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光阴荏苒,日月如梭,年之末,年之始,即将至来。掩卷回首一年往事,兴莫过于新事物之萌生;乐莫过于耕耘后的收获。 《天津电大学报>——“远距离教育理论与实践”,宛如一片新拓绿地,经过春风拂慰,夏雨洗礼,业已悄然露出盎然生机。 《天津电大学报》——“远距离教育理论与实践”。始于春的准备;夏的运作,结硕果于秋冬。  相似文献   

2.
《教育诗》是一部不朽的教育经典名著,它是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于1925年至1935年间撰写的教育实录,全书以作者创办建设儿童教养院的教育生活为题材,描述了教育改造流浪儿童和少年违法者的过程,真实地再现了作者艰苦探索、苦乐参半的教育历程.此作行文朴实隽永,于平凡处见真知、于细微处现真情,处处闪烁着作者卓越睿智的教育思想,亦流露出其真挚执著的教育情感和教育追求,读来既发人深省,又感人至深.许多读者曾就此作发表感言.笔者不才,愿从"专"字一词略解马卡连柯及《教育诗》. "教之道,贵以专".笔者认为:马卡连柯所创造的教育奇迹的背后凝聚着的,是一个"专"字.  相似文献   

3.
近来重温《马卡连柯全集》,尤其细读了《教育诗》,我认为,虽然马卡连柯的整个教育思想不一定完全适合当今中国的国情,但他改造失足青少年的教育方法和态度,还是有值得借鉴的地方。本文拟从这方面谈谈我研读《教育诗》的一些体会,就教于方家;也企冀能对从事失足青少年教育改造工作的同志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4.
安谢·马卡连柯(1888—1939)是苏联早期著名的教育实践活动家和富于创新精神的教育理论家和作家。他的教育思想体系在十月革命后逐渐形成,主要著作有:反映高尔基劳动教养院生活的教育小说《教育诗》,以捷尔任斯基工学团为题材的小说《1930年进行曲》,家庭教育方面的著作有《父母必读》《儿童教育讲座》;其他许多教育论文和讲演,都收在《马卡连柯全集》(7卷本)里。虽然马卡连柯发表这些观点距今已有大约60年的历史了,但仍适合我们的时代,对今天的父母如何正确地进行家庭教育,尤其对独生子女的教育,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王稼伟 《江苏教育》2012,(Z1):44-46
作品简介:《教育诗》(又译为《教育诗篇》)是一部不朽的教育经典,是前苏联最宝贵的教育学遗产之一。此书就是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根据自己和流浪儿童实际接触的亲身体验,分析研究各类犯罪儿童不同的心理情绪和生命历程写下的。这部如诗一般的教育著作在描写真人真事的基础上,进行了高度的艺术概括,作品塑造的艺术形象富有强烈的感染力,语言明快幽默,饱含了马卡连柯的教育理想,体现出深刻的人道主义精神。全书是一部优美的教育工作记录,由回忆录、随笔、特写、日记、政论、中篇小说等多种不同的文字体裁组成,第一部分描  相似文献   

6.
《教育与职业》2006,(10):64
八十五载几度辉煌。厦门大学,这座被誉为中国“南方之强”的著名高等学府,历经岁月的洗礼,巍然伫立于鹭江之滨、东海之畔,沐浴着新世纪的春风,不断焕发出勃勃生机。八十五载辛勤耕耘。厦大人一路走来,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光彩,不断收获丰盈的硕果。从陈嘉庚先生在郑成功的演武场上撒下教育立国的种子,到漳州校区拔地而起、集美校区划入蓝图,厦大真正成为一座“胸藏大海”的花园学府,“校在海上,海在校中”,厦大将以“海纳百川”的气势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7.
苏联作家、教育家马卡连柯(1888—1939)的长篇小说《教育诗》,叙述了教养院的流浪儿童,从不遵守纪律的乌合之众,转变为团结战斗的集体的故事。马卡连柯出生在铁路技工家庭,做过小学校长。十月革命以后,苏维埃国家要在沙皇俄国的废墟上建立,处于百废待兴的局面。流浪儿童和青少年罪犯成群,教育和改造他们成了新  相似文献   

8.
由俄罗斯联邦教育科学院院长凯洛夫主编的《马卡连柯教育文集》七卷集的第一版是于1950年至1952年出版的。1957年至1958年经过部分补充与加工又出版了七卷集的第二版。七卷集的内容较为全面、系统地反映了马卡连柯的教育思想与教育实践活动。这部文集出版后立即在许多国家翻译出版。我国在1956至1959年期间,以较快的速度和较高的质量完成了这部《马卡连柯全集》(七卷集)的翻译出版工作。它为我国教育工作者了解马卡连柯教育思想的实质,为研究、学习马卡连柯教育思想与实践提供了依据。 1975年苏联教育科学院主席团发布了《关于发表  相似文献   

9.
王想平 《宁夏教育》2010,(10):19-19
几度风雨,几度春秋。不知不觉中,《宁夏教育》已走过30个年头。作为一名刊物的老读者,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打开尘封的记忆,梳理纷乱的思绪,许多往事重新浮现在脑海中。记得从上世纪90年代始,我就成为《宁夏教育》的忠实读者,并在这片沃土上辛勤耕耘,既得到了锻炼成长,又与刊物结下了深厚的感情。同时,也亲身体验和见证了刊物的发展壮大。  相似文献   

10.
瞿葆奎教授主编的《教育学文集》,经过编者的专家群体八年来的辛勤耕耘和人民教育出版社教育编辑室同志的通力配合,从1989年便始结硕果,分卷陆续出书,现即将大功告成。这是我国一部宏大的教育学文集,它以其博大、精粹的内涵,扩大了人们的教育学视野,提高了教育科研的起点,激发着教育工作者进行新的探索,必将为我国教育理论  相似文献   

11.
《教育诗》是苏联早期卓越的教育理论家、教育革新家、文学家A·C·马卡连柯(1888-1939)1925年至1935年之间写成的一部最负盛名的教育小说。它以他自己创办的高尔基工学团的实际生活和教育实践为题材,真实地描述了作者倾其全部精力和心血,成功地改造和教育了一大批流浪儿童和少年违法者的全过程。《教育诗》全书分三部:第一部描写工学团创办初期所经历的艰难困苦和斗争;第二部叙述工学团集体的形成过程;第三部描述工学团的发展、壮大及所取得的成就。马卡连柯采用文艺形式建构自己的教育思想体系,说明只有遵循尊重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教育原…  相似文献   

12.
马卡连柯是苏联卓越的教育理论家、教育革新家、教育艺术家,今年是他诞生一百周年纪念。苏联决定重新出版《马卡连柯全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将在世界范围内举行隆重的纪念活动。华南师范大学副教授何国华和他的同学燕国材,对马卡连柯研究多年,写成了《马卡连柯教育思想研究》一书,已由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广州书店亦有出售。我反复读了两遍,收益甚大。马卡连柯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教育方法,是属于马克思列宁主义范畴的,而他的著作又极其丰富。我想,作为一个人民教师,是应当懂得马卡连柯的,并且从他的学说中吸取科学成分,作为当前教育改革的借鉴,这  相似文献   

13.
教育的诗意     
对于我个人来说,“教育的诗意”这一念头,源于马卡连柯的《教育诗》和梁晓声的《论教育的诗性》的启示。对于诗意的理解,却也不能不提到德国诗人荷尔德林的诗句:“人充满劳绩,但还诗意地栖居于大地之上。”这句诗经海德格尔在《海德格尔诗阐释》中加以解释,几乎成为当代人文主义者默念的教条。  相似文献   

14.
教育的诗意     
对于我个人来说,"教育的诗意"这一念头,源于马卡连柯的《教育诗》和梁晓声的《论教育的诗性》的启示。对于诗意的理解,却也不能不提到德国诗人荷尔德林的诗句:"人充满劳绩,但还诗意地栖居于大地之上。"这句诗经海德格尔在《海德格尔诗阐释》中加以解释,几乎成为当代人文主义者默念的教条。之  相似文献   

15.
教坛轶事     
出版社即将出版马卡连柯的《教育诗》,该书的扉页上要印作者的照片。为此,出版社给作者写信索取照片。  相似文献   

16.
每当捧起《黑龙江教育》时,一种敬与爱相交融的心情便油然而生:她凝聚着编辑部全体人员辛劳的心血,汇聚广大教育工作者辛勤耕耘的硕果,她留下了一代代教育者耕耘的足迹,记载着中国教育改革的发展史。她伴随着历史的进程,将永远珍藏在我们身边。作为良师与益友《,黑龙江教育》伴  相似文献   

17.
王任叔的处女集是一本散文诗集,题名为《情诗》,由宁波春风学社作为“春风学社丛书之一”于1923年12月出版。该集共收散文诗二十二首。据王任叔儿子王克平从上海图书馆觅见该书孤本,进行比较,“《情诗》乃是作者1922年6月创作的《散文诗》的扩写。”1921年上半年王任叔受新文化思潮影响开始习作新诗,次年五、六月间先后在《文学旬刊》上发表了《对于一个散文诗作者表一些敬意》(按:即对徐玉诺的诗进行评论)及新诗《遣闷》、《杂诗》后,诗  相似文献   

18.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适应新形势下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 1984年 12月,《江西教育科研》正式创刊。作为一份地方性教育理论期刊, 16年来,《江西教育科研》从创刊时的内部双月刊,到 1988年公开发行, 2000年又由双月刊改为月刊,一步一个脚印,走过了一条虽不平坦却稳步发展的创业之路,迎来今天创刊 16周年,出刊 100期的喜庆日子。 16载的耕耘, 100期的期待。为了教育事业的发展,教育科学的繁荣,我们默默耕耘,甘苦备尝,无怨无悔。 16年来,我们始终不渝地坚持创刊之初确定的办刊宗旨和编辑方针。作为教育理论期刊,我们孜孜…  相似文献   

19.
马卡连柯早在《教育诗》中理直气壮地说,对课堂教学的最高赞美应当是:"就像一首诗!"李吉林曾经在教育散文《是教师,也是诗人》中这样说:"诗人是令人敬慕的。其实,教师也在用心血写诗,而且写着人们最关注的明天的诗。不过,那不是写在稿纸上,是写在学生的心田里。"语文的课堂教学,也的确应该犹如一首优美的诗歌,在教与学中展现着诗歌  相似文献   

20.
马卡连柯(1888-1939)是苏联卓越的教育家。他把自己的毕生精力献给了共产主义教育事业。马卡连柯从17岁起,就开始了教师生涯。十月革命后不久,他受命先后在高尔基工学团和捷尔任斯基公社工作达16年之久,以饱满的政治热情和卓越的教育才能,教育了三千多名流浪儿和违法青少年,把他们中的绝大多数教育改造成有用的“真正的新人”。马卡连柯在三十余年的教育实践中,不断地进行教育理论的研究。他留下了多达一百多种、数百万字的教育理论著作和教育文艺创作,主要的有反映高尔基工学团教育实践的《教育诗》和反映捷尔住斯基公社教育实践的《塔上旗》等。这些著作记载了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