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高老头》是巴尔扎克的一部杰作,着力描写了高老头的父爱,以此深刻揭露资本主义社会金钱的罪恶。对此评论家们历来看法不一。那么,究竟如何评价高老头的父爱呢?高老头的父爱是一种痴情的爱。资产阶级的唯利是图,使他们格外崇拜金钱。莎士比亚笔下的夏洛克,巴尔扎克另一篇小说中的人物葛郎台,都是拜金主义者。为了钱,夏洛克可以置独生女的出走于不顾;葛郎台则断送了女儿的一生。高老头的两个女儿与父亲的关系也是以钱为标准的:有钱则亲,无钱则疏。高老头是个资产阶级暴发户,他是懂得金钱的价值的。但是,他爱自己的女儿却胜过了…  相似文献   

2.
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代表作家巴尔扎克,在他的《高老头》中成功地塑造了一位十分宠爱女儿的人物形象——高老头。高老头不惜为两个女儿花尽毕生的财产和心血,给她们无  相似文献   

3.
1834年,巴尔扎克出版了《高老头》一书,这是他最优秀的作品之一。小说以1819年底和1820年初为时代背景,以高老头和拉斯蒂涅两个人物的平行而又交叉的故事为主要情节,真实地勾画出波旁王朝复辟时期法国社会的一幅剪影。给人印象最深的是,在通篇小说中,作者竭力渲染了高老头的超乎寻常的爱女之情。只要能看到女儿一眼,听到女儿叫一声“爸爸”,他就可以付出一切代价,忍受一切苦难。因  相似文献   

4.
杨世宇 《文教资料》2008,(21):25-27
巴尔扎克成功地塑造了葛朗台和高老头这两个人物形象.他们的人生因金钱而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本文分别从居住环境和条件,女儿面临困难及金钱观三个角度对葛朗台和高老头进行对比分析,达到揭示金钱的罪恶这个主题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高老头》和《欧也妮葛朗台》两部作品都是巴尔扎克的作品,两部作品都讲述了父亲和女儿之间的故事,但是主题却发生了很大的异化。《高老头》中的父亲对待女儿是一味地付出的,甚至不惜倾其所有,而《欧也妮葛朗台》中的父亲则是非常的吝啬的,甚至对待自己的女儿也不例外,对待女儿非常残忍,为了金钱不惜毁掉女儿一生的幸福。本文对《高老头》以及《欧也妮葛朗台》中的异化主体进行了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对其主题、社会以及人性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6.
《高老头》是巴尔扎克创作的一个高峰。它并没有曲折的情节,也没有壮烈的场面,但却令人百读不厌,这是艺术的"秘密"——于平凡中见神奇。《高老头》在结构上有两条平行发展的情节线索:一条描绘了被女儿掠劫一空之后而遭到遗弃,最后穷困而死的高老头的悲剧;  相似文献   

7.
1834年,巴尔扎克出版了《高老头》一书,这是他最优秀的作品之一。小说以1819年底和1820年初为时代背景,以高老头和拉斯蒂涅两个人物的平行而又交叉的故事为主要情节,真实地勾画出波旁王朝复辟时期法国社会的一幅剪影。给人印象最深的是,在通篇小说中,作者竭力渲染了高老头的超乎寻常的爱女之情。只要能看到女儿一眼,听到女儿叫一声“爸爸”,他就可以付出一切代价,忍受一切苦难。因此一些评论家们就认为高老头的父爱“表现了人类崇高的感情”,是使人看了“惊心动魄”的“伟大的感情”,朱维之先生主编的《外国文学简编》持的就是这种观点。另外华中师大  相似文献   

8.
《高老头》是巴尔扎克的代表作,是《人间喜剧》的基石,它充分显示了巴尔扎克现实主义艺术的高度成就,集中体现了巴尔扎克的创作风格。本文主要分析论述《高老头》的创作特色。  相似文献   

9.
巴尔扎克是十九世纪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将自己的作品定名为《人间喜剧》。《人间喜剧》包含着一部封建贵族的没落衰亡史和一部资产阶级的罪恶发迹史。二者是有机联系,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一九三四年发表的《高老头》,是巴尔扎克的代表作,被称为《人间喜剧》的序幕。 小说以一八一九年底和一八二○年初为时代背景,以伏盖公寓和鲍赛昂夫人的沙龙为舞台,以高老头和拉斯蒂涅两个人物基本平行而又间或交叉的故事为主要情节,真实地勾画出波旁王朝复辟时期法国社会的面貌。 作者以极大的热情塑造了一个“父爱”的典型——高老头。虽然高老头和他两个女儿的故事是作者用心铺陈的主要典型事例,但高老头并不是小说的主人公,事实上本书真正的主人公是拉斯蒂涅,真正的主题是拉斯蒂涅的学习社会。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巴尔扎克笔下高老头性格中父爱的分析,指明高老头的父爱不仅有时代阶级的烙印,而且也是人类的共同感情中的一部分,从而提出这部作品不朽价值之所在。  相似文献   

11.
笔者认为仅从阶级角度将高老头的父爱归结为封建宗法道德的体现或认为是父性基督之爱都是片面的,高老头的父爱具有明显的双重性。本文将结合《高老头》的文本细节,从两个方面探究巴尔扎克赋予高老头如此复杂人物特性的原因:一是巴尔扎克本身的宗教思想具有矛盾性,二是作者从小父母之爱和金钱的体验缺失。  相似文献   

12.
笔者认为仅从阶级角度将高老头的父爱归结为封建宗法道德的体现或认为是父性基督之爱都是片面的,高老头的父爱具有明显的双重性。本文将结合《高老头》的文本细节,从两个方面探究巴尔扎克赋予高老头如此复杂人物特性的原因:一是巴尔扎克本身的宗教思想具有矛盾性,二是作者从小父母之爱和金钱的体验缺失。  相似文献   

13.
欧爱萍 《考试周刊》2013,(90):14-14
巴尔扎克是法国十九世纪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创作了鸿篇巨制——《人间喜剧》,把现实主义文学推向发展顶峰。《高老头》是巴尔扎克的代表作,在《人间喜剧》中占有非常特殊的地位,是《人间喜剧》的基石,拉开了《人间喜剧》的序幕。《高老头》揭露了资本主义世界中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批判了金钱对人心、社会的腐蚀作用。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高老头》中的思想内容及人物刻画分析,进一步总结巴尔扎克的主要创作风格。即主张真实反映生活,严格摹写现实,创造伟大的典型,重视详细而逼真的环境描写,注重人物语言表达。《高老头》总体上体现了巴尔扎克的现实主义艺术论。  相似文献   

15.
谈高老头的父爱及其典型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老头》是巴尔扎克现实主义创作风格成热的标志。长期以来,这部作品中的主要人物之一——高老头的形象,特别是他的父爱,非常引人注目,学术界也颇有争论。一般说来,有的认为高老头的父爱是资产阶级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论述高老头与伏脱冷两形象,窥探巴尔扎克塑造人物形象的特色及其所揭露的金钱在社会中的罪恶。  相似文献   

17.
负债逼出《高老头》 《高老头》是法国著名作家巴尔扎克的名著,情节曲折复杂,故事引人入胜,谁能相信,这部长达80万字的洋洋大作,竟是他因负债被逼写出来的。  相似文献   

18.
负债逼出《高老头》《高老头》是法国著名作家巴尔扎克的名著,故事情节曲折复杂、引人入胜。可是,谁能相信,这部长达80万字的洋洋大作,竟是他因负债而被逼写出来的?据说当时巴尔扎克在经济上遇到了困难,负债累累,急需用稿酬来还债,于是他每天写作长达20个小时。为了提神,就喝很浓的咖啡。在这种情况下,他用惊人的速度写出了《高老头》这部享誉世界的名著。  相似文献   

19.
<正>负债副出《高老头》《高老头》是法国著名作家巴尔扎克的名著,情节曲折复杂,故事引人入胜。谁能相信,这部长达80万字的洋洋大作,竟是他因负债被逼写出来的。据说当时巴尔扎克在经济上遇到了困难,负债累累,急需用稿酬来还债,于是他每天写作达20个小时,为了提神,就喝很浓的咖啡,用惊人的速度写出了《高老头》这部享誉世界的名著。  相似文献   

20.
海湖 《语文知识》2000,(10):44-45
塑造人物,尤其是着力塑造的主人公,总浸透着作者强烈的真情实感。古今中外文学名著中的人物形象的塑造概莫能外。法国作家巴尔扎克写《高老头》,当写到高老头死时,心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