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文教学贵在挖掘文本,品字析句,涵泳文字,把握意涵,而其中离不开对细节的把握。教师要在教学中抓住细节,让学生从细节中体味文本的情感、意涵,感受文本的言语及表现形式。那么。该如何抓住细节引导学生体验文本之精髓呢?笔者根据《天游峰的扫路人》课堂教学,谈谈自己的体会。细节一:抓景物描写,析人物性格 优秀的叙事文章,离不开好的景物描写。景物描写在文中的作用举足轻重,对推动故事发展,彰显人物性格,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天游峰的扫路人》中,出现了两处景物描写,其中有写天游峰的高耸的,也有写天游峰的陡峭、险峻的。针对这两处景物描写,我让学生进行了三步品读。第一步为比较。比一比两处景物描写有何不同?主要写了天游峰的什么特点?通过比较学生发现,两处描写的相同之处在于,两处都写了天游峰的险峻,但区别在于角度不同,前者是远看的角度,后者则是近观的角度。另外,作者的心态在两处景物描写中也有区别,前者是登上山峰好不得意,但近看后却又倒抽冷气,吓得冷汗淋淋。  相似文献   

2.
《我与地坛》(节选一)中有三处景物描写,准确理解这三处景物描写是读懂本章节的关键,这三处景物描写的作用是什么呢?我们依次做一扼要分析。第一处。原文如下:“四百多年里,它一面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记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分析:这是作者关于地坛景象的描述,他究竟突出了地坛怎样的特点呢?我们只要抓住“浮夸”、“炫耀”、“高墙”、“玉砌雕栏”等词语做一下分析,就不难看出作者的用意。地坛曾经是那么富丽堂皇,曾经有那么多炫耀…  相似文献   

3.
学习目标一、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之美,增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自己喜欢的部分。三、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静态、动态描写和寄情于景的表达方法。四、学会三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的词语:纠正、逼近、做巢、树梢、静寂、应接不暇。学习重点一、理解作者两次去鸟的天堂所看到的景象:①榕树的硕大无比和充满生机的美丽,②众鸟欢腾的热闹场面。二、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方法。学习难点本课的学习难点主要有两处:一处是“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  相似文献   

4.
大凡中学生在写记叙文或抒情散文时,会用语言描写、行为描写和心理描写的多,能用景物描写的少;把景物描写用得简洁精炼、恰到好处的更是寥寥无几.《落花》这首歌词一咏三叹,恰如其分的景物描写为它增添了不少光彩. 说到《落花》里的景物描写,其实仅有三处.但这三处景物描写,却是恰到好处且作用各异,我觉得可以为我们中学生写作以资借鉴. 《落花》的开头"花开的时候最珍贵花落了就枯萎错过了花期花怪谁花需要人安慰",运用了《诗鳓里借物起兴的手法.《诗经》里的《关雎》开篇先谈在河中小洲岛上和鸣的雎鸠鸟——"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以引出下文"君子"对"窈窕淑女"的追求,"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相似文献   

5.
所谓自然环境描写,是指对日月山川、树木花草、季节气象等自然景观的描写。自然景观描写通常有两种形式:其一,对自然景物进行如实的描写,表面上并不强求和人物配合,但实际上和人物有紧密的关联;其二,自然景物的变化都是人物行动的空间和心理的反映,在某种程度上可视作人物的陪衬。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大致有三:  相似文献   

6.
景物描写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指导学生写作的难点,下面例举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三篇典型景物描写文章,来简析一下其特点及写景状物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吴统 《文学教育(上)》2013,(23):136-137
在《呐喊》《彷徨》中,色彩感是十分强烈的,这也是鲁迅小说语言艺术的一个重要特色,本文就从色彩词的角度切入,分析它在小说的自然景物描写中的作用,具体从三个方面展开论述:一是自然景物的色彩描写,能够增强作品的生动性和真实性。二是自然景物是色彩描写,能够服务于人物的心理情绪。三是自然景物的色彩描写,能够表达作家自己的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8.
《我与地坛》是高中语文教材中的经典篇目,作者思维的深度客观地形成了教学的难度。教学时,尝试着以三处个性化的景物描写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完成了一次与文本、与作者的心灵对话。  相似文献   

9.
【教学思路】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专题四“慢慢走,欣赏啊”中的第一篇是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这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我多次公开执教这篇课文,我很清楚这篇经典之经典的课文的分量。以往几次的教学都是把景物描写作为教学重点,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景物描写的手法和技巧,进而学会能够细致观察景物,抓住景物特点描写的写作方法。  相似文献   

10.
人物的活动及事情的发展离不开特定的环境景物,景物的描写与人物的活动关系非常密切,所以写记叙文时,应该十分注意景物的描写。 1.景物描写要衬托形象。画家描写可以交代背景,衬托人物形象,推动故事情节向前发展等作用,例如《小英雄雨来》的开头就是一段环境描写,交代出小英雄雨来生活的环境景物,表现出雨来对家乡无限热爱这一真挚感情,起到了很好的衬托作用。  相似文献   

11.
《我与地坛》第一部分有三处景物描写,这三处景物的对象、色彩、意义不同,体现着作者心境的变化,对生命理解的境界的变化,可以说“作者的眼中之景,乃心中之景”。第一处主要描写地坛的衰败。“剥蚀”指光彩夺目的琉璃风化剥落;“淡褪”指鲜艳的朱红变浅褪去;“坍圮”指雄伟的城墙崩塌;“散落”指富丽的建筑分散零落。地坛作为明清两朝的皇...  相似文献   

12.
绘景类文章就是描写景物的文章。教师要引导学生写好这类文章,就要重视景物描写中自然景物的描写和社会环境的描写。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一谈怎样指导学生写好描写自然景物的文章。一、抓住景物的特征来观察观察是写作的基础。教师要重视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抓住景物的特征来观察。我们所重视的景物描写不是作者看到什么风景就  相似文献   

13.
尽管景物描写在叙事作文中所占笔墨不多,却对渲染气氛、映衬人物的心情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有时,景物描写在文中还可成为某种情绪或意蕴的象征,起到深化作文主题的作用.如<我的叔叔于勒>一文中的景物描写仅有两处,却直接起到刻画人物的作用:一处去旅行时,船"在一片平静的好似绿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驶向远处",景物是明丽的,烘托出此时人物快活而骄傲的心情;另一处是遇见沦为穷水手的于勒后,曾经向往的哲尔赛岛成了"一片紫色的阴影",阴郁沉重的景物,又烘托出沮丧、懊恼的心情.  相似文献   

14.
劳伦斯善于在作品中运用大量的景物描写表达自己的创作主旨———揭示自然与工业化的对立,寻求两性关系的和谐。从《儿子与情人》、《虹》、《恋爱中的女人》这三部劳伦斯的代表作中的自然界中的四季的景物描写入手,从象征、烘托情节和二者结合这三个角度分析了景物描写在反映作品主题方面所起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它已成为解读劳伦斯作品创作的第二语言。这三个角度紧密联系构成一个全新的视角,为读者理解景物描写在劳伦斯作品中的重要作用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15.
景物描写就是对景色和周围陈设的描写。景物描写应是文章的组成部分,对于再现环境,创造气氛,烘托人物,推动情节发展等都有重要作用。可是许多同学笔下的景物写出来,不是失之于平淡,就是感觉累赘。那么如何才能使自己笔下的“景”活起来,并成为文章的有机组成部分呢?笔者以为要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6.
学作品的创作不开景物描写,景物描写固然是人物活动的空间环境,但它又有着深化主题,烘托人物,渲染气氛,推动情节,反景衬情等多重审美功能,深入挖掘和认识这些艺术功能,是提高艺术鉴赏力和学习创作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7.
景物描写是大学作品塑造人物形象、表现主题的有力手段。在小说中,景物描写的作用有三:一是交待背景,创造气氛;二是烘托人物,深化主题;三是帮助情节发展推进。前两点属于外在的辅助性手法,而后一点,则化外为内,使景物成为作品情节的有机的组成部分。能够将这三者巧妙地揉合在一起的,方为上乘之作,《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正是这样一篇典范作品。  相似文献   

18.
一、注意周围景物的搭配描写。任何景物,都有一个环境。有时候,被描写景物之所以美,是因为与周围的景物有关。如济南的冬天之所以美、之所以暖,这与济南周围秀美的小山和秀美的河水有关。如果没有周围秀美的山和水的描写,济南的冬天是不会那么美的。有时候,被描写的景物虽然也美,但加上周围景物的描写,会更美。如《天山景物记》中,作者在描写“迷人的夏季牧场”时,还描写了牧场周围“墨绿的原始森林和鲜艳的野花,给这辽阔的千里牧场镶上了双重富丽的花边。”这就使得“迷人的夏季牧场”更加迷人,更加美得充实、美得完整。二、注意局部与整体的搭配描写。有时候,单就一个局部来说,可能是美的,甚至美得很,但如果把它与整体联系起来进行搭配描写,或许更美。譬如,《天山景物记》中,作者在描写草原上肥壮的牛羊时,写道:“特别是那些被碧绿的草原  相似文献   

19.
【习作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人教版)第七册“积累&;#183;运用三”中的“习作练习”是这样提示的:一说到秋天的景物,大家马上就会想到蓝天、自云、秋风、落叶。秋天的景物,可不止这些呀!到校园、公园、农村、山野,去走一走、看一看、听一听、闻一闻吧。只要用心观察,你就一定会有新的发现。选择一处景物,仔细观察,展开想象,用手中的笔把秋天的景象写下来,写出这处景物的特点……根据提示与要求,我拟定“秋天美景我描绘”为本次习作题目。  相似文献   

20.
同学们只要留心一下就可以发现,在我们身边,有的景物总是处于相对静止的状态,如楼房、农田、青山;有的景物则处于运动、变化的状态,如飞鸟、奔马、游鱼等。描写一处景物,必须做到动静结合。所谓静态就是要写出景物的位置、形状、大小、颜色等;所谓动态则是写出它们活动或变化的情况。而同一种景物可能有时是静态,有时是动态。小湖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