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废名在抗战期间,从北大回到故乡湖北黄梅,从事小学教育。其自传体小说《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有大量的儿童教育片断描写,集中表现了其儿童观和儿童教育思想。废名认为“每个儿童都有他的世界”,教育者应尊重儿童本有的世界;“自然”是儿童的好学校,主张让儿童接受“自然,,的教育;学校教学要从儿童的生活和心理出发。废名对儿童天性的尊重以及对以儿童为本的教育思想的倡导,至今仍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生命哲学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一种非理性主义的哲学思潮,其关注的主题由自然物质世界转向了人自身,转向了人的生命及与人的生命不可分割的生活。文章从生命哲学的视野来审视当下的儿童教育,发现儿童教育忽视了儿童生命的价值,并带有很强的教育功利性。提出教育要尊重儿童,尊重生命的独特性,激发儿童的创造力,让儿童自由发展。  相似文献   

3.
陈鹤琴"活教育"思想中的儿童教育思想对家庭教育的影响是深远的。当今中国家庭教育存在着对子女的许多不合理的教育方式。陈鹤琴的儿童教育思想包括发展有民族特色的中国现代儿童教育、热爱和尊重儿童、重视父母的作用等等,这些理论启示家庭教育要结合时代背景、提高家长的素质和树立正确的儿童教育观。  相似文献   

4.
生命哲学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一种非理性主义的哲学思潮,其关注的主题由自然物质世界转向了人自身,转向了人的生命及与人的生命不可分割的生活.文章从生命哲学的视野采审视当下的儿童教育,发现儿童教育忽视了儿童生命的价值,并带有很强的教育功利性.提出教育要尊重儿童,尊重生命的独特性,激发儿童的创造力,让儿童自由发展.  相似文献   

5.
卢梭儿童教育思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梭在其重要著作《爱弥儿》中提出了儿童教育思想:把儿童看做儿童、培养儿童求知的兴趣、尊重儿童的天性、了解儿童是教育的前提、教育儿童需要爱的感化。卢梭的儿童教育思想不仅在历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对当今的教育现实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关爱儿童 不失单纯——也谈废名创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作家废名对儿童的世界有着特殊的兴趣、热爱和关注。本文着墨于废名的儿童观、废名在儿童教育问题上的思考与实践及他有关的文本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影响三个方面 ,对有关内容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7.
正绘本为儿童而生,用最简单的方式传达了儿童丰富的生命诉求与理想的成长方式。经典绘本的作者绝对是与儿童秘密结盟的"同党"。他们用图画书的方式,表现了自己对儿童世界与儿童教育的理想追求。因此,我们转换视野,或许能够从一部分经典的绘本中透视出作者的儿童教育哲学——具有艺术形象力的教育理念、富有丰富色彩的儿童教育哲学。一、走"在森林里",寻找一种倡导"绿色嬉乐"的教育哲学绿色代表自然的生机,童年的希望,快乐的嬉游。"绿色"的教育哲学,强调良好  相似文献   

8.
教育是慢的艺术是对当下教育快节奏现象的反思批判。慢教育的思想有其历史沿革,可见诸某些思想家关于教育思想的表述中。依教育规律和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慢教育理应成为儿童教育的秉性。然而,现实的诸多因素消解了慢教育,形成他者对儿童"占有"的课程化生长,自然对儿童成长产生一定的危害。慢教育理念可以得到科学理论的论证,亦为儿童教育发展阐明了指向。  相似文献   

9.
夸美纽斯在儿童研究与儿童教育领域的工作是开拓性的,西方近现代儿童观念与教育观念的确立得益于夸美纽斯的奠基性工作。《世界图解》是夸美纽斯专门为年幼儿童编写的一本入门教材,它以图画和文字相结合的形式、以事物的自然进程与儿童内在自然性发展为基本线索,揭示出不同于传统儿童观念的"新儿童",具体表现为夸美纽斯对儿童观念的"破"与"立",即由"成人的"转向"儿童的";其次是他对儿童研究的推进,论述了自然的儿童与儿童的自然教育;最后他力图证实儿童在世界中的位置,即从"消极的弱小者"到"积极的重建者"。这就需要今日之儿童教育研究回到"夸美纽斯",寻求儿童与儿童教育学发生的近现代源头。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分别从传统分析《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三种说法,即“批判说”、“对比说”、“儿童中心说”入手,提出了“两种冲突说”,即儿童文化与学校文化的冲突。这两种文化冲突对儿童教育影响巨大,进而提出了解决这两种冲突的方法———学校教育应实现知识世界与科学世界的联系,顺应儿童天性,尊重儿童个体差异,建构生命课堂,从而将儿童的自然天性合理有序地融入社会理性之中,弘扬儿童个性,完善儿童人生,引领儿童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1.
常进军 《唐山学院学报》2019,32(5):20-24,32
李大钊十分关注儿童的生存发展和教育状况,重视对儿童进行早期教育。他主张教育要尊重儿童的天性,要开阔儿童视野,尤其要注重对儿童良好道德品质的培养。李大钊的儿童教育思想对于现在的学校和家庭教育仍具有重要的启迪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秉持自然法则的儿童教育始终以儿童的生成发展作为衡量自身法理性存在的基本尺度,坚决秉持抵制知识导向的"基础主义"教育观,主张儿童教育需要回到"原点",尊重儿童的自然天性和引导儿童的兴趣发展,时刻以儿童的主动性健康成长为己任,给儿童提供一种"适合的教育",既守护儿童个体的"私密花园",又引导儿童走向开放的生活和开放的自我,避免成人的权威意志渗入并支配儿童的自由成长空间,从而维护儿童的生命成长秩序,以保全儿童的自然天性、守护儿童的诗化童年和建构儿童的可能世界。  相似文献   

13.
宋庆龄的儿童教育思想是她博大思想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内涵十分丰富:从民族和国家的高度关心儿童成长;儿童教育应重视思想教育,把最宝贵的东西给予儿童;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都应关心和支持儿童教育工作;儿童在德、智、体、美各方面要全面、健康地发展;通过典型形象教育儿童,反对错误的教育方法;尽最大努力制止战争,维护世界和平,为儿童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  相似文献   

14.
爱伦·凯是瑞典著名妇女解放运动的推动者,也是欧洲“新教育运动”的核心人物。她将妇女解放与儿童教育权益保障紧密结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儿童教育思想。在《儿童的世纪》等文中,爱伦·凯抨击旧式教育扼杀儿童天性,无视个性发展,摧残儿童身心。在否定旧式学校教育的基础上,她从校园环境、课程设置与教学方式三个方面推行新式学校教育,呼吁重视家庭教育,充分发挥母职功能,通过家庭和学校协同促进儿童充分自由发展。这既推动了瑞典乃至世界各国儿童教育的改革进程,也为当今儿童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世界著名的儿童教育思想家蒙台梭利女士就是意大利人。蒙台梭利非常注重尊重儿童的意愿,给予儿童自由。她受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认为教育应顺从于大自然的法则,发展人的天性,儿童教育则是适应儿童的生理、心理的自然本能的教育。因此,蒙台梭利极其重视儿童在自然环境下情商与智商的健康发展及运动、感觉能力的训练。意大利森林幼儿园践行蒙台梭利的幼儿教育思想,显示出自己的特色:园址选在田野丛林之中,与大自然亲密接触;大自然就是教室和教师,鼓励孩子的发现和  相似文献   

16.
教育应当以人的天性为前提,顺应儿童的天性。尊崇天性、尊重儿童、解放儿童,这是儿童教育的灵魂。但是,在现实的儿童教育中却存在着诸多违背儿童天性的现象,如教育内容超前,教育方法机械,教育评价标准单一,这种教育严重地阻碍着儿童的健康发展。其产生的原因主要是教育资源的缺乏以及人们不正确的观念。尊重幼儿的天性,按照其成长的自然节奏实施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相似文献   

17.
言宏 《教育》2011,(28):39-40
每个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每个人都有其独特的特性、兴趣、能力和学习需要,学校要容纳全体儿童并满足他们的教育需要。——摘自199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的"世界特殊教育需要教育大会"上颁布的萨拉曼卡宣言。国际上关于特殊需要儿童教育及相关服务的理论和实践,目前已经从比较传统的学校教育教学的  相似文献   

18.
意大利著名的儿童教育学家蒙台梭利的教育思想,其核心是重视儿童个性的发展和培养,并为保证儿童个性的健康成长提供了一个行之有效的教育模式。蒙台梭利的儿童教育思想和教育模式,对我们对"独生子女"进行教育和培养有重要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19.
陶行知的儿童教育思想和实践是十分丰富的,为了更好促进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本文尝试从心理健康的角度探讨陶行知的儿童教育思想,进一步挖掘陶行知儿童教育理论的精髓,为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借鉴和启发。其具体价值体现在: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必须从小抓起,儿童心理健康教育要以全面发展和个性培养为核心、要以了解和尊重儿童为前提、要以提供充分的发展空间为关键、以集体生活和因材施教为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20.
百草园作为现代教育课程的一部分,其内部蕴含深刻儿童教育思想与教育方案,本文以此为核心通过对此文的分析,对现有的儿童教学方案进行修正,认儿童教育方案要在尊重儿童天性的前提下,进行必要的生活性教育,提升儿童生活道德与生活能力,为之后进行专业教育提供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