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习近平总书记说,人民期盼更好的教育,人民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我想.人民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我们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上,也必须以学生、家长、社会的需求为目标,扛起责任,负重前行。哲学家维特根斯坦说:我贴在地面步行,不在云端跳舞。我们做教师的,既要有贴在地面步行的脚踏实地,又要有在云端跳舞的精神理念。所以,一个语文教师,要想教好语文,上好语文课,首先要与时俱  相似文献   

2.
习近平总书记说,人民期盼更好的教育,人民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我想,人民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我们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上,也必须以学生、家长、社会的需求为目标,扛起责任,负重前行. 哲学家维特根斯坦说:我贴在地面步行,不在云端跳舞.我们做教师的,既要有贴在地面步行的脚踏实地,又要有在云端跳舞的精神理念.  相似文献   

3.
漫舞云端     
哲学家维特根斯坦说:"我贴在地面步行,不在云端跳舞。"我们不妨把这理解成一种对生命姿态的抉择。哲学家喜欢踏实,他选择步行,而我认  相似文献   

4.
云端的辉煌     
维特根斯坦说:"我贴在地面步行,不在云端跳舞。"但是如果我有选择的机会,我宁愿成为云端的舞者。因为我相信只有在云端起舞的人,才能更加地接近太阳,才能够留下最为辉  相似文献   

5.
德国哲学家维特根斯坦说过:"我贴在地面上步行,不在云端跳舞."这句话很适合教研员的工作性质.因为,教研员既要有一定的理论作支撑,也需要有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而且这种实践必须从原生态的问题开始,明确自己该引导教师做什么、如何做,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教研水平和指导能力.  相似文献   

6.
有些人是轻狂的、骄纵的,他们在云端跳舞;有些人是踏实的、虔诚的,他们在地面步行;还有些人,既沉稳务实,又舒展洒脱,他们既能贴地步行,又能在云端曼舞. 这三种不同的人生态度,你更加崇尚哪一种呢? 贴在地面步行的人 确实,人需要有一颗平实、虔诚的心.现在社会上兴起了一阵“低调风”.  相似文献   

7.
漫舞云端     
哲学家维特根斯坦说:我贴在地面步行,不在云端跳舞。我们不妨把这理解成一种对生命姿态的抉择。哲学家喜欢踏实,他选择步行,而我认为,华美的姿态亦能使生命臻于完美——即使它落脚于云端,漫步于长空。想到了吉尔伽美什,那个古希腊神话里的英雄王。尊贵的身份注定了他必须傲视一切,包括自己。他战斗,为了国家;他嗜血,为了光明。结束战争的唯一方式还是战争。就那么普通的一把剑,他把它  相似文献   

8.
哲学家维特根斯坦说:我贴在地面步行,不在云端跳舞。这句名言表达形象,寓意深刻,它会引发我们不同的联想或感悟,根据这段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找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  相似文献   

9.
哲学家维特根斯坦有句名言:我贴在地面上步行,不在云端跳舞。这句话过分强调了脚踏实地的重要,而贬损了仰望星空的价值。我认为,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应共存并重,它们之间并不矛盾。  相似文献   

10.
有些人是轻狂的、骄纵的,他们在云端跳舞;有些人是踏实的、虔诚的,他们在地面步行;还有些人,既沉稳务实,又舒展洒脱,他们既能贴地步行,又能在云端曼舞。这三种不同的人生态度,你更加崇尚哪一种呢?A.只在地面步行的人确实,人需要有一颗平实、虔诚的心。现在社会上兴起了一阵“低调风”。它似乎吹灭了人们积极上进的勇气,同时也吹灭了人们的梦想。譬如,我经常听见有的同学说:“做人要低调,不要出风头,所以,上课不  相似文献   

11.
储昭柏 《教书育人》2011,(19):23-24
当前,教师的专业素质是阻碍教育发展的一大瓶颈。如果教师有向往专业发展的自觉",云端跳舞"以求索"人"师的教育境界",地面步行"以追随"经"师的本真课堂,就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智慧选择。"云端跳舞",追求"居高声自远""人师",道可师模,行为世范,在于人格之美,大德大智大行。心游万仞,站高山之巅,"一览众山  相似文献   

12.
<正>我特别喜欢维特根斯坦说过的一句话:"我贴在地面步行,不在云端跳舞。"在实实在在的地方做平平常常的事,我喜欢这样的生活。工作十余年,我先后担任过班主任、备课组长、年级组长、团委书记、年级主任,一路走来,最大的感触就是,在实验中学这片沃土上,我们是幸福的教育者,因为我们的努力得到认可,我们的价值得到了实现。更高更宽的平台刚刚担任年级主任时,我心里颇为忐忑:年级四十多位同志中,我的年龄是最小的。这时,领导给我鼓劲:"既然你的团委工作这么出色,年级  相似文献   

13.
为什么很多学生对语文毫无兴趣?为什么那么多的学生在本该是大胆自如地运用语言的语文课堂上“沉默是金”?有什么方法可以最大限度地吸引并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如痴如醉地跟着教师走?能不能努力使我们的语文课每天都成为学生们最期盼的课程?多年的语文教学工作,使我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至今仍有的童心,让我和学生贴得更近;不断的尝试,让我的梦不再遥远!我的课堂我做主。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快乐地学习着。  相似文献   

14.
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教师在讲课的时候始终要遵循语文这一基本特征,而要想更好实现二者统一,教师需要有一双发现语文美的眼睛,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洞察力。  相似文献   

15.
王振华 《宁夏教育》2012,(10):71-72
古印第安人有一句谚语:“别走得太快,请等一等灵魂。”当时光穿梭到现代社会,这个社会的节奏太快,以致于我们再也没有勇气等一等灵魂。有时,我们走得太远、太急,以致于忘记了当初为什么要出发。作为教坛新手,在“象牙塔”的美好与现实的巨大落差带给我们的阵阵冲击前,正如诗人顾城所说:“人可生如蚁而美如神”,我唯有怀揣梦想于云端跳舞,脚踏实地地在地面步行。为此,在教育教学生涯中,我不求绚烂一时,但必充满激情、富有爱心、善于学习、勤于反思。  相似文献   

16.
《考试周刊》2017,(18):93-94
语文教学实践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问题——该教的教不透,不该教的教得又太多。一堂课中,教学形式华而不实,"花团锦簇"的表面现象,似乎将学生带到了云端,使学生飘飘然而实无所得。那么,怎样让学生踏踏实实地"贴在地面步行"呢?针对这一问题,结合教学实践,我做了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7.
面对高中语文新课程与新教材的新理念、新思路、新内容,有一线教师说“不懂教语文了”,有薄弱学校教师说“不会教现在的高中语文”,有取得过成绩的教师说“自己的教法过时了”,想有所作为的中青年教师期盼着有行之有效的范例。针对上述问题,作为语文教师,切不要忘记语文学科的根本和基础是语言建构与运用,要牢记在语言建构与运用的基础上培养学生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的素养之使命;要根据自己学校及学生的实际,灵活整合、优化教材,量力而行,循序渐进;在具体实施中,要始终坚持守正创新、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18.
现在,全国上下都在轰轰烈烈搞课改,提出了许多新的理念和教学模式.作为一个中学语文教师,我们想得最多的无非就是怎样教好中学语文课.我认为一个语文教师要想教好语文课,除了要有先进的正确的教育理论作指导外,还应该从这几方面入手:搞关系,理内容,说方法,做榜样.  相似文献   

19.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想上出一堂精彩的语文课,设问尤其重要。要让我们的设问有效,课前,教师要把握课标、深入研读教材、了解学情;课  相似文献   

20.
当前许多初中毕业生毕业时的语文成绩较其他科目偏低很多,根本原因是学生学习语文太死板,学习语文的范围太狭窄。记得有位语文教育家曾经说过:“生活的外延有多大,语文的外延就有多大。”如果把学生放到形式多样的活动中去学习语文,那么他们就会学得轻松、愉快,我想这样就会事半功倍的。要想成功的去引导学生,我认为语文老师最好从以下几个方面作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