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为探讨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在尿路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及生物学意义,对64例尿路移行细胞癌石蜡标本进行了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结果是示:ER、PR阳性率分别为53.1%和50.0%;其中在高分化癌中ER、PR表达高于低分化癌;分级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ER、PR阳性率随肿瘤分期升高而下降,但分期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另外单发肿瘤、多发肿瘤及复发肿瘤之间,男女两性肿瘤之间及尿路各部位之间,ER、PR阳性表达率亦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尿路移行细胞癌ER、PR有较高的表达率.且和分级正相关,提示ER、PR表达可能对尿路移行细胞癌有某种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并可作为肿瘤愈后判断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ER、PR与C-erbB-2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79例乳腺癌和14例乳腺良性病变进行ER、PR、C-erbB-2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乳腺癌中的ER、PR、C-erbB-2阳性率分别为52.7%,47.3%,30.9%.ER、PR、C-erbB-2的表达与乳腺癌的组织类型、分化程度具有相关性;ER、PR在所有良性病变、低度恶性肿瘤中表达水平较高,在浸润癌、有淋巴结和全身转移的肿瘤中表达水平较低;C-erbB-2在所有良性病变中呈阴性表达,在低度恶性肿瘤中表达水平较低,在浸润癌、有淋巴结和全身转移的肿瘤中表达水平较高;ER、PR与C-erbB-2、表达之间均存在负相关.结论:ER、PR、C-erbB-2的检测对乳腺癌治疗方案的制定和预后估计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ER、PR、P53、bcl-2在大肠良恶性病变中的表达相关性.方法利用ER、PR、P53及bcl-2特异性抗体对75例大肠良恶性肿瘤进行SABC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四种抗体联合表达率在47例大肠恶性肿瘤、28例良性增生性疾病和41例癌旁移行区粘膜分别为26.83%、10.7%和0.10例大肠息肉P53和bcl-2均无表达,41例癌旁移行区未见P53表达.ER、PR联合表达率在大肠癌(42.55%)明显高于癌旁(17.07%),P53和bcl-2联合表达率在癌、良性增生和癌旁分别为48.94%、17.80%和0,三者间差异显著.而四种抗体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无关.结论ER、PR、P53和bcl-2表达与大肠肿瘤发生有关.P53基因突变是人类大肠癌发生的最常见的遗传学改变之一,bcl-2是大肠癌发生的早期分子水平标志;激素及其受体改变促进肿瘤的发生并且雌、孕激素受体水平与肿瘤的病理分化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c-erbB-2基因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年龄、组织学分型、淋巴结转移等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71例乳腺癌组织中ER、PR及c-erbB-2的表达,并对临床相关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ER、PR及c-erbB-2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3.52%、49.29%和56.33%,ER、PR阳性表达与腋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P<0.05);c-erbB-2的阳性表达与腋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P<0.05).结论:ER、PR和c-erbB-2可作为判断临床病理特征的指标.  相似文献   

5.
性激素受体(Sex hermone recepter SHR)通常是指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er ER),孕激素受体(Progensterone recepter PR)及雄激素受体(Androgen receptet AR)。在性激素依赖性器官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SHR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检测SHR可提供部分肿瘤的生物学行为的信息,已被广泛应用于性激素依赖性肿瘤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同时研究发  相似文献   

6.
利用免疫组化和酶联组化法,对38例结肠直肠癌和5例肠炎和腺瘤组织,进行P53、ER和PR检测,以便观察上述标记物的阳性率和它们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结肠炎者阴性,在结肠癌和直肠癌中阳性率分别为44.4%和60%,ER阳性率与P53相同;PR阳性率分别为38.9%和和50%。P53和ER阳性一致率为55%;P53和PR阳性一致率为50%。本实验提示P53、ER、PR在大肠癌中的表达与年龄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胸苷酸合成酶(TS)和雌激素受体(ER)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它们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11例乳腺癌和38例乳腺腺瘤组织中TS和ER的表达情况.结果:乳腺腺瘤的TS和ER阳性率分别为10.53%(4/38)和36.84%(14/38),差异有显著性(P<0.05);乳腺癌病人中TS和ER的阳性率分别为31.53%(35/111)和40.54%(45/111),差异无显著性(P>0.05).乳腺癌中TS和ER的表达水平与患者年龄、发生部位、组织学类型、淋巴结转移相关性不明显(P>0.05).TS和ER在乳腺腺瘤组呈正向相关(r=0.077),而在乳腺癌组呈负向相关(r=-0.016).结论:TS在乳腺癌组表达率明显高于腺瘤(P<0.0 5);ER在良、恶性乳腺肿瘤内表达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检测TS、ER对化疗药物选择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性激素受体(雄激素受体,AR;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在尿路上皮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技术(SABC法)检测64例尿路上皮癌石蜡标本三种性激素受体AR、ER、PR的表达情况.结果:雄激素受体阳性51.6%;雌激素受体阳性53.1%;孕激素受体阳性50.0%.且与肿瘤分级、分期密切相关,高分化癌、浅表性癌阳性表达高于低分化及浸润性癌,其中性激素受体阳性率分级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男、女两性间仅AR表达有显著差异(P<0.05),癌旁上皮及平滑肌组织均无表达.结论:实验结果提示尿路上皮癌存在性激素受体异常表达,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癌组织的分化程度,也提示性激素可能对尿路上皮癌发生发展有某种直接或间接作用.临床上检测性激素受体可了解尿路上皮癌多方面的生物学信息,为临床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提供更有价值的指标.本研究也为进行尿路上皮癌内分泌治疗的实验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性激素受体(雄激素受体,AR;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在尿路上皮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技术(SABC法)检测64例尿路上皮癌石蜡标本三种性激素受体AR、ER、PR的表达情况.结果:雄激素受体阳性51.6%;雌激素受体阳性53.1%;孕激素受体阳性50.0%.且与肿瘤分级、分期密切相关,高分化癌、浅表性癌阳性表达高于低分化及浸润性癌,其中性激素受体阳性率分级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男、女两性间仅AR表达有显著差异(P<0.05),癌旁上皮及平滑肌组织均无表达.结论:实验结果提示尿路上皮癌存在性激素受体异常表达,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癌组织的分化程度,也提示性激素可能对尿路上皮癌发生发展有某种直接或间接作用.临床上检测性激素受体可了解尿路上皮癌多方面的生物学信息,为临床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提供更有价值的指标.本研究也为进行尿路上皮癌内分泌治疗的实验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我们利用冰冻切片和酶联(E_2—HRP,Pg—HR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了82例大肠癌组织中的雌、孕激素受体(ER、PR),结果表明:ER阳性率为54.87%、PR阳性率为45.12%。本实验提示在大肠癌45—54%的病例属激素依赖型。文中对ER、PR的结构和作用机理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1.
本文采用E_2 HRP Pg HRP和组化法检测84例消化道肿瘤的ER、PgR 结果表明:ER阳性者33(39.29% PgR。者 0例(23.81兔).ER、PgR阳性率年龄等关系不显著。胃肿瘤ER、PgR阳性率最 , 结、直肠比较差异明显。结果提示:消化道肠瘤有ER、PgR ,同时检测ER.PgR水对临床内分泌治疗计后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12.
收集乳腺癌手术切除标本73例,采用酶联组织化学方法,检测ER、PR。结果表明阳性率分别为78.08%、60.27%。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Bcl-2和c-fos基因蛋白,结果表明阳性率分别为79.25%和56.92%。对它们表达的意义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3.
利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了我区106例乳腺癌组织中P53和C-erbB-2基因蛋白,结果表明,它们的阳性率分别为43.4%和54.77%,阳性表达与病理学类型和年龄相关性不明显。淋巴结转移组P53和C-erbB-2阳性率分别为60.8%和75.36%,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本实验提示,对乳腺癌患者进P53和C-erbB-2检测,对提示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Objective:To compare the prognostic prediction between dichotomized and fractionated evaluations of hormone receptor expressions. Methods: Patients with stages I-III breast cancers, who received adjuvant tamoxifen, were enrolled. The expression of estrogen receptor (ER) and progesterone receptor (PR) was evaluated by immu-nohistochemistry (IHC). A fractionated score (F score), the percentage of positive-staining nuclei (0=none, 1=1%-10%, 2=11%-30%, 3=31%-50%, 4=51%-70%, and 5=71%-100%), was assigned to eac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