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波的干涉”一节是高一物理教学中一个重要内容,也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该节所有的演示实验不易操作,演示效果也不明显:波的干涉理论的基础实验──波的叠加(绳波)实验几乎不能做成功,而且实验现象转瞬即逝,学生很难观察清楚;波的干涉现象实验──发波水槽实验操作复杂,实验现象受环境(光线)限制,效果不佳。这样就造成学生在缺乏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被动地听,老师在缺乏有力实验依据的条件下费劲地讲,最终使一节形象、生动的实验课,成为一节晦涩难懂的空洞理论说明课,难以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针对这一问题,我们采用多媒体电…  相似文献   

2.
双缝干涉:两个独立的光源发出的光不是相干光,双缝干涉的装置使一束光通过双缝后变为两束相干光,在光屏上相干形成稳定的干涉条纹.在双缝干涉实验中,光屏上某点到双缝的路程差为半波长的偶数倍时,该点出现亮条纹;光屏上某点到双缝的路程差为半波长的奇数倍时,该点出现暗条纹.A.对干涉图样的研究可知:相邻两条明条纹(暗条纹)中心距离与屏到双缝的距离L成正比;与双缝间距离d成反比;  相似文献   

3.
对学生来说,虽然在日常生活中时常能遇到一些的波的干涉现象,但由于波的干涉过程并不容易观察和理解,上课前学生们几乎没有关于波的干涉现象的预备知识,通常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利用演示实验,让学生在课堂上观察到波的干涉现象,产生相应的感性认识。  相似文献   

4.
中学物理教学中.波的叠加与波的干涉很难用实物来演示这种不断变化的复杂过程,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一定的障碍.为了提高波动教学中的实验效果,促进学生对波动过程的认识和理解.本文用计算机模拟演示波的产生、波的传播、波的叠加与波的干涉实验,介绍我校用Visual Basic6.0软件创作的CAI课件,借此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5.
高中物理阶段在对波的学习中,波的现象如干涉、衍射和多普勒效应是必须学习和了解的内容,但现有实验设备和技术手段难以达到很好的效果,尤其是对多普勒效应现象的观察很不方便,这让刘杰老师产生了制作一种便于观察这些现象的  相似文献   

6.
赵建荣 《物理教师》2007,28(5):18-18
新教材高中物理必修2(人教版)第6章第2节“运动的合成与分解”中介绍了“红蜡块的运动”演示实验,笔者在实际教学中发现该实验至少存在两点不足:(1)玻璃管水平移动很难保证其匀速运动;(2)蜡块的运动轨迹是不是直线,很难观察清楚.为了丰富探究内涵,提高演示效果,使实验现象与理论分析更加吻合,笔者对其进行了重新设计.  相似文献   

7.
在“波的干涉”实验教学中,学生难以观察水波的干涉现象。教师通过改进实验,提高实验可视化,达到预期效果。用两个实验,对声波的干涉进行可视化探究,呈现清晰的物理现象和过程,使学生获得感性经验,构建认知模型,突破教学重点以及难点。  相似文献   

8.
冷国华 《物理教师》2004,25(1):8-29
声波的干涉实验是说明波的干涉现象的一个重要例子,由于声波是纵波,因此做好这个实验能使学生更全面地理解波的干涉.在物理教学中通常使用音叉来实现声波的干涉,但对该实验的理论分析和实际效果的研究会发现其存在着一些缺陷,需要进行改进. 1 音叉声波干涉实验的缺陷 音叉声波干涉实验通常是这样来进行的:敲响音叉,围绕音叉走一圈,或音叉转动一圈,在此过程中能  相似文献   

9.
干涉和衍射是波特有的性质,是高中物理课程中“机械波”和“光的波动性”中的重点内容。正确理解和掌握干涉、衍射的现象和性质是学好这两部分知识的关键,而做好水波的干涉、衍射实验,对理解和掌握干涉、衍射的性质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本校不具备水波槽实验仪器的情况下,我在教学过程中重新设计了人教版高中《物理》第二册(必修加选修)的第54面和56面的实验装置,用简易材料组装仪器进行教学,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
我们知道双缝干涉实验中,当用单色光源照射时,屏上各点的明暗是由双缝S1、S2发来的光在各点的位相差决定的.而两列光波在空间某点的位相差又是由它们由光源传播到这点的路程之差决定的,因此屏上各点的明暗,就由S1、S2到各点几何路程之差δ=r1-r2来决定.如图1所示,对某些位置,若δ是λ的整数倍,两列光波同位相,迭加后的光强最大;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光学演示实验干涉系列的菲涅耳双面镜干涉进行了演示与观察,讨论与分析.干涉现象(干涉图)用演示实验中拍摄的一组照片展示,并进行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12.
"波的干涉"一节是高一物理教学中一个重要内容,也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该节所有的演示实验不易操作,演示效果也不明显:波的干涉理论的基础实验--波的叠加(绳波)实验几乎不能做成功,而且实验现象转瞬即逝,学生很难观察清楚;波的干涉现象实验--发波水槽实验操作复杂,实验现象受环境(光线)限制,效果不佳.  相似文献   

13.
传统方法利用发波水槽装置演示水波的干涉现象,对于机械波干涉现象的演示较为单一,仅演示了横波的干涉衍射现象.本文利用纹影法将原本难以理解的纵波干涉现象直观可视化地展示在学生面前,突破了教材中没有声波干涉演示实验的局限性,丰富了教材上对声波干涉现象的实例展示.该实验有利于降低教学难度,提升学生对波的干涉衍射规律的认识和理解,促进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形成.  相似文献   

14.
陈进学 《物理教师》2009,30(9):54-54
题目.如图1所示,在用单色光做双缝干涉实验时,若单缝S从双缝S1、S2的中央对称轴的位置处稍微竖直向上移动,则(A)不再产生干涉条纹.(B)仍可产生干涉条纹,且中央亮条纹P的位置不变.  相似文献   

15.
J2515型双缝干涉实验仪是高中物理学生实验仪器,它与我具座和学生电源(输出电流为2A或3A)配套使用,可以观察白光和单色光通过双缝所产生的干涉图样,并可测量单色光的波长。它具有操作简便,性能稳定,干涉条纹清晰等优点。  相似文献   

16.
蒲永诗 《物理教学探讨》2003,21(4):39-40,43
1 引言波的衍射、干涉是波的重要特性。要让学生学好这一部分内容,首先要做好波的衍射、干涉演示实验。通过实验,使学生观察到明显的衍射、干涉现象。波的衍射现象和相干条件是教学难点。在波的衍射、干涉现象的分析过程中,采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进行模拟演示、并借助它加以分析,有利于学生深入掌握相关内容。  相似文献   

17.
“波的干涉”一节是高中物理教学中一个重要内容,也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对学生来说这部分知识抽象不好理解,对老师来说这部分内容难教,分析其原因主要是本节所有的演示实验不易操作。演示效果不佳:波的干涉理论的基础实验──波的叠加(绳波)实验几乎做不成功,而且转瞬即逝,学生很难观察清楚;波的干涉现象实验──发波水槽实验操作复杂,观察效果不佳,这样就造成学生在缺乏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被动地听,老师在缺乏有力实验依据的条件下干巴巴地讲,最终使一节生动、典型的实验课化为一节晦涩难懂的理论说明课,难以取得理想的教学效…  相似文献   

18.
1光的双缝干涉 例1 如图1所示,在双缝干涉实验中,S1和S2为双缝,P是光屏上的一点,已知P点与S1和S2距离之差为2.1×10^-6m,今分别用A、B2种单色光在空气中做双缝干涉实验,问P点是亮纹还是暗纹?  相似文献   

19.
如何观察水波干涉图样江苏省沛县师范学校辛厚平研究波的特性,常用波动水槽来做实验,并用投影仪将水波的干涉图样投影到屏幕上进行观察.这样做大大增加了实验的可见度.笔者在多年的教学中体会到,要使学生能根据水波的干涉图样很好地认识波的干涉现象,在使用投影仪观...  相似文献   

20.
波的干涉一节课后观察声音干涉现象的小实验,若用电子琴来演示会更方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