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词义扩展的理据性和认知模式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索绪尔符号理论认为语言的形式和意义之间的关系是任意性的,因而它无法解释语言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一词多义现象。认知语言学从独特的人类认知视角,发现了词义扩展存在着理据性,即主要是通过人类的隐喻和转喻思维实现的。从词汇意义扩展的理据性,以及词义扩展的主要认知模式——意象图式模式、隐喻模式和转喻模式中不难发现这个现象。  相似文献   

2.
词的理据是指事物和现象获得名称的依据,说明词义与事物或现象的命名之间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人们头脑中已有的认知世界知识对事物的体验和感知。从理想化认知模型理论出发,解释词汇理据产生的认知机制,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促进学生习得词汇的热情,还为词汇教学研究指明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语言理据性对英语词汇教学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词的理据是指事物和现象获得名称的依据,说明词义与事物或现象的命名之间的关系。它可以划分为语音理据、形态理据、语义理据和词源理据。英语教师应在教学中对英语理据性加以倾斜,引导学生提高对规律性的重视,以帮助学生克服词汇"僵化现象"。  相似文献   

4.
语言根植于我们对外部世界的感知,同一社会文化群体的成员在语言交流的过程中,有着共同的言语行为习惯,运用了约定俗成的语言模式、语法规则和能反映特定思维模式的词汇和句型,这些因素形成了语言使用者表达客观世界的一种独特方式和世界观。社会与文化的关系,犹如鱼与水的关系,因此社会文化、风俗习惯以及人们的价值观念就是该语言反映的基本成分。"理据"作为事物现象所以得名的道理和依据,反映了语言符号的能指和所指之间的可论证关系。Ulmann(1962)认为,词的理据性主要有三类:1.语音理据;2.形态理据;3.语义理据。汪榕培老师将词源理据作为一个补充,张维友老师提出了词汇具有文化理据。基于语言符号既有任意性,又遵循着约定俗成的法则。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语言的词汇、形态和句法的形成,无不记载一个民族的社会状态、政治模式、经济文化信息,文化理据的认知既建立在词的形态结构上,或叫词外理据(郭佳)。因为词与语法是不可分割的,显性的,且英语的句法结构反映出英美人思维的客观性和理性;文化理据的认知还建立在词的语用功能上,词义的变化因文化模式、民族情绪、群体特征等等社会因素的变化而变化,通过隐喻或转喻等方式实现。因此,词汇学课堂应成为创建语言和文化关系的重要实践场所。  相似文献   

5.
李玉 《鸡西大学学报》2014,(3):131-133,137
一词多义现象是人类话语的基本特征,认知语言学的相关理论能够为这一现象提供较有说服力的认知理据。本研究以英汉人体词语"手"和"hand"为个案,通过对其义项做基于词典的考察发现,隐喻和转喻这两种基本的认知方式,分别以相似性和临近性为基础,在"手(hand)"词义延伸的过程中发挥重要的理据作用。英语汉语对比分析的研究视角验证了不同民族身体体验的相通性,以及由于文化和思维模式的不同带来的不同民族认知体验的差异性。为词汇多义性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为多义词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一词多义现象是语言学中的普遍现象。运用语义学、认知语言学中的相关理论,以汉语中表示人体器官的名词"鼻"为例,从"义项划分"和"派生理据"两方面入手,对该词的多义现象展开分析,深入探讨该词词义延伸的认知思维模式及其呈现方式,在客观世界与语义系统间搭建起认知的桥梁。该项研究有益于更为深入地认识多义词尤其是表示身体部位或器官名称的名词内部义项间派生的认知理据,对词汇教学、词典编撰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多义现象体现了人类语言的经济性原则,它通过赋予同一语言形式多种含义来减少词的数量,从而减轻人们记忆词汇的负担。那么,多义性具有任意性还是理据性?它与索绪尔的符号理论是否存在冲突?本文将从索绪尔的符号理论入手,从认知的角度从词汇层面来探讨多义现象。  相似文献   

8.
新造词在人们日常生活和学习中逐渐成为具有固化符号的一种新语言符号形式。本文拟从人们对新造词的语义构建为切入点,以语言的符号指称属性入手,对"女汉子"一词进行探讨。经分析发现,"女汉子"一词是以比喻造词并以类推构式所创造出的有标记性的新词,它也是社会文化意义表达方式的变体。同时可以看出,构式意义、符号意义、词汇意义、概念意义、语法意义和文化意义,是构建新造词认知理据的主要指导参数。  相似文献   

9.
词类转化是英语构词法中的主要方法之一,也是英语形成新词的重要方法之一。词类转化现象常见于英语、汉语等诸多语言当中。传统语言学对词类转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语言现象本身以及英汉对比的研究上,这些研究只是将词类转化看作新词产生的构词手段,没有触及词类转化发生的成因等更深层次机制的研究。本文试图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探究英语词类转化的认知机制,阐释英语词类转化的理据,并从该理据出发探讨这类词的词汇学习策略,以达到词汇深度习得的目的。笔者试图在英语词类转化的认知机制与词汇深度习得研究这二者之间搭建一个可以贯通的平台,以更充分,全面、完整而深入地去解读英语词类转化。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朗文当代高级英语辞典》(英汉双解)中图示的人体部位词项为语料,在认知转喻和隐喻的理论框架下,从词汇和语法层面对其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一词多义现象在人体词项中普遍存在,转喻和隐喻思维使词义延伸成为可能,转喻比隐喻更基本,是隐喻的基础或为其提供理据,而隐喻思维在词义延伸中起的作用更大;两种思维在词义延伸中可能相互交叉,出现连续体的现象;转喻、隐喻也是引起词汇语法功能变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自二十世纪以来,语言是任意性的观点始终占据不可动摇的主导地位.然而,语言在词汇层面并非任意的,而是存在着明显的理据性.词的表达形式与词义之间有时具有某种内在的联系,这就是词的理据性.词的理据性可分为语音理据、形态理据、语义理据、文字理据.英汉两民族有着相同的和不同的认知概念结构,也反映出他们在语言上相同和不同的相似方式.通过对英汉词汇理据性的对比和研究,找出英汉词汇理据性的异与同,有助于词汇教学和翻译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自二十世纪以来,语言是任意性的观点始终占据不可动摇的主导地位。然而,语言在词汇层面并非任意的,而是存在着明显的理据性。词的表达形式与词义之间有时具有某种内在的联系,这就是词的理据性。词的理据性可分为语音理据、形态理据、语义理据、文字理据。英汉两民族有着相同的和不同的认知概念结构,也反映出他们在语言上相同和不同的相似方式。通过对英汉词汇理据性的对比和研究,找出英汉词汇理据性的异与同,有助于词汇教学和翻译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孙利君 《现代语文》2010,(2):109-110
地名是由人际交往的需要而产生的,是人们赋予地理实体不同语言符号的思维过程的结果,它记录着人们对世界的体察和认知。地名作为词汇的一部分是人与环境互动的结果,是人类对地理实体认知的思维表征。本文尝试用认知语言学的意象理论和隐喻、转喻理论来分析郑州市地名,以求从中窥探人们命名地名的理据和心理机制,寻找对地理实体的认知规律,为更深入地研究地名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隐喻理论是解释语言词汇层面的理据性、系统性的最重要理论之一.运用莱考夫的隐喻理论,分析探讨英语词汇的隐喻化现象和过程,研究发现:英语词汇层面普遍存在着隐喻化现象;对于相当多的词汇而言,其语义的产生是通过隐喻思维认知方式构建起来的;当词汇语义以隐喻认知方式延伸时,词汇的本义和它的延伸义之间的主要关系特征是"相似性".  相似文献   

15.
隐喻作为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和认知手段,是语言与思维发展的基础,其认知机制和理据为英语词汇教学提供了一个新视角与思路。在词汇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隐喻思维,加强基本范畴词的教学,启发学生利用隐喻的认知机制来理解多义词的词义扩展和创造,同时注意隐喻的文化性,比较词语的文化内涵,以培养学生隐喻认知能力,从而提高词汇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16.
词汇多义性是普遍存在的语言现象,认知科学的发展为分析这一现象提供了新的视角。隐喻认知是产生词汇多义性的重要因素之一。隐喻义的多层次转移和创造性的隐喻思维是词汇新意义产生的根源。  相似文献   

17.
语言既有任意性的一面,也有理据性的一面。隐喻理论是解释语言词汇层面的理据性、系统性的最重要理论之一。本文运用莱考夫的隐喻理论,主要以cool为语料分析探讨词汇的隐喻化现象和过程,研究发现:(1)词汇层面普遍存在着隐喻化现象;(2)对于相当多的词汇而言,其语义的产生是通过隐喻思维认知方式构建起来的;(3)当词汇语义以隐喻认知方式延伸时,词汇的本义和它的延伸义之间的主要关系特征是“相似性”。  相似文献   

18.
汉语的词以形音义的异同为标准.在分类、命名、界定上还没有一个符合逻辑的整休框架,存在着划分遗漏子项、异名同实、术语所用语素各行其是、命名着眼点不同、界定不同等与汉语规范化相背离的状况。本文按一次划分的标准书汉语的词分为6类,并分别命名、界定。命名具有约定俗成性、经济性、预示性、单义性.所有界定与术语的造词理据一致。  相似文献   

19.
基于英汉"红"类颜色词构词方式的分析,从隐喻、转喻等认知角度探讨其命名理据。发现人们对颜色的认知多是"借物呈色",所借之物多是日常生活中频繁接触的事物。此外,英汉"红"类颜色词的语义衍生方式存在相似性和差异性。  相似文献   

20.
三音节手机颜色词面面观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随着手机步入寻常生活,手机商品的颜色符号也变得更为丰富。文章从符号学角度考察了这一现象。具体研究过程中,遵循由现象到本质的认知原则,先将三音节手机颜色词作一抽样扫描,然后分别探究其建构机制和生成理据。进而揭示出:新兴手机三音节颜色词的生成既有实用性认知动因,又有“唯人参之”的认知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