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阅读与鉴赏》2010,(7):27-30,108
包利民,黑龙江呼兰人,现居伊春。有时发稿也用黎民、利民、去绝踪等笔名。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文苑》等报刊专栏作家。《读者》、《格言》等杂志或网站的签约作家.教育部“十一五”课题组专家。迄今已在奎国及海外各大报刊发表文章数千篇(次),每年有百余篇文章被《读者》、《青年文摘》、《青年博览》、《意林》、《视野》、《小小说选刊》、《作家文摘》芋上百家文摘类报刊转载。  相似文献   

2.
《阅读与鉴赏》2009,(7):50-53,109
查一路:安徽作家,《读者》等知名杂志签约作家、千龙网“特约撰稿人”。迄今为止,他写了大量的散文、小品文、随笔类作品。在《散文》、《读者》、《杂文月刊》、《中国青年》、《人民日报》等海内外数百家华文报刊上发表、刊载的作品迭两千余篇。作品曾在中央电视台“子午书简”电视散文栏目中播出。  相似文献   

3.
《阅读与鉴赏》2009,(7):62-65,110
马国福。江苏省作协会员,《读者》杂志社签约作家、教育部十一五课题文学专家、中华版权保护中心签约作家、龙源期刊网专栏作家。迄今为止发表诗歌、散文近百万字。作品散见于《人民日报》、《星星诗刊》、《黄河文学》、《雨花》、《中国青年》、《散文选刊》、《演讲与口才》、《微型小说选刊》等报刊。  相似文献   

4.
《阅读与鉴赏》2010,(7):70-73,110,111
马国福,男,1978年生于青海省乐都县,现居江苏海安。江苏省作协会员,《读者》杂志社签约作家、教育部“十一五”课题文学专家、中华版权保护中心签约作家、龙源期刊网专栏作家。迄今发表诗歌、散文近百万字。作品散见于《人民日报》、《星星诗刊》、《黄河文学》、《雨花》、《中国青年》、《散文选刊》、《演讲与口才》、《微型小说选刊》等报刊。出版有散文集《赢自己一把》、《成功彼岸的灯火》、《给心灵取暖》等。个人简介和散文被2006年2月28日CCTV—10“子午书简”栏目播出。作品以清新、隽永、励志、温情的卷首语、散文随笔见长,深受青少年欢迎.许多被选为中高考阅读文试题。  相似文献   

5.
台湾作家姜贵有两部同名长篇小说《白棺》,其初创的《白棺》完成于1929年,自认被遗失,后期用倒叙法补写了一部同名小说。笔者在大量查阅青岛早期的报刊资料时发现了遗失的《白棺》第一、二章,对作者进行了考证,并分析了《白棺》在中国大陆长时间“沉默”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在进行《故乡》《狂人日记》《断魂枪》及《边城》《受戒》《荷花淀》等小说的教学中,我常会有一种感觉:这类小说的内蕴及语言表现手法与一般小说的差异很大。另外人选课本的中国现当代作家诸如汪曾祺、阿城、史铁生等的作品,也有这种不同于一般小说的特征。我认为这些小说非常注重吸收小说的“内向化文化观”的创作,注重开掘语言和形象之外的精神与生命的空间意义,  相似文献   

7.
《同学少年》2011,(1):28-28
张嘉琛,现就读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高级中学。喜欢读书,钟爱写作,相信“心若没有栖息的地方,到哪里都是在流浪”。曾在《演讲与口才》、《中学生优秀作文》、《少年作家》、《学生时代》等二十多种报刊上发表文章五十余篇,作品《和谐》获第十一届“语文杯”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二等奖、《小小的我》获首届“小作家杯”全国中小学生文学写作大赛二等奖、《我和理发店的故事》获第三届浙江省青少年“文学之星”作文比赛三等奖。  相似文献   

8.
《申报》作为近代最早的报刊之一,在聚集造就作家队伍、促进杂文繁荣及白话小说发展等方面对近代文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许多作家热衷于写“动物小说”,文坛上甚至出现了“动物小说”热潮。像贾平凹的《怀念狼》、姜戎的《狼图腾》、杨志军的《藏獒》,这些都是名噪一时的长篇“动物小说”。至于写动物的中短篇小说那就更多了。不过现在人们一般不把它们叫做“动物小说”,而是换了一个新的说法,叫“生态小说”。好在这并非换汤不换药,因为和“动物小说”相比,“生态小说”中确实出现了某些新的精神质素。  相似文献   

10.
略论王跃文"官场"小说的传承与突破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青年作家王跃文因其小说集《官场春秋》和长篇小说《国画》,在社会上产生了一定的反响,被一些媒体称之为“官场小说”。与我国传统官场小说相比较,作家王跃文既有传承也有突破。首先表现为题材的趋同性。以“官场”人物勾心斗角、追权逐利为主;其次,古代官场小说对人性关注不足,更多地表现为奴性、兽性、神性方面,而作家王跃文引人注目之处,在于对小说主人公所持的态度,并打上作家自己人生经历的烙印。但作家并未达到他预设的“批判现实主义”的高度,仍需对社会现实和所谓的“官场”作更深层的哲学思索。  相似文献   

11.
《白夜》作为“都市”小说,与《废都》有一致性:作家处于“边缘状态”,一方面他走出了商州;另一方面他还没有走进都市,都市不是他的家,作家对现实生活的关注,使《白夜》触及到都市的某些深层问题,冠《白夜》以现实主义作品是恰当的;由于作家的艺术追求,希望做的是现实生活与神秘文化的结合,所以,不同于他早期的现实主义小说。  相似文献   

12.
在“五四”文坛上,出现了一种深受日本“私小说”影响的小说新样式——“自我小说”。鲁迅是最早创作“自我小说”的作家。他的《一件小事》,不仅符合小说的基本要求,是小说而不是散文,而又与日本“自我小说”的理论和创作实际相符,是一篇典型的“自我小说”。同时,《一件小事》发表的时间又最早,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早的“自我小说”。  相似文献   

13.
《四川教育》2009,(11):23-25
曾读过一本名为《十作家批判书》的书,其中有某君对著名学者钱钟书先生的批判。对于其文的观点,我未必赞同,但我的思想老停留在那句中心论点上——“《围城》里什么都有,就是没有小说”。这句话很有意味,小说里没有“小说”,却有其他的东西,那还是“小说”吗?  相似文献   

14.
我生长在一个世代农耕的家庭,在小学阶段没有接触过文学作品,尚不知世有“作家”和“小说”。上初中时我阅读的头一本小说是《三里湾》。这也是我平生阅读的第一本小说。我随之把赵树理已经出版的小说全部借来阅读了。  相似文献   

15.
《文学教育(上)》2010,(23):160-160
“21世纪年度最佳外国小说(2010)微山湖奖”日前在京揭晓。科伦·麦凯恩的《转吧,这伟大的世界》荣膺“21世纪年度最佳外国小说奖”大奖;另有4部“21世纪年度最佳外国小说奖”获奖作品分别是德国作家马塞尔·巴耶尔的《卡尔滕堡》、法国作家让一马克·帕里西斯的《恋人》、  相似文献   

16.
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和周立波的《暴风骤雨》是40年代解放区“土改小说”的代表作。本文比较了这两部作品在人物描写艺术上的特点,旨在说明文学与时代和社会的关系。文章认为,这两部小说在人物形象塑造方面,即体现了两位作家共同追求的时代性、社会性,又体现着他们不同的审美个性和艺术个性  相似文献   

17.
《日本国见在书目录》共著录“小说”42种,通过对这些“小说”书逐一考查,厘清其著录的正讹,并结合中国正史各《艺文志》与《经籍志》中“小说”著录情况,对先后成书的《隋志》、《见在目》、《旧唐志》、《新唐志》等重要史志的相关著录进行类别的比较,探究日本目录学著作中的“小说”观念与中国史志中“小说”观念的关系。《见在目》体现的“小说”观念,较为贴近《隋志》为代表的唐人小说观念,并以此为标准独立发展,而偏离《新唐志》为代表的析“杂传”人“小说”的宋人“小说”观念。  相似文献   

18.
英国作家约翰.布莱恩的小说《坡顶上的房间》与《灰姑娘的故事》之间存在着互文关系。《灰姑娘的故事》对于解读《坡顶上的房间》发挥了“隐文效果”,而后者也充分利用前者对其意义进行重构,成为其意义生产之源;同时互文为解读文本提供了一个“跨史”的角度。  相似文献   

19.
从功能语法角度对“简约主义”作家雷蒙德·卡弗的短篇小说《惯用伎俩》进行及物性分析,以此探讨功能语法在分析简约小说上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20.
陈雅佳,女,1993年5月20日生,湖南长沙市长郡中学0823班学生,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曾在《湖南日报》、《潇湘晨报》、《青年文学》、《中学生》等多种报刊发表作品,曾获第五届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2009-2010)最高奖——“恒源祥文学之星”、“文心雕龙杯”第四届全国新课标写作才艺大赛一等奖、长沙市“爱尔杯”第七届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特等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