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红拂 《教师博览》2011,(5):48-49
前几天,听姐姐抱怨她正上小学四年级的儿子。我一下子想起接触过的几个美国人,就想讲一讲美国父母是如何要求孩子的。美国家长的惊喜那天,姐姐跟我抱怨她儿子:"我对他的要求,已经低得不能再低了,他怎么还做不到呢?"我问姐姐:"你对他都有什  相似文献   

2.
相关链接之阅读经历一个朋友曾向我抱怨说自己的儿子不愿意看书,我给她讲了我女儿读书的故事,又向她提了几条建议后,她回去尝试果然奏效。于是我想,也许我女儿的经历,会帮助一些家长朋友帮孩子  相似文献   

3.
巴述丽 《家长》2012,(Z1):8-10
朋友抱怨说,自己的孩子常常说谎,明明所有的证据都指向孩子在说谎,可孩子就是不承认。朋友说自己很痛苦,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听了朋友的述说,我除了安慰朋友以外,还跟她讲了自己对儿子进行诚信教育的方方面面。言传身教,让儿子意识到讲诚信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吴亚珠 《成才之路》2009,(27):68-68
一些父母常常抱怨说现在的孩子太难教育,他们尤其感到为难的是不了解现在的孩子在想些什么。在父母们的眼里。孩子的小脑袋瓜儿就好像一个神秘的世界,让父母们费尽心思也捉摸不透。还有的父母抱怨孩子与自己没有共同语言,无法与孩子做到真正的交流。在这里,我给父母们讲一个我自己的故事。  相似文献   

5.
<正>在家庭教育中,我们经常听到父母抱怨孩子偏爱爸爸或者妈妈的事情:"孩子只和妈妈睡,总说我(爸爸)是坏人","看着儿子和妻子亲昵的样子,感觉自己和妻子都疏远了几分"。这些问题给父母带来了很多困惑,父母需要弄清孩子疏远自己的原因,积极重建良好的亲子关系。  相似文献   

6.
有个儿子说:"她不像别的老妈一样,会让着孩子。她从不会考虑我是他儿子要照顾我,反而要抢我东西吃,要跟我争论,有时还要和我吵架。当别人说她最多是我的姐姐时,我都替她脸红。"  相似文献   

7.
我有两个姐姐,每月都给我父母1000元,由于父母来帮我们带孩子,所以,我也想每月给他们1000元。但是我老婆不同意,说如果我给我的父母多少钱,那她也要给她的父母多少钱,这样才平等。可是,她的父母并没帮我们带孩子,给钱的时候却要平分,这公平吗?我该怎么处理这件事情呢?恳请专家指教!  相似文献   

8.
《父母必读》2010,(7):133-133
每到周末,儿子都会跟幼儿园里几个要好的小朋友约好互相串着到家里玩,前天见到一个儿子常去玩的小朋友的妈妈,她告诉我,其实看到孩子,就能大概看出父母的情况。这话让我心里一阵儿发虚,儿子在人家家里不会有什么不妥当的行为吧?  相似文献   

9.
女儿性格活泼外向,经常一回家就给我讲各种趣事.她在讲的时候,我会放下手中的事认真地听,并作出回应,这是亲子沟通很重要的一点.有一本书叫《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写得很好,书中提到了不少亲子沟通的有效方法.我们很多家长抱怨说孩子什么都不跟父母讲,宁肯跟同学说.其实,父母要反思一下:是不是在孩子想给你说的时候,你没有用正确的态度回应他?是否对孩子缺乏起码的尊重?  相似文献   

10.
担任班主任时,我曾遇到过这样的事情一位母亲提着礼物找到我希望让她的儿子在班中谋个一官半职我开始觉得她的想法有些不可思议可是细听她的理由后我明白了作母亲的心情这位妈妈说家中亲戚朋友的孩子几乎都戴着杠杠平日交往时父母孩子说话的底气都足自己的儿子学习不差可胳膊上光秃秃的面子上实在过不去当时我冷静地回绝了她的要求并讲清了是否当干部并不是靠学习好坏来衡量同时也不是评价孩子好坏的标准即使不做小干部照样能在各方面取得进步事情过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其实许多父母都有这种心理当干部就是好杠杠越多孩子越棒走在街上身…  相似文献   

11.
前几天,我去德国做短期小学教育培训,就住在一位留居德国的朋友家里.朋友有一个8岁叫思成的儿子,很是活泼可爱. 可几天下来,我有些疑惑了,作为学生的思成每天好轻松,就没有见过他学习,而更奇特的是,作为家长,朋友没有像我们中国父母一样为孩子着急和不停地督促孩子学习。 看着孩子很多时候都在玩耍,我忍不住问朋友,你不担心儿子的学习?朋友告诉我,在德国,是禁止过早和过度开发孩子的智力的。朋友接着讲了他这几年和儿子的经历。  相似文献   

12.
做父母的经常会这样抱怨:现在的孩子真难管,管得太多了不行,不管更不行。我认为孩子尤其是幼儿,还不懂得事物的利害关系,所以做父母的必须管,但这种管不是“堵”而是“导”。儿子总想去摸亮着的电灯泡,我告诉过他,会烫手的,儿子不是记不住我的话,而是不太相信。那一次,我没有阻止他,儿子的手被烫了一下,他大  相似文献   

13.
结冰 《陕西教育》2005,(12):59-61
从《七巧板》和《大风车》中走出的“鞠萍姐姐”以她纯真甜美的形象、自然活泼的主持风格赢得全国亿万小朋友和家长的喜爱。大家部习惯的嘁她“鞠萍姐姐”.其实鞠萍的儿子马上就满12岁了。一提到宝贝儿子.鞠萍脸上立刻流露出内疚的表情——从名人家庭中走出的孩子无一部受到父母不得已的“冷落”。但让鞠萍欣慰的是,她只给了儿子生命.然而儿子给她的却是整个幸福的世界.  相似文献   

14.
鞠萍是中央电视台第一位儿童节目主持人,她的形象纯真甜美,主持风格自然活泼,特别有孩子缘,不但儿童喜欢她,儿童的家长和老师也都喜欢她,都称她鞠萍姐姐。下面,我们讲几个小故事,可以看出小观众们在鞠萍姐姐心中无比重要的位置。  相似文献   

15.
<正>有个会用微信的以色列外交部工作人员,成了我的洋闺蜜。她儿子18岁了,就要中学毕业去服兵役,但现在放学回家,她还总爱问身高195cm的儿子:"今天问了老师什么问题呢?"不只是我这个朋友把她的孩子这样从小问到大,以色列的父母都习惯这么问孩子。她告诉我这么问是有来源的,犹太圣经里有四个孩  相似文献   

16.
管洪芬 《家长》2014,(10):40-40
正孩子的积极性,我们真的慢怠不起。邻居张姐的儿子今年职高毕业,十七八岁的孩子,一下子闲了下来无所事事,可能感觉实在难受,便整天闹着说想和朋友一起出去闯荡,面对儿子的要求,张姐是一概拒绝。用张姐的话说,这个年龄的孩子最容易犯错,没有父母在一旁提点,万一走错了路,就有可能赔上一辈子。张姐用一副心疼的口气告诉我,别说是让孩子自己出去闯了,就是有亲戚朋友提议带她儿子出去工作,她也不忍心,儿子还小,能  相似文献   

17.
父母爱孩子,乃人之常情。可是,爱孩子要讲究方法。不然,就会走进溺爱的误区。作为一名幼教工作者,数年来的耳闻目睹和教育实践,不能不让我为一些父母爱孩子的方式、方法感到忧虑!在此,笔者想结合几例实事同为人父母者进行商榷:究竟应该怎样爱孩子?怎样做才不至于走进溺爱的误区? 有这样一位母亲,一天下午孩子离园后,我和她6岁的儿子正在  相似文献   

18.
<正>一、初识"话匣子"30出头的张丽(化名)是名小学教师,有一个四岁的儿子。前几日因为孩子太调皮,她控制不住情绪在公众场合暴打儿子,被他人报警。她带着孩子主动前来咨询,理由是"我的孩子有病"。我仔细观察:她身材苗条,头发蓬乱,皮肤油腻,穿着宽大邋遢的衣服;孩子脸色苍白,大眼睛,瘦瘦高高,穿着一件松松垮垮的大背心。张丽的原生家庭是四口之家:父亲是翻译,脾气好;母亲是科研人员,39岁时生的她;姐姐比  相似文献   

19.
疼爱孩子是父母的本能。在一次旅途中,我与一位母亲聊天,她谈起了自己的孩子被人欺负和欺负别人时她的不同感受。她告诉我:在她的儿子3岁时,有一次玩滑梯,被一个比他大的  相似文献   

20.
一个小女孩拉着我的手,问我能否当她的大姐姐。原来她看到楼下人家有许多孩子在一起玩,很开心,而她的家住在高层,没有伙伴可以一起玩,感到孤独,所以希望自己也能有个姐姐。小女孩的话,引起我的许多感慨:是呀,孩子需要伙伴。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的物质生活可以说是相当丰富的。可是居住在高楼大厦单元房里的孩子,被一个个分隔在小天地里,他们只有在幼儿园才有小朋友一起玩,回家后就会是孤零零的,没有了伙伴。不少父母还不让孩子与邻居的孩子一起玩,自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