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爷爷是业余作家,退休后教中小学生作文,他有很多学生,有的著书立说,有的还获过奖。我刚上小学时,爷爷就教我写日记,做作文。刚开始,我不太会写,一上午没写上100字,爷爷看我脸憋得通红,就告诉我,你咋想就咋写,别有框子。我照着爷爷说的方法,真挺灵的。比如,我写了篇《给爷爷奶奶  相似文献   

2.
还是个把月以前,我在某小学看了一些学生的作文,在四年级的作文中,我读到同一个学生的同类题目的两篇作文,一篇是学期开始时写的,一篇是学期结束时写的。现将原文一字不易地抄录如下: 我的爷爷(期初写) 我的爷爷已经70多岁了,他很爱劳动。一次,我爷爷在大街上扫地把土扫到果皮箱里。我很爱他,他常常给小朋友们讲故事,街道上平给。他一个奖壮,他很高兴。我的爸爸(期末写) 第一段:爸爸教我算术题,他讲的很细直。第二段:我在学较里我得了五分老师夸奖我。第三段:我放学回家爸爸问我算术得了几分。这天我在家做作业,我老是愁眉苦脸的  相似文献   

3.
今天,家里发生了一件让我和父亲都不愉快的事情。放学后,我做完了作业,就去看电视。刚看了一会儿,父亲回家了,他一踏进房间,就大声责怪:“谁让你看电视的?”还没等我辩解,父亲就粗声粗气地骂道:“看你这个魂!还不快去写作业!”这话可把我给惹恼了:“是我想看的,怎么样!”我一顶撞,父亲就随手打了我两巴掌,然后气冲冲地走了。从晚饭开始我就有意疏远父亲:他走到这边,我就走到那边;他待在这间房里,我就待在那间房里。父女俩保持着冰冷的距离,闹得大家都别扭。细细想想,我的态度也真是不够好,谁让我们父女俩都是一个犟脾气呢!上午,爷爷跟我“借…  相似文献   

4.
一个正在读小学五年级的孩子,写了一篇作文拿给父亲看,想叫他帮助修改。父亲接过作文一看,说:“写得不好,我看你像你的妈妈,作文很差。”父亲和母亲原是高中同学,父亲自然知道母亲的“家底”,她虽然理科好,但是作文水平不高。于是,他就在孩子面前这样说。还有一个正在读初中二年级的孩子,上学时经常忘记带钢笔或铅笔之类的文具。每次发生这样的事情,母亲总会说你太像你的爸爸了,真没有记性,做事经常是丢三落四的。接着,母亲又絮絮叨叨地说,你爷爷年纪大忘性也大,你爸和你的几个叔叔都好忘事,也许就是这么一种遗传基因吧。…  相似文献   

5.
高考作文几十万考生写同一个题目,立意相近、素材基本相同、思路都很清晰,如果考生有优美的语言,那么就可以打动阅卷老师取得高分了。有位阅卷语文老师说:"一篇作文,出现‘月亮’,最好不过;如果没有‘月亮’,‘群星璀璨’也很好;没有‘群星璀璨’,出现‘数颗星星’也还不错;千千万万不能给阅卷老师看的是  相似文献   

6.
特别的奖励     
小龙是六年级时才转入我班的。才过一周,他爷爷奶奶就领着他来到我的办公室。两位老人很憔悴,看上去也非常生气,原来星期天他偷了家里的生活费去网吧,说着说着就要伸手打他,被我拦住了。小龙不但不承认自己的错误,还说爷爷奶奶不给他零花钱。看祖孙都在气头上,我便让小龙到教室去。爷爷说,小龙父母离婚了,他随了父亲,现在父亲去江苏打工了,小龙离开外婆家来到这里读书。  相似文献   

7.
那年,我初为人师,想起“教师是天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一股自豪之情油然而生。虽在一个乡村小学教书,仍然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生怕误人子弟。一次我布置了一篇写父爱的作文,在批改时我看到了这样一篇感人的叙述———一直我都以为父亲是不关心我的,直到那次我在雨中摔倒的事后才改变了对他的看法。那天在回家的路上碰到父亲,他扛着犁,头戴斗笠,身披蓑衣去犁田,我叫了他一声,他看了我一眼就走了,刚与父亲擦肩而过,我一不小心摔倒了,“哎———哟”我故意大声的叫着,多么希望他能转身牵我起来啊,但他只是停了一下,又头也不回的赶着牛走了,我只…  相似文献   

8.
洪玉 《现代家教》2003,(9):13-13
一名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写了篇作文给父亲看,想叫他帮助改改。父亲接过来一看,说:“不行,怎么写得这么别别扭扭的?我看你像你妈,作文很差。”原来父亲和母亲是高中同学,父亲自然知道母亲的底子:她外语很好,但作文较差。于是,他就在  相似文献   

9.
王震 《现代家教》2002,(4):15-15
笔者曾碰到这样两个实例:其一,孩子吃糖成癖,刚长齐的牙已经被蛀了。当父亲告诫孩子糖吃多了会腐蚀牙,并采取了相应的限制措施时,爷爷说话了:“别信那个,我小时没吃过几块糖,这牙不也掉光了?你爸舍不得花钱,我这有。”当孩子哭着要吃糖时,爷爷就去给买了好几斤。其二,父亲让看了两个多小时电视的孩子关上电视写作业,孩子冲着父亲没好气地骂了一句。父亲严厉批评孩子没教养,奶奶却在一旁说:“别说了,他比你小时候聪明,你这么大时还不会骂人呢!”  相似文献   

10.
作家的父亲     
作家的父亲不识字,他是一位老实厚道的农民。但是他的儿子不但识字,而且还能"码字",他能写小说,也能写散文、诗歌。作家从中学时代就开始发表作品了。当作家第一次把那叫作"文章"的东西拿给父亲看时,父亲不由得张大了嘴巴。他瞪大了一双牛眼,把儿子从头到脚看了一遍,再从脚到头看了一遍,从此便对儿子  相似文献   

11.
谎言一种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故事是关于我的一位同事和他女儿的。我的同事是一个作家,他有一个女儿,也许受父亲写作的影响,女儿从小就喜欢文字,闲时总爱写点什么。看着对写作充满兴趣的女儿,他开始不以为然。但是后来,女儿每天晚上都会写一篇习作,经常弄到半夜,写好后会拿给他看。女儿  相似文献   

12.
这里写两位我知道的女教师,一位是现实中的,一位是书上看到的。第一位女教师的班上有一个男孩,平时作业乱糟糟,学习不认真,还喜欢打架、骂人、旷课,反正包括这位老师在内的所有老师都把他看成一无是处、不可救药的孩子。一天语文课上,这位老师布置了一篇作文,题目叫《我的祖国》,大家都刷刷地写起来,而那个男孩仰面朝天地呆着,不知在想什么。当然,最终他还是写了几笔。当老师看他的作文时,发现上面只写了几个字:“祖国是母鸡,我愿意是一粒米。”这样一个平时不着调的孩子居然也能写出这样的句子,而且,老师也相信,这样的孩…  相似文献   

13.
作文与做人     
一位同事抱怨说,他已上初二的孩子对作文不感兴趣。他把孩子过去的几篇日记给我看,让我指点一下迷津。我发现其中一篇日记写了这样一件事:某语文老师对我特别严厉,我的字迹稍一潦草,就被叫到办公室受训。有时放学后,还让我在办公室里练字,我练得手腕发酸。某同学明明比我写得还要孬,老师却不批评他。这不是偏向吗?我不喜欢这位老师。当我和这位同学面谈时,我要他和我一起写  相似文献   

14.
麦客     
<正>一大早,爷爷就拎把镰刀出了门。爷爷再进门时,领了个麦客回来。麦客是揽工割麦的。母亲做好了早饭,一看爷爷身边的麦客,惊讶地"咦"了一声,皱着眉头对爷爷说:"爹,咋是个孩子啊?"爷爷晃了晃手里的镰刀,"嘿嘿"一笑说:"别看人小,本事不小。刚才我领他到麦地里溜了一圈,试试他割麦的本领,一点不孬(nāo)。"父亲和母亲都是割麦的好手。以前,我家从不雇麦客。可是今年不同,麦子黄了的时  相似文献   

15.
<正>一天下午,一位初三学生的父亲又一次走进心理辅导室,给我看了他儿子前几天写给他的一封信。原文如下:当同学们都在埋头写着"亲爱的爸爸妈妈"时,我犹豫了,不知道该写些什么。我提起这支笔,忽然觉得自己长大了,明白了一个男人在给自己爸爸写信时的尴尬。每次看到你那瘦小的身体,总想对你说,烟要少抽一点儿,吃饭时也不要只喝酒不吃饭,那样对身体不好。  相似文献   

16.
在我们单位,本人所收的来信大概是最多的。一些理工科大学生和一般知识分子的信姑且不说,这里列举几例文化层次较高者来信中的出人意外之处。   我的一位同乡兼校友,一次找我商量他的工作单位问题,并拿出他写给父亲的信让我看。令人惊奇的是,他落款时在自己的名字后写着一个“示”字 !我告诉他:“示”是长辈对晚辈写信所用之辞,你给父亲写信,末了不写“稽首”之类词语也罢,怎么竟写了个“示”字 !他甚感不好意思,坦白地告诉我,是学他父亲来信这样写的。当我知道他的父亲是位农民时,便不客气地批评他:一个大学中文系毕业生,…  相似文献   

17.
马卿馨 《新读写》2020,(2):39-39
记忆中的老物件静立在光阴之中,激励着几代人不断前进。在整理旧物时,我无意间在抽屉里看到了一个很普通的铁皮盒子。我轻轻吹去上面的灰尘,打开一看,里面都是爷爷曾获得的各类荣誉证书,最上面的是一张录取通知书,上书四个大字:复旦大学。我还在牙牙学语时,爷爷就告诉我,他毕业于复旦大学。但我从未见过这张被爷爷珍藏起来的录取通知书。这是我第一次见到这张写着爷爷姓名的录取通知书,我着实被震撼到了,这可是无数学子的理想学府啊!  相似文献   

18.
脆弱的生命     
在一个晴朗的日子里,一位老人跟我们永别了。一位常常到我家来玩,在我爷爷生病时常来陪爷爷说话的老人,与我们永别了。不久前,他还坐在他大儿子家的花坛上,和大家说说笑笑。有一天他突然去了医院,直到上星期六下午才回来。我以为他的病好了,便去看他,没想到他非但病没有好,反而快不行了。他就躺在一张躺椅上,身边放着个氧气瓶,鼻子里输着氧气,一副很难受的样子。爷爷走过去看他,他却问爷爷:“你的病好了吗?”他在这样难受的时候,还记着我爷爷的病。我和爷爷去看他时,他还很清醒,可等我妈妈也来时,他已不能说话了,直喘气。当时我真想不通,已…  相似文献   

19.
<正>《怀念母亲》这篇课文我已经上过好多次了,每次,我都匆匆的看过教案,看教案上的什么方法最好,最能打动学生,然后就去上课。但今天上了《怀念母亲》这篇课文之后,我才真正地体会到不论怎样的方法,都比不上真情的流露、情感的碰撞所产生的效果。我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文中的好多语句勾起了我心灵深处的情感。我现在36岁,对父母来说,我是孩子。对我的女儿来说,我是一位父亲。当我课上读到季老写母亲去世时"我痛哭了几天,食不  相似文献   

20.
爷爷说他的囡囡回来了,他就啥都不怕了,马上死了也心甘.我捂住爷爷的嘴,本是要笑的,却落下泪来. 一 母亲一生下我,父亲就阴了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