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东京博物馆于1975年9月购得日本平安朝时期(807-1190)手抄唐诗墨迹一卷。经查,系《白氏集》卷六十六的残本。从书写格式等方面看,该抄本是与白居易原抄本最相仿佛的珍贵献,极有价值,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2.
《升庵诗话》是明代著名的文学家、诗人杨慎评论诗词、记载诗人故实的一部专书,自明代以来,版本较多。目前见到的有三种:一是明刻本《升庵诗话》,是个残本,仅存三、四两卷;一是《函海》本《升庵诗话》,十二卷;一是《历代诗话续编》本《升庵诗话》,十四卷。此外,收入总集或别集的有:《丹铅总录·诗话》四卷,《升庵文集·诗类》八  相似文献   

3.
《诗经》今存写本,以敦煌石窟所见卷子为最古,皆唐以前人手写,大有裨于《诗经》研究。除此之外,还有古代流传于日本之唐抄本和日人所书写之抄本数通。唐人抄写而自唐传入日本的抄本,学界称为唐抄本。同时,还有日人抄写而与唐抄本密切相关的抄本。[1]其中静嘉堂藏《毛诗郑笺》20  相似文献   

4.
《蠖斋诗话》成书于清中期,不仅收录了前代丰富的诗评、诗论,还展现了施闰章的诗论思想;虽流传不广,偶尔见于部分目录书籍和诗话丛编中,但其对研究清代诗话的发展状况和版本辑佚仍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蠖斋诗话》中所见到的问题繁多,对于此类问题搜集、整理将其分为人物姓名、引用诗文和诗文作者三类,并从诗话自身的因素、著作者的态度、时代背景的角度进行深入探究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近世流传的《庄子》文本,主要依据的是清郭庆藩辑《庄子集释》,而《庄子集释》又依据清光绪十年甲中黎庶昌刻《古逸丛书》覆宋本《南华真经注疏》。覆宋本《南华真经注疏》又据日本赐芦文库所藏南宋残本(今藏静嘉堂文库),及日本万治坊刻本《庄子注疏》三十三卷,参校《正统道藏》本《南华真经注疏》三十五卷,重刻而成,因《丛书》所据多为宋元旧本,且刻印精美,影响深远,然而此书讹误实多,影响恶劣,贻害至今而仍未得到彻底纠正,故不得不详加校勘,以绳愆纠缪。  相似文献   

6.
新见绿野堂《歧路灯》抄本20卷,105回,除卷首有一段交代作者李海观生平、堂号、诗作的文字外,与上图抄本相比还有明显的增删,尤以第八回、第九回和第十回中较为突出。在语言上绿野堂抄本更多地使用书面词语,富于文采。绿野堂抄本应和安定筱斋抄本、洛阳民国石印本等一样,同属于国图抄本系统。  相似文献   

7.
赵秉文的《滏水文集》,元好问所纂的《闲闲公墓铭》、刘祁的《归潜志》均著录为三十卷,而流传至今的仅有二十卷,且多为清人手抄本。这些手抄本上载有很多清代著名藏书家的校勘手记和题跋,对于研究《滏水文集》各个抄本的源流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国家图书馆藏有抄本《滏水文集》八种,本文辑录六种。笔者不揣简陋,试图对这些抄本所附的题跋手记进行逐一考释,以求有助于学术研究。  相似文献   

8.
洪迈(1123—1202),字景庐,号容斋,饶州鄱阳(今江西波阳)人,是宋代著名的学者。洪迈一生,勤奋好学、学识渊博,著作等身。共编纂《节资治通鉴》等史学著作11部918卷,撰写《万首唐人绝句诗》、《容斋诗话》等文学著作11部189卷,著述《容斋随笔》《野处类稿》等笔记体著作6部162卷。其中以《容斋随笔》最为著名,自问世以来深受读者喜爱,也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珍爱的书籍之一。毛泽东在临终前十三天,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要看《容斋随笔》,被称为“毛泽东生前要看的最后一部书”。  相似文献   

9.
张玉春 《家教指南》2001,(2):113-117
现存唐写本《史记》,以原敦煌莫高窟所藏三卷残本为最早,它反映了《史记》在唐代的写本状况。以此三卷残本为依据,可以订正宋代以后刻本的讹误,并对探究《史记》原貌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李曾伯乃南宋后期诗人、词人,今考证其生平著述及版本流传如下:淳祐十二年(1252)夏,李曾伯自刊《可斋杂稿》三十四卷于荆州家塾杞梓堂。宝祐二年(1254),李曾伯于荆州又成《续稿》八卷,收录两年间新作。《续稿后》则收录宝祐二年(1254)至景定二年(1261)七年间之新作。后,其子李杓于咸淳六年(1270)将文集三刊于书市,印成中笥本。然是集现已无刻本传世,今所见均为清抄本。又有嘉定十三年(1220)至绍定三年(1230),李曾伯在蜀,曾与老儒王揆合作《班马字类补遗》,然宋版《补遗》今已不存于世,今《班马字类》五卷提行本(附补遗)主要有毛氏汲古阁影宋抄本、《涉闻梓旧》本。  相似文献   

11.
唐圭璋先生以毕生精力编成《全宋词》,筚路蓝缕,厥功特伟。钟振振、朱德才诸先生又补遗并加注释,使《全宋词》更趋完善。然笔者近阅《明钞本西清诗话》,发现尚有蔡京佚词4首。 《西清诗话》三卷,宋蔡絛撰,絛为蔡京之子,历来仅有钞本流传。《明钞本西清诗话》见于张伯伟编校的《稀见本宋人诗话四种》,系张氏据台湾广文书局1973年影印本参校胡仔《苕溪渔隐丛  相似文献   

12.
《人民日报》2001年11月15日第12版《残本情趣浓》中有这样一句话:“传统的藏书家,时于珍本善本写本抄本校本之类,绝对是苦心孤诣挖空心思而无所不用其极的,而时残本,大抵是不屑一顾的吧。”  相似文献   

13.
施闰章著述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施闰章(1619—1683),字尚白,号愚山,安徽宣城人。清初著名的诗人、学者、清官。关于他的生平、学术思想、文学成就等,近年来已有不少同志撰文论说,取得了可喜的研究成果。至于施闰章的著述情况,还没有专文介绍过。本文试就施闰章已刊著作的版本和残存稿本的概貌作一考述,同时借重其后代有关材料,考订已刊著作的部分错误和亡佚著述的大致轮廓。一施闰章已刊流传下来的著述主要汇集在《施愚山先生全集》之中。其中包括《学馀文集》二十八卷,《学馀诗集》五十卷;别集《蠖斋诗话》、《矩斋杂记》各二卷;外集《砚林拾遗》、  相似文献   

14.
壮族古歌《阳高》是一首广泛流传于广西百色右江河谷一带的叙事排歌,以歌谣的形式讲述了孤儿阳高报家仇的感人故事.《阳高》抄本在此之前未被人收集整理.鉴于此,可以田东抄本为语料,从古籍整理的角度介绍《阳高》,把抄本的特点和整理展现给世人,为壮族古籍收集整理研究工作添砖加瓦.  相似文献   

15.
通行本欧阳修文集第一百三十卷《试笔》因为与《六一诗话》的特殊关系而常被人提及,但《试笔》何时编入欧集,其在南北宋之际的流传情况如何,与张邦基《墨庄漫录》所记欧阳修《杂书》又是什么关系?这些问题学界虽间有涉及,然多语焉不详,甚至不乏以讹传讹者。在细读原典,充分占有材料的基础上对上述问题进行考辨,指出《试笔》早在熙宁六年以前即已由欧公后人编入文集,只是知之者不多,兼之《试笔》复以字帖形式流传,遂起后人误解。  相似文献   

16.
台湾“国家”图书馆所藏明长洲吴氏丛书堂抄本《陆士龙文集》十卷本,为大陆图书馆所未见。此抄本乃明吴宽据宋本抄录,且流传有序,版本可靠。与今存之明代项元汴重装之宋本《陆士龙文集》和陆元大翻刻之宋本《晋二俊文集》皆有差异,其校勘价值颇高。且台湾所藏之抄本,有清韩应陛手校题记,勘正讹误,更增加了抄本校勘价值。  相似文献   

17.
《张子房慕道记》的校勘及时代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子房慕道记》(以下简称《记》)在《清平山堂话本》卷二中,保存在日本内阁文库.解放前北京古今小品书籍刊行会把日本保存的十五篇影印出版.1955年文学古籍刊行社又增加天一阁藏残本,合并影印.均无校勘.1957年谭正璧先生据以校  相似文献   

18.
刘禹锡诗文集现存最早的本子是宋刻,据所知共有三个:一是日本平安福井氏崇兰馆所藏宋刊本《刘梦得文集》三十卷,《外集》十卷;一是宋绍兴八年(一一三八年)刻本《刘宾客文集》三十卷,《外集》十卷;一是北京图书馆所藏宋刊残本《刘梦得文集》,存一至四卷。三个宋本,除北京图书馆所藏残本外,两个完整的宋刻,都有影印本流行。崇兰馆所藏《刘梦得文集》,一九一三年由武进董康影印(以下省称“董  相似文献   

19.
春节时候,我曾在厂甸买了个旧抄本,吴梅村诗抄残卷。当时,我看它笔致流动,必不是一般抄本。因为我曾在友人家中见过吴梅村的字联,那是商务印书馆影印的,他们如何鉴定真迹,不得而知。这个抄本与字联笔迹很相似,我买它时,也有那种想法,是不是吴梅村的笔迹呢?待拿回来一看,上面有引《艮斋杂说》、《新世说》、《西河诗话》等文,作为注释,这自然不会是吴梅村的手抄本了。但是,我将它和吴梅村诗文集对校,却发现这抄本比刻本多出八首诗来。这使我大为惊奇,驱使我连忙去查别的本子,看看是不是也都没有收入。  相似文献   

20.
谢肇淛是晚明闽籍著名学者,晚年所著《小草斋诗话》集中表达了他的诗学思想.他诗宗盛唐,推尊性情;创作上主张不废法度,由学入悟,追求婉逸清远的诗境;大力推扬闽诗派风雅传统.其诗学思想具有鲜明的融通特点及地域色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