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5,(4):156-160
计算机网络管理课程既要有理论讲解又要有实践的验证,因网络管理的复杂性,故需要搭建综合的实验平台。该平台要能够尽量满足对网络管理的五大功能域的管理。防火墙技术是安全管理的重要技术。通过整合GNS3、VMware、SNMPc搭建网络管理仿真平台,在此基础上利用GNS3防火墙设备构建防火墙实验平台。介绍了在计算机网络管理仿真平台的基础上搭建的防火墙仿真实验平台,并探索了整个实验的设计仿真过程,结果表明仿真效果和真实设备是一样的,充分显示了仿真平台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2.
计算机网络管理所涉及的计算机网络方面的知识是多方面的,它不但包括网络互连方面的知识,而且还涉及网络安全方面,因此搭建的计算机网络管理仿真平台还需要满足对网络安全方面的仿真需求.网络安全主要涉及防火墙、入侵检测、入侵防御等技术,本文主要探讨在计算机网络管理仿真平台上的仿真入侵防御系统,最终实现了与在真实环境中的同样效果.  相似文献   

3.
"如何将计算机接入因特网"是教育科学出版社《网络技术应用》教材第二章第三节中的内容,为使学生能将信息技术知识灵活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笔者特在该节课结束后开设ADSL接入综合实验课。该课主要内容为介绍ADSL接入综合实验并让学生具体操作实验,学生则在教师讲解的基础上借助操作该实验逐步掌握ADSL接入的基本技能。  相似文献   

4.
虚拟网络安全实验平台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针对高校计算机网络和信息安全专业的教学和实验需要,提出了融合虚拟软件技术、虚拟蜜罐技术和网络嗅探与分析技术共同来构建虚拟网络安全实验平台.分析了虚拟实验平台所使用的各种技术,介绍了该平台的设计和实现方法,并在教学和实验中对该平台做了全面的测试.结果表明,本设计可以虚拟网络环境,帮助教师完成各种攻防实验测试以及网络操作和管理的教学和实验任务.  相似文献   

5.
《网络互联技术》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学生既要掌握理论知识,又要通过实验验证理论,理论与实验相辅相成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真实网络互联技术实验环境搭建存在投入大,专人维护,多用户共用一组设备,秩序管理麻烦,使用时间限制等问题,不易被高校采纳。搭建基于B/S结构EVE-NG仿真平台既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又解决了真实环境搭建存在的问题。该网络互联技术实验仿真平台特点为:搭建灵活、高效、使用便捷、便于管理维护、使用时间不受限制,比较适合高校学生学习特点。探讨了仿真平台的优点及整个平台搭建过程,实践证明该平台无论在教师教学,学生练习还是系统维护方面均有利。为高校搭建网络互联技术仿真实验平台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将局域网接入互联网的方式有多种,掌握这些接入方式是计算机网络专业学生的基本技能,学生既要掌握理论知识,又要通过实验真正实现这些接入方式。路由器自动拨号上网是常见的接入互联网的方式,该方式主要涉及PPPoE、PAT技术。由于实验条件限制加上传统仿真软件不能仿真该实验的不足,传统教学方式中仅仅是理论知识的讲解,不能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新的EVE-NG仿真软件避免了传统仿真软件不足能够仿真该实验。学生通过该仿真软件能够独立完成从网络结构搭建到设备配置,直至系统测试全过程。实验过程加强了学生对路由器拨号上网进一步理解,同时为高校教师仿真类似实验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cisco packet tracer是思科公司开发的网络实验仿真平台,本文通过介绍其功能特点,在实训教学中借助packet tracer来规划网络地址转换NAT实验的配置与实现,使用NAT技术实现内部园区网络主机转换上网,将仿真平台引入到教学中来解决学生日常学习中网络设备缺乏的问题,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8.
针对传统的实物实验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对计算机网络虚拟仿真实验室相关技术进行研究,基于四川大学计算机学院的教学实际,搭建了包括实验资源管理、实验库管理、实验过程管理、实验报告评价、师生互动系统和实验系统管理等6个子系统的"计算机网络"课程虚拟仿真实验平台。以"Windows Web服务与配置"实验为例,介绍了该虚拟仿真实验平台的实验课程设计与使用。  相似文献   

9.
虚拟仿真实验平台是虚拟现实技术、多媒体技术与互联网相互融合的体现,是教育向互联网的扩展。从计算机硬件实验课程应用的角度出发,提出创建虚拟仿真实验平台的网络架构。重点探讨了在"互联网+"环境中对计算机硬件课程进行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的建设和设计,研究了建设"互联网+"背景下的计算机硬件虚拟仿真实验平台的各项技术,为实验教学的多样化和移动实验课堂建设提供了一定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0.
利用网络通信协议传输实验数据是替代光盘刻录的有效方式。通过建立利用SMB网络协议实现数据共享的实验数据中心,将科研设备计算机控制系统与老旧教学计算机相连并接入校园网,实现实验数据的网络传输,方便用户随时随地通过网络查询所需的实验数据。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实验数据中心在开放共享平台建设和完善中所起的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