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辅导员》2013,(3):3
20岁,初为人师的他,为自己定下了"教师素质十能"作为自我发展的路径,在平凡中执著前行;30岁,他从零开始,选择成为名师这一人生目标,在逆境中迎接挑战;40岁,他又有了新的目标,即做"专家型"教师,努力积淀人生的厚度,向"成长中的教育家"的目标奋勇迈进;他.就是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第二实验小学校长——  相似文献   

2.
<正>1999年,17岁,走上初中语文讲台。2012年,30岁,历经龙岗区、深圳市、广东省课堂教学大赛的锻炼,登上了中语会第二届全国中学语文教师教学基本功展评的舞台,获得一等奖。2019年,37岁,参加第十二届"语文报杯"全国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获得一等奖。专业在课堂中闪亮"用一辈子的时间准备一堂课"是刘老师的信条,他热爱课堂,敬畏课堂。二十年来,他不懈地追求课堂教学艺术的精湛,收获专业的力量,专业须在课堂中磨砺,专业也会在课堂中闪亮。每一堂课,刘老师都会把学生的成长当作最高追求。他笃信:课堂上我的眼光是学生生命成长的眼光,我的  相似文献   

3.
牛军伟  崔静 《河南教育》2014,(10):60-61
<正>他是一位63岁的老教授,在新乡医学院结合群众路线教育开展的"学习焦裕禄精神、树身边的典型"活动中,被确定为先进典型。他是新乡医学院"好教师"的代表,是国务院特殊津贴享受者,河南省优秀教师、优秀专家,2003年获河南省  相似文献   

4.
绿衣 《教师博览》2013,(1):38-39
<正>罗恩·克拉克是一位传奇教师——他年仅28岁就获得"美国年度教师"奖,美国前总统克林顿三次邀请他做客白宫,他的书《55条班规》在《纽约时报》排行榜上高居榜首,他的故事曾被好莱坞搬上银幕……更为重要的是,他从不以成绩为目标教育学生,而是坚信每个学生都有学习的能力,他只是那个用关爱与激情点燃学生学习欲望的人。"我的每一个学生都会通过!"罗恩·克拉克成长于北卡罗来纳州的一个小镇,高中毕业后考  相似文献   

5.
苏文  陈希 《辅导员》2012,(9):12-13
在哲学家、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的故里,有这样一位小学校长——他,主持实验了"七天四次记忆法"、"27天培养习惯法"和"表格整理法",创设并实践了"教师、学生、家长"三位一体的管理目标研究和"心态、习惯、学法、成绩"四位一体的教育教学目标研究,以及"双语、双笔、双参"的"三双"教师成长工程,并提出"集天下智慧、育拔尖人才"的口号;他,寄语学生"既要成为创新型人才,又要成为完善的人格的优秀人",寄语教师  相似文献   

6.
本文论述了在职中小学教师在远程教育中学习动力"目标利益驱动"的含义及构成;学习动力"目标利益驱动"保持的必要性;学习动力"目标利益驱动"的保持及在职中小学教师学习动力"目标利益驱动"保持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正>刘忠伟是从基层一步一步走上来的:他17岁登上乡村讲台,24岁担任校领导,长期耕耘在教学一线,以坚韧与勤奋完成了从公开课的失败者到优质课的诠释者、从"草根"教师到"影响力教师"、从"河南省名师"到"中原名师"的蜕变。也因此,在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中,特别是教师专业成长这方面,他提炼出很多独到的观点与值得借鉴的经验。包容唤醒,让教师自主成长记者:您担任校领导已经有15年了,主持学校全面工作也有1年了,是什么力量促使您一直坚守在教学一线?  相似文献   

8.
谭烨 《中国教师》2012,(6):72-74
<正>叶洪光:东莞万江人,现任拔蛟窝小学校长、党支部书记。小学语文高级教师、高级政工师。曾获"万江区小学优秀校长"万江区优秀党务工作者"东莞市教书育人优秀教师"等。他的教育人生开始于22岁那一年。那时,年轻的他在发扬自己专长的基础上不断学习、积累,扎实履行着一名人民教师的职责,不断提升。43岁那年他第一次当校长。10年间,他挑战自己完  相似文献   

9.
正通过对《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的深入学习,我们发现《指南》中明确了3-6岁儿童语言学习与发展的目标要求。其中子领域二——阅读与书写准备,对幼儿在阅读方面的经验准备提出了具体的要求。这为教师开展幼儿阅读教育活动提供了重要依据。一、目标的确定——阅读教育活动核心价值的把握在《指南》"阅读和书写准备"中,明确了三个目标:喜欢听故事,看图书;具有初  相似文献   

10.
李伟 《现代教学》2014,(5X):77-78
<正>当教师将教育责任扛于一己之身时,也正是教师承担起莫大压力之时。从案例中不难看出这是一位有责任感的教师,及时处理了学生的问题,第一时间对学生进行了教育与引导,并事后将情况告知家长。整个事件的处理似乎周密而妥当,其结果为什么事与愿违?教育目标有分歧吗?从案例中可以得知,老师要替学生保管手机的原因是学生"违反课堂纪律"、"违反老师要求"以及"自制力差怕影响期末考试"。家长表示执意将手机要回的原因是"马上又要期末考试了,怕他情绪不好又要考不好"。显然,老师和家长的目标是一致的,但为什么还会产生分歧呢?  相似文献   

11.
他是一名普通的壮族乡村教师,现年46岁的他,26年如一日在不到2公里的湖面上撑船护送学生上放学。他已记不清自己在水面上撑了多少个来回,只记得这么多年来已经撑烂了8艘木船……他就是被人们亲切的称为"摆渡教师"的广西上林县西燕镇大龙洞村内泽庄刁望教学点教师石兰松。  相似文献   

12.
一位79岁的老人,膝下无子,却有数十名学子亲切地称呼他为爸爸;一位清贫的教师,收入微薄,却让上百名贫困学生圆了求学梦;一位平凡的人,50余年来教书育人无私奉献.他,就是国家民政部、劳动部等6部委颁发的"全国老有所为奉献奖"获得者,被评为"2005年感动上饶十大人物"的万年县青云中学共产党员、退休教师何子策.  相似文献   

13.
什么是师德?简言之,即教师职业道德,说得具体些,就是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活动、履行教书育人职责时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在不同教师身上,体现出的师德水平往往有高低上下之分;即使在同一个教师身上,在他教育生涯的不同时段中,所体现的师德水平也是在发展变化着的。人的巨大可塑性决定了师德建设的重要性, "弘扬高尚师德,力行师德规范,强化教师教育,优化制度环境,不断提高师德水平",这是当前师德建设的主要目标和内容。在师德建设中,既会有刚性的一面,也会有弹性的一面,所以师德建设贵在 "刚柔相济"。在刚性策略中,主要有"制度约束"策略,在柔性策略中,主要有"目标激励"策略和"过程内化"策略。下面,笔者根据本校师德建设的经验作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14.
新教育实验"毛虫与蝴蝶"--儿童阶段阅读研究,有一个非常明确的目标,"为每一位儿童寻找到此时此刻最适合他的书".在接下来做的教师专业化发展项目(以日常教育教学为核心的专业阅读+专业写作+专业发展共同体,俗称"三专"项目)中,专业阅读的目标也是"为每一位教师寻找此时此刻最适合他的书".  相似文献   

15.
在幼儿园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有个别儿童常会表现出与一般儿童迥异的行为特征和性格特征:3岁的玲玲(化名,文中儿童均为化名)在上课时不断自言自语发出干扰;4岁的辉辉只对活动室中的插花片感兴趣,教师让他做其他事他完全不理会,如果教师强行收走他的插花片,他就哭闹并把插花片抢回去;5岁的强强语言表达不完整,常只使用单字和单词,对教师的提问要么重复、要么不理睬……这些儿童在一定程度上都患上了自闭症。  相似文献   

16.
正最近,一朋友在闲聊中大谈他的投资史,兴衰盈亏,不尽唏嘘。通过朋友的投资史,笔者想到了教师的成长,教师的成长史就相当于一部投资史,如何让教师在成长中升值是我们所需要关注的话题。一、设定目标,建立教师的"成长账户"要在银行理财,首先要在银行开设一个账户,这个账户以后数值的变化将告诉客户的收益如何。教师不妨对于自己的成长也设立一个账户,设定自己的成长目标。  相似文献   

17.
<正>1.家庭作业的布置目的要求明确,使学生"有的放矢"。美国心理学教授埃德温·洛克于1968年提出了目标理论。他认为:"有专一目标,才有专注行动。"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这一特点。2.家庭作业的布置要围绕趣味性原则,使学生"乐此不疲"。新课标明确指出:"小学阶段英语  相似文献   

18.
正今天下午,与一位年轻教师进行了一次长谈。"天天面对着同样的孩子,重复着相同的工作,没有一点新鲜感,平淡而无味。最关键的是,我似乎看到了自己的结局:满头白发,颤颤巍巍,空着双手离开学校,除了付出,我们是一无所有。"他一直在重复着,强调着这句话。因为没有目标,他对教育失去了兴趣;因为看到结局,他对教育失去了信心。从他的谈话中  相似文献   

19.
<正>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网站2013年4月27日报道,4月26日,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首席教育专家乔·伯恩呼吁人们要重视教师在教育中的作用。他认为,对所有儿童,特别是处于贫穷或易受战乱影响地区的儿童来说,教师是实现教育目标的关键。伯恩说:"每天全世界的教师都在向孩子们传授各种知识和生活技能,选拔和培训教师并支持他们的工作,将为实现让每一个孩子都享受到优质教育的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20.
"童话诗人"顾城,1956年生于北京。他似乎是一个为诗而生的人。他8岁即能赋诗,那时候他写的"是塔松和雨珠的故事;是云朵和土地的对话;是瓢虫和蚂蚁的私语"。1 2岁时顾城辍学放猪,于"文革"中正式开始了诗歌写作,虽然那时是在"地下"。1 979年他在《今天》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