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8 毫秒
1.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在版权引进和输出方面十分活跃,与国外一些大型出版公司和著名大学出版社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是国内近年来版权引进量和输出量均名列前茅的重点出版单位之一.在国际合作部工作的5年里,我经常能体会到人大社在版权引进领域的优势,通过引进带动输出,推动着版权贸易的双向发展.结合日常的工作,有以下几点感想: 不断巩固版权引进优势,为版权输出积累客户资源 人大社是全国高校人文社科教材的重要出版基地之一.自上世纪90年代,我社启动了"经济科学译丛"这一重大项目,直到现在每年仍有一些顶尖级经典著作被纳入这套译丛,成为涵养我社学术品牌的重要系列著作.  相似文献   

2.
从源头讲,我社第一本版权贸易的图书是从输出开始的。我社原名中国审计出版社,主要出版审计、会计等图书。1997年前后,台湾的五南出版社(后改名五南图书出版有限公司)引进了我社的一本《审计学》。由此引发的积极从事版权贸易的热望,一直延续至今。2001年我社改名为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成立了对外合作部,并提出了"高起点、借平台、跨越式发展"的理念和思路。2003年,在大力开拓引进版权的同时,向韩国成功输出《纵横舌辩101策》,  相似文献   

3.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是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出版物进行国际交流的重要阵地之一,特别是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大社开始有计划、成规模地引进外版图书,在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新闻学、社会学和公共管理等学科形成了十分明显的优势,代表作包括“经济科学译丛”、“工商管理经典译丛”、“公共管理经典译丛”等系列丛书,目前已经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引进版体系,在国内外出版界引起了积极而广泛的反响。人大社的引进版工作不仅在同行中享有很高声誉,而且自身也因成功的运作获得了值得欣慰的经济回报。  相似文献   

4.
中国图书走出去工作已经做了将近十年的时间,这十年来,在各方的积极努力之下,取得了骄人的成果,版权引进和输出比例,由十年前的10∶1,到2012年的不到3∶1.简单数字的背后,倾注了出版人不懈的努力和辛勤的劳动;中国的版权输出,也不再局限于传统领域的武术健身、饮食烹饪、风光图片和语言学习等传统领域.几年来,作为人大社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我们的走出去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我社依托中国人民大学深厚的学术文化底蕴,在版权输出领域,高扬"中国学术"的旗帜,形成了鲜明的版权贸易特色.同时,在长期的实践中,我们的版权输出工作也积累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出版社里的版权工作,无论是引进还是输出,与一个社既有的风格和特点密不可分。版贸的核心工作为两方面——引进适合本社的好选题,输出本社的优秀原创图书。对于引进来说,要把握好出版社的出版优势,做足优势板块的选题。同时也要捕捉出版动态,开拓适合本社的新选  相似文献   

6.
孟超 《出版参考》2013,(19):39-40
中国图书走出去工作已经做了将近十年的时间,这十年来,在各方的积极努力之下,取得了骄人的成果,版权引进和输出比例,由十年前的10:1,到2012年的不到3:1。简单数字的背后,倾注了出版人不懈的努力和辛勤的劳动;中国的版权输出,也不再局限于传统领域的武术健身、饮食烹饪、风光图片和语言学习等传统领域。几年来,作为人大社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我们的  相似文献   

7.
版权贸易是出版领域中重要的一块领地。无论是从国外引进图书版权,还是向国外输出图书版权,都是扩大图书出版领地、赢得市场份额的重要手段之一。 随着我国图书市场化、国际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引进版权的图书出版和图书版权的海外销售,已经成为很多出版社日常工作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这里介绍的十本优秀图书的版权故事,是我们特约出版社一线版权人士或编辑亲笔撰写的文章。尽管每本图书的版权交易各不相同,但从中我们仍然可以得到很多有益的启示。[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我国是版权大国,版权输出工作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版权输出市场的操作规范也日臻成熟.但是版权输出工作中的诸多细微之处,如合同的法律严谨性、具体操作的规范性等,我们还有很大提升空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研究借鉴版权引进工作中的实际业务做法可以帮助版权输出领域从业人员拓宽视野,增长知识,对于我国出版领域的“走出去”工作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9.
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的刘静在《出版广角》撰文说:在版权贸易中,大学出版社一直占有重要的地位,其版权引进和输出的数量相对均衡,并在不断地飞涨中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对于大学出版社开展版权贸易有几点思考。1.依托大学优势,打造精品教材。  相似文献   

10.
中国图书版权贸易首次实现顺差原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中国出版"走出去"成果显著 据统计,1996年以来,中国图书版权输出和引进的比率基本维持在0.1∶1左右,2002年升为0.12∶1,可2003年又跌至0.07∶1,直到2004年、2005年才又开始有好转的迹象,分别达到了0.13∶1和0.15∶1,连续两年小幅递增.2005年我国图书版权引进9382种,而输出仅1434种.  相似文献   

11.
版权输出的五项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的第57届法兰克福国际书展上,中国展团引进版权881项,输出版权615项,引进和输出的比例首次降为1.43:1,基本上实现了版权引进和输出的大体平衡.这一事实像一支强心剂,鼓舞和振奋着我国的图书版权输出,也将激励更多的出版企业从事版权输出.然而,版权输出毕竟是一种国际间的跨文化交流,涉及到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化背景、价值观念、风俗习惯、阅读心理等诸多因素,因此,我国出版企业在进行版权输出时不能只凭一时的冲动和热情,必须在结合国际、国内出版业现实情况的基础上运用适当的方法和策略才能实现预期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王利 《出版广角》2013,(11):47-49
安徽少儿出版社在"引进来、走出去"过程中,坚持以重大精品工程为龙头:引进"国际安徒生奖大奖书系",带动"三位一体"儿童文学出版战略深入实施;玩具书输出中东市场,凸显"走出去"的辐射效应。2013年春,一个充满生机与希望的季节,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以下简称"安徽少儿社")曾付出的努力取得了可见的回报。最近三年,安徽少儿社在版权贸易上取得巨大进步,"走出去"成绩斐然,在全国专业少儿社中处于"排头兵"地位。三年来,安徽少儿社共引进版权243种,输出版权384种,  相似文献   

13.
胡懿 《出版广角》2014,(14):22-24
正从事版权贸易工作与一般意义的营销工作不同,既需要懂出版,又需要懂法律,既要有纯熟的外语能力,也要有相关专业知识的积累,此外,还要熟悉市场,并且具备敏锐的眼光。因此,从事版权贸易的应该是"复合型"人才。从事图书版权贸易工作多年,深切感受到版权贸易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从确定引进或输出版权的选题,到筛选合适的作品,再到与国外出版商联系、洽谈版权贸易,直至最后签订和执行版权合同,版贸工作不仅是从业者  相似文献   

14.
编者按:由中国版协国际合作出版工作委员会、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出版参考杂志社联合主办的第七届输出版、引进版优秀图书评选于8月15日揭晓,共评出输出版优秀图书57种、引进版杜科类优秀图书55种、引进版科技类优秀图书22种,同时评选出19位优秀版权经理人。这些优秀版权经理人长期从事版权贸易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做出了一定的成绩,他们的经验值得同行分享。  相似文献   

15.
陈亦南 《出版参考》2012,(31):27-28
在版权引进工作中,笔者本着"以需求为导向,以品质为核心"的原则,为外研社引进内容品质高、出版效益好、社会效益佳的图书;在版权输出工作中,本着"多管齐下,积极探索"的精神,使外研社自有版权图书的输出工作取得了较大的进展。  相似文献   

16.
借船出海,实现国际化——清华社版权贸易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华大学出版社的国际合作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初,十年间先后与海外上百家出版公司和科技教育机构进行版权贸易、合作出版等。迄今为止,共引进海外版权超过2000项。其中,2001年版权引进400多种,2002年版权引进约700种,连续两年位居北京市版权引进量首位。版权贸易领域涉及到我社出版的所有学科领域和不同的出版层次。因此,开展版权贸易,引进海外的出版资源一直是清华大学出版社国际化的重要战略之一。  相似文献   

17.
刘禹 《出版参考》2007,(10S):27-27
作为现代出版的发源地和出版行业的百年老店,商务印书馆向来十分重视版权工作。版权贸易是版权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后,商务印书馆的版权贸易从引进版权起步,进而与重要出版机构建立起长期、稳固的合作伙伴关系,迄今已形成引进、输出、合作开发新选题并重的良好局面。[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版权贸易断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版权贸易是我国对外经济贸易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出版工作的重要一环.它直接关系到我国出版事业的发展,受到我国出版业的高度重视.但是,随着版权贸易的蓬勃发展,一些出版机构急功近利、盲目引进和只重引进、忽略输出的问题凸显出来,引起了业界人士的忧虑.  相似文献   

19.
邢扬 《出版参考》2016,(6):33-34
去年10月,我社与外文社携手在法兰克福国际书展成功推出了《抗美援朝战争史》 (英文版),开创了国内军事图书版权输出的空白.在我社历史上尚属首次.回顾这次书展的前期准备、海外参展以及归来总结整个过程,特别是结合自己责编并负责《抗美援朝战争史》(英文版)版权输出工作,对出版社的外文书出版工作有了一些新的感悟和认识.  相似文献   

20.
辽宁人民出版社在80年代中期就意识到对外版权贸易的重要性,1986年对外售出第一本图书版权,局面由此逐渐打开。20世纪90年代,辽宁人民社的对外版权贸易图书在150种以上,其中输出版权的100多种,引进版权的50多种。 一、输出大于引进,注重品质与品牌 90年代辽宁人民社在图书输出和引进方面各有特点。首先,在种数上,输出图书的种数大大超过引进图书,两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