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化营销——酒文化面面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景勤 《出版参考》2006,(32):32-33
伴随着人类社会几千年的历史,酒文化也有几千年的历史了,无论是李白的"举杯望月",苏轼的"把酒问天",还是王维的"西出阳关",无不显示出浓浓的文化味.所谓酒,是用粮食、水果等含淀粉或糖的物质经发酵制成的含乙醇的饮料.市面上经常见到的有白酒、红酒、黄酒、老酒,还有啤酒等.众多的厂家,面对日益觉醒、日益挑剔的消费者,无一例外地在营造着一种氛围、一种环境、一种文化,在引导着消费,创造着消费……  相似文献   

2.
以50万言评述几千年中国历史人物和事变的《历史的顿挫》,令人感受最强烈的,大约无过于它所表现出来的对待历史的态度:努力追求在历史中确立自己。近年来人们关于传统文化的争论,从某种意义上说实在是对于历史的“态度”的争论。有两种基本态度颇有势力:一是视历史为“包袱”,因其异常沉重乃至决心扔掉它。它在学术上的“不严谨”,已足以使其一切良好愿望付之东流。更重要的是,它在人文意义上实际反映着一种历史研究避实就虚的“懦夫心态”。另一种态度正相反,视历史为“财富”,因其价值巨大乃至陶醉其中。“财富”在一些  相似文献   

3.
薛洁 《青年记者》2016,(6):30-31
在市场经济的驱动下,我国电视媒体日益市场化、商业化,“娱乐化”趋势也日益明显.伴随着消费社会的到来,电视娱乐文化中由“娱乐”“消费”等关键词构成的当代电视文化在道德观念、价值观念和文化品位等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 消费文化语境里的电视娱乐风潮 大众文化伴随消费主义的浪潮迅速在全球蔓延开来,这在一定程度上为电视娱乐的风行提供了肥沃的土壤.近年来,电视真人秀节目数量井喷,玩游戏、做任务、谈恋爱、宿军营……  相似文献   

4.
“丝绸之路”是东西方文化交流之路,世界历史上的许多重要事件,就发生在这条道路上或其周围地区。几千年来,它在世界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灿烂的一页,作为一种复杂的历史现象和文化现象,“丝绸之路”包含了人类社会得以维系的几乎全部因素。  相似文献   

5.
谈起“中国传统文化”,我的感觉是既熟悉又陌生。作为一个生长在广袤黄土地上的龙的传人,自幼耳濡目染,在意识和行为上自然会打上许许多多中国传统文化的烙印。然而较起真来,面对发展了数千年的博大深邃的中国传统文化,又能领略其几分真谛?值得庆幸的是,我生活工作在高等学府之内.时常会有造诣不凡的朋友为我系统地或片段地释疑解惑,历史文化学者董广杰便是其中的一位。  相似文献   

6.
南文瑛  少辰 《出版参考》2006,(11):10-11
“国学”涵盖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文化的各个领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大百科全书”。“未闻国学不兴而国能自立者”。中国复兴国学、重振国学,切忌急功近利。中国人必须承担起创立新时代新国学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7.
编辑出版一张报纸.就是在经营一种文化,既是经营。就必然有消费。从这个意义上说。读者也就是报纸的消费者。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的发展在推动生产力迅速提高、经济日益繁荣的同时,不断催生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的新需求.报纸要主动适应这种新需求.接受信息消费市场的调控。以服务消费者为中心。  相似文献   

8.
国产动画片在跨文化传播中的失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珉  张世浩 《今传媒》2006,(3):27-28
从好莱坞大片的引进到韩剧的热播,从《佐罗传奇》到《大长今》,美国文化、韩国文化等异域文化长时期充斥着我们的荧屏。《大长今》及其带来的“长今文化”引起了国民的重视,食疗、针灸等传统的中医疗法由一部家喻户晓的韩剧传遍了整个世界,而作为有着几千年悠悠历史的中国文化却只能望“韩”兴叹。再看我们的少儿领地——动画片市场,《僵尸新娘》、《鲨鱼黑帮》、《海底总动员》、《千与千寻》以及经典的《猫和老鼠》、《机器猫》等一部又一部的来自美国和日本的动画片也日益将我们的动画片市场瓜分殆尽。而载有传承中国文化之职的国产动画…  相似文献   

9.
隋牧蓉 《兰台世界》2013,(11):69-70
“黜奢崇俭”是中国传统消费文化之正统,经过几千年的积淀,已经成为中华民族重要的优良德行,是当今中国和谐消费伦理观的重要部分,也是资源相对不足、失谐消费严重的消费现实中必须重视的消费理念.  相似文献   

10.
新闻信息产品是一种文化和精神产品,有“特殊商品”之称,它正日益广泛地走进普通百姓的日常消费领域,个人订报的快速增长、收费电视的初露头角,就是这一发展趋势的佐证。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代文化有几千年的历史,其遗产浩如烟海,有无数的珍品。然而,中国近代、现代文化,鸦片战争特别是“五四”以来的新文化,虽然历史较短,却在我国历史上开辟了一个新的时代。这是我国历史上天翻地覆时期的文化。1935年由赵家璧主编,蔡元培作总序,分别由鲁迅、茅盾、郑振铎等编选并撰写《导言》的《中国新文学大系》(1917—1927)十大卷,展现了我国新文学运动第一个十年亦即“五四十年”的辉煌实  相似文献   

12.
刘娟 《编辑之友》1998,(5):58-60
本世纪初的“五四”运动.给我国的文化历史带来了全方位的革新.从文化内容到媒体形式都发生了巨大的转变。持续几千年的封建文化和近百年的半封建、半殖民地文化体系渐次瓦解,新型的民主主义文化逐步建构。在这种特殊的文化转型过程中,编辑作为出版文化的缔构者.起着重要的指导和推动作用。许多后来以政治家、思想家、革命家、文学家等著称的杰出人物,都曾是当初某些报刊的编辑或撰稿人。  相似文献   

13.
首先吸取国产文化的精华与现代的网络文化结合。说句实在点的话其实《3D西游》是挂着“西游”的头.卖着“网络文化”的肉。不过这种肉不是简单的将肉放在皮里面这么简单.而是将这种肉与以前的肉充分融合.吸取二者的精髓而成.既有二者原有的风味,又有着与众不同的特点,这将是未来国产网络游戏发展的重要方向。毕竟我们拥有着几千年的文明.能够让这些文明重新绽放光芒是每一个游戏工作者应该尽的义务。  相似文献   

14.
桃,从植物学角度去看,它只是中国大地上一种随处可见的极为普通的花、果、树。然而,从文化学角度看,这极普通的花、果、树,却早在远古时代的中华大地上发芽、生长,它的“根”深深地扎进中国的土壤中,它给中国文化增添了一份奇丽的景观,人们也在它身上寄寓着众多美好、怪谲的想象。同样,这花,这果,这树,也经受着几千年来不断发生变异的文化的风风雨雨,它的“年轮”,也就是这一文化烙印其上的刻痕。  相似文献   

15.
江泽民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强调:“我国几千年历史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结合时代精神加以继承和发展,做到古为今用。”江泽民同志的精辟论述使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到,档案与档案工作在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和地位。一、我国丰富的馆藏档案积淀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灿烂文化档案是民族文化的集中体现。我国档案资源丰富,从古代的甲骨金石、竹简木牍、缣帛卷帙、金册铁券到纸墨文件,以至现代的声像、磁介质档案,不仅记载了中华民族的发展史,而且荟萃了中华民族几千年…  相似文献   

16.
选秀还能走多远——选秀节目有多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立纲 《青年记者》2006,(17):14-16
一如这个夏天的火热天气.各家电视台的选秀节目也在热火朝天地热播着.一到周末。各台你方唱罢我登场。好不热闹。 热播是电视台的事。但是不是热看就由不得节目的制作了。要由观众手里的遥控器来说话。从“快乐大本营”,“玫瑰之约”等近几年流行过的几种模式看.国内的电视节目也呈现出排浪式的消费特点.往往是各领风骚没几年。不知这次的选秀热能否跳出这个怪圈?[编按]  相似文献   

17.
对普通用户而言,Web2.0是一种不仅“可读”,而且“可写”和“可交互”的互联网。作为用户,对信息有完全的自我主动权,个体成为信息的生产制造者、管理者和传输者,实现了大众信息和个人信息在传播层面的完美结合。在Web2.0时代,生产能力强大的文化工业快速生产着以娱乐为目的的文化消费品,快餐化的影像消费成了当今时代重要的文化景观。  相似文献   

18.
学术界有一种比较流行的观点认为,中国及中国文化曾经长期处于自我封闭的状态,直到鸦片战争外国人用洋枪洋炮才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并且进一步断定中国文化的内向的、封闭的性质。这种观点部分地解释了中国近代以来落后的原因和现在实行对外开放的重要性。但是.这种观点包含着一个内在的危机,因为按照这种观点,就无法说明为什么中华文化会历经几千年不衰而仍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就无法说明中华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国外有一位著名的现代化问题研究专家叫奥康内尔,他在论述世界各种文化之间的交流关系时指出:“与世隔绝的文化必定会…  相似文献   

19.
《兰台世界》2016,(Z1):87-88
<正>档案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文化遗产,档案工作是一项记录历史、传承文明、服务社会的事业。档案记载的是历史,承载的是文化,这种记录历史的过程也是对文化的传承。伴随着我国文化大繁荣的背景,档案部门和档案工作者,在保管好档案这个宝贵的社会资源的情形下,更要深度挖掘档案资源的文化内涵,开发和提升档案信息的利用价值,推动档案文化建设的大发展。一、档案文化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档案事业已经有了几千年的历史,并对人类文明发挥着  相似文献   

20.
朱梦成 《大观周刊》2013,(12):170-170,190
儒家思想作为几千年中国文化的主导思想,是中国古代教育的最主要的教学主题。这种教育深刻影响着中国古代文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因此,在教学古文之前有必要先让学生大致掌握儒家思想,这对于学生深层次的理解古文是有帮助的。由此看来,掌握了与所要教学的相关的儒家思想就像掌握了一把解读古文的钥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