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威廉姆.福克纳是20世纪美国公认的南方最伟大的小说家。他的作品生动地再现了美国南方贵族的没落与衰败。《献给艾米丽的玫瑰》就是这样一部短篇小说,它记述了南方贵族格尔生家族中最后一个成员艾米丽小姐一生孤僻的生活。在这部短篇里,福克纳运用了不同的叙事技巧,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艾米丽小姐一生悲惨的命运,揭露其悲剧的根源。  相似文献   

2.
《喧哗与骚动》是美国著名小说家福克纳的第一部成熟的作品,在这部小说中对叙事手法的大胆创新,使他成为“二十世纪的小说家中,一位伟大的小说技巧的实验家”。多视角、时序倒错以及象征隐喻等艺术手法的使用充分显示了他在语言操作,技巧运用和谋篇布局等方面非凡独特的艺术才华。  相似文献   

3.
美国著名作家威廉·福克纳一生留下许多经典作品。在其作品《喧哗与骚动》、《下去 ,摩西》、《押沙龙 ,押沙龙 !》、《八月之光》等作品中都反映出基督教对福克纳的重要影响和他在创作中对基督教文化的浓厚兴趣。福克纳把基督教的一些基本思想当作判断的标准和原则 ,大量运用基督教传说故事和《圣经》来深化其主题和丰富其文化底蕴 ,这也极大地增加了小说的道德和情感深度  相似文献   

4.
亨利·詹姆斯是最早有意识地把叙事视角作为主要技巧纳入小说创作的作家之一。在《使节》这部作品中,通过叙述声音与人物视角的完美结合、视角转换、特别是第三人称有限视角叙述等叙事视角技巧的运用,使小说散发出独特的艺术魅力,使它成为现代英语文学中最优秀的经典著作之一。  相似文献   

5.
《我弥留之际》是美国著名作家威廉·福克纳的重要作品之一。小说以其独特的创作技巧和深刻的主题而备受关注。然而对于作品的所采用的陌生化的写作技巧和主题尚未得到充分的研究。笔者运用俄苏形式主义理论细读文本,对《我弥留之际》中叙事技巧和展现主题进行了研究。通过对于福克纳所采用的表现结构和主题进行研究,笔者得出结论,《我弥留之际》这部作品使用陌生化的创作方式,突破了传统小说的创作模式,在故事内容和读者之间设置障碍,延长了读者的审美感知,并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而实现了陌生化的艺术效果,展现了人类对于真理的渴求以及生命意义的理解。  相似文献   

6.
美国著名作家福克纳大量引用影响深远的《圣经》典故进行创作,其代表作《喧哗与骚动》中处处闪现《圣经》的影子。福克纳独具匠心的圣经原型模式形成一种巨大的张力,不仅丰富了作品的文化内涵,还将小说上升到神话的高度。使读者获得超越时空的审美体验的同时,福克纳也道出了自己对南方的堕落与拯救的思索,拓展了作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彭静 《职大学报》2008,(3):64-66
福克纳的短篇小说<献给艾米莉的玫瑰>时诠释南方历史、文化和传统起着与长篇小说同等重要的作用,在这篇小说里.他成功地运用哥特手法、时序颠倒及并置对照等技巧,讲述了美国南方社会中一位贵族小姐一生的悲剧,从而表现了美国南方及西方现代社会中人心的压抑,精神的痛苦和人性的扭曲.  相似文献   

8.
莫言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接受诺贝尔奖组委会电话采访时,在自己众多的作品中推荐的是长篇小说《生死疲劳》。读过这部作品的人自然会联想到美国作家福克纳和哥伦比亚魔幻现实主义作家马尔克斯。的确,这既是一部对中国古典神怪小说继承的作品,又是一部魔幻当代史,但它更是一部借鉴了国外魔幻现主义的中国式长篇历史小说。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大胆的借鉴与创新。笔者将从叙事方式、结构形式、语言特点和魔幻现实主义手法的运用分析其创作技巧。  相似文献   

9.
《晋语》为《国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尚书》一样,《晋语》以记言为主,同时叙述历史、传记人物。在史传文学中,其语言独具特色:含蓄而流畅,生动而严谨,优美而准确,灵活而工整,呈现出许多新特点和新技巧。《晋语》运用语言的艺术成就,为后世史传文学的语言提供借鉴,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莫言是中国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其作品具有自己独特的风格。莫言的作品走向了世界,这与他受到世界文学的影响密不可分。正如莫言自己所言,他的写作风格受到一些国外作家的影响,其中最重要的一位是福克纳。本文即从创作背景,主题思想,艺术手法三方面来探讨福克纳对莫言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奈保尔的作品中的人如同奈保尔一样,在任何地方都没有"在家"之感。从他的第一部作品起,关于逃离的叙述就不断出现。同时,关于逃离的叙述不仅仅是在奈保尔作品之间重复,更是在同一作品中、同一主人公身上重复。奈保尔许多作品也由此而呈现出"离去再离去"的模式。对于奈保尔笔下的主人公来说,逃离不仅仅是一次次发生的行为,同时更是一种持续性的心理状态。奈保尔作品中的主人公都是大地上忧伤的流浪者。  相似文献   

12.
《了不起的盖茨比》是20世纪美国文学中一部极具思想深度与文学价值的经典作品。作者采用传统的现实主义手法,又融合了一些现代叙述技巧,加强了人物性格的刻画和故事情节的叙述,使之具有永恒的艺术魅力。就书中主要人物和其代表的原型人物进行比较和分析.能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此作品。  相似文献   

13.
广告是人类传达信息的重要手段。作为一种传达艺术,广告设计的本质在于一个有说服力的信息技巧的运用。想象中最活跃的心理活动是联想,言行中只有巧妙的构思,诱人的情趣,才能以情动人,使信息传达产生激动人心的力量。许多令人难忘的优秀的广告作品,正是从传达信息清晰、准确、可信、感人,给人以美的感受和联想以达到引人入胜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威廉·福克纳是美国独树一帜的小说家。由于他在长篇小说的出色成就,研究者往往把目光投向他的长篇小说,而对他的短篇小说的研究相对忽略。本文试从叙述视角、冰山原则、立体化叙述以及含蓄象征等几个方面来分析福克纳的短篇小说,从而体会他的独具匠心的叙事策略。  相似文献   

15.
"修辞"不仅是语法意义上的,而且是一种广义的文学性表达手段、方法和技巧.①池莉小说的修辞艺术特点主要表现在:幽默与准确的叙述方式,叙述视角的巧妙转换,以及分析性叙述和比喻、排比的运用.池莉后期小说的修辞风格趋于厚重和理性.  相似文献   

16.
论现代技巧的艺术性及其训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文献资料法叙述了现代技巧运动成套艺术性的内涵,以及国际技巧规则的变化,浅析成套艺术性在比赛中的重要性,国内技巧艺术性与国际上的差距所在,并就如何缩短与彻底改变这种差距提出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7.
威廉·福克纳,美国文学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意识流文学在美国的代表人物,1949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福克纳具有十分深厚的乡土意识,在作品当中,其不断在自己故乡本土上发掘,对故乡的历史、时间以及人物进行描写,表达那里的乡土人情观念,其"约克纳帕塔法世系"小说正是以南方为背景创造的。在本文中,将就福克纳小说中的乡土意识进行一定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白鲸》中蕴涵的宗教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鲸》中有着许多《圣经》人名的暗示及典故,代表着某种意象、人物形象、叙述模式和主题的象征。《白鲸》因其主题思想上的内在一致性,神秘的宗教气氛而被认为是一部迄今为止仍难以理解的神话作品。  相似文献   

19.
《微暗的火》是一部创作手法独特、叙述技巧新颖、主题表现方式隐晦的后现代主义作品。读者、作者和文本之间的智力游戏体现在阅读和探索小说之中,小说的意义难以穷尽。笔者着眼于新的角度,运用后殖民主义理论分析导致小说叙述者之一金波特孤独人生的缘由,即身处“文化霸权”之下的外来者被“边缘化”,成为“他者”。文章进一步分析得出了金波特试图摆脱“他者”身份的方法,即按照自己的理想设计人生,建立一个摆脱现实秩序的乌托邦——影子王国。  相似文献   

20.
“叙事视角”指叙述时观察故事的角度,叙事者对视角的控制是一种叙事技巧的运用。巧妙的视角控制会使作品呈现出独特的叙事风格,带给读者非凡的艺术体验。20世纪初以来,出现了有关视角的各种分类,但这些分类方法都存在局限性。本文在热奈特对叙事视角的三种分类基础上对“叙述者”与“感知者”加以区分,并尝试运用此分类方法分析布宁的短篇小说《轻轻的呼吸》,分析作者如何通过视角的选择和转换来引导读者对主人公发生认知变化,进而深化对主题的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