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4 毫秒
1.
《神州学人》2009,(5):47-48
海归就业:技能型受欢迎;辽宁:到海外“引才”最高出500万;吉林:面向海内外重金延聘高层次人才;武汉:“人才特区”面向海外招高端人才;宁波:海外人才10年内将增6倍;  相似文献   

2.
《神州学人》2008,(3):46-48
为了营造“天府四川-海归乐园”的良好环境,吸引更多的高层次“海归”来川工作,创业和服务,年前,四川省委组织部、省人事厅等21家留学人员回国服务工作厅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联合下发了《关于建立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来川工作绿色通道的实施意见》,通过实行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认定制度,打造高层次“海归”来川工作绿色通道,助推四川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由21家相关职能部门联合出台吸引留学回国人员为川服务政策文件,这在四川省行政管理工作中尚属首次。  相似文献   

3.
《神州学人》2008,(6):41-43
我国将把留学回国人员纳入央企人才战略,国内企业:急需有国际经验的人才,广东即将出台吸引海归新政策,上海正在研究降低优秀人才居住成本,青岛烟台与上海联手为海归创业建平台.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是在国际化人才归国回流率不断攀升、实施"浙江省国际化特色高校建设工程"的背景下,基于本校、本院的实际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对如何引导海归教师参与学院国际化建设问题进行了调查和研究。研究结果显示,海归教师在国际化建设中的大多数任务中能起到主要参与者的作用,应建立院级侨联组织吸引更多的海归教师参与到国际化建设项目中来。  相似文献   

5.
宋蓓蓓 《留学生》2010,(3):22-23
近年来,中国政府制定了多项吸引海外.留学生尤其是高层次海外人才归国的相关政策,对于引进各领域高层次海外人才为国服务起到了推动作用。但对于中国160万留学大军只有50万人才回流来说,仍显得远远不够。怎样使国家吸引海归的政策更为开放兼容,并取得更好的实效.我们特邀请海归政策研究领域专家、欧美同学会副会长王辉耀学长就相关问题进行访谈。  相似文献   

6.
《中国海归发展报告(2013)》国际人才蓝皮书显示,86.3%的海归能在6个月内找到工作。 2013年岁末,由中国留学服务中心举办的留学英才招聘会暨高端人才洽谈会在北京举行。百余家单位提供的近800个岗位,吸引了3000余名海外学子前来洽谈。会场内外人头攒动,交流热烈。火爆的场面向人们传递着这样的信息:海归回国潮来了'海归就业潮来了。  相似文献   

7.
珠海吸引海外留学人员政策具有系统性。从内容上看,不管是关于海归人才工作与生活待遇方面的政策,还是创业政策、科研与学术人文环境营造的政策都比较完整和细化,效果较好,但仍存在亮点不足,没能形成独特优势及海归人才总量偏少等需完善的地方。  相似文献   

8.
《神州学人》2005,(7):35-36
本文整理筛选了西部六省区吸引海归人才的有关优惠政策,辅以生活提示,给有意去西部发展的留学人员以参考。  相似文献   

9.
庞泽欣 《留学生》2014,(24):44-45
正12月5日至7日,主题为"打造海归人才创业归谷、高端项目聚集热土、中外文化交流平台"第二届留学生节在广东珠海举办第二届留学生节暨2014海外学人回国创业周12月5日上午在广东珠海开幕,7日圆满闭幕,为期3天,吸引了约1000名海外学人齐聚珠海。本届留学生节定位是"打造留学人才创业归谷、高端项目聚集热土、中外文化交流平台",其间举办了海外学人创新创意创业大赛总决赛、海归青年圆梦座谈会、海归创业论坛等12项活动,联系了海归,  相似文献   

10.
为实现河南省经济转型和创新发展,吸引和留住海归科技人才成为河南省人才战略的重点.本文从影响海归科技人才发展的经济、科教、生活、自然、就业和创业环境等6大因素入手,选取22个统计指标对科技人才发展环境现状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河南省海归科技人才发展有一定潜力,但也存在一定问题,并从多个方面为河南省海归科技人才发展提供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芒刺 《留学生》2009,(4):18-19
作为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北京以独特的魅力和巨大的影响力成为海归回国创业的首选城市。截至2008年11月底.北京市已陆续建立了27家留学人员创业园,累计吸引2429家留学人员企业入园创业。留学人员创业园已成为北京吸引高层次海归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12.
印度政府为了大批吸引在国外工作或学习的印裔高科技人才归国效力,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务实的政策措施,为人才特别是国内急需的高科技“海归”人才搭建能够让他们充分施展才华的舞台。  相似文献   

13.
话题     
《留学生》2010,(11):6-6
“引智时代”应给海归“中国梦” [美国侨报]今天的中国正在向海外人才敞开怀抱,努力吸引海外人才的回流,但是目前中国各方吸引海外人才的“饵”仅停留在资金支持,安家费等“待遇”上,中国亟待打造一个“中国梦”的空间,以此取代此前赴海外人员的“异国梦”.  相似文献   

14.
《出国与就业》2008,(2):55-57
根据最近慧博研究院发布的一份2007中国海归人才生存调查报告,对目前海归的构成、特点以及企业对海归的认可度等进行了调查。调查显示,近半企业对海归满意,而独资企业对七成海归不满意。录用海归的企业认为海归的不足之处最为突出的是缺乏务实精神,而这严重制约着海归人才的职业发展。再加上越来越多的海归因为在国外留学生活的时间越来越短,导致海外工作经验  相似文献   

15.
不同地区高校海归青年教师的首聘期工作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是分析海归教师择业与流动的地域倾向以及该地区高校人才竞争力的重要依据。本研究以问卷形式调查了近十年归国的379位海归青年教师的首聘期工作满意度,发现新一线城市海归青年教师首聘期工作满意度的总体水平最低;一线城市的总体满意度年度波动较大,其薪酬待遇满意度较低;二线城市的满意度总体水平尚可,但其文化适应和母国环境适应维度的满意度较低。各地区高校改进海归人才引进工作应聚焦本地区的主要制约因素,采取针对性举措。  相似文献   

16.
为配合广州市政府吸引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来穗工作的政策,帮助海外留学人才了解广州就业环境和形势,使他们正确面对自己,切实做好回国工作规划,尽快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行业和工作岗位,发挥和体现自身的专业优势和价值。到目前为止,华南(海外)留学人才配置中心已成功举办了四期“海归羊城,新锐广州——其中,留学归国人员就业辅导”培训。“海归羊城,新锐广州—第三期留学归国人员就业辅导”,以面试技巧及礼仪、个人形象指导为主要辅导内容,旨在通过专业讲师的系统讲解,品牌、形象和服装设计师的指导,增强留学生面试技巧,塑造个人职业新形象;…  相似文献   

17.
在"归国留学人员低龄化"与"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双重背景中,通过对湖南省1200名新生代海归的问卷调查,采取描述性统计与回归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新生代海归创业难的主要原困及解决之策进行了分析。描述性统计分析发现,新生代海归创业者多,就业者少,但创业者中超过78%的人创业过程面临较大困难;回归分析则发现,性别与专业等个体特质、创业准备不足、创业资源匮乏尤其是社会资本缺少、留创政策不完善且缺乏普惠性是新生代海归创业"落地难"、"发芽难"、"扎根难"与"结果难"的主要原因。为了充分促进新生代海归顺利创业,我国应建立新生代海归人才引进使用的"旋转门"制度,创建新生代海归创业优惠政策,加强新生代海归创业载体建设与融资力度。  相似文献   

18.
《留学生》2013,(6):5-5
【光明日报】日前,欧美同学会留苏分会商会会长周立群在中国海归发展与建言献策座谈会上,针对十八大以后的海归人才政策如何进一步创新与突破问题指出,应制定更加科学的机制,确保海归人才政策的实用性、统一性和延续性。海外高端人才要引进来,更要让他们留下来。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江苏省属普通高校利用契机积极引进海归人才,人才引进工作具有跨越式增长、年轻化、持续引进、资源配置倾斜等特点,影响人才优化配置、本土人才发展、绩效改革公平和教学成效。通过实地调研,了解到海归人才培养现状与个人发展要求,建议从人才引进规划、内在价值观培养、人才发展策略和具体培养对策等四个角度系统解决海归人才引进和培养问题。  相似文献   

20.
《神州学人》2009,(3):47-49
中科院:未来5年将引进600名海外高层次和领军人才;北京:海外学人中心招揽海外金融人才;天津:评出百名优秀海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