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0 毫秒
1.
深入地理解数学概念是学习数学的基础。小学一年级学生对于概念的理解,重在建立恰当的心理表征,而数学概念的心理表征,大部分是以概念意象来定义的。小学一年级的数学教师应该充分重视概念意向对促进学生意义理解的功能,通过多向化分析、多元化表征、多维度联系等实践策略,引导学生理解数学概念,并灵活运用。  相似文献   

2.
以云南民族地区的几所城镇和农村小学的六年级彝族学生为研究对象,用6类小学数学问题解决为测试工具,通过纸笔测试法、口语报告法、作业分析法和比较研究法.发现六年级彝族学生在不同的数学问题解决中的表征水平有高有低,有的问题解决表征水平己达到了水平4,有的问题解决表征水平还处于水平1;六年级城乡彝族学生在有的数学问题解决中的表征水平有显著差异,在有的数学问题解决中的表征水平没有显著差异.另外,城镇彝族学生达到水平3和水平4的学生多于农村彝族学生,农村彝族学生处于水平1的学生明显多于城镇彝族学生;六年级彝族男生和女生的数学问题解决表征水平没有显著差异;六年级彝族数学优秀生和学困生的数学问题解决表征水平有显著差异;六年级彝族学生数学问题解决的表征水平与数学学习成绩显著相关,且为正相关.  相似文献   

3.
《考试周刊》2020,(71):15-16
文章围绕多元表征在小学概念教学中的运用为课题进行阐述,首先解释了从单一表征理论到多元表征理论的转变,接着讨论了多元表征理论促使学生更明确地了解概念本质,多元表征的出现加强了概念之间的转换,多元表征的出现将抽象的数学概念简化,多元表征丰富了数学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等,多元表征在小学概念教学中的策略。其意图在于通过多元表征方式进一步的指导学生的数学学习,也为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4.
随着新课标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小学数学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小学数学概念是小学数学教学内容的重要部分,是基础知识的核心。如果没有数学概念,小学生就无法对数学知识进行理解、思考,更无法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创新能力。因此,学校应该根据各个年级学生的特点,重视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黄红梅 《学苑教育》2023,(16):74-76
概念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动作表征、图像表征和符号表征是获得数学概念的重要途径。在多元表征视角下,通过基于动作表征,引入数学概念;基于图像表征,探究数学概念;基于符号表征,促进概念抽象;基于综合表征,促进概念内化的策略,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对数学概念的深度学习。  相似文献   

6.
分数概念的学习是小学数学学习中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对学情分析和教材解读,多角度剖析五年级下册分数再认识的教学重难点及教学困境,从而进一步探索有效的教学策略。在教学中通过多元表征、引入计算等教学策略,完整而有层次地突破概念教学。  相似文献   

7.
这是一份2009年美国加州小学六年级数学综合试卷.共96道题,全部采用单项选择方式呈现.相对于我国小学六年级的数学测试,总体来说整套试卷内容比较简单,特别是数的运算方面,要求较低.但试卷更注重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更注重对概念的理解,更注重推理能力和思维水平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概念是人们对事物本质的认识,是逻辑思维的最基本单元和形式。认知理论下的“概念隐喻”和“概念表征”的多维对比分析,在实践中摸索隐喻认知下小学数学概念表征的路径,并归纳影响小学数学概念隐喻认知的因素,提出合理化的建议,让概念隐喻成为一种深入浅出、操作方便的概念表征新路径。  相似文献   

9.
在新课程改革中,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要求比较高,小学六年级学生处于一个特殊阶段,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转换依然存在一定的问题。而画图问题又是小学数学的重要教学内容,因此,在小学数学中,培养学生画图能力尤为重要。本文首先对画图教学相关概念进行论述,然后探讨小学六年级数学画图教学模式,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运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新课标十个核心概念之一,贯穿于小学数学学习全过程。基于五年级数学"小数乘除法"单元计算教学的实践与研究,力求寻找影响学生运算能力的原因,探索促进培养五年级学生数学运算能力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1.
采用数学测验,对高一、高二、高三420名学生进行了测试,探究学生数学概念图式的加工机制,调查结果表明:(1)不同年级学生的概念图式加工水平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高一组和高三组学生的加工水平的差异性在0.05水平上显著;(2)学生的概念图式在结构和复杂性不同的题目上表现出不同的加工水平,在调查的基础上,提出数学概念图式的“激活扩散”加工模型,这种加工模型体现了更深层次的数学概念加工机制。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运用数学运算实验法对某普通小学161名4-6年级学生进行了长方形面积任务、工作记忆任务和数学运算测验(简称MPI),以考察学生的应用题表征水平特点,及应用题表征水平、工作记忆对问题解决的影响.结果表明:(1)表征水平随着年级的升高而不断提高,学牛在表征水平上性别差异不显著;(2)中央执行和语音环路对表征水平的影响作用不显著,视空间模板的影响作用显著;(3)视空间模板通过表征水平对数学成绩产生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3.
<正>小学数学拓展课区别于基础课程内容,关注核心概念的理解和关键能力的发展,在学习任务设计时注重培养学生对问题、思路或方法进行多元表征的能力。笔者近期设计了一节面向四年级学生的“面积探秘”拓展课,以“周长相同的三个不同长方形的面积比较”为情境,引导学生探究“和同,差小积大”的数学原理。在探究过程中,希望学生调用已有经验进行数学表征,既能沟通多种表征理解原理、证明结论,也能借助算式表征复习乘法分配律、  相似文献   

14.
口算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特别是1~3年级的口算,包含了整数部分最基本的口算。这些口算的熟练程度直接影响着后继的学习,制约着计算能力的提高。为了达到既减轻学生负担,又提高口算熟练程度和能力的目的,上海市小学数学口算能力测试课题组对本市1996学年度的1~3年级学生的口算能力进行为期一年4次的跟踪测试,共测试  相似文献   

15.
<正>数学概念是用数学语言和符号揭示事物共同属性的思维形式。学生学习概念的过程,是内部心理表征的动态建构过程,即通过动作表征、图像表征和符号表征等不同的表征形式进行多层次表征,在不同表征系统中逐步完成概念本质的深层次理解。灵活运用多种表征方式,能够帮助学生在抽象概念和已有知识经验之间建立更为紧密的联系,从而更深刻地理解数学概念。下面以苏教版教材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认识”的教学为例,围绕多元表征方式对三角形概念教学作一些简单的分析。  相似文献   

16.
<正>小学数学涉及许多非常基本、非常重要的概念,是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方面。概念教学是学生掌握数学知识、体会数学思想、形成正确数学观的重要载体。那么,在数学教学中,该如何进行概念的有效建构呢?笔者在进行二年级下册《倍的认识》一课的  相似文献   

17.
彭小英 《中国教师》2012,(13):73-75
<正>曾经多次听人介绍,美国的小学数学内容实在太简单了,中国的孩子到了美国,简直就是数学天才,小学生可以解出中学生的题。也曾在互联网上读到过关于数学教育的一篇文章,文中提到美国小学数学教学大纲的识数部分:在美国小学,一年级的孩子数到100,二年级的孩子数到1000,三年级的孩子数到10000,四年级的孩子数到100000。关于加减乘除等运算,美国小学一年级时学加减法,三年级时学小数和乘除法,五年级时学平均数等概念。美国小学的数学教学真如上面所说那般简单容易吗?他们究竟在学什么?有没有值得我们思考和学习的地方?2012年3月8日,在美  相似文献   

18.
促进中小学生数学学力发展是数学教育的重要任务。本文选用了日本"全国学力调查"小学六年级数学试卷,对中国五省部分六年级学生的数学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和灵活应用的能力进行测试,并与日本同龄小学生进行比较,分析两国小学生数学学力的异同,对我国数学课程与教学改革进行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9.
在Marilena Pantziara提出学生掌握分数概念的6个水平的基础上,给出“分数概念理解的3个水平”的思想框架.利用该框架编制测试卷,对天津市564名五年级小学生进行测试,发现:学生在“分数意义”的第三个理解水平较低;学生在“分数意义”各个知识点上表现不同的理解水平;测试总分与5个知识点得分在p<0.01水平上都呈显著正相关,特别是分数的表征(离散量)对总分变量即分数意义的解释程度最高.五年级学生关于“分数意义”水平与总分之间在地区学校方面存在差异性.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分层教学展开研究,以小学六年级数学为例,首先对分层教学的概念和意义进行简要阐述,着重阐述分层教学的实施方式和方法,从学生分组、教学分组、练习分组三个大方面对小学六年级数学分层教学提出实施对策,本文的目的在于真正实现因材施教,最大程度地保证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