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从课程权力配置、课程运作主体和课程运作程序考察世界各国的课程改革,可以发现,课程运作机制主要有三种模型,一是政府控制-学校执行模型;二是政府引导-学校领导模型;三是政府监督-学校自主模型.我国从建国伊始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一直沿用第二种模型.这一运行机制的特点是课程的决策权力高度集中于中央,地方及学校的职责仅仅是执行.90年代以后,随着我国基础教育的改革,课程管理模式开始转向权力分享、责任分担,由此,政府引导-学校领导课程模型就成为课程运行机制的一种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2.
课程运作机制研究已经成为我国课程改革必须面对的一个时代课题.目前,课程运作机制研究的价值取向走向民主、协商,运作机理走向科学、规范,支持系统走向健全;研究呈现出从理论研究走向政策研究、割裂式研究走向系统研究、经验研究走向科学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课程运作机制方面呈现出四个特点:价值取向上强调赋权;政策制定上注重科学性;实践运作上重视联系;理论研究上关涉整体。课程运作机制特点的变化既反映了课程改革的理念导向,同时也为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提供了新的思路,我们需要对这一问题进行系统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课程监控机制的运作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课程监控已经成为推进课程改革,落实课程目标的一种重要机制,明确课程监控机制的运作机理就成为亟待研究的重要课题.课程监控机制的运作机理需要秉持协商、服务、绩效的运作理念;需要遵循厘清岗位职责、明确职责权限、开展过程监督、施行课程问责的运作规范;需要坚持监测、报告、调控的运作路径.  相似文献   

5.
课程政策与课程运作之间有着天然的内在关联。课程政策对于课程运作的诸环节,即课程决策、课程设计、课程实施及课程评价,发挥着前提、基石、保障和标尺的作用。建立合法、合理、合情的课程政策,从健全体制、完善组织、重视技术三个维度入手,方能保证课程运作机制转变成为一种可能,保证课程改革平稳、有序推进。  相似文献   

6.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在课程改革的目标中指出,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数学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中也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靠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这里提出的“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和“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是针对过去教学中的弊端而言的,倡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学数学,  相似文献   

7.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在课程改革的目标中指出,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 《数学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中也指出: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靠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  相似文献   

8.
一、课程运作动力机制建立的必要性 第一,消除抵制.改革正是在不断地消减阻抗力量的过程中缓慢前行的.课程运作的有效进行,需要建立一个动力机制,来增强改革的推动力,消除改革的抵制力.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新课程实施中几个令人困惑的课堂教学现象的反思,指出了在课程改革理论基础和课程改革的系统把握方面的问题,并提出了在课程改革中积极倡导科学文化,从宏观上把握课程运作机制和在微观上加强校本研修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合作学习是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在课程改革的新形势下,如何让合作学习从形式走向实质,使学生由"要我合作"变成"我要合作",产生合作的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