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 毫秒
1.
尉氏县实验小学始创于1908年,她的前身是我国著名的辛亥女杰刘青霞创办的“华英女校”。近年来,我校在推进素质教育的探索中,通过“赏识教育”为学生创设了宽松的成长环境,努力让每一个学生从小树立“我能行”的信心,让每个孩子都抬起头来走路,让每个孩子都有成功的体验。一、提供机遇,人人享有平等表现的机会在实施“赏识教育”的过程中,我们提出了“让每个学生在实验小学都当半年小干部”的设想,力求让所有的学生通过当“中队长”或“小队长”,学会服务,学会合作,锻炼自己,展示自我,从而相信“我能行”。二、承认差异,…  相似文献   

2.
赏识教育能激发孩子的自信心,让孩子拥抱希望,走向成功。但赏识教育除了要有这样的外在形式外,还应有更重要的内涵,那就是:赏识教育要从心开始。一、发自内心的相信“他能行”孩子们在学习中,家长和老师常对孩子失去这种“他能行”的信心,即使知道赏识能让孩子进步,但却很难做到发自内心的赏识。  相似文献   

3.
教育幼儿,首先要善于发现幼儿的优点,热情赏识和鼓励孩子,坚信孩子一定能行,以不断增强幼儿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帮助他们逐步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乐观开朗的心理素质。但幼儿在成长过程中都会有不足之处,也会有错误发生,有的幼儿甚至已有任性等不良行为。  相似文献   

4.
陆莉娅 《考试周刊》2012,(60):159-160
赏识教育是一种爱心教育,是坚信孩子你能行的教育。实施赏识教育要有技巧和艺术,只有这样才能把爱行动化和具体化。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很多教育工作者往往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一些误区,影响着赏识教育积极作用的发挥,使其达不到预期的教育目的。  相似文献   

5.
我校开展“我能行”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针对我校有一部分学生缺乏自信、意志力薄弱的现状,学校提出“我能行”教育,为每个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儿童喜欢被赏识、称赞、鼓励、肯定,教师多次鼓励学生说“你能行”,会提高儿童进步的内在积极性,有利于他们树立自信,最终形成学生自己争取成功的内部动力,大大提高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6.
运用赏识教育去正确地看待学生,转化后进生。对我们实现教育教学目标具有积极的意义。赏识教育归纳出信任、尊重、激励、理解、宽容、提醒的操作原则和简单易学的三字经操作方法,如“我能行、我真棒”等,从而对教育规律把握达到了理论化、系统化、操作性、特色性的高度。  相似文献   

7.
赏识教育就是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进步与成功予以重视和赞扬的教育。赏识教育就是在承认差异,尊重差异,运用科学的理论逐步缩小差异。长期的应试教育已经在不经意问磨去了职教学生的那份应有的自信。如何在教学的过程中探索出能够让学生找到自信,体验到“我能行”的感觉,则是摆在我们教师面前亟待解决的难题。赏识教育虽然不是万能的,却有许多复杂的教育对象在赏识教育中完成了人格的蜕变甚至是质的飞跃,这说明赏识教育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8.
学会赏识     
赏识是教育者在对学生充满爱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积极的教育思维方式、信念及心态,是教育者用发现的眼光对待学生,使学生形成“我能行”的心理暗示。赏识能强化学生的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良好品质的形成。要通过营造良好的气氛,使学生因为得到教育者的赏识而获得激励,奋发图强。  相似文献   

9.
学会赏识     
赏识是教育在对学生充满爱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积极的教育思维方式,信念及心态,是教育用发现的眼光对待学生,使学生形成“我能行”的心理暗示,常识能强化学生的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良好品质的形成,要通过营造良好的气氛,使学生因为得到教育的常识而获得激励,奋发图强。  相似文献   

10.
程培兰 《教师》2020,(4):116-117
伴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完善,越来越多融合人性、尊重、爱的科学教育理念相继涌现出来,而赏识教育就属于其中的范畴。所谓赏识教育,不是单纯地对幼儿的表现进行鼓励、表扬的教育,而是赏识幼儿表现和行为过程的教育。在赏识教育中,家长和教师要对幼儿值得赞扬的行为加以表扬,对其不足之处进行指点,尝试站在幼儿的角度并以爱和尊重来看待幼儿的行为表现,秉承“理解差异、接受不足、爱和尊重”的赏识教育原则辅助幼儿茁壮成长。文章主要围绕幼儿园赏识教育的实践策略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11.
语言是知识和经验的载体,幼儿学好了语言就有可能在体、智、德、美等方面获得全面的高度发展。幼儿语言教育首先要创设有利于幼儿语言发展的环境,其次在教育过程中应“多激发”、“多赏识”、“多途径”。  相似文献   

12.
杨娟 《考试周刊》2013,(35):192-192
大多数幼儿都喜欢动手做一些小事或者是进行一些小制作,幼师要赏识、赞美,放手让幼儿去体验、去感悟,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勇敢地说"我能行"。  相似文献   

13.
赏识教育是世界著名的六种教育方法之一,是课改以来一直受到关注的教育理念。赏识教育就是教育者以信任、尊重、理解、宽容、激励、提醒的心态和思维方式对被教育者实施教育,教师在教学中紧紧抓住学生的优点和进步,逐步给予肯定,逐步形成燎原之势,让孩子在“我能行”的心态中走向成功。  相似文献   

14.
管轶钟 《甘肃教育》2023,(16):53-57
一个人的成长,需要赏识教育,也需要挫折教育。赏识教育可以培养幼儿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使其有勇于进取的信心和动力。挫折教育能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增强其抗挫折能力。施教者应以关爱为出发点,把握好赏识教育与挫折教育的“度”,让赏识教育与挫折教育并行,使幼儿既能在取得成绩时认清自己,也能在身处逆境时自强不息。  相似文献   

15.
走出赏识教育的误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情感教育的一种主要形式,赏识教育注意充分考虑青少年儿童的身心条件和学习基础,善于及时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并通过肯定、鼓励、期待、表扬、奖励等正面教育手段,展现了教育学和心理学有机结合的巨大魅力。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我们很遗憾地看到,不少老师或家长对赏识教育的理解往往流于表面或失之片面,使赏识教育“变形”或“变味”,走进了“怪圈”或“误区”。主要表现在:   1.把赏识教育误为赞扬教育,甚至不顾学生的实际情况,一味地盲目肯定。盲目肯定,容易使学生形成不恰当的自我评价,产生不切实际的抱负水平,结…  相似文献   

16.
在教育学理论进一步发展之后,赏识教育开始为教育部门及部分教师所注意。目前,部分学者认为在幼儿教育当中,赏识教育有必要进一步推广。相较于某些教育理论,赏识教育更为重视幼儿的优点,通过理解幼儿的行为、赞赏幼儿等,令幼儿的热情得到激发。赏识教育符合目前幼儿教育的宗旨,可以使幼儿教育的实效性获得提高。  相似文献   

17.
赏识教育已成为幼儿园教育中最值得提倡的一种教育方法。游戏是幼儿最基本的活动形式和学习方式,需要教师的支持与鼓励,适度的赏识能够赋予幼儿力量,帮助他们成长。通过分析幼儿游戏中赏识教育的重要性与存在的问题,本研究提出了幼儿活动中赏识教育的实施建议,以期为幼儿教师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8.
“孩子是在表扬中成长的”,这一由日本著名儿童心理学家明桥大二提出的理念,现如今在我国的教师中非常盛行,与我们的教育口头禅“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和“赏识教育”的理念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表扬是激发幼儿前进的动力,是帮助幼儿成长的钥匙。“大拇指教育”是南翔幼儿园的教育哲学,包含着“尊重、鼓励、赏识、赞美”。竖起大拇  相似文献   

19.
姚建美 《山东教育》2005,(23):51-52
现代教育者都知道.鼓励对幼儿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也是十分必要的,更懂得要对幼儿进行赏识教育一要鼓励幼儿、赏识幼儿.总要让幼儿知道:自己为何被鼓励,被赏识,自己的优势在哪里?每个幼儿在发展方向、起点、  相似文献   

20.
许多幼儿会以很快的速度做出算术题,背出数首儿歌,而当老师委托他为全班小朋友带操,带头做游戏或完成其它任务时,幼儿就面露难色,犹豫不决,有的当时就对老师说:“我不会”“我不行”,甚至个别幼儿还害怕得哭起来,这都是幼儿缺乏自信心的表现。从小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对他一生的发展非常重要。 孩子的心中有两扇门,一扇叫“我能行”另一扇叫“我不行”。如果老师打开“我能行”的门,看到的将是智慧、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