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家族·女性·历史——女性家族叙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女性家族叙事是一种不同于男性作家讲述家族故事的文本实践。它由女性作家创作,以女性为叙述者,以家族故事中的女性为关注重点。本文从女性与家族史、家族叙事中的女性以及女性视域中的男性形象几个方面,分析女性作家对家族故事的讲述和对女性命运的言说,观照女性反观男权文化的独特体验和视角。  相似文献   

2.
小说<荆棘鸟>讲述克里利一家三代人的传奇故事,浓缩了女性追求爱情,抗争命运的艰辛过程,塑造了让人回味无穷的聪明、勇敢、不同寻常的女性形象.本文利用荣格原型理论中的"原型"对小说中的女性人物进行探讨,阐述"阿尼姆斯"原型在玛丽·卡森身上的显现.  相似文献   

3.
《羽蛇》是徐小斌一部重要的代表作,小说主要描述了女性的生命历史。作品中的女人们历经千辛万苦,演绎了一段女性生命的沉沦和斗争史,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母系家族里女性纷繁生活的故事,可堪称百年来的"女人孤独史"。本篇论文主要从家族血缘中依恋与突围的母爱,孤独与觉醒的爱情,受难与救赎的自我三个方面来解析女性命运。通过女性自我的努力和心灵的觉醒来对整个世界进行思考、对人类命运进行关注。  相似文献   

4.
当代文学尤其是女性文学的浮出,使得有关女性的个人经验甚至女性成长故事得以充分展现,而迟子建作品中的女性人物为这类叙述提供了颇为独特的范例。她笔下的乡镇少女的成长系列与都市女性涉世序列,书写了女性成长轨迹中的创痛与不安、困境和欲望。  相似文献   

5.
刘向《列女传》所载故事,有些是在先秦时期君主、将相、谋士等男性人物故事的基础上模拟套作而形成的。“齐桓卫姬”故事吸收、借鉴了“桓公与管仲密谋伐莒”故事中的“人君有三色”之说,“齐孤逐女”故事套用了杨因故事中的“居乡三逐,事君五去”情节,“楚处庄侄”故事则吸收了咎犯谏晋平公故事中“国之五患”的说法。这三个故事模拟、套用历史风云中的男性人物事迹来创造女性人物故事,以表现她们的贤惠、机敏、才能出众,这实际上反映了女性人物评价标准并不独立的问题,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6.
平美玉 《成才之路》2013,(10):79-79
幼儿都喜欢听故事,尤其是童话故事,更是深受幼儿欢迎。家长都有被孩子缠着讲故事的经历,但成人不可能随时让幼儿听故事。可以使用录音机、电脑或手机将故事录下来,等幼儿想听时,便可直接播放录音。如何才能让音频媒体更好地为教学服务呢?一、仔细翻阅,了解故事教师拿到故事书时,应先了解故事的内容,知道故事的价值点在哪。看这本书是否适合本班幼儿,书中的知识与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是否吻合。如小熊宝宝系列绘本适合小班幼儿,包括《你  相似文献   

7.
戴维·米恩斯的短篇小说《秘密金鱼》主要讲述了一段中年婚姻生活中的情感危机,但不可思议的是金鱼的存在却一直贯穿故事的始终。无论是假借故事中的人物之口,还是通过文本细读,读者都能发现金鱼的存在方式与女性的精神世界之间所拥有的共通之处,都能体会到金鱼作为女性象征的意义。另外,故事中孩童饲养金鱼的思想历程和行为表现则隐晦地赋予男性对待责任和爱情的不同态度以新的解读。不仅如此,通过象征手法,作者还让读者体会到两性绝对对立的痛苦后果,从而提出新时代两性之间和谐相处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戴维·米恩斯的短篇小说《秘密金鱼》主要讲述了一段中年婚姻生活中的情感危机,但不可思议的是金鱼的存在却一直贯穿故事的始终。无论是假借故事中的人物之口,还是通过文本细读,读者都能发现金鱼的存在方式与女性的精神世界之间所拥有的共通之处,都能体会到金鱼作为女性象征的意义。另外,故事中孩童饲养金鱼的思想历程和行为表现则隐晦地赋予男性对待责任和爱情的不同态度以新的解读。不仅如此,通过象征手法,作者还让读者体会到两性绝对对立的痛苦后果,从而提出新时代两性之间和谐相处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当代著名女作家方方在中篇小说《树树皆秋色》塑造了一个作为教授很年轻,但作为女人已不再年轻的女知识分子形象——华蓉,通过对华蓉故事的叙述,让我们理解了当代知识女性在情爱理想与现实生活中的错位与痛疼。  相似文献   

10.
《黑骏马》是张承志早期中篇小说的经典之作,在这个富有浪漫主义悲剧的故事中塑造了耐人寻味的女性形象。本文从爱情意识、母爱意识、生命意识来分析《黑骏马》中的女性形象,展现了大男子主义视角下女性形象的伟大,展现出女性美的崇高与悲壮。  相似文献   

11.
《日出》与《第一炉香》都是以女性在新社会的谋求之路为故事底本进行写作的,在塑造的角色的身份上也有所对应。通常文学评论将视角放在陈白露与葛薇龙的比较上,因为两人都是新女性的谋生故事底本中的新女性形象。但是在不同的主题表述与社会背景下,对于相似角色的塑造亦可以看出女性价值观的转变。处于相似年龄相似身份地位的顾八奶奶和梁太太在文章中分别以屈从于男性和反抗伦理固有思想的角色出现。从这些相似角色的比较中可以看出女性在不同的主题表述下不同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2.
清代蒲松龄所著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是我国文学史上的经典著作,其中塑造了众多的女性形象,并涉及许多有关婚恋的问题。本文以作品中的女性形象为主体,对婚恋故事中女性所体现的主动性、男性对女性的精神依恋、两性关系中的进步观念和人与异类女性的婚恋进行了阐述,力求发掘这部文言小说所包涵的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13.
内心独白     
真的,我很希望自己有故事,无论美丽还是忧伤,充满坎坷甚至于荒谬,因为我年轻.而年轻的心是难分清现实与故事的,经历了风风雨雨后,又潇洒地说是故事,让故事的温馨永藏心底.人的一生,可以说是“永恒”,也可以说是“一瞬”.有人来不及有故事或来不及想已发生的故事,便乘风乘月追随先人去了,也不知他们有没有遗憾.我们儿时也许留下许多天真、幼稚的故事,童趣与情趣相互掩映,衬出我们儿时的纯洁、美丽.十六七岁的年龄,是爱做梦的年龄,但往往又是残缺不齐,只是往事的若隐若现,似是而非的表现,或是对未来的躁动不安.梦醒后,用一根紫色的丝带把它束成一把,交给蒲公英带着去远方,于是梦成了紫色的远方的故事.三十或五十后,有了家,你成了家里的顶梁柱,有人要依靠你,你不能也无法再甩甩头,把生活、现实说成故事.年轻时,故事中的深藏着的永恒岁月,难以释清的神秘暗语,欢乐与忧伤握手的印记,岁月烙在心灵上的血痕,年华的彩色风雨,在三十或五十后,都只能在某个无人的角落,让它们偶然  相似文献   

14.
《爱之屋的女主人》是英国作家安吉拉·卡特短篇故事集《血室及一些其他的故事》中的一则。故事虽短,但其女性哥特色彩浓重。笔者结合女性主义的视角对作品中的场景、人物及情节进行了分析,借以展现作者在女性哥特文学范畴所具有的写作技巧。  相似文献   

15.
茨威格的作品以人物心理刻画见长,对女性心理的剖析深刻、细腻、真实。他的中短篇小说在塑造女性形象上更是达到令人惊叹的高度。茨威格对故事中的女性总是充满了爱和同情,充满了宽容和理解。对于女性的一些超乎常情却又在情理之中的行动,他做出了最好的辩护和解释。而这一点在他的中篇小说《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中显得尤为明显--故事以C太太,也就是故事的主人公当局者的视角呈现了整个故事脉络。在她的叙述中,充溢着感情激烈的心理活动,推动叙事向前发展。本文试图以女性主义叙事学为参照,从"话语层面"对茨威格《一个女人一生中的24小时》进行评析,分析小说中的话语权威与女性意识。  相似文献   

16.
唐代虐婢故事中的宗教观念经历了极为显著的变化。婢女强魂难抑,执意对施虐者索命,体现出中古时期的厉鬼信仰。这些亡婢魂魄在他界喊出了女性的声音,这样的女性声音在南北朝时期遭到佛教救赎的消解后一度处于失语的境地。入唐以后虐婢故事极力否定了佛教的救赎功能,很大程度受了统治阶级在民间层面大肆打击佛教的影响。与此同时,超越一切宗教救赎的主宰"上帝"在虐婢故事中出现。"上帝"的出现首先与唐代郊祀仪式之争中昊天上帝成为主神有关;另一方面,"上帝"出现使得亡魂索报否定佛教向施虐者索命有了合法的理由。女性声音是妇女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话题。在中国历史中,与女性有关的材料为数不多,若有女性自身之声音已属可贵,但是女性声音也并非尽然是心声之流露,这为妇女史的研究带来了限制。唐代虐婢故事是女性声音在他界发露的一个例子,女性本有的发声诉求经历了短暂的失语过程后,却发出了更加响亮的声音,这只能在他界的层面上得到释放。  相似文献   

17.
故事教学法是一种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有效激趣的方法,它通过创设故事情境,以简明、短小、有趣的故事代替教学内容,让学生在轻松易懂的环境氛围中掌握新词汇、新句型。因为故事具有趣味性,能很快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且故事有情节,有不同的角色,容易引发学生的表演欲,学生通过表演故事既提高了学习兴趣,又提高了口语表达能力,同时还锻炼了学生的交际能力与表演能力,也就是说,故事教学法可以提高学生运用英语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8.
燕君兰 《学周刊C版》2014,(2):125-125
故事教学法是一种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有效激趣的方法.它通过创设故事情境,以简明、短小、有趣的故事代替教学内容,让学生在轻松易懂的环境氛围中掌握新词汇、新句型。因为故事具有趣味性,能很快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且故事有情节.有不同的角色.容易引发学生的表演欲.学生通过表演故事既提高了学习兴趣.又提高了口语表达能力.同时还锻炼了学生的交际能力与表演能力,也就是说,故事教学法可以提高学生运用英语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凯特·肖邦的《一个小时的故事》被认为是一篇女权主义作品的代表作。然而,故事的女主人公虽然在一个小时中有了女性意识的顿悟,但最终以付出生命为代价,永远丧失了女性话语权。通过对作品中的言语、故事结局、细节描写的解读,揭示女主人公在男权社会中丧失话语权甚至丧失生命的社会悲剧。  相似文献   

20.
《滁州学院学报》2018,(1):31-34
埃德加·爱伦·坡的创作哲学中,至关重要的美学原则是"美人之死"。女性在其作品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是她们让故事和诗歌增添了色彩和深度。要全面理解坡的诗学和哲学思想,就不能不关注他笔下的女性形象,考量其女性观。本文拟通过分析具有代表性的小说和诗歌作品,倚重他者理论来探讨这些作品中的女性形象,认为尽管坡试图让美人成为诗意的主题,但是他塑造的女性形象或以超自然形象威胁着男性主体,或超然世外,成为人观赏崇拜的缄默偶像,始终都摆脱不了"他者"身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