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崔鹤 《今传媒》2016,(8):30-31
互联网技术在文化产业领域的迅速普及加速了数字音乐的发展,催生了一批音乐应用软件,其用户数量也持续上升。与此同时,互联网技术复制成本低、传播速度快等特点也使数字音乐产业在版权保护方面面临问题与转型。随着政府相关保护政策的出台,各大音乐服务商需要适应并做出改变。同样,用户使用习惯也面临一个重塑与培养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随着新媒体的发展,网络数字音乐逐渐成为音乐产业的主体,但是网络资源的共享性使得数字音乐版权面临着史无前例的巨大挑战.消费者固有的音乐消费习惯,相关法律法规体系缺失等多方面的因素也给音乐版权保护带来困难.因此,本文将在分析我国数字音乐发展现状和数字音乐版权面临的困境的基础上,以"酷我音乐"为例,探讨数字音乐平台的付费模式,以期从平台自身出发寻找到更好地保护数字音乐版权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阮婷 《传媒》2015,(13):50-51
根据《2014中国音乐产业发展报告》,2013年,中国数字音乐市场规模达到了440.7亿元,远高于2012年的392.4亿元.数字音乐市场规模增长如此迅速,为什么从业者们还是怨声载道?主要是由于中国数字在线音乐产业的发展十分缓慢,盈利模式不健全,缺失完整的产业链.这其中,最大的问题是网络数字音乐存在着十分严重的盗版现象.由于正版的网络音乐是需要付费的,但是中国网民的网络消费意识薄弱,往往更倾向于免费的盗版网站.  相似文献   

4.
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音乐的"物化"环节失去意义,取而代之是数字音乐。数字音乐产业也已成为当今世界的一大发展趋势。在我国"科技兴国"政策的支持下,我国数字音乐产业的发展迎来了难得的机遇。本文在对国内外数字音乐发展环境着重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了我国数字音乐产业所面对的机遇与挑战,试图为我国数字音乐产业的发展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胡亮 《编辑之友》2012,(7):105-107
信息化时代,中国数字音乐市场规模日渐扩大,但其中涉及著作权侵权的问题也日益凸现,加强数字音乐版权保护已成为当务之急,只有提高数字音乐著作权的保护水平,形成数字音乐企业与网络服务商共赢的合作模式,促进数字音乐版权侵权的立法完善,才能使中国数字音乐版权保护走向良性循环的道路.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的新时期,我国数字音乐出版产业也出现蓬勃的发展景象。文章从数字音乐出版的传播特性和商业模式两方面对数字音乐出版进行探究,并提出促进数字音乐出版良性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宋帅 《档案管理》2021,(6):82-83
首先从机遇和挑战两个角度入手,阐述了数字时代音乐非遗档案保护的背景;围绕保护内容缺乏完整性、保护方式缺乏多样性以及保护理念缺乏先进性三个方面,分析了数字时代音乐非遗档案保护的现存障碍;结合重视丰富档案内容、挖掘档案利用价值以及加快转变保护理念三个部分,尝试提出了数字时代音乐非遗档案保护的优化思路.  相似文献   

8.
<正>几年前提到音乐,受众更多用到"听"这个词。而在数字时代,明星更倾向于拍摄音乐MV来推广音乐,音乐爱好者也更倾向于搜索MV享受音乐。2011年发布的Nielsen数字音乐报告显示,"看音乐"已成为全球57%网民的数字音乐使用习惯。[1]音乐视频类网站也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音悦Tai(www.yinyuetai.com)创立于2009年7月,  相似文献   

9.
新媒体环境下,依托数字技术与网络技术,音乐作品的复制、发行、销售得以在互联网虚拟空间完成,数字音乐产业发展迅速,已具备一定的产值规模。同时,选秀与韩流带来的倾向物质付出的新粉丝模式,使粉丝的情绪、立场与消费倾向更容易被引导,粉丝现象在数字音乐产业中有着突出体现,并对产业发展带来一定影响,涉及版权环境、产业生态链、音乐平台氛围等方面。要推动我国数字音乐产业的良性发展,可合理利用粉丝经济,推动产业链各环节的优化。  相似文献   

10.
数字媒体是新媒体技术、网络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结合发展的产物,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数字媒体具有更广泛的受众覆盖面、更高的开放性以及更便利的交互模式,因此也是现代社会最高效的传播工具。随着我国经济与文化的同步发展,传统音乐文化的地位受到严重冲击,文化传播与教育工作者有必要加强对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播,而融合媒体正是最优的传播手段。本文以传统民族音乐传播为例,探讨融合媒体技术在音乐文化传播中的优势与特点,并讨论有效利用融合数字媒体技术开展民族音乐传播的具体手段。  相似文献   

11.
邵萱 《传媒》2014,(9):50-52
正形成于数字时代的网络音乐不可避免地打上了鲜明的时代烙印,并在数字化大潮中不断发展壮大。在审视和研究我国网络音乐产业之前,必须深刻认识到数字时代对于网络音乐形成产业、高速成长的巨大作用,并认识到数字化音乐是网络音乐中主流形态的占基础性地位和具代表性的作品(产品),进而前瞻性地探究数字化音乐为我国未来网络音乐产业带来的机会。数字技术促进我国网络音乐产业的形成数字时代既是网络音乐产生的时代背景,也见证着网络音乐从自发的乐曲风格到自觉的流行元素,最终形成涵盖从生产到消费的完整产业链的全部过程。可以说,数字时代是我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不断提高,互联网越来越发达,数字音乐也呈现飞速发展,不仅取得了可观的经济和文化效益,亦确立了数字音乐在行业领域中的重要地位。但是,数字音乐非法传播现象很严重,侵权方式也有多种,所以数字音乐的版权保护势在必行,而且成为其发展中的核心话题。本文拟对我国数字音乐版权尚存在问题进行浅析,并尝试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3.
我国的数字出版快速发展,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对传统出版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提出了严峻挑战.由于数字出版在生产、管理、传播等方式上与传统出版有着本质区别,复制、盗版成本更低、更方便,数字出版侵权现象日益凸显,给数字出版产业的健康发展带来威胁,建立健全数字出版知识产权体系需要从认知上、机制上做更深入地探讨和研究,从而建立起各方共同参与的知识产权协同保护体系.  相似文献   

14.
广播影视     
《传媒》2006,(7):76-76
亚欧非101国签署协议2015年我国全面停播模拟电视广播;数字音乐市场迅速扩张今年市场规模可达41亿;上海电视节目打入“大长今”老家。[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杨美萍 《中国出版》2017,(18):60-62
我国数字网络音乐发展迅速,产业体系逐步完善,产权管理方兴未艾。但是,也存在版权保护意识较薄弱、版权管理机制亟待健全、版权管理监管尚需完善等问题。只有加强基于版权管理的制度、平台与路径建设,才能提升数字网络音乐创作、制作质量和效益,提升产业可持续竞争力。  相似文献   

16.
媒体传真     
《新闻世界》2010,(12):2-2
我国文化产业年均增速超15% “十一五”期间,我国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年均增长速度在15%以上,比同期国内生产总值增速高6个百分点,保持了快速增长的势头。据悉,随着网络、数字、信息技术的发展,动漫游戏、数字音乐、移动多媒体等新兴文化产业迅速崛起,拓宽了文化产业的领域。2009年,全国动画片创作生产数量达到322部17万分钟,  相似文献   

17.
经济的不断发展、网络运用范围的增广和手机移动终端的广泛普及带来音乐传播渠道的拓展,亦引发音乐产业商业模式的不断创新。音乐产业的内容生产、传播渠道和目标受众等源于数字化技术而快速流变,数字音乐也因此成长为我国音乐发展市场的新兴领域。但是,数字音乐的版权保护也成为随之而来且亟待解决的关键命题。研究在梳理我国数字音乐版权保护既有问题的基础上,从行政监管、行业合作、模式创新、公众观念等几个层面探讨了现有行业生态和传播语境下,数字音乐版权保护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18.
王金华 《出版广角》2013,(22):20-22
DRM为数字内容的接触和使用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控制。但是,我国目前的法律制度并未使数字版权管理能得以充分实现,对此,本文就我国现行法律对数字版权管理的法律限制进行分析和研究,并提出了若干建议,以期促使数字版权管理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应用。随着互联网和技术的发展和进步,电子图书、音乐、电影等数字内容在互联网上的传播日益广泛,内容很容易被复制和修改,导致互联网上传播的数字内容存在大量的盗版和侵权问题。这就需要在数字作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内,对数字内容的知识产权进行保护,  相似文献   

19.
张晓薇 《出版广角》2018,(12):67-69
产业健康发展与产业保护(制度、措施、主体等)息息相关.美国作为音乐文化产业的大国,音乐版权制度创立早、产业保护意识强.进入互联网时代,传统的音乐版权制度受到冲击.美国作为全球互联网技术应用和普及最广泛的国家,网络音乐(数字音乐)的发展速度也位居前列,但非法下载和侵权现象也比较普遍.文章借鉴了美国在网络音乐版权制度方面的建设经验,对促进我国网络音乐产业健康发展和产权保护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20.
版权保护背景下,数字音乐行业的版权意识大幅提升,版权成为各音乐平台的核心资源,各大音乐平台经历长达一年的版权大战,抢占版权资源,不但造成版权价格飙升,音乐传播更受制于渠道,违背了音乐传播规律。本文通过分析版权保护背景下数字音乐行业现状,指出现今数字音乐传播面临的困境,提出如何打破传播壁垒,降低传播成本,提升传播效率,以及如何在音乐版权保护和促进音乐作品传播的问题上找到平衡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