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从1938年冬到1944年秋,桂林抗战文化城曾经展开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其中也包含了文学翻译活动。文章在现有的对胡明树研究的基础上,对胡明树的生平及其在抗战文化城的翻译活动进行探讨,概述他的翻译思想,分析其译著对抗战文化的影响,旨在为胡明树研究尽一些微薄之力。  相似文献   

2.
抗战时期,桂林文学翻译活动空前繁荣,该时期文学翻译作品在译者、原著国、体裁和主题方面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这些译作不仅丰富了我国文学宝库的内容,而且鼓舞了民众的抗战激情.  相似文献   

3.
1938年冬到1944年秋的抗战时期,桂林抗战文化城曾开展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当时的桂林一跃成为“中国南部的心脏”、“华南文艺的据点”。当时的翻译活动,特别是文学翻译活动空前繁荣,尤以英诗汉译成果最盛。  相似文献   

4.
1938年至1944年,桂林抗战文化城出版的文艺期刊近百种,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翻译活动。文艺期刊与翻译形成了互动的关系:前者是推动翻译繁荣的一支重要力量,而后者则是维持前者生存的重要源泉。  相似文献   

5.
田玲 《现代语文》2023,(4):4-10
延安时期主要是处于战争的历史背景之下,文学翻译在抗战大潮中发挥了重要的思想启蒙作用。此期的翻译活动具有浓厚的政治色彩,意识形态、诗学观念、赞助人制度等要素都深深地影响了当时的文学翻译活动。在此影响之下,翻译动机与目的、译作类型与主题、译者身份、目标读者与翻译策略等,都带有政治因素的烙印。延安时期的文学翻译活动鼓舞了广大军民的士气,激励工农兵群众积极抗日,充当了战时良好的思想武器,为取得抗战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也对当代的国际交流与文化传播产生了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6.
抗战文化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而抗战时期的翻译是抗战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统计数据显示,抗战时期的翻译在数量上因战局影响受到了前所未有缩减。本文旨在研究林焕平适应当时战时需要,关注中国当时的教育事业,关注当时抗战现实和抗战心理三个主题,从而在抗战时期开创了自己翻译的高峰期。  相似文献   

7.
桂林抗战文化城时期,文学和翻译事业都得到很大的发展,其中翻译作品量多质优.文章从翻译工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人文环境、社会责任感和审美情趣等方面进行分析,认为他们对译作的选择主要是为满足战时社会和时代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深度翻译是源于文化人类学的一种注重细节阐释、保留他族文化特征的翻译理论和方法,与史料翻译在构建源语文化语境、传递异质文化特征方面有着相同之处.本文结合桂林抗战文化城国际友人援华史料的英译实践,探讨在史料翻译中如何应用深度翻译的理论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翻译界运用多元系统理论相当广泛,它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视野.林焕平作为一位翻译实践家,他在抗战的特殊时期,开创了自己翻译事业高峰期.本文旨在采用多元系统理论的理论视角,结合抗战时期特殊的社会历史时代背景及当时抗战时期所倡导的意识形态,运用文本分析Journey to a war中两个短篇的方式对林焕平英汉翻译策略做一个深入的探讨,并对林焕平采取此种翻译策略的社会和文化根源进行一个梳理.  相似文献   

10.
抗战期间,日伪不仅加紧对华中抗日根据地的经济封锁,还猖狂地进行各种走私活动,企图弱化我根据地军民的抗战力量.为保持根据地军民抗战经济力,华中抗日根据地政权非常重视反走私斗争,主要是针对粮食、毒品、货币和食盐等物资的缉私.通过强化缉私组织机构建设、建立健全缉私规章制度、构建高效廉洁的缉私队伍等一系列举措,有效地遏制了走私活动的泛滥,增强了华中抗日根据地的抗战实力.  相似文献   

11.
在京剧行当的翻译中,所要传递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翻译时,必须以中华文化作为中心文化进行翻译,以此达到传递文化的目的。文章阐述了翻译与文化传递的关系,以及文化传递中的中心文化,分析了现存京剧行当翻译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指出在京剧行当术语的翻译过程中,没有任何一种方法可以通用。只有充分理解其文化内涵、结合相关内容,译名才能更好地传递中华文化,让中华文化为更多人所了解。  相似文献   

12.
李洋洋 《海外英语》2012,(7):137-138
改革开放以来,中西文化交流日益密切。中国特色词汇在国际交往中的使用日益频繁。中国特色词汇反映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事物,其翻译没有先例可循。因此,中国特色词汇的准确翻译成为了服务于中西交流的翻译工作者必须解决好的一个问题。翻译工作者应在充分理解中国特色词汇的基础上采用适当的方法来准确传达中国特色词汇的意味。拟将探讨目的论视角下的中国特色词汇的翻译方法,包括音译法,直译法,套译法,诠释法和意译法。  相似文献   

13.
徐莎莎 《海外英语》2012,(4):164-165
当今世界各国日益密切的文化交流已然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翻译在其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交流过程中,非文学翻译占大部分的比例。非文学翻译涉及到了政治,经济,法律,科技,文化等各个领域。现在,翻译公司和翻译机构的兴起更加证明了非文学翻译的重要性。与文学翻译相比,非文学翻译似乎没有那么多给译者发挥的空间。但是,非文学翻译中译者处于什么地位,可以在翻译过程中发挥怎样的作用,对翻译结果有什么影响,这些都是值得探讨的问题,该文主要举例说明译者主体性在非文学翻译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14.
不同国家的语言均反映着其特有的文化现象,这构成了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的种种障碍。解释性翻译在文化交流中将不同语言文化的独特之处以及文化背景加以详尽的解释,起到了移植文化的重要作用。主要探讨了解释性翻译在汉英翻译实践中的应用,以实例说明运用解释性翻译传达中文专有名词、概括性词、缩略语以及谚语、典故、歇后语等文化负载文本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博物馆文本除了语言信息内容之外包含厚重的历史文化信息,因此其翻译也不应再局限于语言学研究领域,而是一种文化的传递与交流。作者以洛阳市各大博物馆文本英译的相关调查为基础,探索多种翻译方法在博物馆文本英译中的灵活运用,以期最大限度地实现其中文化信息的传递。  相似文献   

16.
魏易的翻译     
虽然学界一致认为魏易是林纾最重要的合作者,但“魏易的翻译”却一直没有得到重视。魏易是晚清最早触及“国民性”批评的译者,他还主张通过广泛翻译西洋小说,帮助中国文学赢得世界地位。魏易的译作极具创造意识,富有“本土”与“西方”竞争的张力。其翻译思想透露着清晰的“翻译—会通—超胜”的文化战略。“魏易的翻译”不仅是准确认识“林译小说”的基础,就其自身的价值而言,翻译史当中也应当有其地位。  相似文献   

17.
国内译界对林纾和庞德及其翻译褒贬不一,总的来说贬多褒少。这个现象反映了时下我国译学研究处于一种可怕的状态:仍然拘泥于传统的逻各斯中心主义模式而裹足不前。章参照目前西方主流翻译理念,特别结合我国传统译论,从二的身世着手,对他们所处时代背景、翻译动机、翻译思想等方面做精心的梳理和对比审视,认识到林、庞误译的历史必然性和合理性。并对翻译与政治、翻译与化等关系进行初步探讨。希冀通过林、庞翻译现象的全新对比透视,对新世纪国内译学建设能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8.
翻译是社会文化活动,因此会受到社会历史文化规范的制约。苏曼殊在清末民初的文学翻译主流规范下,对译本《哀希腊》进行形式和内容上的变通,使译文顺利地融入以译入语文化为中心的翻译传统。这对通过翻译规范来研究翻译活动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可以避免忽视晚清时期翻译活动的社会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19.
宋庆福 《海外英语》2012,(14):165-167
诗歌翻译是文学翻译的一种,创造性叛逆在诗歌翻译中体现尤为明显。该文从译者主体性出发,拟从四个方面比较和评述诗歌翻译中创造性叛逆的运用:"归化"、"异化"、文化误释以及意象传递等。最后分析得出由于文学翻译中存在创造性叛逆,诗歌是可翻译的。  相似文献   

20.
对德语小说《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的两个中文译本的差异性进行比较分析,探究译者不同的文化视角对原著解读、策略选择及译本整体面貌的影响。面对复杂的文化关系时所秉持的文化视角和文化传递理念,以及由此产生的抉择取舍,是译者在翻译活动中主体性作用的集中体现,并最终形成富有文化个性的译本面貌。不同的译者产生不同的译本,不同的译本具有不同的文化意义,应历史地、辩证地看待译者及其作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