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5 毫秒
1.
本概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法治的关系,认为市场经济是法治的前提和基础,法治为市场经济体制的运行提供了充分的保障和支持。  相似文献   

2.
近代以来,德国经济法治由萌芽发展到成熟阶段,经历一百多年,最终形成当代德国的以自由竞争为核心的社会市场经济模式。德国经济法治的历程对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推进经济法治有着重大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3.
保证现代市场经济作为一种有效运作的体制的基础是法制,而法治则是通过其经济作用来为市场经济提供制度保障的。法治的第一个作用是约束政府,第二个作用是约束经济人行为。现在,“市场经济”和“依法治国”都已载入我国宪法,我们应认真研究市场与法治的关系,努力推动以法治为基础的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真正把我国经济建设成为现代市场经济。  相似文献   

4.
我国法治之路的经济分析——对法治困惑的释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法治的标志——法律约束国家权力的运行为逻辑起点,揭示了市场经济的产生、发展、壮大是法治起源、产生、形成、确立的根据。这种根据在于,市场经济是一种各经济主体在经济利益上相互制约的经济,这种经济制约关系的客观存在及其相互作用,“强制”形成了支配各经济主体共同选择资源公平交易的自约束机制,也推动着各经济主体共同寻找外在力量的保护。法,作为一种最有效、最文明、最公正的社会治理手段,会必然地为联合起来的公众共同选择,并凭借公众联合起来的经济力量和社会力量支承起它在商品社会的全面确立和在社会中治理作用的充分发挥。所以,以市场经济为生产方式的商品社会必将走向法治。但是,受到本国各种内外因素的干扰,各国市场经济的发展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相应各国的法治之路也会呈现曲折和具有本国特色。目前,我国法治乏力的主要原因在于我国的市场经济还没形成追求、支承和维护公平交易稳定的更强大的市场经济力量,而导致这一经济问题的根源又是市场主体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这一最重要的经济角色作为市场主体的不合格——核心则是支配企业自主参与市场经济活动的所有者虚置。所以,目前加快我国法治进程的主要思路应该是,努力解决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动中所有者角  相似文献   

5.
市场经济与法律制度相伴而生、同步发展、同步完善。市场经济是国家法治化的催化剂,而国家法治化又促进了市场经济的发育和成熟。市场经济的经济秩序是一种法律秩序,市场经济实质上就是法治经济。法治经济是从法的角度对市场经济本质的概括,是市场经济内在规律的反映。  相似文献   

6.
实现经济发展战略的“两个根本转变”,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思路,需要社会主义民主法制作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为民主政治建设提供了条件和可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为市场经济发展提供了政治基础;健全法制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迫切要求,建成以民法为基础的法律法规体系,是建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仅要法制化,而且要法治化,法治是社会进步和文明的标志  相似文献   

7.
市场经济的本质是法治经济。在强调法治的背景下,进一步完善市场经济需要加快转变政府职能,使执法机关能够有法必依,且公正执法,同时,还应努力培养全体公民法律至上的现代法治意识。  相似文献   

8.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必须与社会主义法律建设同步发展,这已为我国各界所认识,本文认为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的无序状态需要加强法治。文章还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应具备的内容作了设想。  相似文献   

9.
论法治与市场经济的内在契合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治的特征与市场经济运行条件内在契合,才使法治确保了市场经济正常运行所必需的经济自由,平等和竞争秩序,也才确保了国家宏观调控的科学性客观性。因而,选择了市场经济,也就必须选择了法治。  相似文献   

10.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中国自身发展和契合全球化的必然选择。依法治国是法治的手段和工具,而依法治国的关键和核心是依法行政,在中国目前经济体制改革、法治目标的推进都具有明显的政府主导性的情况下,依法行政就必然地成为法治化的先导。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过程中,依法行政的贯彻落实,又落靠在政府职能的转变上。因此,积极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实现依法行政,是我国法治目标实现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1.
治国单纯依靠法治是不够的,法治的发展过程充分说明了道德与法的内在联系,德治与法治作为治国手段是并立互补的。德治的实现一是要与个人的道德素质提升相结合,二是要与社会制度的合伦理性建设相结合。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制度、规范的建立固然重要,但是,使制度、规范建立在相应的道德伦理基础上更重要。  相似文献   

12.
法与德在本质上是统一的.两者具有相同的经济基础、一致的功能和价值,而且相互渗透.同时,两者又分属于不同的范畴,在表现形式、评价基础、调整范围上存在很大差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是法制经济,又是道德经济,迫切需要完善道德约束机制,实现法治与德治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3.
以市场经济自主有机整合起来的市场经济力量,既有能力又强烈希望约束国家政治权力的运行,这种力量在最后的意义就是由市场经济整合在一起的公众力量,即民主力量,所以,在市场经济基础上形成的民主力量是各国走向法治的决定力量。而民主力量支承法治的最后确立则是通过市场经济力量的自整合,市场经济力量对传统政治的民主改造,国家政治权力使用权的公众委托和以制衡政治制度为主的各项政治制度的民主安排等政治运作逐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4.
“法治化”不是“法律化”的同义词 ,“以德治国”也不是“人治”的复辟。在经历了无数次“人治”灾难之后 ,中国开始了法治化的进程 ;在依法治国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时 ,江泽民同志又提出了“以德治国”的重要思想。是“风向”又变了吗 ?非也。在依法治国的前提下提出“以德治国” ,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结合起来 ,是依法治国的内在要求 ,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5.
法治建设之律师价值浅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59年国际法学家会议《德里宣言》把司法独立和律师自由列为实施法治不可缺少的条件。本文拟从法治实施环境,法治秩序以及法治经济三个方面来论述律师在建设法治中的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16.
“以德治国”不是传统治国手段的重复,而是马克思主义中华民族文化精髓与现代人类文明成果三大源头的综合创新,具有深厚的理论根源。新形势下,“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具有一致性,二者结合反映了市场市场经济内在必然要求,都是不可或缺的治国手段。当前,要处理好二者关系,必须充分利用传统德治中积极的内容,在发挥德治对社会成员内在观念引导作用及法治对社会成员外在行为调整作用的同时,必须在实践中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即实现德法并举。现阶段德法并举最有效措施是:政府运用立法、执法、法律宣传等手段促进德治与法治的结合;发动群众制定并实施各种道德守则、公约,法律予以支持;从严治党,使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成为遵守法律与实践道德的表率,成为德治法治相结合的推动者。  相似文献   

17.
本从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战略高度,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理念,深刻辨析了在当今的中国社会,我们不但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法律体系,而且还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思想道德体系;明确阐述了“法治”与“德治”两并重、“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辅相成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8.
本通过对私法优化论进行追根溯源的探讨,发现它在价值理念,法律内容和法律形式等诸方面存在着根本缺陷,是受近代市场经济和个人自由主义观的影响所产生的。在法治化进程中,私法优位与法治秩序所要求的权力制约,法律权威,司法正义,行政法治和人权保障都格格不入。本在否定私法优位论的基础上,提出法治社会应当奉行公法优位的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