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薛峰林 《青年教师》2009,(10):51-53
指导学生朗读,既要引导学生读进去——用自己的思想感情读进去,又要指导学生读出来——把对作者思想感情的感受恰当地表达出来。那如何引导学生读出来呢?笔者认为,“变”不失为一种有效的策略。其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相似文献   

2.
学生朗读,教师既要引导学生读进去,用自己的思想感情读进去,又要指导学生读出来,把对作者思想感情的感受恰当地表达出来.  相似文献   

3.
现在的语文教学流行这样一个词"语文味",何为"语文味"?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定论,但有一点是大家一致认同的,即朗读是体现"昧"之佳法.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好文章是读出来的,美文尤需美读."而且,新课标各学段都明确要求"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可见朗读训练存语文教学中有多么重要.那么如何有效地提高低年级学生的朗读能力呢?  相似文献   

4.
阅读教学注重"读",要在阅读课文教学中根据课文本身特点,要有目的地训练学生多朗读,从范读入手,指导学生朗读的基本知识;教师应该给学生创设多读的机会;要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最主要的方法就是让学生老老实实、原原本本地去读书,去思考,即所谓"披文入情"。  相似文献   

5.
<正>近日,中央电视台推出的大型文化情感类节目《朗读者》火遍全国,在中学校园里掀起了一股朗读热潮。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认为这是极振奋人心的事儿。可热潮退去之后,我们的朗读又当何去何从呢?恐怕还是要回归朗读的"大本营"——语文课堂。然而,当前语文课堂的朗读教学教人不忍直视,最大的问题是学生不愿意"读出来",甚至已经"读  相似文献   

6.
小学语文教学,自古当以朗读为主,迄今亦然,故称学生"读书人"。朗读是一个通过视觉,把文字信息回传给大脑,再由大脑支配口读出声音来,继而由听觉验证读得是否对,是否准确的过程。在课堂上要让学生充分地读,从读中感知,以读促悟,反复读才能达到理解、记忆。把书面语言清晰、响亮、富有感情地读出来,变文字视觉形象为听觉形象。所以,教师要得法地创设情境、朗读示范、重点点拨、宽容评价,帮助学生爱上朗读,学会朗读,使语文课堂充满读书声。  相似文献   

7.
“读”是语文学科的主要特色,朗读有利于加强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感知和理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口语和书面语能力,有利于学生通过词语之间、句子之间、段落之间的停顿、语调的轻重缓急和逻辑重音等,把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读出来。阅读教学提倡的是多读少讲,以读带讲,整个教学过程应把指导学生“读”贯穿始终,把大部分时间放在朗读指导和训练上。  相似文献   

8.
支持学生整本书阅读的DELC模型以"立路标——配任务——给方法"为课堂范式,优化整本书阅读的指导效果,让学生有兴趣地"读起来",有计划地"读下去",有目标地"读进去",有感受地"读出来",提升学生整本书阅读的品质,实现学生的"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等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  相似文献   

9.
朗读即用清晰、响亮的声音把文章富有感情地读出来,语文课程标准针对不同学段的学生,在阅读方面提出了同一个要求,即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随着语文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语文教师也逐渐重视起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尤其是如何让学生做到"有感情地朗读"。笔者认为,要学生能够"有感情地朗读",就要夯实学生的朗读基础,尊重学生的个人体验,注重拓展文章的背景知识。一、夯实学生的朗读基础朗读的总体要求是"正确、流利、有感情",而语文课程标准针对低、中、高学段作了进一步的细化,分别用"学习用""用"  相似文献   

10.
听力残疾学生朗读课文常常会存在不知道字词的读音、朗读时无法正确断句、缺乏朗读情感等问题。聋校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到逐字正音,夯实学生的朗读基础;一方面强化学生的课堂"读",另一方面拓展学生的课外"读",通过开展阅读指导和多形式的朗读训练,提高听力残疾学生朗读课文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语重心长地告诉我们老师,书是读出来的,没有朗读或朗读不到位的课堂是冷冰冰的课堂,是没有味道的课堂,是没有灵性的课堂。那么,如何指导学生爱读、乐读、会读呢?笔者在平时的教学中紧扣一个情字来进行指导,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12.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语重心长地告诉我们老师,“书是读出来的”,“没有朗读或朗读不到位的课堂是冷冰冰的课堂,是没有味道的课堂,是没有灵性的课堂”。那么,如何指导学生爱读、乐读、会读呢?笔者在平时的教学中紧扣一个“情”字来进行指导,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13.
本文试着从自读感知阶段朗读的"量",精读领悟阶段教师指导的"度",和诵读表达阶段学生朗读的"质",这三个方面谈一些自己浅显的看法。  相似文献   

14.
津市  鲁礼木 《湖南教育》2001,(16):40-40
由分析为主转变为以阅读为主。指导学生阅读时,教师可告知多种形式和方法。诸如范读——由教师示范朗读,让学生体验教师的语气和情感;初读——学生自由地读,不读错字漏字,不读破句;美读——用普通话有感情地朗读,把自己的感情读进去,把作者的感情读出来,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情感体验;快读——从头读到完,语气顺畅连贯;  相似文献   

15.
英语是读出来的,古人云:"书读百变,其义自现。"朗读是学好一门语言的基础,英语学习更是如此。在英语教学中,老师必须重视朗读训练,用正确的、丰富多彩的、活泼的训练方法提高学生的英语朗诵水平。  相似文献   

16.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各学段关于朗读的目标中都要求"有感情地朗读",但一些老师只是空泛地让学生读出感情,或是用枯燥乏味的课文分析代替学生的感悟。要真正做到"有感情地朗读",归根到底要回到"读"的方法指导上。  相似文献   

17.
朗读指导是小学语文教学中重要环节。针对低年级学生的朗读实际,应重视进行基础性的朗读指导。教师在教学中要教给朗读技巧,使学生"会读";把握朗读环境,让学生"美读";优化评价语言,促学生"乐读"。从小学低年级起抓好扎实的朗读基础,才能逐步提高朗读水平。  相似文献   

18.
周敏珠 《辅导员》2013,(24):53-53
<正>朗读是阅读教学中经常运用的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等综合能力的有效途径。针对小学生喜欢参与活动的特点,教师应该巧妙地将活动融入到普通的朗读中,把"要我读"变成"我要读"。一、坚持"朗读营养餐",养成朗读习惯为了让朗读形成习惯,可向学生提供"朗读营养餐",老师可根据以下菜单选择轮流"上菜",也可让学生自主"点菜"。(一)健康素食——句读课文句读课文,即把课文中的标点符号删除,让学生在文中自行加注记号朗读。如果把一篇完整的课  相似文献   

19.
<语文课程标准>十分重视对"读"的要求,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让学生"多读","不同形式的读",反反复复,不厌其烦,教师没有参与到学生的朗读中,对学生的朗读不作指导,更没有作针对学生朗读的训练.  相似文献   

20.
杜晓红 《考试周刊》2014,(2):103-103
<正>学好英语对大多数中学生来说是比较困难的,这是因为他们缺乏相应的朗读与背诵。英语是一门语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习的目的是会说,而"说"要以"读"为前提。所以学生必须多读,做到"拳不离手"、"曲不离口"。读是说的基础,学生现在用的是新教材,更要注重朗读与背诵。读不仅仅是为了把所学的东西读出来来,更是观察和模仿的过程。要学好英语,在起始阶段就要充分发挥英语朗读与背诵的作用,通过反复的、有系统的、循序渐进的朗读练习,培养语感,养成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