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物流产业集群是区域物流发展的必然趋势。文章在剖析皖江城市带发展物流产业集群必要性和条件的基础上,采用区位熵计算方法对皖江城市带物流产业集群发展水平进行实证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物流产业集群发展建议:加大政策落实,发展特色物流产业集群,促进制造业集群与物流产业集群联动发展;大力培育现代物流企业,加快物流产业的社会化进程;加速物流信息化和标准化建设,建立物流人才培养与引进机制。  相似文献   

2.
产业集群升级与现代物流存在相互促进的关系。三明市产业集群经济快速发展对物流产生了越来越强的需求,而其物流供给存在网络布局不合理、经营分散、社会化和组织化程度低、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物流企业组织管理水平较低、物流信息化建设滞后、物流业从业人员总体素质偏低等问题。应构建包括物流政策、设施、技术、企业网络、智力的“现代物流五体系驱动模型”发展现代物流。促进产业集群升级。  相似文献   

3.
现代物流体系作为产业集聚的结果,其进一步发展与产业集群升级互为推动。泉州现代物流由于基础设施相对薄弱、物流市场尚未健全、智力支撑体系处于起步阶段,整体的供给水平不足,制约了产业集群升级。因此,泉州现代物流发展应立足于服务泉州产业集群升级,其主要途径包括推进产业集群升级扩大现代物流需求,梳理重点产业链寻找提升现代物流服务水平切入点,依托泉台物流合作培育现代物流市场。  相似文献   

4.
做强做大广东汽车产业的战略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汽车产业是广东增长速度最快且最具潜力的产业之一。在"十五"期间,广东汽车产业迅速发展壮大,一跃成为广东九大支柱产业之一。但是,随着国内外汽车市场的逐步接轨,汽车新产品的不断推出,广东汽车产业面临着生存和发展的关键阶段。产业集群是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形态。广东在实施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从战略的高度重视汽车产业集群的建设,增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引导和推动广东汽车产业做强做大,将大集团发展战略与企业集群发展战略有机结合起来。这正是广东汽车产业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汽车产业结构的中心环节,也是实施汽车产业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5.
本文基于历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汽车产业年鉴》和《安徽统计年鉴》中的数据,对安徽省汽车产业集群绩效的影响因素分析发现市场占有率、政策支持对汽车产业集群绩效有着正向效应,但政策支持作用较小,而产业规模和资本投入对汽车产业集群绩效有着较小的负向效应,主要是由于集群内企业规模较小,自主研发投入不够和政府扶持方向单一等因素造成的。因此,要提高安徽省汽车产业集群绩效,要采取相应措施,如做大做强产业规模,加大投入提高自主研发的能力,政府应当扩大扶持范围等措施。  相似文献   

6.
当前,新能源汽车已成为全球汽车产业的发展方向,新能源汽车是我国的战略新兴产业之一,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有利于保障我国能源安全,发展低碳经济,实现汽车大国向汽车强国的转变。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不断完善,产业链日趋完整,企业竞争力不断增强,新能源汽车产业已经趋于成熟,新能源汽车正逐步被认可和接受。但我国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能力较弱,产业配套服务设施滞后,电池技术有待提高,氢燃料汽车发展缓慢,产业竞争愈加剧烈,而新能源汽车又贬值太快。应完善支持政策、市场标准体系和准入机制,推进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和关键零部件研发,加快相关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燃料电池汽车发展,培育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提高新能源汽车的市场认可度,制定长期发展规划,更好地推动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跨国统一物流体系的建设是区域经济合作的物质基础。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主要瓶颈之一是跨国运输和国际物流服务。建立东北亚区域物流统一网络,其核心是通过东北亚各国物流合作机制的建立,加快东北亚区域物流统一网络的建设,促进地区经济合作,实现经济互补,创造区域经济繁荣。  相似文献   

8.
影响食品冷链物流成本主要有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服务市场化程度低、低价恶性竞争、运输与配送成本高等因素。对物流采取外包方式,建立完善的标准体系,构建区域冷链网络,加强信息化建设,合理采用运输配送工具和选择路线,注意冷库的分布,大力推进农产品冷链物流装备的绿色化进程,可以有效降低农产品冷链物流成本。  相似文献   

9.
钦州港已跨入千万吨大港的行列,集装箱吞吐量不断增长,每年都有新的突破,2008年集装箱吞吐量是2003年的34倍多;外贸进出总额于2002年到2008年保持着良好的增长势头,增长速度较快,基本都在80%以上,极具发展潜力。钦州市建设物流大港的措施主要有选准港口服务市场,发展开放型经济,带动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信息化建设,提高运营管理能力,加快集疏运系统建设;完善“大通关”体系,树立服务理念;发挥保税港区的龙头作用,培育港口物流簇群,发展临港工业;加快人才培养,保证钦州港现代物流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为实现金华汽车产业的转型升级,从产业集群的视角对金华汽车产业集群发展模式与产业结构进行了研究。金华汽车产业是以民营经济为主发展迅速的后发产业,金华已成为浙江省重要的汽车整车和零部件生产基地。应用SWOT模型分析金华汽车产业集群存在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根据全球制造环境下汽车产业集群发展所面临的环境,金华汽车产业发展应以大型企业为中心的多核式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和战略。从政府和企业层面提出科学布局、产品创新、服务提升及企业联盟的发展对策,促进金华现代汽车产业规模经济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1.
产业振兴背景下新疆物流业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物流业是融合运输、仓储、货代和信息等的复合型服务产业,物流业的调整与振兴对建立现代物流服务体系,以物流服务促进其他产业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对《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分析,阐述了新疆应利用自身独特的地缘优势,抓住产业振兴的机遇,建成国家向西开放的加工基地、中转集散地和物流大通道。  相似文献   

12.
物流业涉烟非法运输活动隐蔽性强,从浙江省近几年在物流业查处的涉烟案件看,涉烟非法运输案件频发,日益严重。由于制售假烟分子利用第三方运输,绕道第三地转运,借助第三人提货,给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对涉烟运输的监管设置了重重障碍,增加了查处难度。对此,烟草专卖管理部门应加强物流领域涉烟活动的监管,及时研究对物流业监管的方法和途径,创新思路方法,破解监管难题,采取切实措施,寻找监管的切入点,提高打击的有效性,确保有效监管。  相似文献   

13.
通过分析安阳市的区位优势以及交通便利和工业基础雄厚的条件,对安阳市发展现代物流业的环境进行了全面分析,指出其在发展现代物流过程中的优势和劣势,并针对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安阳市发展壮大现代物流业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物流成本是企业成本管理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物流成本的高低直接影响企业利润水平。我国物流产业已经跨入了成长期,物流市场增长迅速,文章针对物流成本管理的具体内容,以绵阳市物流业为例,通过对绵阳地区物流状态的分析,提出降低运输成本和仓储成本的有效策略,来降低物流总成本,从而缓解物流成本带来的压力,以提高企业和社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物流需求日益增长,物流企业道路运输业务日增月盛,物流道路运输事故也随之递增,货车事故已经成为阻碍社会经济发展的顽疾。根据福建省某地区三年内的交通事故数据分析可知,物流企业道路运输事故的主要成因包括人员因素、车辆因素、道路因素等。应用德尔菲法对事故隐患做出定性分析,可有效帮助物流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认清货车事故成因与隐患,提前做好预警、防范,减少道路运输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物流产业被喻为促进经济发展的"加速器"。目前,闽北物流市场需求不旺;物流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有一定的缺陷等因素从而阻碍闽北经济的发展,所以研究闽北经济发展状况下的物流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作为是闽北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和重要支撑的物流产业,应从构建交通方便、反映快捷的物流通道、广泛采用标准化物流设施和设备、加快物流信息化进程、重视物流人才的引进和培养等方面促进闽北物流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公路运输业想要在物流行业中占据主要地位,物流行业系统是通过运输来完成对客户所需要的原材料、在制品库存和制成品库存的地理定位,是物流行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一般来说,运输的成本计价也是目前物流总成本中最大的成本支出项。因此,运输的合理化在物流管理中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8.
以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作为物流产业发展的衡量指标,以GDP和三次产业产值作为福建省地区生产总值及三次产业发展变化情况的衡量指标,选取1978-2010年的相关统计指标作为样本数据,利用Eviews软件定量分析了物流产业发展对福建省产业结构的优化效应,并进一步分析现代物流业对改善地区产业结构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物流系统工程课程需要学生掌握物流系统的一般规划方法,主要包括了物流节点与运输路线的规划。让学生自主调查校园内的需求分布,使用LINGO软件进行建模计算,对校园内的配送中心进行选址研究,并对配送路线进行规划。通过学生动手实践,提高了其在今后的工作中解决实际物流系统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我国发展绿色物流具有理论上的可行性与现实的紧迫性,我国的物流基础设施的绿色化水平不高,信息技术落后,管理体制不畅,同时全社会缺乏绿色物流意识及物流人才.为促进绿色物流的发展,政府应通过立法工作加强对绿色物流的倡导,制定绿色流通政策,实施联合一贯制运输和一体化物流,开展共同配送,强化绿色流通加工,加强物流企业的合理规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