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0 毫秒
1.
从诗作主旨与诗法诗境两方面浅析王昌龄《闺怨》。从诗作主旨看,此诗深刻地描画了少妇微妙的心理变化轨迹:有愁—知愁—掩愁—解愁—触愁—悔愁,从而充分证明少妇的愁从始至终都是存在的。从诗法诗境分析,依据笔者从王昌龄"诗三境说",浅谈其诗论主张对《闺怨》创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历来对张志和的生卒年皆承唐圭璋之说,定为公元730—810年。本文依据张与颜真卿和肃宗关系,以及他的诗作为证,断定为:公元697—777年。  相似文献   

3.
《陈风.墓门》是《诗经》中一首篇幅简短却颇有争议的诗。笔者通过对陈国历史史实、社会习俗的考证和对该诗关键章句、字词的分析,又参之以相关文献,对《墓门》进行重新释意,同时,通过考证也推定《墓门》诗当完成于公元前548年—公元前544年之间,为《诗经》所收最晚的一首诗。  相似文献   

4.
《大堰河一我的保姆》这首诗的教学重点应抓什么? 《大堰河——我的保姆》是诗人艾青的成名之作,写于1933年1月14日。主题的深刻性与艺术的独创性,是这首诗赢得广大读者、在我国新诗发展史上有着重要地位的主要原  相似文献   

5.
《大堰河——我的保姆》是艾青1933年在狱中写的。艾青因参加革命被捕,在铁窗内,他看到窗外雪花纷飞,想起了自己的保姆,一口气写下这首诗,这是诗人第一次以“艾青”的笔名发表诗作,也是奠定他成为著名诗人的一篇力作。《大堰河——我的保姆》是一首带有自传性质的抒情诗,也是诗  相似文献   

6.
元好问以“诚”为诗的本原,以《诗三百》—魏晋风骨—唐诗为诗的正统,推崇刚健豪放的诗风,反对苦寒和柔媚之气,构成了他的系统的诗学思想。  相似文献   

7.
《大堰河——我的保姆》是诗集《大堰河》中的名篇,也是体现现代著名诗人艾青早期民主主义思想和艺术风格纯熟的力作。它于1933年6月在反动派的监狱中写成,l934年5月发表在上海《春光》月刊、l卷3期上,署名艾青。诗篇的面世立即轰动了当时的文坛,从而奠定了艾青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这首诗之所以蜚声文坛,广为传诵,主要得力于它的深邃的主题和圆熟流畅的表现形式。《大堰河——我的保姆》是一首烙上作者生活印记,具有自传性质的抒情长诗。作者幼年的生活境遇和他与农民之间所结成的纽带,成为贯穿这首诗的一根红线。这首诗虽然写了个人…  相似文献   

8.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此诗亦名《夜雨寄内》,是诗人怀念妻子的一首小诗.对此,不少同志认为是李商隐于850——854年之间在东川节度使柳仲郢幕府做幕僚时的作品.此时其妻王氏已死(王氏死于851年秋季,诗人在大中六年即公元852年所写的《房中曲》:“归来已不见”可  相似文献   

9.
针对30年代中国诗坛上唯艺术诗派病弱的呻吟,朽腐的格调,艾青于1939年提出“诗的散文美”的创作主张。他不满意的文的、“虚伪”、“雕琢”和“人工气”,而欣赏散文“不修饰的美,不需要涂脂抹粉的本色,充满了生活气息的健康。”((诗的散文美))这一主张虽然是在抗战爆发后二年提出,却是艾青长期艺术探索的成果。诗人早年曾受到十四行诗和现代诗的影响,写过《透明的夜)那样晦涩难懂的膝跪诗,但他的成名作《大堰河——我的保姆)(193一年作)却是“诗的散文u美”主张的第一次成功的实践。从题材选择来看,这首诗走出了唯艺术派诗…  相似文献   

10.
《豹》是奥地利著名诗人里尔克的前期代表作,被誉为西方现代主义诗歌的经典。此诗创作于1902—1903年,反映了世纪末抑郁、哀伤的情绪与心态,而且诗人创作由注重内心转向现实和客观,表现了他物诗的艺术新质。诗中描绘豹的目光疲倦到四肢静寂的外在表现,揭  相似文献   

11.
艾青《大堰河——我的保姆》一诗在不同时期文学史中的评价各具特点,"左翼"话语策略下因其阶级意义而受到高度赞扬,抗日战争时期则被边缘化,至新中国成立后其价值得到重估,《大堰河——我的保姆》一诗所受的评价始终难以脱离阶级与意识形态的范畴。同时,此诗普遍地被文学史视为艾青创作之开端,在艾青的创作中占有极高地位。  相似文献   

12.
海子(1964——1989),原名查海生,生于安徽怀宁县高河查湾。15岁考入北京大学法律系,1983年毕业后任教于中国政法大学。出版有长诗《土地》(1990)短诗选集《海子、骆一禾作品集》(1991)。还有《海子的诗》《海子诗全编》等。这里选择他的《亚洲铜》和《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13.
柳亚子“孤岛”诗五首考述─—因校读而钩稽史事王尔龄柳亚子先生《磨剑室诗词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所载关于鲍惠僧、马相伯、李息霜(弘一法师)三题五首,当年初刊于“孤岛”时期上海《中美日报》。经检出旧日抄录的卡片对勘,发现诗题、诗序、诗注均有不...  相似文献   

14.
<正>2017年10月31日,由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和南京"攀·灯"语文名师工作室共同主办的《诗,为了儿童的远方》诗歌教育专题研讨会在南京致远外国语小学举行。本次活动的主题是"读诗—学诗—品诗"。活动分为三个版块:第一版块:为你读诗——你在哪儿,哪儿就被我守望!在南京致远外国语  相似文献   

15.
清嘉庆至鸦片战争时期,从已出版的《全台诗》(1——5册)来看,台湾有诗人225人,其中大陆籍60人,台湾本籍93人,籍贯不详者72人。台湾本籍诗人数量超过了大陆籍诗人。此时期诗作约有3500多首,也超过了康雍乾时期。其中古体约600多首,律诗约1400多首,绝诗近1500首。按诗歌思想内容可分为表现战事的诗、反映教育的诗、写景的诗、咏物的诗、刺邪恶的诗等,真实地表现了这一时期台湾社会的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情歌还是挽歌──漫谈艾略特的《普鲁弗洛克的情歌》郑启梅,周泓《普鲁弗洛克的情歌》是现代派诗人艾略特(1888—1965)的早期优秀作品。该诗于1915年发表在芝加哥的《诗出》杂志上,后来收人《普鲁弗洛克及其观察》(1917)诗集中。这是一首象征派的诗...  相似文献   

17.
岳飞(1103—1142)诗《过张溪赠张完》,载于《岳氏宗谱》,此诗写于建炎四年(1130年)春,一般人认为这首诗是岳飞登门拜访其在世友人张完时所作,又说岳飞偕张完长兄遵道之子大年,访张完墓时纪念张完之作。诗中"高人"是指张完。其实张完、张安国、张大年并非一人,且岳飞从未见过此三人。事实上,是张安国之子张充代兄张祟(礼部尚书)和诗一首,被他人误认为由张完和诗,而误传至今。  相似文献   

18.
艾青(1910—— ),浙江金华人。他是三十年代诗坛升起的灿烂明星,是既有诗美学专著,又有传世之作的杰出诗人和诗论家。他出版于1941年9月的《诗论》,是一郎经得起历史沉淀的、有自己完整体系的诗美学论著,解放前后曾十多次再版。它的博大精深的内容和警策精炼的语言,充分显示了现代诗论的无穷魅力。  相似文献   

19.
徐志摩(1896——1931)被林语堂称为“情才”和“奇才”。滤去此话中的那一点点朋友间的戏谑意味,细读徐志摩的诗与文,人们便会深以为这真是个至为恰切的评语。从1920年到英国剑桥大学读书以后,徐志摩的才与情便借助于诗和文的翅膀,恣意翱翔在人生理想的天宇中。  相似文献   

20.
“诗的散文美”和“诗是生活的牧歌”是艾青诗歌的两大美学支柱。于其说《大堰河——我的保姆》(以下简称《大》)是“诗的散文美”的一次成功实践,不如说正是《大》的成功创作,促成了“诗的散文美”这一命题的提出。《大》是艾青“诗的散文美”的最集中最鲜明的体现。从艾青对“诗的散文美”的阐释中,可将之概括为三个方面:叙述姿态、结构安排和细节描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