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费华 《桥牌》2008,(4):41-44
这是一个比较古老却十分流行且非常实用的约定叫。其原始内容仅限于同伴1NT开叫、敌方争叫后应叫人的叫牌。后来根据其基本原理,经过发展演变,成为一个适用性很广的约定叫。本文将对这个约定叫进行较为全面、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2.
好-坏2NT     
张德生 《桥牌》2013,(5):26-31
当今的绝大多数牌手都熟悉并使用莱本索尔约定叫,这也许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最流行的约定叫之一。  相似文献   

3.
王建坚 《桥牌》2013,(10):32-35
双套牌争叫最常用的手段是采用显示双套牌的约定叫,如迈克尔扣叫或反常2NT。在这一节中我们将主要讨论如何使用这类约定叫和怎样考虑后续可能出现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熊平 《桥牌》2012,(9):44-46
众所周知弗兰纳雷2◆约定叫曾经风靡一时,它用来表示一手 长于 且不够逆叫的牌,典型持牌是5 4 ,11~15大牌点。随着5张高花开叫和4张高花应叫的流行,弗兰纳雷约定叫已经日渐式微,  相似文献   

5.
周栩可 《桥牌》2010,(5):36-37
任何一个约定叫,都是有利有弊的,1NT逼叫也不例外。只有全面了解一个约定叫的利弊,我们才能真正掌握和用好。所以我们有必要对其利弊作出简单的分析。  相似文献   

6.
本刊记者 《桥牌》2011,(12):26-26
一个朋友问我这样一个问题,在精确法1 开叫后,我们约定叫2 为除 外的任意单套,牌力为开叫点以下。这个约定是否属于棕色约定叫?我当时还真回答不上来。恰巧在比赛中遇到顾毅裁判长,于是问他。  相似文献   

7.
朱伟国 《桥牌》2008,(6):35-37
“排除关键张问叫”是一个很好的约定叫,《桥牌》杂志曾先后作过两次介绍。但人们对它的认识,以及约定叫本身在抗干扰上,均存在一定问题。对此,笔者想谈两点意见。  相似文献   

8.
王建坚 《桥牌》2013,(7):22-26
2NT 总的来说,竞叫中的2NT常常被作为某种约定叫使用。这主要是因为在竞叫中,对方的干扰占去了不少叫牌空间。我们往往需要一个叫品来覆盖一些问题牌,而牺牲掉距3NT只有一步之遥的自然2NT通常是最理想的选择。下面,我们来详细讨论竞叫中各种约定性2NT的用法:  相似文献   

9.
踏雪 《桥牌》2013,(3):24-27
很多牌手非常关注己方在非竞叫进程的约定,体系搞得非常细致。然而在实战中,效果却不好。这里一方面原因是对牌值分析判断不足,导致定约偏差,而另一方面原因是,桥牌是4个人打的,遭遇竞叫之后如何应对,往往比非竞叫进程后的约定叫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佚名 《桥牌》2009,(5):32-33,37
在桥牌早期,约定叫非常少。你如果看看著名的Culbertson-Lenz大战,你会发现那时候甚至连斯台曼和黑木都没有发明。因此叫牌的清晰度很差。在叫牌方面,我感觉现在的中级选手就可以战胜他们。然而毕竟定约桥牌已经发展了80年了,人工的体系和约定性序列层出不穷。现在的问题不是用不用约定叫的问题,而是用多少和怎么用的问题。因此那种认为约定性序列妨碍牌手对牌的理解的论点可以休矣,事实上这么说的人本人采用的约定叫并不比别人更少。  相似文献   

11.
张德生 《桥牌》2013,(3):22-24
最早是在1987年学习哈代的“二盖一进局体系”时见到他这样约定:1 -2◆是6张以上◆和满贯兴趣。当时自己就觉得这样约定是不是太奢侈了?于是就将2◆应叫降低标准,约定为只要5张不错的◆和进局实力都可以应叫2◆。  相似文献   

12.
张德生 《桥牌》2013,(9):29-32
6.Pamela:虽然每一对搭档总是会把自己的约定和装置写在约定卡上,但他们却经常忘了同时写下“什么时候不使用这些约定叫”。下面这副牌就是一个例子:  相似文献   

13.
冬编译 《桥牌》2010,(5):38-39
黑木约定叫 当联手已经决定了叫什么定约,下一个决定就是该叫多高。如果联手的实力足够去试探满贯,那么就必须考虑控制。  相似文献   

14.
《桥牌》2017,(11):60-60
经过一段桥牌实战后,爱好者会发现,自己掌握的知识不足以应对遇到的复杂局势,而对手则不断地给你制造困难。他们总会拿出一些“新式武器”——一些你没听说过,或者见过但没用过的约定,让你面对眼前的局势束手无策。于是你开始搜集资料,在体系里添加一些约定叫,以便与对手抗衡。但由于对这些约定叫的一知半解,实战中的效果并不理想。  相似文献   

15.
中本索尔     
夏之岢 《桥牌》2008,(4):45-46
1NT被敌方争叫干扰后,后续叫牌出现了较大的麻烦,解决这一问题,首先是莱本索尔约定叫,它用直接在三阶叫牌表示邀请,而通过2NT这一约定再叫三阶花色表示逼局。后来,利本索尔又把这一关系颠倒过来,认为三阶直接叫牌逼局比较简单好用。但它们的缺点就是把弱的竞叫牌力的牌排除在外。鲁本索尔采用转移叫的办法,  相似文献   

16.
《桥牌》2011,(10):10-10
2011年世界桥牌团体锦标赛(百慕大杯赛)即将在荷兰费尔德霍芬举行。届时,将有66个参赛队参加3个组别的比赛,来自世界各地的牌手除了带来精湛的桥牌技艺外也为我们带来了丰富多彩的叫牌法、各种约定叫、防守系统。我们通过赛前牌手公布的约定卡,先行研究了目前世界上流行的叫牌体系、约定叫和防守系统,还研究分析了这次百慕大威尼斯杯赛中各种体系的使用规律。  相似文献   

17.
王建坚 《桥牌》2014,(6):27-32
同伴的应叫 技术性加倍之后 在我方对弱二开叫作了技术性加倍之后,最为普遍也最为有效的一个约定叫就是莱本索尔系列。相信大部分读者对该约定叫的基本原理和用法都有一定的了解。而我们对技术性加倍之后叫牌的讨论也将围绕这一主体结构进行。重点是通过更深层次的分析,使得后续叫牌的结构更加合理,并尽可能地取得最佳的实战效果。  相似文献   

18.
乐如姣  蒋智利 《桥牌》2013,(10):63-63
约定:1 /1 开叫后的4张将牌配合,本加叫体系适用1 /1 ,开叫12—21点。  相似文献   

19.
一、引言:奥古斯特2NT问叫及其应爸 奥古斯特看起来是由已故的美国牌手哈罗德·奥古斯特发明的。无论怎样,奥古斯特约定叫以他的名字命名,并且是一个有意义的约定叫,它用于当开叫弱二花色时,探查同伴手里持牌的质量。  相似文献   

20.
漆有光 《桥牌》2010,(2):39-40
1NT逼叫,是指同伴开叫1高花后,应叫人使用1NT逼叫一轮,通过第二次叫牌澄清牌情,以获取最佳定约的约定叫。在叫牌法发展的早期,对1高花的1NT应叫并不逼叫,而是自然的含义:6~10点,均型牌。当然,那时的2盖1并不逼局,仅仅逼叫1轮。所以自然含义的1NT应叫是适应当时的叫牌体系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