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趣在书中     
有人不喜欢读书,有人喜欢读书。不喜欢读书的人说:无趣;喜欢读书的人说:有趣。趣之有无,仿佛因人而异,其实,趣在书中,是一种客观的存在,就看你愿不愿找,或者说,你能否找到一种通往趣之所在的途径。我自称是一条书虫,一天到晚以淘书、读书、编书、写书为业。为此,我想以一种书虫的身份,和诸位聊聊怎么样培养自己读书的兴趣。干任何事情都一样,如果没有兴趣,那就难以持久,自然也就不能有什么大的成就。当然,我说的读书,并非为了什么大的成就而读,但一个人若想要在社会上有所作为,而对读书又没有一点兴趣,估计那作为是要大打折扣的。一本书摆在…  相似文献   

2.
有人说,读书是世界上最苦的事情,要我说应该是学到趣时不觉苦。杨源天性爱玩,一到高三,便顿时感觉紧张起来:每天老师像走马灯似的在讲台上铆足劲儿地灌输知识,每个老师仿佛也商量好了,总不忘记嘱咐道:"高  相似文献   

3.
教师与读书     
当年若是有人问我“:文化人之中,什么人读书最少甚而不读书?”我会说“:至少包括教师。”有人会认为我的话自相矛盾。理由是:教师的本职工作是教书,教书必先读书,怎能将教师归在读书少或不读书那一类呢?我说的教师读书少或不读书,主要是指:教师除了必须去读所教科目的课本、教材以及该科目的参考书之外,几乎很少去读或根本不读与之“远缘”的“杂书”。举例说,理科教师中没有读过古今中外文学名著、史学读物、哲学常识的人大有人在。文科教师中连起码的科普读物也没有读过的人尤其多多。即使是文科教师本身,虽然向学生讲过语文课本中某些古…  相似文献   

4.
你一定看过太多别人的读书心得,也许阳春白雪,也许正襟危坐,也许屑飞色舞。而我,只想和你聊聊读书的家常。读书,是天底下最悦己的事。我不会听别人说读了什么大部头就自惭形秽。读书的第一要义就是读自己读得懂的书。开卷有益,一本《读者》给你的启示与欢愉也许不亚于某些人名复杂、  相似文献   

5.
微语录     
《今日教育》2015,(3):7
父母要给孩子提供一个稳定的、温暖的、健康的、互动的环境,起点要高。——中国工程院院士韦钰时隔多年后,重申自己曾提出的"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本意绝不是指让孩子早些认字、背诗、读英语。一些科学原理或深奥的思想很难写得人人都懂,阳春白雪注定是少数人的。——葛剑雄教授在汕头大学演讲时称,读书是快乐的,但读书不能只要快乐,有些枯燥的书也要读。有人说书应该写得让大家都懂,他认为这种观点也不对。  相似文献   

6.
《故都的秋》第二教时,我安排学生读书,让他们在诵读中领会体现在景物描写中的思想感情。可是读了一会,很快有人停了下来。我问怎么不读了,他们说读过了。我说要好好品味,有人回答说:“不就是清静、悲凉吗?”我立刻意识到,同学们读书浅尝辄止,浮光掠影,只是记住了课文中有关感情基调的结论,而并没有真正进入到课文里去,并没有进入作者所精心“设置”的境界里去。于是我说,既然同学们感到对课文已经充分把握了,那么,我出一道题目来考考大家。随即在黑板上写了如下一句话:——故都的秋是清、静的,清、静在玉泉如盘的明月里;故都的秋是悲凉的,…  相似文献   

7.
在读书中,有人主张书本“越读越薄”,也有人主张“越读越厚”。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曾介绍自己“越读越薄”的读书方法。他说:“在所阅读的书本中  相似文献   

8.
读书,有人称之为第二生活,足见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那么,如何读书呢?读怎样的书呢?这是摆在每一个读者面前的实际问题。从我自己20余年的读书体验来看,我以为读书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学会选择,选择适合你自己的好书来读,这样才会开卷有益。下面我着重从阅读文学作品并与写作相联系的角度,给同学们提出10点建议:1.首先要培养爱读书的兴趣,形成习惯好读书,是通过读书获得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也是关键。关于读书的名言很多,我最欣赏的读书名句:袁枚的“书非借不能读也”;高尔基的“每一本书是一级小阶梯,我每爬一级,就更脱离畜生而上升到人类,更接…  相似文献   

9.
勤劳的蜜蜂爱跟花朵交朋友,奋发的种子爱跟土壤交朋友,聪明的孩子爱跟好书交朋友。书,能带你畅游瑰丽多姿的知识海洋;书,能让你博览古今中外的趣事奇闻;书,能使你明辨是非善恶美丑。当有人问起那些名人成功的秘诀时,他们都会深有感触地概括出一句话——歌德说:读一本好书,就是与一颗伟大的心灵对话。高尔基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罗曼·罗兰说:和书籍生活在一起,永远不会叹息。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周恩来说: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张海迪说:书给了我知识,给了我力量。……所以,我们从小要养成读书…  相似文献   

10.
父亲     
记得在我读六年级的时候 ,已是放寒假的日子 ,我父亲整个冬天都没有在家 ,我也不知道他干什么去了。我当时稍微懂了些事 ,早听说过我爸爸要去拉煤赚钱给我们读书 ,我是坚决反对他去拉煤的 ,现在我却不知道他是不是真的去干那又苦又累又危险的活儿去了。于是我就向我妈妈问起我爸爸的行踪 ,妈妈怕我知道爸爸去拉煤挣钱为我们读书而伤心 ,所以总是瞒着我说 :“你爸爸出远门打工去了 ,你们开学时他会为你们寄钱来的。”我心里非常难过 ,爸爸为了能让我们上学 ,自己在外面受苦受累。突然有一天夜里 ,微风呼呼 ,天下着毛毛细雨 ,外面又冷又黑。我…  相似文献   

11.
孙双金 《江苏教育》2014,(19):15-16
<正>校长如何成长?这是每一位校长都十分关切的问题。有人说校长在读书中成长,因为读书能滋养人的心灵,能提高人的品位;有人说校长在思考中成长,因为"我思故我在",思考使人深刻;有人说校长在实践中成长,因为"行为知之始",实践之树常青。我认为这些说的都有道理,都能给人启迪。但我个人认为,研究是校长成长的必由之路。研究者,必然要读书,要思考,要实践。研  相似文献   

12.
在众多的读书方法中,有一种目的 最明确、收效最直接的方法--用而求 学读书法。 冯英子在谈到他的读书经验时曾 说:"人说学以致用,我倒是用而求学。要 说我的读书牛活,其实就是一面工作,一 面学习的过程。书到用时方恨少,我是为 了用而逼着自己去学的。这种用而求学  相似文献   

13.
正读书让我们有一个任何外力挫折都颠覆不了的信心,这就是我对读书的想法。读书在我们生活安定时是锦上添花,在生活挫折时是雪中送炭。我把自己读书的过程称为老牛吃草。年轻的时候把自己懂的、不懂的全部吞进去,当自己在成长过程中遇到一些坎坷和境遇,真正用的时候调出来,就像反刍。说起来,我读书,读的数量不是最多,读的品质  相似文献   

14.
读书与写诗     
大凡有学问的人,他们自小都有一种习惯——爱读书。鲁迅说过:读书不仅要读文学书,还要读科技书,要像蜜蜂酿蜜一样广采花粉。只有博览群书,才能获取丰富的知识。古人说:“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光阴似箭,日月如梭,童年时代正是学习的黄金时期,读名人佳作、诵古代诗词,会让你受益身。“书读百遍,其  相似文献   

15.
语文故事     
发奋读书有一次,两广总督张之洞做寿,府中大宴宾客。一帮文人聚在一起高谈阔论,辜鸿铭也在席间大谈西方学说。谈兴正酣时,他突然发现同是幕僚的沈曾植在一旁一言不发,而且面有不屑之色。辜鸿铭忍不住问道:“沈公为什么一言不发呢?”沈曾植轻描淡写地答道:“你说的话,我都懂,但是你要懂我的话,还需读二十年中国书!”  相似文献   

16.
读书的乐趣     
你最喜爱什么? ——书籍; 你经常去哪里? ——书店; 你最大的兴趣是什么? ——读书。 这是友人向王梓坤提出的问题和他的回答。王梓坤说:真的,我这一辈子算是和书籍,特别是好书结下了不解之缘。有人说,读书要费那么大的劲,又发不了财,读它做什么?我却至今不悔,不仅不悔,反而情趣越来越浓。我的一生大志,便是教书,而当教师,不多读书是不行的。 读好书是一种乐趣,一种情操;一种向全世界古往今来的伟人和名人求教的方法,一种和他们展开讨论的方式;一封出席各种社会、体验各种生活、结识各种人物的  相似文献   

17.
讲究     
古人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告诉我们要写好文章,就得多读书,多读佳作。"读名篇.学写作.懂人生"栏目撷取小小说名篇并配以写作指导。这些故事文字隽永,感情真挚,寓意深邃,蕴含哲理。在增广你读书见闻,引发你深刻思考的同  相似文献   

18.
读点书。苏州大学教授、苏州市副市长朱永新说:"在一定意义上说,读书就意味着教育,甚至意味着学校。在学校中,我最看重的就是教师与图书。学校就是提供了一个读书的空间,一个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读书的空间。而学生读书的兴趣与水平又直接受老师的读  相似文献   

19.
前段时间看了一篇文章,那是周振甫老师写的《立方的懂》。文章是讲怎样学习古文的。作者向张元善老先生请教怎样读书,张老先生说他开始读书时,对读的书完全不懂,读了若干年,一旦豁然贯通,不懂的全懂了,而且是"立方的懂"。他说读书关键是要把所读的书全部装在脑子里。假如只是记住了一些生字和句子,那只是"点线的懂"。  相似文献   

20.
读书断想     
(一)读书,是快读好,还是慢读好?历来说法不一。宋代朱熹说:“熟读而精思。”东晋陶渊明却主张:“好读书,不求甚解。”同是满腹才学、令人敬慕的大学问家,见解为何大相径庭?其实各有各的道理我以为,读书的速度应因书、因人而异。专业书宜精读,旁类书可速读。精典名著宜细读,一般书籍可速读因人而异则是指初学者宜精读,饱学者可速读。对学生来说,教科书宜精读,课外书可速读。(二)时下,有些中小学生感慨地说,“学海无涯苦作舟”,似乎读书就是“苦”差事。当然,这或许与他们的课业负担过重有关。应该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