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前,国家正大力推行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本次课程改革具有明显的目的性和针对性,那就是为了改变之前课程教育中的一些问题,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全面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方面的综合素质以应对21世纪中国人才的需求和挑战。就语文这一学科来说,要让课程改革得以顺利地进行,除了需要数量众多的且具有教改精神的一线教师之外,还需要具备良好素养的学科带头人发挥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2.
巴西是世界第七大经济体,重要的新兴经济体国家.然而,发达的经济并未带来与之相匹配的发达的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总体水平不尽如人意,存在质量低下、辍学率高、教育公平严重失衡等问题.为了改变教育现状,培养21世纪的合格人才,2018年巴西实施了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在此次课程改革中,巴西颁布了《国家通用课程标准》,统一了全国课程标准,并制定了面向21世纪的"十大核心素养"框架.围绕核心素养开展的新课程改革具有全面提升学生竞争力、培养学生面向未来的技能、回归"人之为人"的本质等特征.巴西课程改革也面临着各级教育部门责任与义务尚不明确、全国教师培训缺失以及学生学业评估有待完善等方面的挑战.  相似文献   

3.
美国从2013年开始了基于21世纪技能的21世纪学习示范校项目建设,为美国提供了基于21世纪技能的教育实践的真实范例。综合高中阶段在课程改革上表现为教育目标以21世纪技能为核心,面向未来;课程内容以项目为载体培养21世纪技能;课程实施采用多元主体参与,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的方式;课程评价采用过程与成果兼具的多主体参与等,这对我国开展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改革在教育目标的明确、课程模式的设置、课程评价等方面有诸多启示。  相似文献   

4.
去年,我们锦州市有占18%的小学和初中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今年又有占62%的中小学实施课程改革实验工作。我们坚持课程改革实施工作的基本思路是:把“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作为课程的基本理念,以更新教育观念、树立新的课程理念为先导,以教师培训为基础,以深化教学改革、开展科研课题研究为载体,以转变教师角色、改变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为突破口,以建设新的学生、教师和学校评价体系为导向,全面进行课程功能、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课程管理等六个方面的改革,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建立一个适应21世纪、符合…  相似文献   

5.
21世纪的音乐教育以创新教育为核心,以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为主题,要培养新世纪的创新型人才,传统的音乐教学已跟不上时代的步伐,社会的进步呼唤着音乐课程的改革,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呼唤着创新型的音乐教师,音乐教师要尽快地实现从传统型向创新型的转型。  相似文献   

6.
教师是教育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的素质及其发展状况与教育质量密切相关。教育部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明确将教师的培养和发展列为21世纪的“园丁工程”。与此同时,在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教师群体的素质能否适应改革的要求也是本次课程改革能否顺利  相似文献   

7.
在21世纪,中国人能不能将民族复兴的辉煌写进世纪的史册,关键在于我们的教育能不能培养出适应21世纪要求的、能迎接新挑战的人才。面对来自国际上国力竞争对基础教育的压力和世界各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浪潮的推动,鉴于我国目前基础教育的质量、素质教育的进展和成效与新世纪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世纪之交正式启动。推进课程改革,教师起着关键作用,而转变、更新传统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树立正确的教育教学观念又是推进课程改革的前提。1.教育价值观“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  相似文献   

8.
为了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以及世界科技发展的需要,迎接21世纪的挑战,把一个全新教育体制带入21世纪,近几年来,我校结合“211工程”项目的建设,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和综合能力为根本目标,开展全方位的教育教学改革,努力培养高素质的跨世纪人才。 (一)实施“125”、“532”教育教学改革计划,架起通向21世纪课程和教育体系改革的桥梁 教学内容、手段、方法改革  相似文献   

9.
以新课程标准的颁布为标志,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又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新课程标准强调促进每个学生的身心发展,使之成为具有良好品德和强健体魄、具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的21世纪的建设者。众所周知,课程改革是牵动全局的整体性改革,其中,教师的教育理念和素养是课程改革的关键。建立一支能够适应课程改革需要的教师队伍至关重要。这是教师教育实践面临的新任务。本研究即是结合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要求,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对化学教学论课程进行的初步改革。教师教育应当为教师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教师职前教育应使师范生顺利渡过其…  相似文献   

10.
赖传国 《中国教师》2010,(Z1):325-325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是21世纪赋予教师的重任,是课程改的新要求。为了适应时代的新要求,我们必须重视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学会发现,学会创新。本文从五个方面论述了在化学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随着课程的改革,素质教育的推进,语文教师应该把课堂做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核心的主阵地,以学生为本,从学生角度出发,让他们快乐地学,有个性地学.21世纪是创新的世纪,时代需要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相似文献   

12.
为了更好地推动我国现代教育的发展,培养出更多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进入21世纪以来,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全面展开.在新课改下,新课程在学校教育中处于中心地位,因为新时期教育的教育目标和价值主要是在新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呈现出来的,学生是新课改下的核心和主题,是评价教学水平的核心尺度,而教师是新课程的具体实施者和主力军.英国著名课程研究专家斯藤豪斯认为:"课程改革是人的改革,课程发展是人的发展,没有教师的发展就没有课程的发展."这就是说,教师是课程的最终实施者,他们的思想、行为、观念等对课程改革过程有强有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教育科研能力是21世纪教师必备的基本素质。高师学生教育科研能力的培养既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和应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挑战的需要,也是高师学生自身素质提高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王琼 《广西教育》2005,(1A):59-59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21世纪赋予教师的重任,是课程改革的新要求。为了适应时代的新要求,我们必须重视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学会发现,学会创新。  相似文献   

15.
为了积极地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我们按照国家新课程标准拍摄制作了课程改革示范课,与广大教师共同探讨、交流新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新课程改革目标充分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的思想,这样就要求我们拍摄改革示范课的制作人员,要认真地学习、理解和领会课程改革的内容和精神。一、面对新课程标准,更新观念,转换视角新课程改革目标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关注人的发展,以适应21世纪人才的需要。它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学生主动探索,师生交流、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因此,在拍摄课…  相似文献   

16.
1前言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新的教学理念一步步走入学校,走进广大教师的课堂。教师都已意识到对学生的教育不应只是灌输性的传授,而应更多地关注学生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因为,21世纪需要的是善于学习、勇于探索、敢于创新和长于实践的新型人才。新课程标准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素养为宗旨,  相似文献   

17.
体育院系大学生的人文教育有待加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对体育院系大学生的人文教育不仅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改革的需要,更是培养21世纪新型体育工作者的当务之急。改革课程结构、提高教师人文素养、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是加强人文教育的三方面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8.
进入21世纪,提高教师教育的质量已成为刻不容缓的任务,五年制小学教育专业培养模式必须改革。教师职业专业化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我们构建该培养模式的理论背景,21世纪小学教师应具备的素质是该模式追求的目标,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的合理构建是该模式改革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21世纪的高等职业教育是创新的教育,创新教育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目标.作为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教师,要以现代化教育思想为指导,全面更新教育观念,以全新的教育质量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全新的课程观重整课程结构,以全新的教学观优化教学过程,以全新的学生观落实以学生为本,以全新的师生关系观实现教学民主,以全新的学习观引导学生学会学习,从而全方位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20.
为培养适应 2 1世纪需要的全面发展的人才 ,当历史的车轮刚刚驶进 2 1世纪的时候 ,中国开始了一场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作为数学教育工作者 ,我们呼唤这场伟大的变革 :教育要发展 ,课程须改革。因此 ,我认真学习了《数学课程标准》 ,用其先进的教育理念指导现行的数学课堂教学 ,体会诸多 ,略述一二。一、树立全新教育观念教育部长陈至立说 :“课程改革是教育思想、教育理念的改革。”而其核心理念是教师要从学生的角度来思考课程改革与教学 :以学生为本 ,一切为了学生更好地发展。通过学习《数学课程标准》 ,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 ,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