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指导学生写观察日记是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写作能力的一条切实可行的措施,符合语文学习中多读多写、勤学苦练的原则。要让学生写真实体验日记,教给学生观察事物的方法,激发学生仔细观察事物,使学生对观察日记长保浓厚的兴趣。  相似文献   

2.
《科学课》1986,(1)
从指导学生广泛探究自然事物出发,在改进自然课作业形式方面作了一些探索。 一、引导学生观察大自然,写自然日记。 首先指导学生按“时间”、“天气”、“植物新现象”、动物新现象”、“生产生活”等项内容,具体指导学生记自然日记。配合写自然日记,组织学生开展一些观察、实践活动。同学们在班上和家里办了“种植  相似文献   

3.
日记,就是一日一记,是个人一天的生活、工作、生产、学习和思想的真实记录.记日记可以写人、记事、写景和状物,即把自己每天所见、所闻、所做和对人与事物的感想,有重点地写下来.常见的日记有三类:(1)观察日记,记观察到的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等.(2)生活日记,记有意义或有趣的生活事件.  相似文献   

4.
一、引导学生从观察中发现丰富多彩的生活是学生发现、创造的源泉。因此,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去观察生活,在生活中增长见识、培养兴趣。我组织学生开展写“循环观察日记活动”,每组每天由一名学生写观察日记,鼓励学生寻找自己身边新鲜的事物,引导学生学会观察、体验生活。把自己的发现写出来,培养学生写观察日记的习惯。一位学生在日记中这样写道:  相似文献   

5.
一、引导学生从观察中发现 丰富多彩的生活是学生发现、创造的源泉.因此,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去观察生活,在生活中增长见识、培养兴趣.我组织学生开展写"循环观察日记活动",每组每天由一名学生写观察日记,鼓励学生寻找自己身边新鲜的事物,引导学生学会观察、体验生活.把自己的发现写出来,培养学生写观察日记的习惯.  相似文献   

6.
正观察日记是指把生活中看到的事物记录下来,不论是山川地貌、奇异景观,还是动物、植物、趣闻场面等等。学生写观察日记时,要注意技巧,掌握方法。观察日记怎么写?下面是关于学生写观察日记的技巧和方法,供学习和参考。一、观察要抓住特点、突出重点。观察景物必须看清楚、看仔细,把特殊地方写具体,才会印象深刻。重点是在特点的基础上要有所侧  相似文献   

7.
莫泊桑曹说过:“对你所要表现的东西,要长时间很注意地去观察它,以便发现别人没有发现过,没有写过的特点。”“慧眼细察出佳作”。这些都道出了观察的重要性。丰富的生活是写好日记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活水”。而观察是写好日记的秘诀。那么怎样指导学生写好观察日记呢,我的做法是: 一、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周围的事物,为写好日记积累材料。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对发生在身边的事物要多看,多问,多想。观察静物也好,观察自然景  相似文献   

8.
活动目的1、培养学生按照事物发展变化的顺序进行观察的能力.2、学习写观察日记.活动内容组织学生看日出,写一篇观察日记.  相似文献   

9.
怎样指导学生写观察日记兰州市秦安路小学刘砚梅观察日记是对生活的真实记录,生活中大大小小的事情均可入“记”。其取材广泛,表达形式灵活多样,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养成观察习惯和积累写作素材、练顺笔头均有裨益。因此,把指导学生写好观察日记作为写作入门的突破...  相似文献   

10.
指导学生写好观察日记,是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的有效途径。我们是这样指导学生写好观察日记的。 一、激发欲望。我们首先给学生讲清写观察日记的好处,并指导他们阅读一些优秀的观察日记,使他们产生“我要写”的欲望。 二、提供对象。即向学生提供或介绍可以观察的对象。例如让学生每人养一盆花或喂一只小动物等。我们还印制了《每周观察事物选择表》,供学生参考。 三、教给方法。即从“怎样观察”和“怎样表达”两个方面进行具体指导,注意用实例来讲述,力  相似文献   

11.
为了较快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我注意指导学生写观察日记,把观察、思维、表达紧密结合在一起进行训练,实践证明,指导学生写观察日记,对提高写作能力,效果明显。我是怎样指导学生写观察日记呢?(一)培养观察和写作的兴趣兴趣是鼓舞和推动人们学习的一种力量。我在进行学习目的教育的同时,始终注意引导学生深入生活培养他们观察和写作的兴趣。鼓励学生观察、记叙新奇的或自己最喜爱的东西和事物,把学生浓厚的兴趣逐步转移到观察和写作上  相似文献   

12.
写日记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举措。实践中,教师的指导缺失制约着学生能力的提高。日记指导中教师应做到:明确记写要求,合理确定训练目标;讲清记写目的,激发学生的参与动力;强化记写指导,坚定抓一而成信念;构建交流平台,引导学生体验成功。  相似文献   

13.
我教学生写观察日记周燕(乐平市乐平镇一小)观察日记,就是对日常生活进行观察所作的记录,是训练学生作上能力的方法之一。写观察日记,以观察为基础,以生活为内容。可一日,数日一记;可写一人,一事、一物;可写一个细节、一个侧面、一个场景。在表达上不受过多的具...  相似文献   

14.
何婷英 《山东教育》2004,(31):46-46
在教学过程中,我坚持让学生写数学日记。我发现学生数学日记的内容非常丰富,有根据数学学习内容写的,有通过细心观察身边的事物写的,还有的是对老师说的心里话。一篇篇日记成了我们师生情感对话的芳草地。  相似文献   

15.
观察日记,就是对日常生活经常观察所作的记录,是训练学生作文能力的方法之一。写观察日记,以观察为基础,以生活为内容。可一日,数日一记;可写一人、一事、一物;可写一个细节、一个侧面、一个场景。写观察日记,在表达上不受过多的具体条件和要求的限制,写自己所见所感。表的是自己的情,达的是自己的意,能激发写作兴趣,提高运作的积极性。从三年级开始,我把作文教学的重点放在指导学生写观察日记上,下面是我的做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16.
日记与作文     
写日记是提高作文水平的有效途径。如果说那无数的优秀诗文篇章是清流,那么日记便是清流的活源。没有活源哪有清流呢?因此,日记是提高学生创作水平的活源。作为语文教师引导学生常写日记,可从如下几方面着手。一.利用日记培养学生的观察习惯日记是客观事物的反映。要准确、具体地反映事物,就需要学生从观察入手,只有经过细致的观察,了解所要反映的事物,才能写得具体真切,写得具体,写得感人。在教学实践中,语文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教会学生怎样观察。在春风图中,作者把春风比作母亲的手,说春风的气息是新翻的泥土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鸟儿的歌声、牧童的短笛也跟轻风流水应和  相似文献   

17.
六年制语文课本第七册“教材编写说明”中指出:“本册四个训练重点:注意观察事物,抓住事物的重点,体现事物的特点,按一定的顺序记叙,既是阅读训练的重点,又是作文训练的重点。”第八册“教材编写说明”中指出:“本册训练重点是‘注意观察周围的事物’和‘一要真实,二要具体’”。在第七册和第八册教学中,我紧紧抓住“观察事物”这个重点,从写观察日记入手,读写结合,对学生进行写作指导。一年来取得了可喜成绩。现将我的做法和取得的效果汇报如下。 我是从三方面指导学生写观察日记的。 一是课文中学什么就指导学生写什么,及时巩固,  相似文献   

18.
提起习作,孩子们便皱起眉头犯了难,究其原因,主要是觉得可写的东西太少,无从下笔。怎样才能让孩子们学会观察,做生活的有心人呢?记题材日记,积累习作资料库是一个好办法!所谓题材日记就是让学生用简单的几句话记下生活中可以用来写作的材料。那么引导学生记些什么呢?一、记阅读收获要想提高习作质量,首先要解决语言贫乏的现象。冰心说:心中有话写不出来,眼前闪烁着事物的形象、颜色、动作,笔下却形容不出来。这就是缺乏语言表达能力的现象,那么该怎么办呢?1.记欣赏的一段文字孩子们在课内外喜欢读书、读报,遇到自己喜欢的优美、生动的词句把它摘录在日记本上,  相似文献   

19.
一、切实做好思想和物质准备工作即向学生提供由于坚持写日记而提高写作水平的范例。我一方面对学生讲一些文学大师,如鲁迅、郭沫若等是怎样坚持写日记。他们一生留下了多么丰富的日记作品、日记对他们创作的促进作用、以及他们对写日记留下的至理名言等。另一方面,也从学生身边寻找范例,鼓励、激发学生写日记的兴趣。二、不断引导,教给方法有些同学记了一段时间日记后,觉得没啥可写,这说明学生还不善观察事物,体察生活,收集素材,于是我利用自习和课余时间针对同学们写日记中遇到的问题进一步作指导。告诉学生,听课,听广播,听报告,听故事……就可以把听到的择要写成日记;读了书籍、报刊就可把读后感写成日记;观察了某一件事物就可以写观察日记;描写老师、同学、家属、亲朋好友或其他人,就可写成人物日记;自己经历的一件事或发生在自己身旁的一件事,就可以写成记事日记。等等。三、及时强化,扩大成果。 1.与作文训练结合。每学期的作文中,我明白地告知学生,写作文,可以根据自己的日记加工而成。如上学期12月21日下午下了一场大雪,我及时指导学生观察下雪情景,雪后天晴,我又带领学生登上学校四层楼观察,并提醒学生,上学、放学路上别忘了观察雪景,观察  相似文献   

20.
日记是客观事物的反映,如果对事物没有仔细的观察和深刻的体会,是很难反映恰当的。对于客观事物,只有通过认真仔细的观察,才会有深切的理解,才会在头脑里形成清晰的印象。学生写日记常常觉得没有什么可写,有时写了几句就写不下去,实际上是缺乏认识生活的观察思考能力和反映生活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是指导学生写好日记的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