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调查中师女生在月经期参加体育运动对其月经周期、行经天数、经期身体反应、经血量等四个方面影响的情况,为女学生在月经期参加适当体育运动提供依据,同时,注重加强中师生学习青春期生理卫生知识,为以后更好地对小学生进行青春期健康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中专女生的年龄一般为16至18岁,正逢人生的第二次生长高峰时期,是生理、心理日趋成熟和完善的时期。如何提高中专女生体育锻炼的自觉性和积极性?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体会,现论述如下。中专女生的心理特点中专女生进入青春期后,由于她们身体发育的特点,本身就不喜欢体育运动,特别是剧烈运动。再加上她们对生理知识了解过少,父母及教师又不能正确引导,往往会使她们对月经期的体育锻炼产生恐惧的心理,不敢甚至害怕参加体育运动,怕引起不良后果。由于部分女生在月经期身体上会出现的一些正常的生理反应,少数人有头痛、失眠、疲倦…  相似文献   

3.
体育运动与身心发展,对青春期中的学生来讲关系十分密切。了解有关体育运动、身心发展、青春期心理及情感方面的理论,能培养学生敏捷的思维及反应能力,从而形成愉快、乐观、积极进取的情感,为开启良好的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在高中体育教学中,高中女生由于青春期的心理特点和生理特点等各个方面的因素,经常不愿意参加体育运动。作为教学活动的指导者,体育教师必须要对学生参与体育运动不积极的原因进行分析,再对症下药采取相应的措施,让更多的女生愿意参与体育运动。培养女生自主体育训练的良好习惯,为以后的终身体育锻炼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为了更好地对女生进行青春期卫生教育,笔者于1992年10月对本校90级女生进行了青春期卫生情况调查。一、对象和方法1、对象:本校90级一至三班女生,共53人。2、方法:采用不记名各自独立填写问卷。问卷内容有初潮的年龄,性知识的来源、月经期的心理状态和生理反应、月经期的卫生等。二、结果和分析1.月经初潮年龄(见表1)  相似文献   

6.
体育运动对人的身心健康有积极的影响,本文通过分析女大学生的主要生理和心理特点,论述在体育运动中体育锻炼的一般要求和月经期如何进行锻炼,加强女大学生身心健康教育,促进其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徐伟英 《韶关师专学报》1990,(2):122-124,73
长期以来,由于受习惯心理的影响,高校女生在月经期上体育课是心理负担很重,这使得课堂活动维以顺利进行。本文通过调查实验,证明:科学地安排体育运动,对女生月经以及生理机制都是可以产生好的影响的。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由于受习惯心理的影响,高校女生在月经期上体育课是心理负担很重,这使得课堂活动维以顺利进行。本文通过调查实验,证明:科学地安排体育运动,对女生月经以及生理机制都是可以产生好的影响的。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的发展,学校体育教学在现代教育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小学阶段,由于学生年幼好动,对体育有着浓厚的兴趣。随着年龄的增长,女子进入高中阶段后已进入青春期,其身体形态、机体的代谢功能都已日渐完善,发育普遍接近成熟,她们对参加体育运动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随之产生了厌学情绪。其原因表现为:  相似文献   

10.
由于体育运动的形式、内容呈现出的多样性和自主性,所以能有效地补偿其他各类课程的不足,经常参加体育运动的学生在自我概念、自控能力、社会适应能力、人际关系、身心调节等方面均比不积极参加体育运动的人更积极。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我校女生月经情况,调查了我校400名在校大一、大二的女生,年龄为18-20岁。结果发现女大学生一周参加体育活动大于三次的比起小于三次的可以明显缓解痛经症状、情绪较为稳定、学习效率影响较小。分析认为为女大学生月经期可以适当参加体育活动,不易进行大强度的力量练习,应该加强月经期卫生常识教育,让女大学生了解月经期出现的不适感觉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使其打消顾虑,积极参加体育活动。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厦门市集美区中学生参与阳光体育运动的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统计表明:集美区中学生参与阳光体育运动的认知程度较高,且女生高于男生;对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态度明确,支持力度大;参加阳光体育运动的时间主要集中在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上;所参加的运动项目主要是慢跑、篮球、羽毛球和乒乓球.同时,也指出了集美区中学在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过程中有待完善之处,旨在为集美区中学更好开展阳光体育运动提供理论上的指导  相似文献   

13.
采用问卷调查、数理统计和文献资料法对福建省六所高校大学生的体育行为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影响大学生体育行为形成的最主要因素是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对体育运动的价值取向主要是增进身心健康;对参加体育运动的频率调查显示当前大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状况并不理想,只偶尔参加体育运动的学生占调查者的四分之一多,大学生最常参加体育运动项目主要是球类项目;影响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是体育运动场地和器材的缺少;大学生最需要提高的体育能力是科学锻炼能力.  相似文献   

14.
曾维刚 《考试周刊》2012,(22):110-111
大学生在参加体育运动中经常会出现运动性疾病,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在常见运动性疾病中,运动性腹痛、肌肉痉挛在运动性疾病中所占比例相当高,本文针对这两种运动性疾病进行分析研究,以指导大学生科学地参加体育运动。  相似文献   

15.
正近年来,患有心理疾病的中学生越发有上升趋势。通过对经常参加体育运动的高中学生与很少参加体育运动的高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比较研究,发现体育运动对促进高中学生心理健康的独特作用,进而倡导高中学生进行合理科学的体育运动,以提高自身心理健康水平,使其成为身心健康发展的高层次人才。体育运动一般都具有艰苦、疲劳、激烈、紧张对抗及竞争性特点,学生在参加体育锻炼时,总是伴着强烈的情绪体验和明显的意志努力。因此,通过体育运动,有助于培养学  相似文献   

16.
为切实推动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广泛开展,吸引广大青少年学生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掀起群众性体育锻炼热潮,2007年4月26日,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发出《关于全面启动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通知》,决定于4月29日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启动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并就相关要求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17.
《云南教育》2007,(5X):13-13
为切实推动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广泛开展,吸引广大青少年学生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掀起群众性体育锻炼热潮,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决定于4月29日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启动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现将相关要求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18.
浅析时尚体育运动在高校体育课中的开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育教学的主体是学生,在高校中学生参加体育运动以个人的兴趣爱好为主导。传统的体育教学不符合学生个性发展的特点和兴趣爱好,缺乏科学性,学生为应付考试而被动学习体育技能。为此,对传统的体育教学应进行改革,加入一些新的时尚的体育运动项目。充分调动广大学生学习体育的热情、兴趣和积极性等。  相似文献   

19.
体育兴趣是学生对体育运动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和情绪状态,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乃至爱好,让学生充分体验到参加体育运动的乐趣,是奠定学生终生参与体育运动的重要前提。因此,了解兴趣的特征,探讨培养学生体育兴趣的原则与方法,对提高学校体育的质量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相似文献   

20.
浅谈体育教学中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体育兴趣是学生对体育运动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和情绪状态,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乃至爱好,让学生充分体验到参加体育运动的乐趣,是奠定学生终生参与体育运动的重要前提。因此,了解兴趣的特征,探讨培养学生体育兴趣的原则与方法。对提高学校体育的质量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