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翻阅时下的一些报刊,"异化"一词的使用频率颇高.然而仔细阅读这些文章却发现,作者们大都是望文生义,用错了"异化"的概念. "异化"(德文"die Entfremdung",英文"Alienation")一词源于拉丁文"Alienatio"和"Alienare",有脱离、转让、出卖、受异己力量的支配等意思.异化作为哲学概念,其含义是指主体在发展的过程中,由于自己的活动而产生出自己的对立面,然后这个对立面又作为一种外在的、异己的力量转过来反对(控制)主体本身.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根据黑格尔的异化理论,提出了异化劳动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资本和劳动的对立.后来,马克思在其成熟时期的著作中进一步揭示了异化是人的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及其产品变成异己力量,反过来统治人的一种社会现象.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异化这个概念在我国有近百年正确使用的历史,主要在学术界.  相似文献   

2.
沈玉秋 《新闻世界》2013,(7):340-341
【摘要】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了异化的概念。法兰克福学派理论家们在继承了马克思的批判精神的基础上进行了拓展,立足于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将马克思的异化概念在媒介批判中延伸。他们指出,随着时代的发展,今天的异化问题已转化为更高层次的文化异化,人们丝毫察觉不到自己被生产工具、技术机器所奴役,为文化工业所带来的娱乐所消遣,实质上我们生活在一个尴尬的泛异化时代。  相似文献   

3.
魏婷 《大观周刊》2013,(2):219-219
“异化”一词在德国古典哲学以前还不是一个专门的哲学术语。直到19世纪哲学家黑格尔才把“异化”当作哲学概念引进哲学领域。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称《手稿》)首次提出异化劳动的概念,又称劳动异化。马克思的异化理论既有积极意义又有消极意义.但无可争议的成为留给我们的一份珍贵的精神遗产。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早在1844年的《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就提出了“物的异化”与人的“自我异化”的命题。可以说,异化是世界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而媒介作为沟通信息的工具、利益单元和决策群体也有把属于公共领域的共有资源当作自己的资源加以利用的可能。媒介产品在传者制造过程中或受者使用的过程中,就有背离初衷,偏离方向或走向对立面的情形。  相似文献   

5.
雷跃捷 《现代传播》2002,1(6):111-113
马克思从 184 4年起在巴黎开始研究政治经济学 ,他阅读了许多经济学和社会主义的著作 ,《184 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他批判地研究德国哲学、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和空想社会主义的最初成果。在这部著作中 ,马克思用犀利的笔触 ,描绘了资产阶级在工业化的资本主义制度中是如何通过压榨雇佣工人的劳动而获取财富的。他把德国哲学广为使用的“异化”概念用来分析社会关系 ,把它同私有制的统治和由私有制的统治所产生的社会制度联系起来 ,由此提出了异化劳动的概念。这部显示着科学社会主义思想萌芽的早期马克思主义著作 ,对后世的思想家产生过巨…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通过对劳动异化的分析与研究提出人的异化问题,这是马克思早期的重要研究成果之一.本文承袭马克思研究异化问题的思路,将异化问题从工人劳动转向大众传播领域,试图阐释大众传播与人的异化问题,并试图应用马克思异化理论、马克思交往理论、传播学理论对解决大众传播中人的异化问题提出一些自己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异化劳动”的概念自马克思提出以来,成为西方马克思主义发展的重要理论资源,后续研究者从各自领域做出了不同的阐释。新技术不断涌现,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也带来了新的“异化”问题。在数字时代,“异化”概念非但没有丧失其理论价值,反而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本文结合动画电影《天赐灵机》,运用马克思和卢卡奇的异化理论,对“数字异化”现象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早期在分析资本主义社会中劳动和资本的对抗时,曾经用过“异化”这一概念。他在晚期有时仍用“异化劳动”等概念来描写资本主义社会中的雇佣劳动,但对社会主义社会,包括对它的初期,都从来没有使用过“异化”概念。现在,有一些同志认为社会主义也存在“异化”,在它的经济领域、政治领域、思想领域都存在  相似文献   

9.
在新闻写作实践中,常常会碰到这样的问题:我们并没有有意地去虚构新闻,而写出来的东西却出现了失实的现象.有的甚至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极坏的社会影响。这些无意的过失说明,在我们的新闻写作中,有一种很容易发生的现象常常被我们忽略:这就是新闻写作中的“异化”。 一、关于“异化”的界定 “异化”一词从哲学意义上讲,指的是把自己的素质或力量转化为跟自己对立、支配自己的东西。这里,主要指的是自然信息的摄取、素材与体裁的选择、新闻写作的具体操作过程等将自然信息转化为新闻信息时,由于作者自身的原因,而导致的新闻的失真,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信息走样。  相似文献   

10.
"交往异化"是马克思提出的一个关于传播的学术概念,最早出现在他1844年写的《詹姆斯·穆勒〈政治经济学原理〉一书摘要》中。马克思指出,在商品(物)面前,人人取得了平等和自由,第一次形成了人的普遍交往,因而在这个意义上,资本为人的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的社会化开辟了道路。但是,这一前提下的普遍交往也带来了新的问题,即交往异化。(《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37页,人民出版社  相似文献   

11.
汪金刚 《新闻大学》2020,(2):80-93,122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用"异化劳动理论"揭示出资本主义奴役劳动、以商品统治人等种种隐藏的资本剥削逻辑,旨在为实现人的自由、扬弃异化以及实现劳动者和劳动资料相统一做出科学批判和理论解释。《手稿》及其异化劳动理论迄今仍然可以作为解释和认识当下信息化社会生产中"数字劳动"的一个重要的理论切口和方法论。本文以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为"接点",对当下"数字劳动场域"的资本奴役进行媒介批判考察,以期从马克思异化理论的视角对数字时代的信息生产和传播中的"异化"做出解释,为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与媒介批判在新的历史交汇点中找到"弥合"的可能。  相似文献   

12.
准确使用"异化"概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来翻阅了多家新闻学期刊,一个具有特别意义的哲学概念"异化"出现在不少论文的标题中.如果作者、编辑正确地使用这个概念,确实可以提升对问题的分析水平,但是很可惜,大多数文章中是在完全不理解的情况下使用的,这就闹笑话了.  相似文献   

13.
异化理论与媒介批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马克思的“异化理论”与卢卡奇的“物化理论”出发 ,对媒介批判的内容与目的进行了反思 ,提出媒介批判的内容应涉及“媒介产品的异化”、“媒介活动本身的异化”、“媒介组织与媒介从业者的异化”、“媒介组织与其他参照物之间的异化”等诸多层面 ,媒介批判的目的就是从当今社会媒介的异化现象出发 ,找寻媒介“扬弃异化”的方法与途径 ,在批判与超越中使人们逐渐摆脱被自己创造物“奴役”的状况 ,从而实现社会个体与社会整体的自由发展与全面进步。  相似文献   

14.
林雪琳 《大观周刊》2012,(43):61-61,113
“异化”一词出现在马克思用于描述资本主义经济社会中公认的劳动的付出与获得的不平等。这种异化状态在政治社会中也能找到它的影子,中国现代社会的政治人离真正意义上的政治人还差很大的距离。我们考虑这种异化是由于经济上的差异产生的。推动经济上的发展,消除经济上的差异或许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  相似文献   

15.
周怡 《大观周刊》2012,(43):14-14,37
在马克思的语境中,现代社会就是资本主义社会,就此而言,马克思对现代性的批判实则对资本主义进行批判。在《巴黎手稿》中,马克思虽未曾提及现代性的明确概念,但马克思以国民经济学为起点、以异化劳动为核心,从人的生存论角度对资本主义现实进行了批判。马克思认为,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作用下,工人的劳动产品和劳动活动本身、人的类本质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都处于异化状态,只有通过对异化的积极扬弃,才能为克服现代性的弊端找到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1847年7月在《莱茵报》发表的评论《〈科隆日报〉第179号社论》一文,有一句话常为我国学者所引用。这句话在中文第一版中译作“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这个译文并不完全确切。原文的原意是: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在精神方面的精华。1995年底新出的第二版把这句话改译为“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的精  相似文献   

17.
王贤波 《东南传播》2011,(7):99-101
关于人的异化问题起于马克思却在西马学者那里得到了丰富和发展,他们结合资本主义制度、文化以及人性等方面阐述了人的异化现象.在20世纪,现代影像文化时代的到来带来了新的异化问题,这种异化的新问题带有新时代的特征,值得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8.
岳峰 《大观周刊》2011,(48):22-23
分析马克思异化理论的具体内容,其核心是入与人的异化。异化劳动是人的解放过程中的必要阶段,共产主义是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扬弃。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异化理论,可以正确看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剥削和异化现象,同时,要树立科学发展观,实现人、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努力使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成为人们坚定的信仰,正视社会主义自身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在实践中加以解决,进一步密切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相似文献   

19.
近来翻阅了多家新闻学期刊,一个具有特别意义的哲学概念“异化”出现在不少新闻学论文的大小标题中。如果正确地使用这个概念,确实可以提升我们对问题的分析水平,但是很可惜,大多数文章是在完全不理  相似文献   

20.
黄家兴 《大观周刊》2010,(37):48-49
马克思在哲学方面的最大贡献,是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创立了唯物史观。在哲学发展史上,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批判继承的基础上真正具有自己独创性的观点,主要是实践观点、生产观点、群众观点、阶级观点、价值观点、(唯物的)辩证观点、历史观点,这些观点使马克思主义哲学成为一门真正的科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