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是温彦博,还是温彦将? 《南部新书》甲卷第22条:"温大雅,武德中为黄门侍郎,弟彦博为中书侍郎.高祖曰:‘我起义晋阳,为卿一门尔!’后弟大有,又除中书侍郎.大有一作彦博."行文与《会要》相近,其注似即针对《会要》而言.《唐会要》卷五四《门下侍郎》:"武德二年四月,温大雅为黄门侍郎,弟彦博为中书侍郎,对居近侍.高祖谓曰:‘我起义晋阳,为卿一门耳!’至五年三月,彦博又为中书侍郎."《旧唐书·温大雅传》略同:"武德元年,历迁黄门侍郎.弟彦博为中书侍郎,对居近密,议者荣之.高祖从容谓曰:‘我起义晋阳,为卿一门耳.’寻转工部."都说与温大雅"对居近侍"的是"温彦博".  相似文献   

2.
从宋至今,各种版本的《栾城集》均未附录苏辙的墓志铭,清乾隆二十八年癸未(1076),安徽太平、石埭两县的苏氏后裔所编的六卷本《苏氏族谱》,却载有刘安世撰写的《黄门侍郎苏公墓志铭》。本文以苏辙著述,特别是他的自传《颍滨遗老传》和宋人孙汝听的《苏颖滨年表》来核对《墓志铭》的内容,列举出十八条可疑之处,证明《墓志铭》的可信度很差,这位与苏轼兄弟同朝为官的“刘安世”似乎连《栾城集》也未读过,认为《墓志铭》不可能是刘安世所作,也不可能是宋人伪托,当为不熟悉苏辙生平及宋代典章的明清人伪托。  相似文献   

3.
一《郊居赋》是南朝沈约的重要作品,《梁书·沈约传》录入全文,但未明言作年。据笔者所知,最早考证此赋作年的是中国学者伍叔傥和日人铃木虎雄。上世纪三十年代,伍氏和铃木氏各自有《沈约年谱》之撰,均系《郊居赋》于  相似文献   

4.
陈淑娅 《兰台世界》2012,(27):63-64
陆机诗歌《赠弟士龙》、文《与赵王伦笺荐戴渊》系年学术界多有争议,经考证,将《与赵王伦笺荐戴渊》作年定于永康元年(300)四月之后至此年年底;将《赠弟士龙》作年定于元康七年(297),为陆机请假回乡再次返洛,与士龙别时之作。  相似文献   

5.
"山东兄弟"之"山东" 关于王维的籍里,《旧唐书》本传云其为"太原祁人",《唐才子传》云其为"太原人"乃就其郡望而言。王维胞弟王缙,官至宰相,《新唐书》本传云其为"太原祁人"。王维祖籍太原祁县(今山西祁县),当无异议。至于王维实际籍里,即其家在何处,尚存疑义。王维集中著名之作《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诗,题下自注:"时年十七。"该诗系作者重阳日在异乡思念家中诸兄弟而作,题中所云之"山东",当其故乡,即其十七岁出游时弟妹们所  相似文献   

6.
1941年民国三十年辛巳年七月二十八日星一闰六月初五日早阴午晴甚凉薄暮微雨就文奎堂取《四妇人集》,阅之,鱼玄机、薛涛、杨太后、孙蕙兰四家。嘉庆中,黄荛圃为云间沈氏所刻,椠本精妙。然索价六十,未免奇昂。八月二日星六闰六月初十日晴热庐陵聂先著《玉林国师小传》,先,康熙时人。苏睿珍著《霭楼剩语》四卷。周杏农好为伪书画,绐朝贵。杨乃武一名来武,丙子,及葛毕氏皆被释。丁酉岁,予(陈学)督浙学,乃武尚存,臬司某恶其健讼,捕系月余,始释之。徐午阁作《梨花雪传奇》,咏黄淑华事。午阁母葛氏,亦遭寇殉节,故午阁好表…  相似文献   

7.
“蔘绥阁”是浙南著名藏书楼,楼主黄绍箕系晚清著名学问家、藏书家.自1907年黄绍箕去世后,温州地方文人孙延畛、杨嘉曾先后检点蔘绥阁书目,分别作成《蔘绥阁书目》和《黄氏蔘绥阁旧本书目初编》,并为温州图书馆所藏.论文试就馆藏蔘绥阁两种稿本书目进行比照、参校,以期对黄氏藏书分类、版本以及藏书特点有所揭示.  相似文献   

8.
阅中华书局标点本《宋书》卷五十二《袁湛、袁豹传》时,发现其所载袁湛、袁豹兄弟的生卒年有误,现试考证。  相似文献   

9.
1颜之推在((颜氏家训·书证篇》中使用的校勘方法 颜之推字介.琅邪临沂人。生于梁中大通三年,卒于隋开皇十一年。曾官北齐黄门侍郎。他著《颜氏家训》七卷凡二十篇,以述立身治家之法为主旨。其中的《书证篇》、《勉学篇》等颇涉古代典籍的校勘。  相似文献   

10.
《汉书·五行志》载,"京房《易传》曰:‘颛事有知,诛罚绝理,厥灾水,其水也,雨杀人以陨霜,大风天黄"。京房的这段话,在其他文献中也有转载,然对其中"有知"二字多有不同或错讹,且未见辨证择当。如《晋书》中作"颛事者加",《文献通考》作"颛事私知"。  相似文献   

11.
《明史·乌缉传》附《乌斯道传》后,传文云:“子缉,亦善诗文。洪武四年举乡试第一,授临淮教谕。入见,赐之宴,赋诗称旨,除广信教授,自号荣阳外史。”此载有误,其误有四:  相似文献   

12.
班昭继承《诗》教传统,采用《诗》、《书》传注体例作注《幽通赋》,其主要动因是以班固《幽通赋》中所蕴含的"致命遂志"思想教子立身处世之道,同时也是为了传承班氏家族的儒家人文精神。由此推测,其注赋时间大致应在东汉永元四年。  相似文献   

13.
一、当乎理 确乎事 酌乎情 清代学者叶燮的《原诗》,是历代诗话中理论性较强的一部力作。其中《内篇》上下,对诗歌创作的理、事、情三要素作了精警的论述,对其他各种文体的写作,也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天地之大,古今之变,万象之赜(zé,精深奥妙处),日星河岳,赋物象形,兵刑礼乐,饮食男女,于以发为文章,形为诗赋,其道万千,余得以三语蔽之,曰理,曰事,曰情。”  相似文献   

14.
《隋书》记载韦协曾任秦州刺史,新刊布的《韦协墓志》则作“泰州”.结合《韦协墓志》《旧唐书》《薛氏墓志》等资料来看,隋代确实设置有泰州,《隋书》韦协传的记载有误.隋代泰州可能设立于文帝开皇十六年(596年),罢废于炀帝大业三年(607年),下辖有蒲坂县;它的设立、罢废与周边州县一样,是当时政区统一调整中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5.
丁仪妻《寡妇赋》的作者在流传过程中产生了多种不同的说法,并且关于此赋是作者应曹丕之命所作,还是作者的自悼之作,学界历来也存有不同的看法。本文立足原始文献,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梳理、论证,从而认为此赋应是魏文帝曹丕即位杀掉曹植党羽丁仪兄弟等之后,丁仪妻的自悼之作。本文并根据潘岳《寡妇赋》与此赋在结构与内容上的相似性,把严可均对此赋几句佚文的放置顺序进行了重新排列。  相似文献   

16.
杭州孤山浙江图书馆古籍部碑廊中藏有一套《淳化阁帖》残石,系两种存世宋拓本—故宫博物院藏懋勤殿本和上海博物馆藏潘祖纯本的原石。这一套帖石有一些区别于所有版本的独有特征,其刻于何时,在传世淳化阁帖版本系统中处于何种地位,目前尚存在争议。通过与多种传世《淳化阁帖》版本、宋拓《大观帖》,尤其是馆本《十七帖》进行比较,发现凡《淳化阁帖》与《十七帖》重合的内容,孤山刻石存在参照馆本《十七帖》,对原有阁帖底本加以修缮的情况;当二者文本和面目存在明显分歧时,孤山刻石采取了一帖二刻即同时保留两种版本的方法。此外,在传世一种《大观帖》翻刻本中,发现有与孤山刻石类似的修缮手段。这些现象显示,孤山刻石可能是一种较晚出现的《淳化阁帖》修缮本,对判断其版本时间及地位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7.
《新闻知识》1991年第11期黄长江同志的《写物以附意风言以切事——比喻在文章中的运用》一文中,有“古人有‘大雪纷纷何所似,鹅毛飞飞嗟可似”一句,此句引文有误。据《晋书》记载:“谢氏字道韫,安西将军奕之女也。尝内集,俄而雪骤下。安曰:‘何所似也?’安兄子朗曰:‘散盐空中差可拟。’道韫曰:‘莫未若柳絮因风起。’安大悦。”  相似文献   

18.
高进 《图书馆杂志》2011,(10):113-114
《四库全书总目》卷一百七十五《别集类存目二》载:"《湘皋集》,三十三卷,明蒋冕撰。冕,字敬所,(按《明史》本传,冕字敬之,然编首王宗沐、黄佐、陈邦偁、吕调阳四序俱称敬所,同时之人,不应有误,疑明史乃刊本之讹),全州人,成化丁未进士,官至户部尚书、谨身殿大学士,谥文定,事迹具《明史》本传"[1]。《四库全书总目》所载"蒋冕字敬所"有  相似文献   

19.
王羲之生卒年长期异说纷呈,权威性的工具书除《辞源》定为"303—361"外,《辞海》列为三说:"321—379,一作303—361,又作307—365";另有"303—379"说亦有一定影响。这种现象,固然是因《晋书》本传所载不够十分明确,但对记载明确的几种资料之真伪及其价值的认识不同,是最主要的原因。陶弘景《真诰·阐幽微注》、张怀瓘《书断》已言其升平五年去世,年五十九岁,即"303—361"说所本;但清人钱大昕《疑年录》凭羊欣《笔阵图》"三十三书《兰亭序》"一语则得出了  相似文献   

20.
一朱熹对于《诗经》用力最勤,《诗集传》便是他研究《诗经》的成果之结晶。但是关于此书的成书时间,则历来说法不一。清人王懋竑《朱子年谱》卷三系此书于淳熙四年(1177),是年朱熹四十八岁,今人多从此说。这种说法的根据是今本《诗集传》卷首的《序》署曰"淳熙四年丁酉冬十月戊子新安朱熹序"。但是其实朱熹的孙子朱鉴在《诗传遗说》卷二中早已指出这篇序不是为《诗集传》而作:"《诗传》旧序,此乃先生丁酉岁用《小序》解经时所作,后乃尽去《小序》。"清人《四库全书总目》也认为此序写于《诗集传》成书之前:"卷首自序,作于淳熙四年,中无一语斥《小序》,盖犹初稿。序末称‘时方辑诗传’,是其证也。"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