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韩春梅 《文教资料》2011,(34):35-36
《殷墟花园庄东地甲骨》的发现不仅是甲骨学界的重大成果.而且为古文字学界的研究提倒÷了丰富的材料。近年来学界针对《花东》的考释成果层出不穷,对于《花东》中的人物身份地位、时代等的研究已经相对成熟。对于《花东》卜辞语言方面的研究也日益增多。本文以《花东》的动词为研究对象,将近十年相关的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整理、分析,希望能《花东》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方便。  相似文献   

2.
殷墟花园庄东地甲骨是指出土于河南安阳小屯附近的一整坑的甲骨,从卜辞的内容、字体风格等方面来看,都与殷墟王卜辞有很大的区别,占卜主体为"子",我们把这批材料列入"非王卜辞"中。之前出土的甲骨卜辞中非王卜辞数量较少,花东甲骨的出土丰富了非王卜辞的研究史料。学界对这批材料所属时代、占卜主体、主要人物以及占卜内容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让我们对殷商时期的贵族生活面貌也有了更加详尽的了解。  相似文献   

3.
1991年秋,在河南安阳发现一个甲骨坑,后经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多年整理,将这批资料以《殷墟花东甲骨》一书的形式于2003年全部公布。本论文以殷墟花园庄东地甲骨为研究对象,结合卜辞对其中出现的倒书、侧书、饰笔、形体线条化、随文改字等现象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花园庄东地甲骨中的八个否定副词“不、弗、非、毋、勿、弜、妹、亡”进行了整理,并简单探讨了“亡”的副词功能。  相似文献   

5.
《现代语文》2013,(10):F0002-F0002
邓统湘,女,中共党员,毕业于西南大学,获文学硕士学位。现为湖南工业大学讲师,主讲“古代汉语”、“汉语史”等课程。2012年至今于湖南师范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研究方向:汉语言学、语法学。2011年主持湖南省社科基金课题:《花园庄东地甲骨》句型研究;主持湖南省教育厅科研项目1项;主持、  相似文献   

6.
由动词“令”构成的使令句在甲骨文中就已经出现,但是对于这种句式在先秦的使用率和成熟度有不同的看法。通过对《殷墟甲骨刻辞类纂》和《殷墟花园庄东地甲骨》所选录的含有动词“令”的刻辞进行分析归纳,可以看出使令句在甲骨刻辞中的使用已经比较普遍,使令句式已经成熟。  相似文献   

7.
《殷墟甲骨刻辞类纂》是一部以甲骨文字的形体为线索、将散见的有关辞条以类相从、一一系联归并的大型甲骨工具书,对于认识和掌握甲骨文的形体以及对有关卜辞内容的理解,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它也有不足,主要表现在字形的摹写和辞例释读方面,我们仅就字形部分加以校订。  相似文献   

8.
殷墟村南系列甲骨卜辞中有些字与该系列不同的组类有较稳定的对应关系,如历组和无名组卜辞中有的字构造不同,无一和无二类有的字书风不同,还有些字因为占卜内容或用字习惯不同而仅见于无名组。它们可作为判断卜辞组类的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9.
洹北花园庄遗址早段与二里冈上层二期之间差异明显,早晚两段之间联系紧密,不宜分割,晚段与殷墟文化一期前后相接,无明显缺环。洹北花园庄遗址整体文化面貌接近殷墟一期文化,应将其整体划入殷墟文化一期的范畴,作为新殷墟文化一期的早段,其年代上相当于盘庚、小辛、小乙阶段。  相似文献   

10.
甲骨黄类卜辞中,见有"■巫九■"一语,主要出现在与军事相关的卜辞中;本辞应从李学勤先生意见,读为"■巫九骼",并可和"■巫九■"对读。从《殷墟花园庄东地甲骨》相关卜辞可知"■"为地名或人名;"骼""■"为占卜时用的骨板或龟板;全辞大意为"地(族)之巫用九块骨版或龟版进行占卜"。  相似文献   

11.
殷墟花东甲骨卜辞有一新字,为(限)形,从走从系两个偏旁.走的本义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跑”,糸的字形为“(8)”,象束丝之形,本义是细丝,引申义有绳索、琴弦等义.(限)字字音为[xián],字义是急跑、狂奔之义,在花东甲骨卜辞中指驾车之右马因狂躁而急跑(狂奔)之行为.  相似文献   

12.
王丽 《现代语文》2006,(10):67-68
"将"的语义和用法在不同时代会呈现出不同特点.本文拟就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年版的<西游记>为语料,对其中所出现的"将"字进行穷尽式考察,研究"将"字在明代的语义与用法,并拿它同唐五代时期的<祖堂集>和现代汉语中的"将"字的语义与用法作比较,这对于全面了解"将"字的发展演变情况,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苏颖赟 《现代语文》2008,3(5):17-19
"者"字是古汉语中频繁出现、用法多变的虚词,在阅读时较难把握.本文在穷尽式考察儒家经典<论语>中"者"字的基础上,粗略地就"者"字的词性和用法作了分类,并在此过程中对前人论述似嫌不足的地方的若干问题进行分析和补充,以期完善对<论语>中"者"字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覃觅 《河池学院学报》2009,29(3):63-65,86
<诗经>是西周至春秋时期重要的语言材料,从汉语语法研究的角度来说,它对研究当时的语法现象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文章以<诗>全部"且"字用例为基本材料,对其中"且"字的用法作定性定量的考察分析,描绘<诗经>中"且"字的使用状况,为研究虚词"且"的用法及变化提供佐证.  相似文献   

15.
谢亮 《文教资料》2012,(4):23-24
"甲骨文"一词的命名,是一个逐步形成的过程,在以此命名之前,有各种称呼,如"龟甲"、"契文"、"卜辞"、"殷墟文字"等,这些名称的背后隐现着中国早期甲骨研究的历史,我们可以通过这些名称来呈现当时的甲骨史。  相似文献   

16.
文字学专家对于“才”字形体所指,看法不尽相同。但该字在甲骨文中的用法却是公认的,即它在一般情况下均假为“在”,用来表示行为动作所涉及到的时问、地点等。“才”字的此种用法在殷墟花园庄东地甲骨中也出现了不少,据我们初步统计,至少有89片中出现了该字,而其中又以“才”后紧跟一地名构成“才f在)某”最为常见。卜辞中“才某”之位置相当复杂,既可出现于前辞,又可出现于命辞或验辞(用辞),两个不同的地名还可同时出现于前辞、验辞(用辞)或命辞、验辞(用辞),但辞例中某一具体的“才某”只能一读却是毫无疑问的。在对辞例进行全面排比的基础上,我们对花东卜辞中“在某”的归属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诗经·邶风>中出现的35个"其"字逐一分析,对前贤的研究做了梳理.同时,结合汉语语法规则,对它们进行了总结,得出了它们各自的用法和意义.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梳理"之"字的词性及其主要用法(多以<孟子·梁惠王>为例),试图对比现代汉语"的"字分析其在古今汉语使用中的变化差异,并多从其助词的用法角度推测其演变原因.  相似文献   

19.
在古代汉语中,不同时期不同句式中出现的"为"字,其词性、用法如何,我国语法学界对此历来存在较大分歧.以"为"字基本意义为起点,主要针对郭锡良主编的<古代汉语>[1]教材中"为"字语法的多样性及复杂性,罗列出"为"字的几种词性及其下的主要义项,并适当引用其它文献例句,以求比较完整地归纳古代汉语教材中的"为"字的多种用法,以期利于中学及普通高校本课程教师学生的教与学.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著名晚商都城——安阳殷墟孝民屯遗址出土晚商卜骨进行攻制工艺重构实验,河南动物考古研究人员Et前揭开了晚商甲骨占卜之谜,吉凶兆纹的出现是基本可控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