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小时候总是有很多所谓的"梦想"。记得那时,初夏的午后,和几个小朋友在秋千上沐浴着暖暖的阳光,谈论着自己的"梦想",那短暂的午后就是最快乐的时光。日子一天天过去,我也早已在不知不觉中跨出了"童年"的大门,朝着未知的方向出走,变成一个  相似文献   

2.
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上生存和生活,就得有生存和生活的"技术"和"智慧"。这"技术"和"智慧"有的是来自自己的探索,这就是"直接经验"。但"吾生也有涯",而"知"则无涯,不可能样样都自己去"直接经验",都从头做起,别人的探索所得,也可以拿来为我所用(前提当然是得尊重"知识产权"),这就是"间接经验"。或者在有  相似文献   

3.
家是什么?家是温馨,家是快乐,家是一个人健康成长的乐园!一个班级就是一个"家",这个家里有家长,有小孩,也有来宾。这个家里的成员们一起享受着成功的喜悦,分担着失败的痛苦……我就是以这样一个理念经营着我们共同的家——三年级(四)班!回忆两年多的成长历程,作为"家长"的我,怎能不百感交集?  相似文献   

4.
正关上门,它只是一个普通的木质小柜子;打开来,发现这里别有洞天记得小时候,特别喜欢玩的一件事就是画下自己想象中的"家"。它大概有上下两层,有旋转楼梯,有木质地板,甚至受动画片的启发还添加上了传送带,可以让我在懒得不愿挪动步子时能  相似文献   

5.
谎言三叶草     
人总是要说谎的。谁要是说自己不说谎,这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谎言。有的人一生都在说谎,他的存在就是一个谎言。有的人偶尔说谎,除了他自己,没人知道这是一个谎言。谎言在某些时候只是说话人的善良愿望,只要不害人,说说也无妨。小时候在幼儿园,每天游戏时有一个节目,就是小朋友说自己家里有什么玩具。一个小朋友说:“我家有一列玩具火车,像一间房子那样长……”我呆呆地看着那个男孩,前一天我才到他家玩过,绝没有看到那么庞大的火车……我本来是可以拆穿这个谎言的,但是看到大家那么兴奋地注视着说谎者,我不由自主地说“:我们家也有一列玩具…  相似文献   

6.
认识你自己     
"我"在哪里世上有一个人,离你最近也最远;世上有一个人,与你最亲也最疏;世上有一个人,你常常想起也最容易忘记。这个人,就是你自己。人,相遇最多的是自己,然而,最难认识的也是自己。难怪古希腊的箴言"认识你自己",犹如一枝永不熄灭的火炬,表达了人类与生俱来的探索与思考。  相似文献   

7.
1.文章第(1)段说自己就是"在'文化大革命'也没打过人",在第(4)段却说"在这个世界上,我只打过一个人……这个人就是你"。两段是否矛盾,为什么?2.请用文章的句子,写出作者打孩子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正>每年的开学季,除了督促儿子突击假期作业、调整作息时间,就是考虑让孩子这个学期学点什么了。其实在课外学习的问题上,我倒是趋向于"怎么也要学点什么"的观点,原因很单纯:首先我相信"闯祸守恒定律",孩子旺盛的精力在外面不得发泄,就得在家里祸祸,这个家我得保住;再有,敏捷的头脑疏于使用,是浪费资源——脑褶子不是越用越深嘛。如果万一发现他真感兴趣的,也是他人生的乐趣。除此之外,我真的别无他求。上学之余上兴趣班的优良传统自打我小时候就有了,  相似文献   

9.
古时候有个种田人,一天,他在地里干活,忽然看见一只野兔从树林里窜出来。不知怎的,它一头撞在田边的树桩上,死了。——《守株待兔》世界上的野兔家兔不下50种,几乎各地都有。野兔还有自己的"地盘",它们以堆积在洞穴入口处的粪球作"界标"。有人将捉来的兔子故意放走,它会根据粪球的特殊气味找到自己的家。如果把两只兔子放到  相似文献   

10.
正活动背景春天,万物萌动,正是带领孩子们去田野踏青的好时光。走在乡间的小路上,看到路边随风飘拂的柳枝,想起自己小时候,春天的时节,总喜欢拿柳条做"哨儿"。这个"哨儿",好像就是诗里、书上  相似文献   

11.
《音乐世界》2007,(20):32-33
写真集是以"双城记"为主题,付辛博和井柏然分别来到对方的家乡西安和沈阳,互相体验各自的小时候,仿佛一个变形记。互换的主题,让付辛博觉得非常有意思又有意义,"一般感觉写真集就是摆几个 POSE,可这本写真集,我觉得有种意义在里面。"在沈阳的那几天,通过接触井柏然的家和一些环境,付辛博觉得自己更加了解井柏然,也觉得他真的很坚强。付辛博也有小小的得意,认为自己还蛮好掌握演绎井柏然的感觉,拍出来的效果都不错。  相似文献   

12.
我的老家在东北。小时候,参加过抗战的祖父总是喜欢对我说:"鬼子当中也有‘人’!"是的,伊田助男就是鬼子当中的一个"人",一个大写的人。  相似文献   

13.
班长,拜托了     
我有一个温暖的家,家人的关怀使我沉浸在幸福中。此外,我还有一个"家",这个"家"的人口很多,也很团结,它就是我的第二个温馨小巢——永远的超级4班。我们4班可以说是威名远扬,打遍天下无敌手。教过我们的老师,多数都评价我们班是唯恐天下不乱。一到做眼保健操时,同学  相似文献   

14.
少逸 《家教世界》2010,(11):48-48
"家""舍"这两个词用在称呼中时,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它们都是谦称。"家"作谦称,用于对别人称自己的辈分高或年纪大的亲属。如对人称自己的父亲为"家父""家严""家君""家尊",对人称自己的母亲为"家母""家慈",对人称自己的哥哥为"家兄"。这里说明一下,对人称自己的父母为"家严"和"家慈"取的是"严父慈母"这一意思。"舍"作谦称时,用于对别人称自己的辈分低或年纪小  相似文献   

15.
小时候我是一个好孩子,不仅初中、高中时代没早恋,就是在大学里也没有谈恋爱。如今我已入到中年,在面对许多婚姻遗憾的时候,想到曾经懵懂的青春,常常吃"后悔药",觉得如果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能够得到适当的情感、恋爱教育,我的情感、婚姻会好得多。现在,我的儿子也进入青春萌动的年龄,他一直是个听老师话的孩子,上了初中以后,跟我谈到老师的"防早恋教育",口气也颇有点"老师腔"。而  相似文献   

16.
正在清代的扬州,有一个"怪人"中的怪人不喜欢春天。他自号"冬心""耻春翁",家中有梅树环绕的"耻春亭"。他就是"扬州八怪"之首——金农。康熙二十六年(1686年),金农出生于钱塘(今杭州)一个有房有地的小康之家。他自述:"家有田几棱,屋数区,在钱塘江上。中为书堂,面江背山,江之外又山无穷。"小时候的金农天资聪颖,博览群书,工诗词,有很高的悟性和灵气,  相似文献   

17.
没有一个家长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尖子",也没有一个孩子不想成为"尖子"。但实际情况常常是,孩子学习中上游,说好不好,说差不差,就是拔不了尖。相信有这种感受的家长大有人在,看看别人家的"尖子生",只能投以羡慕的目光。其实绝大多数孩子的智商差别不大,为什么有的孩子成绩突出,而有的孩子却表现平平呢?教育学家把其归咎为非智力因素的差异,也就是常说的生活和学  相似文献   

18.
<正>生活中有很多好玩的事。比如:陶行知研究会,简称陶研会。有人就说,你们这个协会是研究陶瓷陶艺的吧。又比如:作家协会,简称作协,不少作家曾顺水推舟,一笑了之——我是做鞋的,定做一双吗?再比如:作家,就是坐在家里的人。我小时候,也曾将"作家"理解为"坐家"——大概跟和尚参禅打坐一样,有功夫的,一如我看到马路上开着大巴车,车身上写着"某某旅行社",车里面坐满了人,我就很羡慕这些人,他们在旅行社上班,工作就是出去旅游,真是太舒服了。直到我也坐上了这样的大巴车出门去旅游,才知道原来不  相似文献   

19.
同学少年:20:16:35小时候想过自己要踏上文学创作这条路,成为一个作家吗?谢博宇:20:20:07走进这个圈子是我完全没有想到的。我第一次发表文章,是在上小学五年级的时候。那样的文字可能称不上文学创作,只能算"优秀作文",可对于当时的我而言,却是一件做梦都要笑醒的大喜事。觉得自己成了学校里的风云人物,小小的文学梦也自然开始萌发。  相似文献   

20.
每个成年人的心中都住着一个小人儿,这个小人儿就是童年的自己。林海音的《城南旧事》是一部记写童年旧事的名著,每每读来,总会让心中那个小人儿跃动不已。日子在一天天过去,过往的一些事情也正在离我越来越远,幸得有《城南旧事》这样的作品,能让人在匆忙奔走之中停下来,想想自己的小时候,想想那些单纯宝贵的童年时光。我小时候也非常喜欢看书,也经常去书店与书摊蹭书看。小时候一直有个梦想,就是想拥有一个可以席地而坐的书店,而自己能成为《窃读记》里面的那个“耳朵上架着铅笔的店员”善解人意的店主。《城南旧事》我是一口气读完的,当时我渎到书中小英子“窃读”情节,觉得很恍惚,觉得小英子就是我,我就是小英子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