂的灵魂,更是语文教学所追求的一种境界。那么,如何让语文课堂返璞归真,回归语文教育的本色---“语文味”,就成了一个重要命题。从以下三方面进行了论述:从多“读”上呼唤“语文味”的回归;从多“品”上呼唤“语文味”的回归;从多“写”上呼唤“语文味”的回归。  相似文献   

7.
什么是语文?有狭义、广义之分。狭义语文,对于小学生来说,就是指语文课本,即“小语文”;广义语文是指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即“大语文”,古人云“处处留心皆学问”,这在某种意义上来讲就是“大语文”的学习,现就此浅谈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来,从“文化”层面来探讨语文实质、语文教学的文章不断涌现。有的认为,“语文”内在地含有“文化意蕴”,因为“语文”即“语言文化”;有的认为,语文内容本身就是文化的一部分;还有的直接提出了“文化语文”的命题。凡此种种观点,主要是针对当前语文教学中指向于应试教育的繁琐的分析、讲解、训练,缺乏应有的文化特质和精神气质而言的。  相似文献   

9.
《小学语文》2008,(9):19-20
自《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语文综合性学习”以来,许多地方和学校对“语文综合性学习”进行了研究与实践,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是,由于“语文综合性学习”是这次课程改革提出的一种全新的语文学习方式,尚有一些地方对此种学习方式不完全理解:有的把“语文综合性学习”混同于“综合实践活动”课;还有的对“语文综合性学习”不够重视,只让学生读读“阅读材料”,很少组织学生投身语文实践……到目前为止,“语文综合性学习”仍然是一个难点。近期,编者在杭州市考察了几所小学的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开展情况,了解到杭州市在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方面取得了令人欣喜的阶段性成果。本期以人教版上册教材相关内容为例,将杭州市“语文综合性学习”方面取得的经验推荐给大家。其中有教研室是如何规划和指导“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的(杭州市普通教育教研室);有城市学校(胜利小学)和农村学校(桐庐县分水实验小学)是如何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资源开发的;有以五上“邀游汉字王国”为例,回答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如何处理好文本资源与其他资源、课内与课外的关系,如何进行操作的(富阳市永兴学校);有以六上“轻叩诗歌的大门”为例,介绍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如何实现学生学习方式改变的(余杭区实验小学)。明年上半年,我们还将围绕入教版下册中的“综合性学习”内容,介绍其他有关学校开展“综合性学习”的经验,包括:(1)如何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突出语文味;(2)如何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3)如何进行“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评价等,敬请广大读者留意。  相似文献   

10.
“语文性”就是一个站在语文课程的立场上,对语文教学过程中所涉及的任何可能的要素,进行一番“像,还是不像”的判断的尺度。“语文性”是语文课程特有的、必要的概念。用“语文性”这一尺度来判断,我们就可以知晓,语文教学是不是符合以及在何种意义、何种程度上符合语文的性质和特点。符合,即意味着“有语文性”;高度符合,就意味着“很有语文性”;如果不符合,就意味着“语文性欠缺”或“失去了语文性”。  相似文献   

11.
赵谦翔先生给“语文”看上了绿色,称之为“绿色语文”;王君女士给语文着上“青春”色,称之为“青春语文”;因为中、高考“语文”的急功近利、惟考是图,于是有人又给语文着上了“灰”色.称之为“灰色语文”……而我主张:语文就是语文。无需着色!  相似文献   

12.
张艳 《现代语文》2014,(3):154-155
“生态”有三重内涵:一是每一个生命(生物)个体的样态;二是生命(生物)体相互间的联系与影响;三是生命(生物)体与环境之间的“圆融互摄”、“共生共长”的发展与演变。语文与之对应的也有三重意蕴:一是“语文是每一个人的语文”;二是语文能力与习惯的养成是在人与人的语言学习、对话、交流、表达、阅读、鉴赏等实践活动中形成、丰富和发展的;三是语文课程的建设永远与时代、社会、自然、人生等环境密不可分,“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于是有了关于“生态语文”的提出与概括:学校教育中的生态语文是在语文教师的启发、引导和组织下,每一个学习个体(生命个体)在丰富多彩的语文学习活动中互相影响、“自能读书”、“自能作文”、自我发育的生命化过程,是“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不断形成和发展”的语文教与学的实践。  相似文献   

13.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特征在“综合”,包括科内综合,即语文内部各要素的综合,例如听说读写的综合、文学与非文学的综合、白话文与文言文的综合等等;科际综合,即跨学科综合,它是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综合,例如语文与历史的综合、与物理的综合等等;泛科综合,即打破语文学科的固有界限,强调语文与生活的联系,强调在生活中学语文。这三种类型都是语文综合性学习题中应有之义。但是它们应该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即“语文性”,它们应该是“语文的”综合性学习“。语文综合性学习”是语文课程的一种教学方式,它的前提“是语文”,失去了“语文”“,语文…  相似文献   

14.
一、“语文”人文性的两个维度 在一种较为宽广的视野上,人们对于“语文”的理解存在着两点基本共识,这就是判断“语文”的两个基本命题:a.语文是一门课程;b.语文是一门课程的名称。a命题可看作是“语文”之实体指代,b命题可看作是“语文”之符号指称。正因为“语文”的这种既能指“名”又能代“实”的双重特性,导致了人们在论及“语文”的诸多问题之际,常常会“各言其是”,在“人文性”问题的探讨上亦是如此。  相似文献   

15.
由云南师范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张承明副教授著的 ,《中外语文教育比较研究》一书 ,已由云南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这部专著回答了“在世界文化多元化的今天 ,中国语文教育应该进行怎样的思考与选择”这一热点问题。全书共分“中西语文教育历史比较” ;“中外语文课程设置与教学大纲研究” ;“中外语文德育异同” ;“中外语文教材差异” ;“中外阅读教学比较” ;“中外作文教学比较” ;“中国语文教育的现状与超越”等 8章。比较教育是我国新兴的研究领域 ,该书写作过程中研究的艰辛可想而知。《中外语文教育比较研究》 ,是国内第一部较为…  相似文献   

16.
“语文是什么?语文教什么?怎样教学语文?”这是从教三十多年来,严华银一直在思考和践行的问题。可以说,这也是所有有追求的语文人必须面对和必须回答的本源性问题。“语文是什么”,是对语文的本质的思考;“语文教什么”,是对语文教学内容的把握和探索;而“怎样教学语文”,则要分为三个层次来理解,一是怎样学语文,二是怎样教学生学语文,三是怎样教语文。与众多语文教育大家一样,严华银从语文的本源性问题出发,在思考和探索中,发现语文教学的奥妙之所在。  相似文献   

17.
我国自20世纪末基础教育语文课程改革以来。关于语文知识教学的争执愈演愈烈。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后简称“新课标”)虽然基于应试教育机械灌输知识的弊端、革新教法和学法考虑,提出了“淡化知识教学”的思想,但“淡化”而非“弱化”。“淡化”是针对枯燥的授受式知识教学方法而言的,倡导语文知识教学方法的生动化、多样化,而不是语文知识教学本身的弱化;“弱化”是针对知识教学内容而言的,实则是语文知识教学的边缘化,甚至是虚无化。“淡化”是根据中学生的身心特点,变换着花样来加强语文知识教学;“弱化”是不顾中学生对语文知识的需求,肆意削弱语文知识教学。  相似文献   

18.
“诗意语文”首先是王崧舟老师提出的。“诗意语文”是借助言语的诗意,领悟、成全、造就人生、人类的诗意.终极目的是指向诗意的人生,人类文化、精神的薪火永续。“诗意语文”有情感性、审美性和人文性的特点。诗意语文的实施策略是:文化底蕴,堆积语文教师“诗意化”;生命对话,熔铸语文课堂诗意化;文本细读,走向语文教材诗意化;点亮诗心,唤醒教学主体诗意化。  相似文献   

19.
他是一个实践者,始终埋头耕耘在杏坛基层;他是一个创新者,不但超越了别人,而且还不断地超越自己;他是一个快乐者,至今诗意地栖居在绿色语文中。他,就是清华大学附属中学的语文特级教师——赵谦翔,即“绿色语文”的探索者和实践者。回顾自己多年来的语文教学改革,他认为:尝试“扩展式语文教学”,是他的“戊戌变法”:实验“语文教育与人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其实,在枯燥的语文学习之中,也蕴藏着美……我轻轻地问语文:“你是什么?”语文告诉我:“‘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美景是语文;‘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奉献是语文;‘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执著是语文。”我谨慎地问语文:“美是什么?”语文告诉我:“秋日蔚蓝的天空中悠悠飘落着黄叶是一种美;置身度外收获满舱鱼虾是一种美;放弃安逸舒适而笑傲霜雪的梅菊是一种美。美无时不有,无处不在。”我小心地问语文:“精神是什么?”语文告诉我:“‘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是一种精神‘俯首甘为孺子牛’是一种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