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家校联系本是家校沟通的桥梁。它能让学生走近教师。让家长走近学生,让教师走近家长。家校联系本有助于更好地发挥各种教育形态的优势和长处,从而形成“教育合力”,把教育力量都作用于学生本人,解决当前学校教育所面临的许多棘手问题。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2.
“家校联系本”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许多学校的学生书包中都揣有一本“家校联系本”。这本是可喜可贺之事,小小的“家校联系本”反映出学校教育主动争取家庭教育支持与配合的开放意识,蕴藏着教师与家长在孩子教育问题上的合作意向。但,仔细拜读,小小的“家校联系本”也真是既让人欢喜又让人忧。剖析一些乏味的“家校联系本”,至少可以发现这样一些不尽人意之处:一是联系内容单调。除个别几天是校方“通知”外,如交款、变换作息制度等,其余的一概是关于学生作业方面的要求,很少有其他方面的各种交流、建议等。即便是作业方面。也只限于写、读、背方面,很少有观察、实践等活动方面的作业。同时,每天都是全班统一的要求,没有针对个别学生的个别要求与问题商讨。二是信息传递单向。联系本上只有教师对学生在家学习的要求.包括对家长的要求:帮孩子背、默、检查。没有家长向教师方面的信息输出。家长对教师输出信息的反馈,充其量只是高度浓缩于一个签名上。对此,有的家长戏称之为“家长作业本”。三是联系形式单一。天天都“联系”,天天都是班主任开处方式地罗列几条要求,没有表格式的双向调查和笔谈式的双向交流等等。  相似文献   

3.
读“笑脸”     
初三了.陆老师成为了我们的新班主任。她是一位严谨而不古板、时尚却不娇娆的老师。陆老师每天都会认真批阅我们的家校联系本,不少同学一拿到发下来的家校联系本就塞进桌肚,而我却会仔仔细细地研读一番。我发现,陆老师很爱用笑脸代替文字。  相似文献   

4.
家校联系本是许多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与学生和家长沟通交流的一个重要平台。在当班主任的这几年里.每天早晨阅读家校联系本成了我班主任工作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阅读时我常能感受到意外的惊喜,因为这里有来自家长和学生对我以及任课老师的赞美与理解、感激与问候。  相似文献   

5.
读“笑脸”     
初三了,陆老师成为了我们的新班主任。她是一位严谨而不古板、时尚却不娇娆的老师。陆老师每天都会认真批阅我们的家校联系本,不少同学一拿到发下来的家校联系本就塞进桌肚,而我却会仔仔细细地研读一番。我发现,陆老师很爱用笑脸代替文字。  相似文献   

6.
魏书生老师说过:"做教师不做班主任真是吃亏."多年的班主任经历,笔者感受到了这点,做班主任不仅享受到了与学生一起成长的乐趣,生命还因为付出而精彩万分.在这几年的班主任实践中,笔者觉得对班级的管理就是对学生思想的引导,思想正确了,行为规范的养成、学习成绩的提高等自然水到渠成,所以笔者把那个快被学生扔掉不用的"家校联系本"隆重推出,从学生和笔者组成一个班级开始,就必须每天填写"家校联系本",我  相似文献   

7.
[案例背景]过去,人们多认为家访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沟通的主要桥梁,近几年来,随着通讯技术的日益更新,家校联络的窗口又增加了许多。比如有手机短信、电话家访、谈心、家校联系本、家长会等家校联系方式。  相似文献   

8.
<正>我很幸运,几乎每七到八年就能换一所学校去工作,换一批生源去研究,这让我能更深刻地体会到了"坚持"的强大力量。一、17年坚持做家校联系单1999年我开始在寄宿制学校工作,学生一周回家一次。为了密切家校联系,给家长提供了解孩子的平台,我建立了"家校联系本",每天在每个学生的联系本上写下对学生的评价,周五让学生带回家,家长阅读后留言或者签字,周一返回给  相似文献   

9.
家长签字     
学校里一定都会有家校联系本。每天的作业要记载在上面,每天的作业完成要家长签字。有时候,还会沦落到“求签字”的下场。  相似文献   

10.
李长兴 《成长》2020,(4):110-110
笔者通过论述家校沟通中存在的问题,指出在家校沟通中双方要以孩子的发展为目标,建立和谐的家校关系;老师和家长要相互尊重,建立高效的合作关系,定期就孩子问题进行沟通,帮助他们成长。  相似文献   

11.
学校服务于家庭,家庭协同学校,双方应以什么形式沟通?个人认为关键在于双方的态度与目的的一致性.只有家校双方对孩子的教育发展达成共识,家校沟通才会行之有效,而要想家校之间达成共识,前提是加强沟通.  相似文献   

12.
爱的教育     
韦煜华 《广西教育》2008,(25):10-10
我每接手一个新的班级,接触一段时间后,都会设计问卷调查,了解学生情况。其中一个问题是:你认为自己在老师眼里是好孩子还是坏孩子?如果有一些孩子选择后者,我就会检讨自己平时对孩子的评价,并单独找这几个孩子谈心,或通过“家校直通车”(家校联系本)与孩子谈话,深入了解他们的想法。你也许会问:难道我教的班中没有所谓的差生?答案当然是肯定的。但我觉得,这些孩子更需要尊重,他们更有被关注、被认可、被爱的愿望。  相似文献   

13.
一次,因与家长沟通不够,工作上出了点故障,使我颜面尽失。痛定思痛,家校联系本就此诞生。冬去春来,一转眼,它已伴随我和家长、孩子们走过了一年的时光。  相似文献   

14.
由于现在家长都比较忙碌,因此,每天来和班主任交流学生情况几乎是不可能的。为了能让家长及时知晓孩子的在校情况,就应该巧妙地利用好孩子的家校练习本,让家校联系本成为学校、家庭的一座心与心沟通的桥梁,让家庭作业、校园动态、孩子成长都记录在册,家长就能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进行有的放矢地教育。  相似文献   

15.
家校共育能够形成教育合力,使学生教育取得更好的成果。创建家校共育合作体是当下家校合作的基本趋势。家校合作的障碍总体来看可以归结为家校价值观念差异、参与权利不对等和立场分歧等。学校与家庭良性互动,共建优良教育生态的具体对策:引导家长完善教育观念,奠定家校双方合作对话基础;重视家长教育治理权力,创造家校双方合作共育条件;增加共识,弥合立场分歧,促进家校共育合作体建构。  相似文献   

16.
对南宁市西乡塘区小学师生及家长的问卷调查显示,家校双方合作意愿强烈,家长对孩子的期望普遍较高,家校开始互相理解。但存在归因不一、责任认同不一、双方沟通内容与方式较单一、家长参与度小且层次较低,家校合作机制不够完善等问题。健全家校合作的法律法规,完善家校合作组织机构,学校明确责任,落实举措,家长转变观念,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与能力,与学校达成共育意识,是提高家校合作水平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7.
应泓 《班主任》2001,(12):36-36
实践证明,家校联系本运用得当,可成为学生喜爱、家长欢迎、教师受益、对学生起促进作用的纽带。我调入一所新学校,最感头疼的是学生的学习习惯差、学习缺乏自觉性。刚开始,全班41位学生,每次都有8至10位学生的家庭作业拖拖拉拉,要想收齐,真是难上难。我想了很多办法,但收效不大。  相似文献   

18.
评委的魔力     
运动会前夕,我和往常一样在办公室里批改作业,忽然发现云云的家校联系本上工工整整地写着:敬爱的王老师:我很喜欢我们班的"爱心点歌台",明天是我的生日,我给每个小朋友都准备了一份礼物,希望与  相似文献   

19.
说起作业.很多人自然会联想到语文、数学等学科的作业。随手一翻学生的《家校联系本》,所看到的也是这几门学科的作业.几乎很难寻觅到品德课的作业。其实。品德课也需要有像语文、数学一样精心设计的作业。因为它可以将“学生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的生活连成一体”.可以“将课程带出课堂,使课程延伸、扩展到课堂之外.让课堂教育的作用辐射于整...  相似文献   

20.
正今天,你依然很早到校,清点人数,检查班务。今天,你们班负责升旗,小升旗手还得抓紧训练训练。你楼上楼下调整课时,想让科任老师们尽量多份节日的轻松。也许还因上级的慰问,你得安排值日生更细致些。家校联系本、家庭作业本、课堂练习得抽个空批阅。给联欢会上表演节目的孩子化完妆,你匆匆赶回学校,得看看自习课,找学生谈谈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