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征服了全球少男少女的“哈利·波特”,今冬又掀起了新一轮“发烧”运动。继《哈利·波特与魔法石》之后,影片《哈利·波特与密室》已于2002年11月15日在英国、美国先期推出,随后陆续在全球热映。  相似文献   

2.
引进大片《哈利·波特与魔法石》超级轰动,片中除了哈利·波特之外,还有哪一个角色最讨观众喜欢呢?来瞧瞧网友影迷们的“最爱”:  相似文献   

3.
非常资料1997年英国女作家罗琳的《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出版,由此开始推出系列童话小说。在过去3年中,《哈利·波特》系列丛书连年名列畅销书榜首。2000年《今日美国》统计出全美十大畅销书,前5名中4个座次被《哈利·波特》夺走。至今,《哈利·波特》系列童话小说已被译成46种文字,全球销量突破1亿册。《哈利·波特与魔法石》2001年11月中旬开始公映后,第1周在北美的票房收入就达到9350万美元。到12月中旬,累计票房收入高达2.4亿美元。拍摄《哈利·波特与魔法石》的美国在线·华纳公司的股票成为纽约股市的抢手货。出版《哈利·波特…  相似文献   

4.
截至2000年夏天,前三本《哈利·波特》小说——《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哈利·波特与密室》和《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的囚徒》——在3年里挣得了大约4亿8千万美元,已经用35种语言出版了3千5百万册。2000年7月,《哈利·波特与火焰杯》首印数为530万册,预订数超过180万册。第五部小说《哈利·波特与凤凰社》在延期出版之后,于2003年6月风靡各家书店。截至2000年夏天,前三本《哈利·波特》小说——《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哈利·波特与密室》和《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的囚徒》——在3年里挣得了大约4亿8千万美元,已经用35种语言出版了3千5百万册。2000年7月,《哈利·波特与火焰杯》首印数为530万册,预订数超过180万册。第五部小说《哈利·波特与凤凰社》在延期出版之后,于2003年6月风靡各家书店。  相似文献   

5.
《英语辅导》2004,(10):10-13
孩子们和他们的父母三更半夜在街上排着长队,为了买一本书,只因为孩子们不肯等到第二天他们担心第二天书会没有了这就是《哈利·波特》的魔力。而我们今天的话题正是关于这个令人着迷的“哈利·波特”《哈利·波特》系列书不仅仅是儿童文学作品,还是成人童话2004年3月20日,在伦敦揭晓的“史密斯文学奖”颁奖会上,已经成为百万富翁的罗琳证明了她自己不仅仅是一个能博取孩子们欢心的人她在与詹姆士·赫伯特和伊恩·兰金这样的重量级小说作家的竞争中胜出,以《哈利·波特与凤凰令》获得成人小说大奖她在获奖之后说:“童心未泯的成人读者对我来说是很重要的,他们很自然地捧读着这本《凤凰令》”。  相似文献   

6.
电视的抱怨     
《哈利·波特》系列的第六部《哈利·波特与混血王子》7月份全球同步发售,从挪威到中国的北京、到美国的阿拉斯加,各地的读者都在第一时间内买到了属于自己的《哈利·波特》。自1997年问世以来,“哈利·波  相似文献   

7.
自从J.K.罗琳创作的第一部哈利·波特系列小说——《哈利·波特与魔法石》问世以来,哈利·波特这个人物便风靡了全世界,并可能成为继米老鼠、史努比和加菲猫等经典的卡通形象之后最为成功的又一儿童产业。不仅如此,无数的成年人也为这个神奇的魔法世界而着迷。如今,哈利·波特又骑着他的魔法扫帚回到我们的视线中,这次他带来的是绝对不会令你失望的《哈利·波特与火焰杯》。  相似文献   

8.
爱捣蛋的小精灵多比对哈利说:“历史将要重演了。”于是,在《哈利·波特与密室》里,哈利·波特又重新踏上了拯救学校和自己学生生涯的旅途。  相似文献   

9.
“哈利·波特”系列第六部《混血王子》终于在全世界亿万“哈迷”的翘首企盼下问世。首发当天24小时之内销量达到惊人的690 万册。全球范围内又一次掀起了“哈利·波特”狂潮。我们必须感谢《哈利·波特》的作者J·K·罗琳,正是这位魔法母亲把我们带进了神奇的魔法世界,这里充满了神秘与惊险。我们相信在这里什么都可能发生。  相似文献   

10.
《哈利·波特》是英国女作家J·K·罗琳 创作的一部掀动全世界阅读狂潮的儿童文学作品。 哈利·波特是一个神奇、正义、善良的小男孩。11岁时,他失去父母,跟着姨夫生活。11岁生日那天,他意外收到了训练巫师的魔法学校的入学通知书,开始了漫长的历险征程。 《哈利·波特》共包括7个历险故事。最近大家能读到的是: 《哈利·波特与麾法石》《哈利·波特与密室》《哈利·波特与阿 兹卡班的囚徒》《哈利·波特与火杯》。 目前,《哈利·波特》已被译成35种文 字,火遍了全球。…… 圣诞节前夜,哈利上床睡觉的时候,只盼着第二天可…  相似文献   

11.
“你看《哈利·波特》了吗?”——英国作家J.K.罗琳所布下的魔幻世界,俨然成为男女老少口中最新潮的话题,从报纸到电视节目、学术教育界、宗教界以及网络上,尽是这股探讨哈利·波特的热潮,赞成与伐之声此起彼伏。《哈利·波特》为何能如此风靡?我认为《哈利·波特》系列丛书之所以老少咸宜,大概是缘于作品中流露出的那份爱——真挚的亲情和友情。我是一个成年人,但在看了《哈利·波特》后,我也不禁流下了久违的眼泪!你可以说我肤浅,说我善感,但书中确实有着温暖人心的亲情与友情的到位描写。爱的力量是伟大的!作者J.K.罗琳一次又一次地在…  相似文献   

12.
根据“魔法妈妈”J·K·罗琳作品改编的电影《哈利·波特》自2001年11月在欧美上映以来,这几个月一直在全球热映,其声势甚至盖过了当初的《泰坦尼克号》。在全球,“哈利·波特迷”已经超过了1.5亿,创造了电影史上又一个票房新纪  相似文献   

13.
《哈利·波特》丛书和电影疯魔全球,原作者J.K.罗琳也成为万众瞩目的大红人。1996年以前,她还是个连帐单都付不起的单身母亲,5年后的今天,她却成了闻名遐迩的亿万富翁。关于《哈利·波特》,你已经知道得很多,关于J.K.罗琳,也许你知道得太少,没关系,我们特地在《哈利·波特》电影在中国热映之际,推出这篇国外权威媒体独家采访J.K.罗琳的报道,其中披露了她不轻易表露的种种心声,相信会让你对“哈利·波特之母”有非比寻常的了解。  相似文献   

14.
自《哈利·波特与魔法石》问世后,全世界的人都认识了这个机智、热情的小男孩,也记住了他响亮的名字——哈利·波特。续集《哈利·波特与密室》更是给萧条许久的出版界带来一个新的震撼。它无比巨大的感召力使得全世界更多的人迷恋上了它。而第三部《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的囚徒》也没有给成千上万的哈利迷们失望,我们看到了一个更成熟、更稳重的哈利。其间,不少媒体报道了罗琳女士希望第三部成为封笔之作,哈利·波特将要终结的时候,第四部魔法曲——《哈利·波特与火焰杯》横空出世,打破了沸沸扬扬的炒作,也坚定了哈利迷们的信念。在众人的…  相似文献   

15.
随着1997年J·K·罗琳“哈利·波特”系列童话的第一部《哈利·波特与魔法石》的出版,几乎全世界的儿童都为之狂热。据说,“哈利·波特”系列童话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已创下了上亿册的销售水平和数亿美元的销售总额,即使在中国,《哈得·波特与魔法石》也已发行了五十五万多册(仅人民文学出版社)。一位评论家感叹道:“你很难想象,在一个越来越不读书的世界上,竟然有人有本事让这么多的孩子抱着一本大厚书到处跑。”而与此同时,一个新的童话人物形象为全世界的孩子们所熟悉,他就是这部童话的主人公、霍格沃茨魔法学校的少年学…  相似文献   

16.
哈哈族哈日哈韩早已是老头老太都知道的时尚了,那么,哈哈是什么意思呢?当然不是哈哈笑了,哈哈指的是哈“哈利·波特”。其实电影《哈利·波特之魔法石》一点也不好看,不就是  相似文献   

17.
校园里,教室内,抽屉里,桌子上,书包里,同学们的手里……四处都可以看到“哈利·波特”的身影。空闲时,同学们脑子里想的是哈利·波特;下课时,同学们谈论的是哈利·波特;作文时,同学们的题材是哈利·波特……教室里,操场上,同学之间,整个校园,似乎都充满着魔法!早在2000年,一个戴着眼镜的小巫师——哈利·波特,一下子红遍了全球。那时女作家罗琳笔下的一个小男孩哈利刚“出道”时,就受到了孩子们的青睐。世界上所有的儿童都为之疯狂,英国的孩子喜欢他,美国的孩子喜欢他。《哈利·波特》一书被译成了35种文字,使不同语种、不同国度的孩子都喜…  相似文献   

18.
上期本刊介绍了《哈利·波特》,受到了广大读者的热烈欢迎,本期,我们又为大家带来了“魔法妈妈”J·K·罗琳阿姨的小档案,还有一篇平实而感人的“罗琳自述”。相信你看了以后会更加喜欢这位“魔法妈妈”,更加喜欢《哈利·波特》。  相似文献   

19.
6月20日,《哈利·波特》系列小说的第5册英文版在全球同步发行,立即引起新一轮的《哈利·波特》热潮。世界各地的哈利·波特迷们,为又一次能与小哈利一起开始他引人入胜的魔幻之旅,而感到欣喜若狂。各家书店的销售活动在此时达到了疯狂的程度。美国的《纽约时报》指出:许多商家认为,该书的销售形势好得超过了他们的预料(详见本刊本期“英语平台”相关内容)。据说美国一家书店的875家连锁店,在该书销售的第一个小时里,就售出28.6万册,平均每秒钟售书80册。  相似文献   

20.
苗壮 《师道》2003,(6):25-25
儿子迷上了《哈利·波特》。他最初是从同学处阅读到《哈利·波特》的,继而一发不可收地迷恋上了它,经常在家里跟家人津津乐道里面的故事,可这并没有引起我的注意。后来在他数次强烈的要求下,同时也为了满足他的“读书癖”吧,我便到新华书店把四卷本的《哈利·波特》给儿子抱回了家。自此以后,儿子就视此书如命,没过多久,厚厚的四大本《哈利·波特》便被儿子“啃光”了。有趣的是,直到现在儿子还对此书爱不释手。后来,逐渐发现全国各种媒体有许多关于《哈利·波特》的议论和报道,简直是铺天盖地,加上联想到儿子对此书的痴迷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