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教学理念]口语交际是一种生活交往活动。口语交际训练应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充分凸现其生活化的课程理念,让生活感受与口语交际训练融为一体。[教学目标]1.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交际的欲望,让学生乐于参与口语交际活动。2.在交际活动中渗透表达方法。指导学生把话说清楚、  相似文献   

2.
[教学背景] 1.新教材新增“口语交际”单元,意在培养学生的日常交际能力;高一学生此前已接触了即席发言、演讲、采访等口语交际样式,已具备一定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口语交际技巧。  相似文献   

3.
人类交际是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的结合。非语言交际是整个交际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在交际中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1]萨莫瓦尔说:"在面对面交际中,信息的社交内容只有35%左右时语言行为,其他都是通过非语言行为传递的。"[2]在跨文化交际中,很多人往往重视语言的正确运用,而忽略非语言交际行为的文化差异及其影响,导致文化误解和文化冲突频频发生。实际上非语言交际行为和手段比语言交际行为所起的交际作用更大,它的差异比语言行为的差异所引起的文化冲突还要严重。根据毕继万在《跨文化非语言交际》中将非语言交际粗略地分成四大类:1)体态语;2)副语言;3)客体语;4)环境语,本文试从手势语、眼神交流、体触行为等方面研究体态语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应用,减少由此导致的文化差异的干扰,以促进人们之间成功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4.
[适用年级]三年级. [设计理念]新课标人教版三年级教材,在语文园地的内容安排上把口语交际和习作放在了一起,并且内容有所相近,用意在于通过口语交际训练,为习作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5.
口语交际不但是提高学生观察、表达和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而且是一种生活交往活动,生活就是口语交际的课堂。学生只有在具体的交际情景中才能进行交际活动,口语交际水平才能得到提高。如何有效地提高低年级儿童的口语交际能力,下面结合自己在教学中的经验,谈几点体会和看法。[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已成为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结合教学实践,我认为以下策略能有效地运用于口语交际教学。[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刘向上 《初中生》2007,(12):26-28
口语交际是语文新课标的重要内容,也是语文考查的重要内容。你知道国外口语交际的情况吗?下面我们就请赴美开展对外汉语教学的马晶晶女士给我们谈谈美国的口语交际教学。[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中考口语交际指要]今年初中作文版开设了"口语作文",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关注。不少同学询问中考"口语交际"的考查形式和复习的方法。其实中考"口语交际"不外乎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9.
[设计理念] 《我的家》是人教版小语第一册第一单元的口语交际课。教学时既要注意激发学生参与交际的兴趣,又要充分发挥教师的示范指导作用,让学生由模仿到创新,扶放结合,循序渐进,学会交际方法。[教学目标] 1.能用一两句话介绍自己的家。2.在互问互答、互说互评中培养口语交际能力。3.学说普通话,说话时态度大方,听话时认真,有礼貌。[课前准备] 老师:一张自家的“全家福”照片,红、黄、绿三色五角星,小红花,一顶皇冠,实物投影仪。学生:每人带一张“全家福”或家庭成员的照片。[教学流程]  相似文献   

10.
[教材分析]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共安排了八次口语交际活动,分别编排在八个语文园地里。八个口语交际的话题联系每个单元的专题,并围绕专题安排。围绕单元专题安排口语交际话题,使口语交际从阅读课中获得知识背  相似文献   

11.
严建英 《初中生》2005,(7M):76-80
在近几年的中考试题中,日常交际用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这类考题的考点大多是各种交际情景下的表达习惯和省略结构。[编按]  相似文献   

12.
交际与表达     
向辉 《小学生》2006,(6):24-24
把祝福送给别人;交际小魔法;温馨提醒[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魏剑 《中学文科》2007,(11):78-79
口语交际能力已成为现代人的必备素质,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多角度、多渠道地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樊凡 《四川教育》2004,(8):37-38
[模式意义]   小学低年级学生由于社会经验少,口语交际课上往往无话可说.这时,教师要为其创设一定的口语交际情境,以情境促发学生的感受,使他们有话可说.这便是“以境促言“口语交际课堂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程标准》在“口语交际的教学建议”中指出,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互动的过程,教学活动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据此,在日常的口语交际教学中我尝试了创设真实化、生活化的交际情境.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使用成长记录袋等形式,采用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学生与父母双向互动的方式,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口语交际意识的增强与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教学目标]1.在口语交际中培养学生的倾听、表达和交流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往的素养。2.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让学生参与语言实践活动,大胆表达自己的见解,培养孩子们保护小动物的意识。[教学重、难点]创设和谐的交际情景,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从而有效地发展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课前准备]1.布置搜集有益小动物的资料、头饰等。2.课件。[教学过程]一、展示画面,在情趣中导入1.同学们,听说最近动物王国里在召开音乐会,你们想去看吗?(课件出示:动物联欢晚会的热闹场面)2.你看到了什么,请你跟大家说一说好吗?二、逐层深入,…  相似文献   

17.
[考点解读] 考点1表达的内容适合给定的语境和对象说话要看对象、分场合,才能做出准确判断或得体的回答,这是中考口语交际常考的内容。交际情景的设置、呈现方式不同,相应的口语表达也就不问。因此,回答口语交际这一类题,对交际情境的分析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18.
徐金兰 《中学文科》2007,(11):80-81
口语交际是在一定的语言情景中相互传递信息、分享信息的过程,是人与人之间交流和沟通的基本手段,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重要素养。因此《新课程标准》突出强调语文教学应重视指导学生在各种交际实践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那么,怎样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在语文教学中,笔者做了一些有效的尝试。[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十四。[交际项目]表示肯定和不肯定(Expressing Certainty and Uncertainty)。  相似文献   

20.
非语言交际行为是一切非语言文字形式交际信息符号的统称(不具有信息价值的非语言行为不属于该范畴),同语言文字一样是一种受社会制约有传达信息功能的符号系统。作为人际交往的一种手段,非语言交际行为是跨文化交际的一部分,最能传达、体现一个人的真实态度、心理活动和价值观念等信息。[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