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语文教学的现实操作中,我们都认为作文难,写文章辛苦,都希望自己的文章能够富有文采,受人青睐。那么,怎样美化作文的语言,使其"化平庸为神奇",文采飞扬呢?我们认为,灵活运用修辞可以增强文采,恰当运用成语可以提升文采,引用诗词、名人名言可以增强文采。总而言之,只要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能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的就是有文采。  相似文献   

2.
<正>【教学目标】1.通过文段对比赏读,让学生明白化用诗词名句的好处;2.通过化用诗词练习活动,让学生在写作中能够化用诗词名句,从而美化文章的语言。【教学重点和难点】让学生掌握化用诗词名句的方法,能够化用诗词名句入文,增加文章的文采。【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话说明朝永乐年间,皇上让大学士解缙给一把扇  相似文献   

3.
一篇好文章,开篇要简洁、生动、优美.那么,如何打造亮丽的开篇呢?我认为有以下几种方法: 文章开头引用名言警句、谚语俗语、歌词诗词等,既富含文采,又易于引发读者的共鸣.这是提升作文档次的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4.
追求有温度的写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不少中学生的作文可谓是"三有"作文:有文采--辞藻华丽,文采飞扬;有学识--善用名言典故,善化古典诗词;有哲理--小小年纪,却是一副哲人面孔.  相似文献   

5.
苏云 《成才之路》2009,(33):44-44
古诗词是中华文学的瑰宝,在作文时,如能妙用诗词,常常能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为文章增添光彩。具体做法有:题文映衬俯仰生姿、旁征博引增文采、用诗文创设妙境、仿用诗词妙表达、巧套古诗文结构出彩等。  相似文献   

6.
作文中适当引用诗词佳句,可以显示出作者丰富的积累,增加内容的深度,使文章显得富有文采。如果能巧妙地以诗词佳句构成全文的骨架,让其成为文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更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引用诗词佳句的方式灵活多样,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7.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丰美的词语,灵动的语言,飞扬的文采,读起来如风行水上,这无疑是作文获得阅卷老师好评的关键。初中生学习了不少古诗词,积累了很多警句妙语,在中考作文或平时写作时学会适当地引用,是增加文章文采,提升文章魅力的有效方法。作文中引用诗词妙语的方法主要有三种。  相似文献   

8.
名句是指古典诗词、名人名言、谚语、俗语、歌词等广为人知、富有哲理的句子.古诗文及名言瞽句是前人精心锤炼出来的,有极强的生命力和时空穿透力,作文时,若能恰如其分地运用"名句"这种"战术",便能使文章语言灵动,文采飞扬.  相似文献   

9.
孔子曾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孔子的意思是说写文章要讲究文采。高考作文“发展等级”中就有一条:有文采。一篇文章是否有文采,体现在这样一些方面:用词生动,词汇丰富,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文句有意蕴等等。其中恰当引用诗词名句,合理借助古今中外名人智慧火花及妙言警句,加厚文章的底蕴,便是一个让文章靓起来的好办法,能使全文产生一种“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效果。话题:春风习习,送来绿意;秋风瑟瑟,引来萧杀;狂风暴风,带来灾难。家风、民风、文风、抢  相似文献   

10.
我国古代女性才媛不乏其人,这些管领春风的才媛们,其风流文采令我们欣赏时流连忘返.本文从诗词欣赏的角度,对古代女性诗词加以介绍,并探讨其风格特点.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中学生 ,写作文是语文课的一项重头戏。而作文讲究文采则是一大亮点。所谓文采 :是汉语言文字系统本身所独有的审美现象 ,是汉语言文字视觉美感与听觉美感的多元呈现。《庄子·马蹄》云 :“五色不乱 ,孰为文采”。作文富有文采 ,是作者的才华禀赋 ,能给读者带来审美快感和心理愉悦。并引发读者潜在再创造的激情。一、精美的诗词典故用诗词增添文采的写法在作文中是语言特色的一大亮点。有的以一句话作为文眼 ,有的用一首诗贯穿全文 ,有的多处引用诗词 ,可谓“腹有诗书气自华”。一名学生在《感悟》一文中写到 :“带着自己满腹的情愫 ,体…  相似文献   

12.
邱碧琴 《成才之路》2012,(17):26-26
为了吸引读者,突出中心,并使文章富有文采和韵味,展示作者的阅读面,给读者以知识的积累与启迪,在文章开头可以巧妙引用名言警句、诗词、歌词、俗语谚语、故事等。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典诗词的意境、文采、韵律、气度蕴含着中国文化的永恒魅力。作为一名高中学生,我认为写作时要力求准确引用、融合化用、巧妙借用古典诗词中的名句,增强文章的可读性、人文性、丰富性,以达到锦上添花、画龙点睛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传之久远的文章要讲究文采,讲究美感。古诗文是多彩的作文素材库,学生若能将它们移植到写作中,定能使作文文采斐然。加强学生古典诗词的拓展与应用,还能让学生增强文化底蕴,提高人文素养,培养语文能力。那么,如何巧妙地拓展应用古  相似文献   

15.
孔子曰:"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刘勰也说过:"言以文远,诚哉斯验."这里的"文"指的是文采,大意是说.文章因有文采,才能流传千古.从阅读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有文采的文章的确能够刺激人的大脑皮层,给人带来阅读的兴趣.因此有人会说:"读文采之作,如饮醇酒,令人陶醉;读无文采的篇章,味同嚼蜡,难以下咽."由此可见文采对于写作的重要性,即语言的运用要有一定的技巧性和表现力.那么怎样教会学生在作文时语言新鲜活泼而具有文采呢?  相似文献   

16.
<正>语言是思想的载体,是感情的凭借,一切文章都要靠语言来实现。再深刻的立意、再新颖的素材、再精巧的构思,缺少了靓丽的语言包装也会黯然失色。先贤孔子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这就是说文章要有文采,要有趣味、要耐读,才能让人耳目一新,获得成功。因此,想要作文成功,就得有文采,想要作文有文采,就必须对作文语言进行精心地修饰,让作文"靓"起来。要修饰作文语言,让作文语言"靓"起来,本人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一、修饰语言,从引用名言入手引用名言(包括经典著作、诗词名句、成语、谚语、歇  相似文献   

17.
宋敏 《新高考》2011,(Z2):21-22
高三学习已经进入了倒计时,在学生作文基本达到基础等级的前提条件下,使其文章向深刻、丰富、有文采、有创新的发展等级迈进,是这一时期的重要任务。吴锦教授说,学生的作文只要具备发展等级的任何一个特点,就能拿到发展等级的分数。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利用学生对唐诗宋词和名言警句的喜爱和积累,做了一个关于如何巧用诗词警句,增添文采,从而有效提高作文分数的训练。  相似文献   

18.
姚亮 《文教资料》2007,(1):83-84
本文着眼于中学语文写作教学如何继承传统文化的探索,并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研究引用诗词名句、提高作文品位的作用和方法,试图在高考作文备考中开辟一条新思路、新途径。文章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理论研究:1.巧妙立意,阐发哲理;2.拓展意境,增添文采。  相似文献   

19.
柳斌 《小学语文》2012,(12):6-8
我认为中小学生应当读点诗词,大学生应当读点诗词,中年人、老年人也都应当读点诗词。道理孔老夫子早就讲过了:“不学礼,无以立”,“不学《诗》,无以言”。无以言,就是指不会讲话,或者话讲得没有文采,甚至于是指不能获得话语权。要知道,讲话没有文采,那后果是很严重的啊!孔夫子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相似文献   

20.
孔子曰: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这就是说文章要讲究文采,讲究美,没有文采的文章,就难以传播。因此,作文应从审美的角度运用有文采的语言去表达、去创造。那什么样的文章才叫有文采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