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在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长期实践中,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不懈奋斗的目标。我们党进行了艰辛探索和不懈努力,对社会和谐的认识不断深化,不断发展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经验和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科学总结,是我们党不懈奋斗的历史必然。  相似文献   

2.
我国独特的社会历史条件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特殊性,决定了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理顺国家与社会关系、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推动我国社会走向更加和谐与有序,都离不开基层民主的发展与完善。可以说,发展我国基层民主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基础性工程。  相似文献   

3.
正邓小平作为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在领导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伟大实践中,实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创立了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是指引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胜利前进的伟大旗帜。在当前全党全国人民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断深化改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不懈奋斗的新阶段,更加需  相似文献   

4.
在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在改革、发展中促进社会稳定,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是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条重要经验,是不断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是统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需要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马克思主义哲学也要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不断充实新的内容。加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研究,既是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走向繁荣的必然要求,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一学科本身进一步发展的客观需要。  相似文献   

6.
历经90年奋斗,中国共产党不断推动文化建设和文化创新,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我们必须历史地、全面地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高度重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  相似文献   

7.
《集宁师专学报》2017,(4):43-4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趋势和人类文明进步的现实需求,是21世纪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中流砥柱。从历史角度充分认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长期合作与斗争的客观现实。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一如既往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秉承开放、合作、共赢的发展理念,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以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长期奋斗、艰辛探索的伟大成果和智慧结晶,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伟大旗帜。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已经创造了辉煌的历史,今后要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更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只要全党和全国人民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艰苦奋斗、开拓奋进,就一定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民族振兴的伟大事业中再造辉煌。  相似文献   

9.
大力改革和发展成人教育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我们党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任务表明,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这种四位一体的布局,深化和拓展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战略规划和总体布局的认识,也表明我们对中国特色社…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中最深刻,最显著的变化,就是人的思想观念的大解放,可以说,思想大解放推动了中国改革开放大发展,思想大解放推动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大发展,思想大解放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相似文献   

11.
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民族复兴的客观要求。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以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以全面提高国民道德素质为核心内容,以实现文化继承与创新的统一为主要手段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整体性、民族性和开放性的特征是其融入社会治理的逻辑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治理之间的同向性是其融入社会治理的逻辑前提。在社会治理走向善治的过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社会治理的理性指导和精神支柱,同时为社会治理提供了生态理念。因此,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治理,充分发挥其作用,就要在文化建设、道德引领、制度规范、法制建设等方面融入推进,这样才能不断推动社会治理现代化,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3.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是当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长远事业的重大战略任务。本文旨在揭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经验、教训和内在规律。  相似文献   

14.
共产党人是最低纲领与最高纲领的统一论者.我们既要坚定信念,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更要立足现实,具备脚踏实地的求实精神,为实现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而奋斗,不断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向着未来推进.  相似文献   

15.
社会和谐理论: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把社会和谐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进一步深化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认识.革命和建设是同时存在的社会主义两方面本质内涵,只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侧重点.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这一重大判断,凸现了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注重和谐的实践主题,是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创新;它立足于和谐社会的构建,把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解决过程与和谐社会的构建过程相统一,把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提到了一个新境界;它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反映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科学内涵和奋斗目标的新认识.  相似文献   

16.
加快构建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是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社会文明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我们所要论述的是狭义的社会主义社会文明,是指社会主义在社会领域中创造的积极成果和财富,主要表现为社会事业和社会生活的进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建设社会主义社会文明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把建设社会主义社会文明提上重要日程,建设社会主义社会文明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内容和关键环节,有力地促进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文明建设必须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处理社会矛盾、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和增强社会创造活力,推动社会主义社会文明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们主动参与全球化,走出一条全新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立足于全球化发展的客观现实,我们要正确看待中国社会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一系列压力与问题。鉴于此,要继续坚持解放思想,不断丰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扎扎实实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推向前进。  相似文献   

1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我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认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各个构成要素相互联系,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核心内容,并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发展而逐步演进的。  相似文献   

20.
新中国60年波澜壮阔的历史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在长期的实践中经过艰辛探索而逐步开辟出来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之路、必由之路。新时期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澄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民主社会主义的本质区别,坚定社会主义必胜的信念和信心;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解放思想,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地落实科学发展、构建社会和谐,坚定不移地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奋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