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实施科学严谨的股票发行制度,有利于从证券市场入口上把好关,正本清源防患未然,从而保证上市公司的质量,有效地增强和恢复投资者的信心。中国证券市场建立10多年间,股票发行制度经历了从审批制到核准制的嬗变,而目前正为券商,投资者广为关注的一种新监管制度——保荐制也箭在弦上了。  相似文献   

2.
最近,中国证监会在深圳召开了一系列关于二板市场的讨论会,对二板市场的上市审核规则、上市保荐制度,二板市场股票上市规则等有关规则进行详细的讨论,征集各方意见。  相似文献   

3.
<正>4月20日,证监会发行监管部向保荐机构下发监管函,要求对5月1日前上报的在审项目全部核查。核查内容包括专利、商标、诉讼和仲裁、关联方及招股说明书等文件披露的其他重要事项。  相似文献   

4.
食药检机构是我国食品药品监管工作中重要的技术支撑力量,目前科研诚信体系建设刚刚起步,成熟度有待提升。借鉴欧盟、美国和英国科研诚信体系建设的相关做法,建议我国食药检机构加强制度顶层设计,健全相关工作机制,加快科研诚信库的构建和使用,全面实行科研诚信承诺制,同时开展日常宣传与常态化教育,并不断推进科研评价机制改革。期望努力打造有利于科技创新和人才发展的科研平台,助力食药检机构技术创新能力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5.
我国现代市场经济中的招投标制度是从西方国家引进的一种资源配置制度和交易方式.实践中,由于政府监管部门过多强调本行业特点和部门利益,招投标分行业监管体制"九龙治水"格局影响了行政监督的效果,造成了招投标腐败问题多发和诸多监管困境.本文通过分析现行体制矛盾和招投标腐败的制度诱因,提出要遵循制度变迁规律,构建统一监管平台提升招投标行政监督效率,创新科技手段为公平公正交易提供技术保障,从制度创新和制度执行两个层面去考虑,有效解决公共采购政策实施中的规范化执行问题和更深层的心理预期问题.  相似文献   

6.
在快速发展的社会和经济的推动下,我国社会生产力和人们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大幅度提升。在这股浪潮的推动下,我国事业单位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事业单位日常运营过程中所包含的内容也越来越丰富、涉及的范围也越来越广,这也给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为保障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工作的顺利进行,提高组织机构工作效率,必须有效加强对相关监管制度和体系的研究。本文就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监管体系的构建作简要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我国绿色技术创新尚无专门的法律法规.鉴于我国的绿色技术创新监管与欧洲气候法律政策的立法模式都具有碎片化的特点,且我国建立绿色技术创新体系的初衷与《欧洲气候法》提出的最终目的 相近,从立法模式、监测、评价、报告和施策进展评估等方面讨论《欧洲气候法》的立法亮点,主要体现在其有远大的立法目标且立法重心突出,确立欧盟委员会的评估审查权,首次系统建立应对气候变化举措方面的监督评估纠正机制等.结合对我国绿色技术创新监管体系的现状与不足分析,借鉴《欧洲气候法》中关于减排监管立法的经验措施,提出我国建立绿色技术创新监管体系的建议:在国家层面制定专门立法,建立绿色技术创新的基本制度;通过实施阶段性报告制度对全程进行及时监管;设立专门监管机构,构建信息平台,对施策进展进行评估;完善信息披露制度,促进公众参与,建立多元化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8.
与西方发达国家以大学为主体的内生型模式不同,我国知识创新体系建设的关键是推动知识创新主体间系统性的机构联合、过程整合、功能耦合。从"三重融合"角度,采用内容分析法,对我国1955—2017年间346份政策文本进行计量分析,发现政策颁布趋势的阶段性特征明显;知识创新机构联合和过程整合中学习工具与权威工具应用过多,功能耦合政策总体占比权重过少,且缺乏自愿性工具以及沟通和监管工具。认为我国知识创新机构联合政策需加强大学和科研院所分类指导政策的制定与实施;过程整合政策需更加注重教学与科研的平衡;功能耦合政策需更多引入自愿性工具以及沟通和监管工具。  相似文献   

9.
以2007年美国次债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带给我们的启示为视角,通过对我国现行银行监管法律制度存在的缺陷以及受此次危机的冲击所显现出来的问题的分析,提出了应完善我国银行监管法律法规体系,扩大银行业监管的区域合作范围,建立和健全银行监管协调机构及信息共享制度等对策。以此促进我国银行监管法律制度的完善,增强我国银行业抵御金融危机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胡业涛 《科教文汇》2008,(34):87-87
国家“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的实施,是根据信息化进程迅猛发展的国际趋势和我国国家信息化发展的战略要求做出的重要战略决策,是加强农村教育工作和促进农村信息化的重要结合点,有利于提升农村教育水平;有利于改变农民的思想文化观念,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有利于缩小城乡教育之间的距离。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贵州省基层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的缺陷与不足作了简要分析,并提出了构建机构健全、责任明确的食品安全组织监管体系;认为应构建食品安全监管网络并不断完善,持续提升食品安全科学监管能力和安全监测检验水平,为公众饮食安全提供有力保障,从而推动经济与社会实现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2.
政府在药品监管中担负着重要的职责,在我国药品监管过程中客观上存在着监管机构之间的"回旋之门".在未来应进一步健全和完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信息通报制度,建构以许可过程为核心的全过程监管制度.在药品不良反应事件中,企业应担负首要的而且是终极性的责任,药品监管机构应承担第二住的监督性的补充责任.并应通过建立药品不良反应救济基金的方式,将不良反应给企业带来的风险趋于分散化.  相似文献   

13.
我国加入WTO后,金融服务市场进一步对外开放,外资银行大量进军我国市场,加剧了我国银行业的竞争,给我国银行业监管提出重大挑战。但我国目前银行业监管制度非常薄弱,特别是外资银行监管制度由于缺乏经验更显得苍白无力。2006年已经是入世过渡期的最后一年,完善外资银行监管制度显得非常紧迫,应积极利用WTO规则来实施对外资银行的监管,完善具体的监管方式和监管内容,构建完整的监管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14.
魏萍 《科技风》2016,(4):63-64
随着我国财务管理制度改革的不断发展,"营改增"税务制度在我国高校中广泛推行,不断推动我国高校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但在实施过程中,我国高校财务管理在进步的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影响我国高校财务管理的发展。本文分析了"营改增"为我国高校财务管理带来的影响,并分析了相关的应对策略,旨在提高我国高校财务管理质量。  相似文献   

15.
探讨我国教育培训机构中存在的薪酬分配差异现象及其对机构绩效的影响,根据差异的结构将其划分为纵向薪酬差异和水平薪酬差异,并选择了样本数据对所提出的假设进行了验证。研究发现:①教育培训机构特有的薪酬考核机制使得员工间薪酬信息相对透明,从而会对机构绩效产生影响;②纵向薪酬差异有利于机构绩效提升,水平薪酬差异会造成机构绩效缩减;③薪酬越高,越容易放大纵向薪酬差异产生的正向效应,缩小水平薪酬差异产生的负向效应,反之亦然;④机构部门设置的越细,水平薪酬差异所产生的负向效应越不明显。  相似文献   

16.
正我国农村金融监管的发展历程和表现出来的制度缺陷是历史总结和人为设计的结果。它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基于机构视角的金融监管制度。这种机构视角的农村金融监管制度不可能使农村金融组织体系、金融市场和金融监管制度之间形成一个互相调节的功能耦合体,以适应农村金融发展的需要。只有创新功能视角的农村金融监管制度才能实现这个目标。1995年,巴塞尔委员会在为银行设置全球性的证券资产组合的资本标准时采纳了功能观  相似文献   

17.
蹇洁  耿博伟  郭嵩海 《情报杂志》2012,31(7):172-176
为提升我国网络经济违法监管成效,依据当前我国网络经济违法监管开展情况,建立了网络经营活动过程中政府与网络经营者的进化博弈模型,分析了博奕双方的稳定性条件,揭示双方的行为特征及其对稳定状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国家可给予相关监管机构专项补贴;增强违法经营行为对社会、政府负效应的影响程度;应增大网络经营者违法经营的查处罚金;大力推行国家项目资金向企业的倾斜力度,提高监管技术手段、提升民众对违法监管重要性认识度、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和加强监管人员技能培训.  相似文献   

18.
利用网络DEA方法测算了中国1996-2014年省域"科技-金融"系统效率,在分析其时空演进特征的基础上,构建两阶段GMM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了制度环境、基础设施对"科技-金融"系统效率改善的本地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中国整体"科技-金融"系统效率呈上升趋势,且具有显著正向空间关联;不考虑空间因素时,制度环境、基础设施水平的提升均有利于本地"科技-金融"系统效率的改善;考虑空间因素后,基础设施的直接效应与空间溢出依然显著为正,但制度环境的直接效应不显著,且出现显著的负向空间溢出效应,对此的解释是不同区域制度环境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导致了创新要素在区域间的单向流动,不利于落后地区的"科技-金融"系统效率提升。  相似文献   

19.
以内蒙古妇幼保健院为例论述了《医院财务制度》、《医院会计制度》在医院的实施过程。论证了两制度的实施不仅有利于医疗机构加强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全面提升管理水平,提高服务效率和市场竞争力;也有利于科学的制定医疗服务价格,控制医疗费用的增长。  相似文献   

20.
王楠 《科教文汇》2014,(7):36-36,38
改革创新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机制,全面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是研究生教育工作的当务之急。企业导师制度的建立,有利于专业学位研究生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环境和资源。学校可以创建包括企业导师选聘、教学实施和效果评价,完善保障机制,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和科研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